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生态·安全》是《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2015年修订)》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中规定的四川省最主要的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它贯穿一年级至九年级整个有义务教育阶段。这体现了《生命·生态·安全》教学的重要性。
我校是一所乌蒙山区的农村初中。为了贯彻方案,我校七年级至九年级均按要求开设了《生命·生态·安全》课程。那么,《生命·生态·安全》,该如何有效教学呢?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对贫困山区农村初中《生命·生态·安全》的有效教学,有一些初步认识和体会。现抛砖引玉,请专家和同仁指教。
一、寓教于生活,坚持教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让理论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生态·安全
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心里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我在教学《生命·生态·安全》每节新课前,都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学生5分钟时间,分小组交流:发生在身上、在身边或从媒体(电视、手机、互联网)上见闻的有关以上七个方面的特别事情并说说感悟。
学生在这个环节,可以诉述至从上次《生命·生态·安全》课以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及感悟,如:生病、同学矛盾、学习困惑等;或讲诉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及感悟,如:见到车祸、见同学抽烟、见乱扔垃圾等;分享在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及感悟,如:火灾、矿难、地震、电信诈骗、暴雨洪灾、辽宁号航母、天空一号等。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讲述,通过现象看本质,激发学习的兴趣,原来“生命·生态·安全”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坚持,培养学生真正关注“生命·生态·安全”的意识,并把关注“生命·生态·安全”的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从而真正实现《生命·生态·安全》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寓教于活动,树立“活动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生命·生态·安全
寓教于活动,树立“活动教学”的理念。根据每课创设情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载体,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动手操作、行为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树立正确的“生命·生态·安全”观念,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自我成长。
《生命·生態·安全》教学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体验式教学。
例: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健康心里第四课适应学习新生活。这课中,设计有七个活动。
活动一阅读P17“迈向转折步”后,交流活动:刚升入初中时,你有过哪些担心和期望?给2分钟思考和书写,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该怎样面对这些担心和期望呢?阅读P18“积极面对新生活”。
活动二个人完成P18“校园地理档案”,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
活动三个人完成P19“校园人文档案”,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
活动四个人完成P19“我的新规划”,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课后把“个人新规划”张贴在班级“公告栏”或“班级园地”里,以督促实现个人规划。
活动五阅读P20“学会与同学交往”,小组内讨论:闻莺没能找到新朋友的原因,并为她找一找解决办法。比一比:看哪组找的原因更准确、解决方法更多和更有效?然后阅读P20“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六小组内完成P21-22“新同学,新朋友”的活动;写:寻“友”启事和自荐信。然后全班交流。
活动七个人课堂上或课后完成P22“交友反思”,并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
本课时,只有三处阅读理解的地方,其它均是活动。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认识了学校、认识了同学,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学校新生活。
(二)在周末或假期中,积极号召或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或社区宣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生命·生态·安全”知识服务社会。
例: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全生活第十一课交通安全,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与当地派出所和交警联系,组织学生赶集日到镇上当小交警,义务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分发交通安全传单,维护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等处的交通安全。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意识到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环境保护第五课生态文明建设,在完成课堂教学后,结合“创文”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宣传垃圾的分类处理,散发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传单等。通过这一活动,是学生更加爱护环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通过一定平台,开展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活动,及时解决学生有关“生命·生态·安全”方面的问题与困惑。
例:学校应创设“咨询室”。我认为“咨询室”比“心理辅导室”好,因它包含面更宽,也不易给进入“咨询室”的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咨询室的负责老师应能帮助解决学生有关“生命·生态·安全”方面的问题或困惑。
另外,还可通过热线电话、QQ群或微信群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如:12355青少年服务台。
三、多学科整合,有效利用资源,多元化学习,多角度审视:生命·生态·安全
《生命·生态·安全》所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是孤立的,它与初中其它学科和课程有交叉和重叠。因此,我们应把国家、省市、县校有关相应学科和课程联系起来,多学科整合,有效利用资源,多元化学习,多角度审视:生命·生态·安全。
例: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健康指南第一课饮食与健康、第二课睡眠与健康时,可参照学习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第一节生活方式与健康、第三节合理膳食,促进健康。
又例: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生活第十二课体育运动安全时,可参照学习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第二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再例:《生命·生态·安全》中有关各类安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青春期健康教育等,可参考学习《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编写组编写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通过以上一系列多学科整合阅读学习,有效利用了教材资源。并且多元化的学习,也从多角度审视了:生命·生态·安全。
我校是一所乌蒙山区的农村初中。为了贯彻方案,我校七年级至九年级均按要求开设了《生命·生态·安全》课程。那么,《生命·生态·安全》,该如何有效教学呢?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对贫困山区农村初中《生命·生态·安全》的有效教学,有一些初步认识和体会。现抛砖引玉,请专家和同仁指教。
一、寓教于生活,坚持教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让理论与生活相结合,使学生更加关注:生命·生态·安全
初中七年级至九年级《生命·生态·安全》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心里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国防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我在教学《生命·生态·安全》每节新课前,都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给学生5分钟时间,分小组交流:发生在身上、在身边或从媒体(电视、手机、互联网)上见闻的有关以上七个方面的特别事情并说说感悟。
学生在这个环节,可以诉述至从上次《生命·生态·安全》课以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及感悟,如:生病、同学矛盾、学习困惑等;或讲诉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及感悟,如:见到车祸、见同学抽烟、见乱扔垃圾等;分享在媒体上看到的新闻及感悟,如:火灾、矿难、地震、电信诈骗、暴雨洪灾、辽宁号航母、天空一号等。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一方面,通过学生的讲述,通过现象看本质,激发学习的兴趣,原来“生命·生态·安全”就在我们身边;另一方面,通过长期的坚持,培养学生真正关注“生命·生态·安全”的意识,并把关注“生命·生态·安全”的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从而真正实现《生命·生态·安全》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寓教于活动,树立“活动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生命·生态·安全
寓教于活动,树立“活动教学”的理念。根据每课创设情景,以学生个体经验为载体,精心设计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情景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认知澄清、动手操作、行为训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树立正确的“生命·生态·安全”观念,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自我成长。
《生命·生態·安全》教学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体验式教学。
例: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健康心里第四课适应学习新生活。这课中,设计有七个活动。
活动一阅读P17“迈向转折步”后,交流活动:刚升入初中时,你有过哪些担心和期望?给2分钟思考和书写,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该怎样面对这些担心和期望呢?阅读P18“积极面对新生活”。
活动二个人完成P18“校园地理档案”,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
活动三个人完成P19“校园人文档案”,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
活动四个人完成P19“我的新规划”,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课后把“个人新规划”张贴在班级“公告栏”或“班级园地”里,以督促实现个人规划。
活动五阅读P20“学会与同学交往”,小组内讨论:闻莺没能找到新朋友的原因,并为她找一找解决办法。比一比:看哪组找的原因更准确、解决方法更多和更有效?然后阅读P20“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六小组内完成P21-22“新同学,新朋友”的活动;写:寻“友”启事和自荐信。然后全班交流。
活动七个人课堂上或课后完成P22“交友反思”,并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再全班交流。
本课时,只有三处阅读理解的地方,其它均是活动。学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认识了学校、认识了同学,使学生更快地适应学校新生活。
(二)在周末或假期中,积极号召或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或社区宣传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生命·生态·安全”知识服务社会。
例: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全生活第十一课交通安全,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与当地派出所和交警联系,组织学生赶集日到镇上当小交警,义务宣传道路交通安全,分发交通安全传单,维护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等处的交通安全。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意识到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又如: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环境保护第五课生态文明建设,在完成课堂教学后,结合“创文”活动,组织学生到社区宣传垃圾的分类处理,散发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传单等。通过这一活动,是学生更加爱护环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通过一定平台,开展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活动,及时解决学生有关“生命·生态·安全”方面的问题与困惑。
例:学校应创设“咨询室”。我认为“咨询室”比“心理辅导室”好,因它包含面更宽,也不易给进入“咨询室”的学生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咨询室的负责老师应能帮助解决学生有关“生命·生态·安全”方面的问题或困惑。
另外,还可通过热线电话、QQ群或微信群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如:12355青少年服务台。
三、多学科整合,有效利用资源,多元化学习,多角度审视:生命·生态·安全
《生命·生态·安全》所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不是孤立的,它与初中其它学科和课程有交叉和重叠。因此,我们应把国家、省市、县校有关相应学科和课程联系起来,多学科整合,有效利用资源,多元化学习,多角度审视:生命·生态·安全。
例:我们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健康指南第一课饮食与健康、第二课睡眠与健康时,可参照学习七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第一节生活方式与健康、第三节合理膳食,促进健康。
又例: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生活第十二课体育运动安全时,可参照学习八年级《体育与健康》第一章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第二节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再例:《生命·生态·安全》中有关各类安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青春期健康教育等,可参考学习《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编写组编写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
通过以上一系列多学科整合阅读学习,有效利用了教材资源。并且多元化的学习,也从多角度审视了:生命·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