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数学”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wyshen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数学”是一种教育理想,是我们追求的彼岸,而我们却常常南辕北辙,渐行渐远;“好的数学”是一种价值皈依,是我们行知的尺度,而我们却常常泾渭不分,真伪莫辨;“好的数学”是一种客观存在,就存在于我们的教育生活中,而我们却常常身在其中,不识其貌。因而,我们首先要厘清“好的数学”到底是什么。
  
  一、“好的数学”不仅是“数学”,更是“人学”
  
  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感悟更重要的基本思想、基本生活经验;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了解数学的内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简言之,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训练,还是智慧的累积,更是生命的成长、人生价值与意义的体现。
  人学是以人性(人的本质)、人生意义及人的行为准则为思考对象,是以人性论为核心,兼含人生观(人生价值论和行为准则论)、人治论(自治的修养论和他治的政治论)、人的社会理想论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思想体系。把数学不仅看作“数学”,更当作“人学”,是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好的数学”是以人为核心的数学,是真真正正的“人学”。
  
  二、“好的数学”不只是教知识与方法,还教思想
  
  教学有三个层次:教知识,教方法,教思想。
  数学思想方法的优秀品质在于,她支撑着整座数学大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用广泛,容易保留在人的长时间记忆之中。任何学科都要用到数学思想方法,只不过应用的方式、程度有所差别而已。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统一体。“好的数学”首先要追问四个问题:第一,教与学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审思究竟、应该、能够教学什么);第二,为什么要教与学这些内容;第三,师生应该怎么做;第四,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文本进行还原性、探源性的深读与细读,对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进行调研与分析,便会明白一节课学生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感悟与提升哪些方法与思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认识客观世界的数量变化规律,并用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是数学科学的真谛。
  
  三、“好的数学”不仅关注昨天和今天,更指向明天
  
  数学总是挑战与危机并存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的知识总量在不断增加,知识更新的速度也日益加快,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学科又与数学密切相关,特别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更广泛。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还要带有前瞻的目光。好的数学是运动着的,她不会停留在过去,也不会在今天原地踏步。
  昨天,意味着基点与重复;今天,意味着起点与出发;明天则是希望与方向。昨天的“旧船票”难以登上明天的“新客船”,没有未来的数学学习活动的确是非常可怕的。“好的数学”不会让学生做一个机械的、复制粘贴的搬运工,而要让学生扬起奋进的风帆,激发起思维探究的欲望,走向充满不确定的、创造的未来。
  
  四、“好的数学”不仅是记忆与模仿,更是发展与创造
  
  美国学者斯蒂恩在给郑毓信教授的信中,曾诚恳地指出:“中国与美国学生的一个重要差异在于:中国学生比较适应适用于特定问题的特定解法的‘算法’学习,而美国学生则较善于解决那种开放性的、含糊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并需要更多创造性的非常规的问题。”
  我们的基础教育给学生打下的坚实基础是勿庸置疑的,记忆与模仿于其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于此,我们是不可视而不见的。但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躺在“扎实的双基”上而沾沾自喜,则明显是短视与浅薄的。人才的竞争力在哪里?她的核心当然是创新能力,“好的数学"必然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维活动,选择有发展、重创造的数学。我们既不崇洋媚外,也不盲目排外;我们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我们要于“传统”与“拿来”之间,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好的数学教育。
  
  五、“好的数学”不仅“好玩”,而且“有用”
  
  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家大会期间,9l岁高龄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数学好玩”四个大字。当然,数学好玩是有不同的层次与境界的,数学大师看到的好玩和小学生看到的好玩是截然不同的。
  “好的数学”不仅是“好玩”的,而且是“有用”的。——数学课程改革已将那些“繁、难、偏、旧”的“没用”的内容删去了,让学生学习的是“有用”的数学。正可谓“大哉数学之为用”。
  每当我看到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踢了四五个小时足球的校队小队员,就会忍不住问:“累不累?”“不累!”——小家伙们回答得异常干脆。
  明明已精疲力竭,却仍兴奋不已,为什么呢?因为他喜欢,因为他沉醉,苦在其中,更乐在其中,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化苦为乐,再累也不觉得累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我想,当我们的孩子觉得数学是“好玩”的时候,数学将不再枯燥乏味,数学将不再机械呆板,数学将不再艰涩高深,数学的内在美将不再遥远,数学的应用价值也将得以自然地实现。“好的数学”理应是这样的。
其他文献
<正>笔者第一次接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源于大学期间开设的国外音乐教学法课程。受老师影响,曾带领同学创编过奥尔夫即兴表演,并多次跟随老师学习奥尔夫音乐启蒙课,参加奥尔夫
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创造一个对患者康复、和谐、安全、支持性的环境,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尽快恢复或保持良好的心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参与治疗、护理
空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叫它为“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音乐家叫它为“煞声”。运用空白手法,可使艺术虚实相映,形神兼备,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品德教育的“留白”,就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要什么都讲完,而是该放手时就放手,留一些“空白”给那些有缺点、易犯错误的学生,激发他们认识并决心改正缺点错误的“内驱力”,提高他们求取进步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进展性卒中(SI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1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糖尿病组56例,非糖尿病组58例,再将糖尿病组按其首次空腹血糖值分为A(FBG〈7.0mmol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是本次新课程改革中力度最大的一门课。我们常常讲,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关键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我们也常常会出现一些误区。有的老师就急于求成,心里比较急躁,总是希望上完了一堂课,孩子们什么都懂了,能够在实际行动上做到了,急功近利。教师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品德与社会》使教师有了最得力的武器,它是儿童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门学科,更新自己的观念,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
目的:研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46例56眼(DM组),不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58例71眼(NDM组)。所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