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年代久远的街巷已经被拆除,许多老手艺的生存环境消失,再加上手艺人青黄不接和自救意识不强等原因,使得民间手艺的传承与发展存在瓶颈。本文以山东何派面塑为视角,探索新型手艺人如何在现代社会里转型,让手艺获得新的生命。
关键词:新型手艺人 山东何派面塑 生存困境
一、山东面塑起源
据史料记载,山东面塑起源于曹州(今菏泽市)。菏泽历史上经常发生洪水灾害,造成饿殍遍野,百姓借祈求神灵相助来庇佑生命。当时的生产资料极其贫乏,便假以面捏成祭品,为了逼真,还彩塑上各种颜色,称为“花供”。
据老人们回忆,清代咸丰年间,面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游艺来到菏泽,寄居在离菏泽市区不远的马岭岗镇穆李庄。他们与当地最好的“花供”艺人贺胜、杨白合作,采用可塑性较强的白面和糯米面为原料,蒸熟后染成黑、白、蓝、绿、红、黄、紫等颜色,结合不同的捏制技巧,又在面塑材料里添加防腐、防蛀、防干的材料,创造出了新一代的面塑品种。随后,四人广收门徒,传授技艺,穆李庄一带便成了山东面塑艺术的发源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面塑艺人,其中李俊兴善捏风雅的文官,李俊福善塑彪悍的武将,被誉为“文武二李”。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菏澤市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兴、李芳清、穆绪建等。
二、山东何派面塑
1957年,李俊兴先生在济南大观园偶遇少年何晓铮,一眼便相中了眼前的这位少年,在1959年,何晓铮成为李老的关门弟子。后来何晓铮创建了何派面塑,继承了山东面塑的特點,使济南面塑成为菏泽面塑的正宗传承地,它具有出手快、色彩艳而不俗、造型生动形象等特点,形成了济南面塑源于菏泽,秀于济南的独特风格。
(一)面塑大师——何晓铮
2016年2月11号(大年初四),我通过电话得到了何老的同意,去家里拜访他。何老家里的三面墙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面塑,有两面墙贴满了照片,记录了何老从事面塑的点点滴滴。何老虽然已经70多岁,但身体健硕,为人很热情,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对于来访者他从来不设门槛,平易近人。
何老说:“我从事了面塑六十多年,感慨很多,虽然有很多光荣的头衔,但是最喜欢的还是山东民间文化守望者。我最大的愿望,是通过努力把面塑这种传统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作为一个老人本可以颐养天年,可他却为了面塑常年在外奔波。
“没有人强迫我,我一直在做我自己,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虽然有时候很艰难,但我很快乐,我也愿意为面塑、为中国的文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不管别人会怎么说,毕竟时代变了,面塑跟很多传统的手艺一样,都在慢慢消失,慢慢地被人忽视。但是还是有人在坚持,只要有人还喜欢它,面塑就有希望。但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即使手艺人很坚持,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市场等的支持,还是很难,可再难也要往下走啊。”
何老说:“我本来是学石塑的,后来又跟李老学了面塑,一接触到面塑就爱不释手了。当我学面塑的时候,李老有很多徒弟,很多人都说我不适合做面塑,手大,捏不出什么精巧的样子。后来让我吃惊的是,师父没有嫌我手大,还跟那些反对我的人说捏面塑靠的是心,不是手。就是这一句话激励了我一辈子,也是我做面塑的原则,是用心在做,而不是随手捏捏。”
任何手艺都离不开独特的优秀品质,这是任何手艺的本质,除此之外更需要精良的技艺。
何老说:“我从年轻时就刻苦钻研民俗技艺,在继承这一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对技艺进行了进一步创新。改良材料,延长了面塑的存放时间,在面塑制作形式上,创立了新的高分子共聚‘水晶塑’和浮雕形式,从而解决了超大型面塑霉裂的问题。为了将济南面塑这一非遗技艺发扬光大,我还摒弃了很多老艺人传艺时‘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陋习,广收门徒。现在收徒相当谨慎,不仅看重学生自身对于面塑艺术的悟性,更看重人品和艺德。”
据何老粗略地估算,截至目前,全国各地拜在他门下的徒子徒孙约有400余人,入室弟子60余人。面塑作为传统民间技艺,它的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气神。何老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一民俗技艺的发展,希望日后的济南能像上海、广东、福建等城市那样,艺人的作品能走进大型陈列室,使得济南面塑更好地走出国门,成为美丽泉城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把手艺当成事业——何晓铮的徒弟
何老的徒弟大鹏(化名)今年刚满三十,跟何老一样,热情大方,欢迎别人来观赏拍照。工作室只有30平,却摆满了他和何老捏的各种面塑作品。
大鹏说:“现在的面塑,单靠手艺是不行的,还要会销售,销售不出去,就只能放着。所以面塑艺人必须改变思路和想法,不然还是死路一条。”
大鹏的乐观中有些许的担忧,而这种担忧或许也是很多手艺人心中的挂念。我上下打量着他,通过衣着打扮,日子似乎过得很匆忙,“一个月能收入多少?”
“一个简单的卡通面塑一般十元左右,一天能卖好几百个,有时候还去会馆里,不仅可以卖面塑,人家还支付场费,一月下来,比白领还挣得多,逢年过节会赚得更多。但也分淡旺季,有时候也不挣钱。也曾想过放弃,但熬过来也就不想了。关键是我喜欢面塑,我觉得也有前景。曾经有段时间,面塑卖不出去,没钱吃饭,又创作不出新的,反正也是挺难过的。有时候别人还看不起我们这些捏面塑的,对我们的态度也不是很好。有时在外面干活,那些商家还会亏我们的钱。其实干什么都有难事,贵在坚持啊,别人都不愿意干了,你就挣钱了。下一步,我想把面塑艺人团结起来,创一个团队,有专门的人来销售,我们手艺人也可以专心地创作。现在我比较忙,既要销售还要继续创造新品。”
更多的人把手艺当成糊口的手段,观念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手艺路。大鹏年轻、热情,会用心把这冷淡的手艺焐热,他不只为赚钱,而是把手艺、师训、文化传下去。大鹏的态度,让我感受到面塑重兴是有希望的,因为有新鲜血液不断地注入,传统的手艺人保守观念,改变思路,逐渐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三、手艺人的出路
据史料记载,中国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两千年多年的发展,面塑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中国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等不可缺少的资料。在以前,面塑是一种较为热门的手艺,虽说不上发财致富,但可以养家糊口。他们经常出现在城乡的大街小巷,精湛的手艺总会吸引很多大人小孩,孩子们也是走街串巷,通过一些传统的手艺认识中国文化,认识周围世界的,所以面塑等传统艺术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也是一种媒介和平台。
隨着城乡改造的开展,面塑艺人慢慢失去了活动的场所,很少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老手艺人也很难找到传承人,许多年轻人认为从事面塑收益不高,社会地位也低,重要的是如今的年轻人耐心不足,忍受不住寂寞。综上种种原因,导致面塑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是壮大了,而是慢慢消亡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些快要消失的老手艺,但很少人关注这些手艺人。如果手艺人都消失了,这些手艺又能存在几天呢?或许我们应该调整一下思路,无论是环境还是手艺人,离开谁,手艺都是无法存在的。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手艺人,只要手艺人源源不断,手艺品就不会消失。作为新时期的手艺人,如何在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是手艺人应该思考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和认真对待的。保护和传承老手艺固然是手艺人无法推卸的责任,但只靠手艺人自己是完全不够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扶持。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接地气的政策和措施,监管落实效果。其次,政府应该给手艺人设置专门的活动场所,整齐规划,把分散的艺人集合起来,创建一个合理的平台,让草根艺人不再无“家”可归。
其次,普通大众应改变对手艺人的看法,以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面塑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和支持,只有大众支持和喜欢,面塑才有市场。可目前一些手艺品主要是出口,外国人喜欢我们中国传统的手艺品,而中国人却很少喜欢,这种怪异的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的。
最后,当外界条件都具备时,手艺人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面塑材料,使其保存时间更长,样式上要跟进时代风格,但又不失传统手法。手艺人也应具备多种能力,不仅可以捏出面塑,也要有能力包装自己制作的面塑,同时采取措施积极宣传等;任何手艺的复兴和发展,不仅需要外界的帮助,更需要手艺人的自救!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邓之诚,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曹振峰.黄河万里寻面花[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尹洁,女,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人类学)
关键词:新型手艺人 山东何派面塑 生存困境
一、山东面塑起源
据史料记载,山东面塑起源于曹州(今菏泽市)。菏泽历史上经常发生洪水灾害,造成饿殍遍野,百姓借祈求神灵相助来庇佑生命。当时的生产资料极其贫乏,便假以面捏成祭品,为了逼真,还彩塑上各种颜色,称为“花供”。
据老人们回忆,清代咸丰年间,面塑艺人王清原、郭湘云游艺来到菏泽,寄居在离菏泽市区不远的马岭岗镇穆李庄。他们与当地最好的“花供”艺人贺胜、杨白合作,采用可塑性较强的白面和糯米面为原料,蒸熟后染成黑、白、蓝、绿、红、黄、紫等颜色,结合不同的捏制技巧,又在面塑材料里添加防腐、防蛀、防干的材料,创造出了新一代的面塑品种。随后,四人广收门徒,传授技艺,穆李庄一带便成了山东面塑艺术的发源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面塑艺人,其中李俊兴善捏风雅的文官,李俊福善塑彪悍的武将,被誉为“文武二李”。
在面塑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穆李村面塑艺人走南闯北,影响全国,逐渐形成了三大流派,即山东菏泽的李派、北京的汤派、上海的赵派。三派各具特色,菏澤市李派一直独占鳌头,其代表人物先后有李俊兴、李芳清、穆绪建等。
二、山东何派面塑
1957年,李俊兴先生在济南大观园偶遇少年何晓铮,一眼便相中了眼前的这位少年,在1959年,何晓铮成为李老的关门弟子。后来何晓铮创建了何派面塑,继承了山东面塑的特點,使济南面塑成为菏泽面塑的正宗传承地,它具有出手快、色彩艳而不俗、造型生动形象等特点,形成了济南面塑源于菏泽,秀于济南的独特风格。
(一)面塑大师——何晓铮
2016年2月11号(大年初四),我通过电话得到了何老的同意,去家里拜访他。何老家里的三面墙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面塑,有两面墙贴满了照片,记录了何老从事面塑的点点滴滴。何老虽然已经70多岁,但身体健硕,为人很热情,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对于来访者他从来不设门槛,平易近人。
何老说:“我从事了面塑六十多年,感慨很多,虽然有很多光荣的头衔,但是最喜欢的还是山东民间文化守望者。我最大的愿望,是通过努力把面塑这种传统非遗技艺传承下去。”
作为一个老人本可以颐养天年,可他却为了面塑常年在外奔波。
“没有人强迫我,我一直在做我自己,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虽然有时候很艰难,但我很快乐,我也愿意为面塑、为中国的文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不管别人会怎么说,毕竟时代变了,面塑跟很多传统的手艺一样,都在慢慢消失,慢慢地被人忽视。但是还是有人在坚持,只要有人还喜欢它,面塑就有希望。但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即使手艺人很坚持,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市场等的支持,还是很难,可再难也要往下走啊。”
何老说:“我本来是学石塑的,后来又跟李老学了面塑,一接触到面塑就爱不释手了。当我学面塑的时候,李老有很多徒弟,很多人都说我不适合做面塑,手大,捏不出什么精巧的样子。后来让我吃惊的是,师父没有嫌我手大,还跟那些反对我的人说捏面塑靠的是心,不是手。就是这一句话激励了我一辈子,也是我做面塑的原则,是用心在做,而不是随手捏捏。”
任何手艺都离不开独特的优秀品质,这是任何手艺的本质,除此之外更需要精良的技艺。
何老说:“我从年轻时就刻苦钻研民俗技艺,在继承这一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对技艺进行了进一步创新。改良材料,延长了面塑的存放时间,在面塑制作形式上,创立了新的高分子共聚‘水晶塑’和浮雕形式,从而解决了超大型面塑霉裂的问题。为了将济南面塑这一非遗技艺发扬光大,我还摒弃了很多老艺人传艺时‘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陋习,广收门徒。现在收徒相当谨慎,不仅看重学生自身对于面塑艺术的悟性,更看重人品和艺德。”
据何老粗略地估算,截至目前,全国各地拜在他门下的徒子徒孙约有400余人,入室弟子60余人。面塑作为传统民间技艺,它的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气神。何老呼吁社会各界都来关注这一民俗技艺的发展,希望日后的济南能像上海、广东、福建等城市那样,艺人的作品能走进大型陈列室,使得济南面塑更好地走出国门,成为美丽泉城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二)把手艺当成事业——何晓铮的徒弟
何老的徒弟大鹏(化名)今年刚满三十,跟何老一样,热情大方,欢迎别人来观赏拍照。工作室只有30平,却摆满了他和何老捏的各种面塑作品。
大鹏说:“现在的面塑,单靠手艺是不行的,还要会销售,销售不出去,就只能放着。所以面塑艺人必须改变思路和想法,不然还是死路一条。”
大鹏的乐观中有些许的担忧,而这种担忧或许也是很多手艺人心中的挂念。我上下打量着他,通过衣着打扮,日子似乎过得很匆忙,“一个月能收入多少?”
“一个简单的卡通面塑一般十元左右,一天能卖好几百个,有时候还去会馆里,不仅可以卖面塑,人家还支付场费,一月下来,比白领还挣得多,逢年过节会赚得更多。但也分淡旺季,有时候也不挣钱。也曾想过放弃,但熬过来也就不想了。关键是我喜欢面塑,我觉得也有前景。曾经有段时间,面塑卖不出去,没钱吃饭,又创作不出新的,反正也是挺难过的。有时候别人还看不起我们这些捏面塑的,对我们的态度也不是很好。有时在外面干活,那些商家还会亏我们的钱。其实干什么都有难事,贵在坚持啊,别人都不愿意干了,你就挣钱了。下一步,我想把面塑艺人团结起来,创一个团队,有专门的人来销售,我们手艺人也可以专心地创作。现在我比较忙,既要销售还要继续创造新品。”
更多的人把手艺当成糊口的手段,观念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手艺路。大鹏年轻、热情,会用心把这冷淡的手艺焐热,他不只为赚钱,而是把手艺、师训、文化传下去。大鹏的态度,让我感受到面塑重兴是有希望的,因为有新鲜血液不断地注入,传统的手艺人保守观念,改变思路,逐渐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三、手艺人的出路
据史料记载,中国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有文字记载,经过两千年多年的发展,面塑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中国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等不可缺少的资料。在以前,面塑是一种较为热门的手艺,虽说不上发财致富,但可以养家糊口。他们经常出现在城乡的大街小巷,精湛的手艺总会吸引很多大人小孩,孩子们也是走街串巷,通过一些传统的手艺认识中国文化,认识周围世界的,所以面塑等传统艺术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也是一种媒介和平台。
隨着城乡改造的开展,面塑艺人慢慢失去了活动的场所,很少再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老手艺人也很难找到传承人,许多年轻人认为从事面塑收益不高,社会地位也低,重要的是如今的年轻人耐心不足,忍受不住寂寞。综上种种原因,导致面塑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是壮大了,而是慢慢消亡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些快要消失的老手艺,但很少人关注这些手艺人。如果手艺人都消失了,这些手艺又能存在几天呢?或许我们应该调整一下思路,无论是环境还是手艺人,离开谁,手艺都是无法存在的。目前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手艺人,只要手艺人源源不断,手艺品就不会消失。作为新时期的手艺人,如何在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是手艺人应该思考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和认真对待的。保护和传承老手艺固然是手艺人无法推卸的责任,但只靠手艺人自己是完全不够的。
首先,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扶持。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接地气的政策和措施,监管落实效果。其次,政府应该给手艺人设置专门的活动场所,整齐规划,把分散的艺人集合起来,创建一个合理的平台,让草根艺人不再无“家”可归。
其次,普通大众应改变对手艺人的看法,以及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面塑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尊重和支持,只有大众支持和喜欢,面塑才有市场。可目前一些手艺品主要是出口,外国人喜欢我们中国传统的手艺品,而中国人却很少喜欢,这种怪异的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的。
最后,当外界条件都具备时,手艺人更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改变面塑材料,使其保存时间更长,样式上要跟进时代风格,但又不失传统手法。手艺人也应具备多种能力,不仅可以捏出面塑,也要有能力包装自己制作的面塑,同时采取措施积极宣传等;任何手艺的复兴和发展,不仅需要外界的帮助,更需要手艺人的自救!
参考文献:
[1][美]查理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邓之诚,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曹振峰.黄河万里寻面花[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尹洁,女,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