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重要,人人皆知。但我们的部分学生忽视观察和思考生活,对“身边事”和“平常人”视而不见,写出来的文章缺乏具体生动、细致入微的典型细节。注重细节描写,可让学生享受作文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细节描写;记叙文;写作
现在的中考,作文所占分值很大,甚至占据半壁江山。学生越来越重视作文,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却难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得其法,不得要领。写作指导方法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只分为两大类,或从大处着眼或从小处入手。本文就从小处入手,谈谈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述,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抓细节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尤其是记叙文,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细节去抒写真情。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判断细节描写是否成功,可以看它是否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好的细节,可以使人物描写入木三分,写景色可以让人身临其境。记叙文的细节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节需真实反映生活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大海是由无数颗小水滴组成的,但每颗小水滴都自成一个世界。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的文章势必要反映历史。文章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写文章不是记录历史。所以我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生活,折射时代。真实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而虚假的细节则会使读者大反其胃,甚至会闹大笑话。
记得初中语文老教材中有《斗牛图》一文,记叙了戴嵩画的《斗牛图》,图中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后来这画却被一牧童指出了错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然而后人亲自去斗牛场观察过斗牛时的场景,发现斗牛时牛的尾巴大都不是夹在两股之间,而是垂在腿后,尾梢向上翘起,或是尾巴左右摆动,像扑打蚊子似的。也有熟悉牛性的人提出牛尾巴的状态和牛的情绪有关,牛情绪好的时候“翘”起,情绪不好时“夹”起。固然牧童的话也有失偏颇——以自己的偶然所见以偏概全,但他毕竟能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细节需凸现人物个性
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往往通过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展示人物的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角落”,对“角落”适度放大,以期“出彩”,突出人物个性。
七年级下《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作者对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他那 “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无不显示出他与不幸遭遇的抗争意志。这些描写,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描写不仅做到了由远及近、从上至下的井然有序,而且做到了以形传神,充分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三、细节需触动读者心弦
所谓“细节”,就是要多加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焦点、热点,或者贴近人类永恒的情感,才能与读者产生同感与共鸣;就像绘画中在简笔勾勒的基础上敷以浓墨重彩一样,使形象更加绚烂艳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扣动读者的心弦。
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中,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遭到了掌柜的嘲讽。
“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孔乙己那企图为自己开脱,又想保住自己读书人的面子的尴尬和窘态,以及这时无言可辩和面临生活的末路重重击打在读者的内心,一个令人可恨又可悲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五味杂陈。
细节描写做得越成功,作文就越有魅力,越容易打动人。可如何写好细节呢?
方法一:动词传神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朱自清先生《背影》里的一段动作描写。它能成为后人争相传诵的经典,在于作者在朴素和细腻的文字中,灌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父子之情。这种情感没有通过直接抒情,也不是通过真情告白,而是自然流淌在这一段的细节描写中。作者通过对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把家境窘迫生计维艰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蹒跚背影,深深地刻在读者的心中。
方法二:细致白描
白描是一种轮廓的勾勒,是创作朴素的、有力度的、层次感较强的、富于线条结构的人或景的最大众化的表现手法。尽管看起来只是寥寥数笔,但却包含着艺术的穿透力和建筑美。
时间既然是深冬,将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儿活气。——鲁迅《故乡》
隆冬天气,作品中的“我”回故乡满目疮痍,甚是凄凉。看似淡淡几笔,勾画出的是故乡的衰败。这样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正是由白描这一手法所蕴蓄着的。
方法三: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基础、最主要的一种手法,在初中阶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对偶、夸张等。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朱自清先生善于排比句的连用。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将三个比喻连用,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突出春天的“新”;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美”;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壮”。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来赞美春天,层层相关,步步深入,比喻鲜明生动,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又增加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结尾有力、鲜明。
方法四:借用标点
鲁迅先生在《故乡》的人物对话中,别具匠心地运用了二十多个省略号。全文中关于闰土的语言描写有6个地方,闰土的这6段话语中,共有10个省略号,4个在话语中间,6个在语句末尾。第一个即初见面时的“老爷……!”这是刚见面时,闰土在经过非常矛盾、非常复杂的心理斗争后,终于态度恭敬地喊出的一句话。这省略号表明闰土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怎么说,他迟疑着,也在斗争着。第二个是介绍自己孩子水生时说的一句话,“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省略号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闰土还想补充一句话,却什么也没说出。第71段的4个省略号,则最能体现中年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出去,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年未见,“我”询问他的近况,闰土本有成千话语要说,但他只是悲苦地挤出几个断断续续的句子。中年闰土的麻木、迟钝,与少年时候的他那滔滔不绝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是话语中的省略号,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中,用法却不相同,但它们对刻画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却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描写刻苦学习的神态,众所不同,有人紧皱眉头冥想,有人咬住笔头沉思,还有人双目凝视……因此,要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具体生动的细节,就要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对于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更是如此。细节既然是“细”的,就要观察得细,细致入微地观察,才能写得细。比如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神情姿态,观察人物生活的环境、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老子有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让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慧心,去寻觅、捕捉那最精彩、最传神、最富艺术魅力的细节吧,让学生的作文结出更多引人入胜的艺术之果。
(浙江省绍兴市锡麟中学)
关键词:细节描写;记叙文;写作
现在的中考,作文所占分值很大,甚至占据半壁江山。学生越来越重视作文,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却难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得其法,不得要领。写作指导方法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只分为两大类,或从大处着眼或从小处入手。本文就从小处入手,谈谈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述,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抓细节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尤其是记叙文,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细节去抒写真情。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判断细节描写是否成功,可以看它是否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好的细节,可以使人物描写入木三分,写景色可以让人身临其境。记叙文的细节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节需真实反映生活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大海是由无数颗小水滴组成的,但每颗小水滴都自成一个世界。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的文章势必要反映历史。文章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写文章不是记录历史。所以我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生活,折射时代。真实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而虚假的细节则会使读者大反其胃,甚至会闹大笑话。
记得初中语文老教材中有《斗牛图》一文,记叙了戴嵩画的《斗牛图》,图中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后来这画却被一牧童指出了错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然而后人亲自去斗牛场观察过斗牛时的场景,发现斗牛时牛的尾巴大都不是夹在两股之间,而是垂在腿后,尾梢向上翘起,或是尾巴左右摆动,像扑打蚊子似的。也有熟悉牛性的人提出牛尾巴的状态和牛的情绪有关,牛情绪好的时候“翘”起,情绪不好时“夹”起。固然牧童的话也有失偏颇——以自己的偶然所见以偏概全,但他毕竟能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细节需凸现人物个性
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往往通过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展示人物的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角落”,对“角落”适度放大,以期“出彩”,突出人物个性。
七年级下《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作者对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他那 “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无不显示出他与不幸遭遇的抗争意志。这些描写,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描写不仅做到了由远及近、从上至下的井然有序,而且做到了以形传神,充分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三、细节需触动读者心弦
所谓“细节”,就是要多加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焦点、热点,或者贴近人类永恒的情感,才能与读者产生同感与共鸣;就像绘画中在简笔勾勒的基础上敷以浓墨重彩一样,使形象更加绚烂艳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扣动读者的心弦。
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中,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遭到了掌柜的嘲讽。
“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孔乙己那企图为自己开脱,又想保住自己读书人的面子的尴尬和窘态,以及这时无言可辩和面临生活的末路重重击打在读者的内心,一个令人可恨又可悲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五味杂陈。
细节描写做得越成功,作文就越有魅力,越容易打动人。可如何写好细节呢?
方法一:动词传神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朱自清先生《背影》里的一段动作描写。它能成为后人争相传诵的经典,在于作者在朴素和细腻的文字中,灌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父子之情。这种情感没有通过直接抒情,也不是通过真情告白,而是自然流淌在这一段的细节描写中。作者通过对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把家境窘迫生计维艰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蹒跚背影,深深地刻在读者的心中。
方法二:细致白描
白描是一种轮廓的勾勒,是创作朴素的、有力度的、层次感较强的、富于线条结构的人或景的最大众化的表现手法。尽管看起来只是寥寥数笔,但却包含着艺术的穿透力和建筑美。
时间既然是深冬,将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儿活气。——鲁迅《故乡》
隆冬天气,作品中的“我”回故乡满目疮痍,甚是凄凉。看似淡淡几笔,勾画出的是故乡的衰败。这样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正是由白描这一手法所蕴蓄着的。
方法三: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基础、最主要的一种手法,在初中阶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对偶、夸张等。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朱自清先生善于排比句的连用。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将三个比喻连用,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突出春天的“新”;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美”;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壮”。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来赞美春天,层层相关,步步深入,比喻鲜明生动,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又增加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结尾有力、鲜明。
方法四:借用标点
鲁迅先生在《故乡》的人物对话中,别具匠心地运用了二十多个省略号。全文中关于闰土的语言描写有6个地方,闰土的这6段话语中,共有10个省略号,4个在话语中间,6个在语句末尾。第一个即初见面时的“老爷……!”这是刚见面时,闰土在经过非常矛盾、非常复杂的心理斗争后,终于态度恭敬地喊出的一句话。这省略号表明闰土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怎么说,他迟疑着,也在斗争着。第二个是介绍自己孩子水生时说的一句话,“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省略号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闰土还想补充一句话,却什么也没说出。第71段的4个省略号,则最能体现中年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出去,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年未见,“我”询问他的近况,闰土本有成千话语要说,但他只是悲苦地挤出几个断断续续的句子。中年闰土的麻木、迟钝,与少年时候的他那滔滔不绝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是话语中的省略号,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中,用法却不相同,但它们对刻画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却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描写刻苦学习的神态,众所不同,有人紧皱眉头冥想,有人咬住笔头沉思,还有人双目凝视……因此,要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具体生动的细节,就要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对于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更是如此。细节既然是“细”的,就要观察得细,细致入微地观察,才能写得细。比如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神情姿态,观察人物生活的环境、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老子有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让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慧心,去寻觅、捕捉那最精彩、最传神、最富艺术魅力的细节吧,让学生的作文结出更多引人入胜的艺术之果。
(浙江省绍兴市锡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