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梨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zh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藤梨,学名猕猴桃。《诗经》云:“隰有苌楚,猗傩其枝。”诗中的苌楚,即为猕猴桃。在古代,猕猴桃还有一个名字,叫羊桃。首命名者为唐代诗人岑参,这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一百多年前,猕猴桃被新西兰引种,因酷似该国国鸟奇异鸟,它又得到了一个好听的洋名字——奇异果。
  我们家乡高山多,雾气重,溪涧两旁的土壤湿润,非常适合猕猴桃生长,因此,它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由于猕猴桃长在藤上,样子像梨,我们更喜欢称之为藤梨。
  野生的藤梨多长于山坡林缘或灌木丛,没有人为之搭架,却能借助树干的支撑,一缕缕不断向四周延展,形成一个伞状的藤棚。初夏时节,近似圆形的嫩叶子从藤条上不断抽出,荫天蔽日,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遮阴篷。不久,叶丛中绽出了一朵一朵乳白色的小花,而后又渐渐变成淡黄色,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待到初秋时节,藤棚之下会悄悄钻出一个个小绿果,为山林点缀上颗颗绿宝石,又似调皮的孩子,躲在绿叶之下,与人们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深秋的来临,藤梨迎来了成熟时节。我们迎着满目的萧瑟,一手握着柴刀,一手拿着豆腐袋(滤豆腐的丝网袋),哼着不知名的曲子上山去摘藤梨。野生藤梨长在半山腰或山顶上,被树木茅草掩映,被荆棘野藤缠绕,不易寻找。找到藤梨树后,还需要用柴刀开辟一条新路才能靠近,稍有不慎,便会被扎破手指,因此摘藤梨也是对意志的一种考验。
  来到藤梨树旁,眼前稠密的叶子底下,那一颗颗椭圆形的果子,挂在藤蔓之下,密密麻麻,一堆一堆地簇拥在一起。不过,成熟的藤梨颜色变成了棕黄,隐隐透着点绿,遍身长满了毛茸茸的细毛。此时它早已褪去了原先青果时的绿意盎然,也失去了诱人的光泽,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蒙着灰尘的土豆挂在藤下。我们小心翼翼地伸手采摘,轻轻放入豆腐袋。刚摘下的藤梨捏起来硬硬的,摸起来糙糙的,有些新手禁不住咬开尝尝,又苦又涩,马上就吐了出来。
  摘完一棵藤梨树,再踏上找寻另一棵的“征途”,不管谁先摘满,都会放下自己的袋子,耐心地帮其他伙伴摘取。直到每个人的袋子都装满了,大家才背起沉甸甸的果实踏上回家的旅途。有人砍下粗树枝当木杠,挑起豆腐袋,随着山路的颠簸,两条装满藤梨的袋子也在空中不停地画着美妙的弧线,清脆的笑声在山谷回荡。
  踏进家门,母亲笑盈盈地接过我手中的豆腐袋,将藤梨分别放入盛着稻谷的柜子里,放到盛着米糠的桶子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将藤梨放在这些地方,只知道过不了多少时间,它们自然就会成熟了。山民们虽然没有看过多少书籍,但是他们本身也是一本百科全书。
  按捺不住想早日品尝美味的冲动,我会不时掀开柜子瞧瞧,只要用手轻轻捏一捏,就能判断藤梨是否熟透。熟透的藤梨,剥开外面的表皮,映入眼帘的便是一股嫩绿,一股水淋淋的绿。将表皮全部剥完,一颗玉雕般的绿色果肉便完美地呈现在眼前。轻轻咬开,异常柔软,一股股冰凉的、甜甜的味道瞬间冲击着味蕾,迅速传遍全身。口感极佳,不愧为草莓、香蕉、菠萝的混合体。如果将果肉掰开,可以看见果肉的最里面,布满了芝麻大小的黑籽粒,品尝到藤梨的美味,再来看这放射状散开的黑籽,心里倍感亲切。其实,藤梨的美味,从古至今,历来都被人们所推崇,南朝谢灵运就在《庐山慧远法师诔》中写道:“梗粮虽御,独为苌楚。”吃着美味的藤梨,看着不起眼的外表,我不禁思绪流转。世间万物皆不可以貌观之,像藤梨颜色难看,刚成熟时如同钢铁般坚硬,又酸又涩,让人可以弃之如敝履,而毫无遗憾的感觉。但是,等到它完全熟透时,却是如此的美味可口。
  妻子的老家在更高的山上,以前是不通公路的,高山的环境为藤梨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那里的藤梨树更多。虽然岳父一家早已住进县城,但每年藤梨成熟时节,他总会催着妻弟一起上山采摘,而我总能从中分一杯羹。家里早已没有屯谷的柜子,也没有盛糠的桶,看来母亲百科全书里的那套催熟方法无法再用了。不过,这也难不倒妻子,她将藤梨一个一个轻轻放入纸箱中,然后在里面放一个苹果,因为她知道苹果对于藤梨也有着催熟功能。原来对于藤梨这样的山果,妻子也有自己的百科全书。
  如今,家乡已经陆续开始大面积人工种植藤梨。在一些靠近溪邊的山坡地里,架起了一根根的水泥柱子,一排排的藤梨树枝繁叶茂,交叉联结,遮天蔽日,比葡萄园的景象还要蔚为壮观。不过,我和妻子还是更喜欢山上野生的藤梨,照例用自己的方法来催熟。也许我们都在怀念小时候采摘藤梨那份独有的心情吧!
  责任编辑:李 梅
  美术绘画:杨真吾
其他文献
今年初春,我回了一趟故乡。  春天娃娃脸。刚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嫩暖的阳光宛如一根根细小的金针,在广阔的原野,缝制出一幅草长莺飞、花红柳绿的斑斓画图。途中,天色陡然暗下来,闷湿的空气里迅疾铺展一张银灰色的巨网。随着巨网越收越紧,地面开始跳动一条条鳞光闪闪的“小鱼”,那是雨的精灵。  我看见,车窗外的山峦、田埂、菜地、果园、溪畔,越来越多的斗笠闪现。它们像青绿的浮萍,在雨雾里徐徐漂移;像圆润的蘑菇,
期刊
1989年盛夏,在忐忑中我收到了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有一纸薄薄的入学报到须知。与别的同学截然不同的是,当我手执通知书时,几乎没有了惊喜、欢愉,更多的只是懊悔和犯难。  我懊悔的是高考发挥失常,分数很不理想,只考得个四类大学。犯难的是因为入学要交1700元学杂费,加上第一个月生活费,要一次性带齐2000元钱。  要知道,这2000元钱对当时的农村家庭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毕竟,在那时的
期刊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家住在现在教育局隔壁的康家大院里。  房子破旧、简陋,是典型的老式房子。和别人共用一个大厅,一间小卧室父母住,我和姐姐妹妹们就住这间房间的阁楼上,每天都要爬楼梯才能上阁楼,阁楼又矮又暗,屋瓦近在咫尺,阁楼上只能弯腰,不能直立。一到大雨天,阁楼滴滴答答就开始漏雨,于是,全家总动员,把家里能装水的东西全用上了,大漏放木桶、脸盆,小漏放茶缸,一个晚上根本没法入睡,只听到“当当当”的滴
期刊
那年夏天,太阳像个大炉子,我无精打采地走在上班的路上,迎面走来一个女人拦住了我。原来是朋友的同事,她说,同学得了乳腺癌,临终前的遗愿是想把眼角膜捐出去,又不知去哪捐,让我帮着想想办法。就这样,我认识了眼角膜捐献志愿者李芳。  第一次见到李芳时,她穿了一件粉色的半截袖,一双大眼睛就像泉水一样清澈明亮。我问她,为什么会有捐角膜的想法,她给我讲述了这几年的经历。原来,十几年前李芳就已下岗在家,丈夫每个月
期刊
在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段日子,我双腿膝盖疼痛,走起路来十分难受,我给母亲说了,母亲很紧张。  母亲让当赤脚医生的叔叔给我看腿痛,叔叔还没遇到过类似的癥状,对此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叔叔又带着我到公社医院看医生,医生望闻问切,叔叔答的多,我答的少,再不就是我点头摇头。医生检查我的双腿及膝盖,我配合着做动作,折弯、蹲立、伸缩、蹦跳、踢弹等反应自如,也不费劲。医生说正常,没什么大事。叔叔说,正常,孩子
期刊
家中糖盒中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糖果。一些好吃的奶糖、软糖被客人和家人吃完了,留下一些水果糖却无人问津,在日复一日的翻拣中逐渐失去了鲜艳的色泽,像没人疼爱的孩子,灰头土脸地躺在那里。后来妻子要将其倒掉,被我竭力制止。  我之所以不让妻子倒掉那些水果糖,是因为水果糖在我心中曾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那是读中学时,家贫,住校没钱,每天得走七八里山路到校读书。早晨起床后匆匆忙忙吃口饭便要披星戴月往学校赶。由于家
期刊
月姨拉了个小凳子,坐在葡萄架下,脚边放着针笸篮,原来月姨要纳鞋底了。月姨目不转睛地用食指和大拇指捏着针尖和苎麻线,一手把鞋底拢在怀里,一手把顶针箍顶住针鼻,一边咬着牙用力把针尖戳进鞋底,然后往上拔,往上拔,一针一针地由里向外、由外向里反复地扎。  葡萄树这时已经开完花了,结出青涩的小果子。果子很硬,像一颗玻璃弹珠。月姨把针尖放在发间“篦”了一下,笑着说,是不是现在就想吃了?不能吃,会酸掉牙的。阿海
期刊
我家每天的生活,是从母亲手里的一把柴草开始的。  赶上雨雪阴雾,连太阳也要停停脚儿,歇歇工的,然而母亲却不能歇。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母亲必须用柴草点燃每一个黎明,点燃我家的生活。没有那把柴草,没有那把柴草升起的炊烟,我家的日子仿佛就没法开头!实际上,村庄里家家户户的生活,全都是从一把柴草开始的。一把柴草点燃一家人的日子。故乡的早晨,每一个灶膛里的柴草总是在曙色升起之前燃烧起来,而那一缕缕炊烟,仿佛
期刊
自从我母亲2009年离世以后,老家的旧屋就空着了。风蚀日晒,街门也老成了一本旧日历。我在斑驳的街门前,轻轻地摇响门闩,仿佛又听见了那熟悉的脚步声……  街门,是作为家庭与外界的关系而存在的,象征着尊严。门楼,是一个家庭中很重要的建筑物。你要了解一个家庭的光景,不用进门,只要从街上走一趟,打量一眼各家的门楼,就会知道个大概。  有钱有势人家的门楼,几乎都是高大的起脊顶,上边苫着青灰色的小瓦,一排排,
期刊
1987年的冬天,叫人刻骨铭心,那个冬天特别冷,至今我一回回在梦里仿佛还听得见刮过骨头的风声,飘过厄运的雪花。  那一年,我们家多灾多难。我年过半百在老家当乡党委副书记的父亲,在夜里忙着赶写第二天全乡要召开的党委会报告材料,当他把材料写了一半,准备热点饭吃时,由于门窗紧闭,房间里烧着的石煤炭炉子散发出的二氧化碳有毒气体,让我父亲中毒晕倒在火炉旁,瞬间不省人事,他的左腿就弯曲在火炉上烧烤着……人们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