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KAIIO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历史教学的新形势下,作者从如何加强对历史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出发,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和实施新的历史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实践体会,提出一些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育教学问题改革的初步设想和做法。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重视基础 教学情感 互动教学 学习评价
  引言
  多年以来,历史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增加“负担”的“副科”科目,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不重视。多年的历史学科的教学使我体会到,在学生的心目中,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重要。所以,多年来,学生的历史成绩及格率都比较低。可以说,初中历史教学是目前历史教学中最难突破的薄弱环节。
  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历史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坚定不移地提高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把历史学科摆在应有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科学发展道路,不断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上要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整合和端正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更关键的是把历史学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否则历史教师还是副职。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探讨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历史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非专业历史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历史事实和记忆,缺乏历史情趣。非专业历史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历史情趣。而历史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历史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历史课、不喜欢历史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历史”?怎么能学好历史?所以,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努力建立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更需要历史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特别是在初中阶段,“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要发扬“民主”。
  二、在历史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历史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历史课堂,并将历史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往往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亲历历史过程,如开展历史新闻发布活动、历史角色扮演活动等。例如对历史人物秦始皇功过的辩论,分成两个大组然后按组去资料,功与过一一列举,展开辩论,教师进行引导。
  三、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历史地图
  由于初中歷史学科内容的基础性特点,学生无需死记硬背历史知识,完全可以借助历史地图掌握有关知识。对初中学生而言,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又是学具。学好历史地图,并用好历史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如此,学习和掌握历史地图知识,历史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历史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标志。地图能力包括观察、记忆、想象、演绎、分析、比较、判断等综合能力,这也是最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能力。利用地图学习历史,就是在地图上再现历史。如一次战役,就要找出战役的地点,双方交战的路线,胜利一方的追击路线,失败一方的退却路线,等等。
  历史学习评价试题的特点应是:框架性,即必背的大的历史事实,如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最”等;材料性,即所有的试题都可以通过读历史材料完成;开放性,如暑期去云南、北京等地旅游的情境题中,对历史知识的考查。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当然初中历史学习评价的改革也有利于促进历史教与学的双方“互动”,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大面积提高。
  历史教师是承担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攻坚战的主力军。如果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都能脚踏实地地自觉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初中历史课程可以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初中历史教师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教师,使历史教学水平得到整体提高。
  结语
  在新形势下,历史教师要把历史学科放在重要位置上,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互动的历史教学与生活密切的历史知识的联系,传达历史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将给历史课堂教学创建美好春天。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义务教育教材编委会.义务教育初级中学社会第一册及参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214-218.
  [2]小学教师之友历史卷[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2-35.
  [3]中学历史教学参考[J].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1999,7-8.
  [4]上海教育杂志社,上海教育[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6-9.
其他文献
摘 要: 死板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一味地讲、做示范,学生只是听、看,被动地接受知识,在以创新为主题的今天,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落伍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备好课之外,还要备学生,教室不应该只是教师的舞台,而应该是属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的大舞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鼓励学生动手参与教学活动,是教师的重大责任。  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教学
摘 要: 腾讯微博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媒体之一,紧跟时代的脚步,在新闻报道领域独树一帜。在伦敦奥运会期间,腾讯微博的奥运报道堪称完美,它将新闻报道主动权交到了受众手中,开办了许多特色新闻报道栏目,全面满足了用户随时获取资讯、进行社交娱乐的需求,实现了场内场外的无界限互动。  关键词: 腾讯微博 伦敦奥运会 新闻报道  社交媒体也称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论、讨论、相互沟
摘 要: 教師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够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提升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突破“预设”不足,变“预设”为生成,及时捕捉“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构建音乐动态生成式的课堂,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新课改派生的崭新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动态生成 有效预设  一、现状分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充分调动
想象力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翅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素质的标志,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进行内容推断,促进想象力的培养  在现行的高中英语课本中,课本中的标题或课文中的插
摘 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对于阅读教学的研究在逐渐深入,作者略有心得,认为阅读教学可采用文本裸读法、朗诵美文法和美文推荐法,推动阅读向悦读转变。  关键词: 高中语文阅读 悦读 文本裸读法 朗诵美文法 美文推荐法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走进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还有工具书等。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但什么叫有用呢?”在得阅读和作文
老师的《文化导论》课程,第九、十两章聚焦青年当下的生活状态,全课程的案例拣择也作普照青年生活之努力,用料往往是怎么时令新鲜怎么来,毫无沉滞之气,我们甚爱之。因此,开篇我取一个时新的材料以表致敬。  一  随着6月9日高考的落下帷幕,考生界的年度悬念之最也尘埃落定——高考作文题公之于众。上海地区的题目如下: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
面对新世纪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培养的学生头脑应当更灵活、更机敏。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力求在学生“独立”的基础上着眼,在“导读”上下工夫,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读中明理,着重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解决问题。教师的“导”要恰到好处,落到实处,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素质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能否做到这一点,要看学生课
摘 要: 目前,大学生兼职已成为大学校园的普遍现象。他们或有经济压力,或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从而要在兼职中获得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和社会经验和展示自己、评价自己的机会。本文对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大学生兼职现象的对策进行了必要的探讨,以期对大学生兼职活动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兼职 现状分析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大学校园这个传统观念中的“象牙塔”,
摘 要: 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把钥匙。文章围绕初中历史互动教学案例谈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 初中历史互动教学 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自主实践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背硬记式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当前,小学生习作有三个疑点:(1)习作无话可写;(2)习作无法写;(3)没见没闻凭啥要写?为此,要引领学生体悟明白三个道理:(1)一材多用有话写;(2)学以致用有法写;(3)合情合理就可写。  话题源头:其一,学生中存在畏写、厌写、逃写现象。有的学生提及作文就愁容满面,嘴咬笔杆儿,眼看天花板,半天也挤不出几个字;其二,有家长向我转述了孩子的话:老师和爸妈教导我们作文要讲真话,写实话,道真情,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