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小儿房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2006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性期前收缩患儿21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169例患儿完成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1)212例房性期前收缩患儿以4~6岁和≥11岁者比值略高,分别为28.8%(61/212例)和29.8%(
【机 构】
:
100020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100020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100020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100020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房性期前收缩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方法2006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肌酶谱、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性期前收缩患儿21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169例患儿完成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和平板运动试验。
结果(1)212例房性期前收缩患儿以4~6岁和≥11岁者比值略高,分别为28.8%(61/212例)和29.8%(63/212例);男女比例为1.0:1.1。(2)139例(65.6%)房性期前收缩患儿无任何临床症状,73例(34.4%)有临床症状,其中长出气发生率高达83.6%(61/73例)。(3)无症状的房性期前收缩患儿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占61.2%(85/139例),在患感染性或其他疾病就诊过程中发现占38.8%(54/139例),感染(36/54例)为主要诱因。(4)房性期前收缩患儿和健康儿童在基础心率、血压、心脏大小及心功能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24 h房性期前收缩的数量分布:<5 000个占49.5%(105/212例),5 000~20 000个占36.8%(78/212例),>20 000个占13.7%(29/212例)。(6)169例房性期前收缩患儿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运动中、后期前收缩减少或消失的135例,占79.8%;运动中期前收缩增多,出现多形性期前收缩,运动停止出现交界性逸搏心律、成对期前收缩及ST-T改变等的34例,占20.2%。(7)24 h期前收缩频率<5 000个,5 000~20 000个及>20 000个的患儿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0.2%(17/84例)、20.3%(13/64例)、19.0%(4/2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7,P=0.991)。(8)期前收缩日间多发(102例)与夜间多发型(67例)运动试验阳性率分别为28.4%(29/102例)和7.5%(5/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01)。
结论房性期前收缩患儿有其年龄分布特点,多数患儿无临床症状,感染是症状性期前收缩的常见诱发因素;房性期前收缩需要行24 h动态心电图了解期前收缩的分布情况,做运动试验可对期前收缩的运动危险性做出评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髓鞘碱性蛋白(MBP)和S100B蛋白与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暨南大学附属东莞医院NICU的385例胎龄<34周早产儿,于出生后24 h、3 d、7 d、14 d时测定血浆S100B、MBP水平;出生后2~3 d、满1周、2周、
现论述的主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积极的治疗理念和远期愈后的证据强度间的关系,即儿童SLE的整体愈后得益于狼疮性肾炎(LN)生存状况的改善。后设分析总体结论的差异还有待进一步论证。将儿童SLE远期预后与成年患者的差异、儿童疾病异质性的规律、准确反映疾病状态的生物学标记、药物遗传学/药物基因组学的影响作为加强早期诱导治疗的证据,优化已有的免疫调节/抑制剂方案,早期治疗确立在临床症状期前的愿望才能
目的关注女童同性性早熟相关的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重新认识女童同性性早熟/性早发育对远期健康的影响。方法报告以同性性早熟起病的女童青春期PCOS的病例并复习文献。结果接近8岁时,因乳房发育就诊后诊断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及肥胖症的女童在予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3.75 mg,每28 d 1次的标准剂量治疗后,性腺发育得到良好控制,生长抑制显著,但体质量持续上
目的通过对2例儿童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临床资料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加深对该病在儿童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了解。方法对2例PNH患儿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并检索文献报道的儿童PNH病例。结果本组2例PNH患儿均符合PNH诊断标准,具备骨髓衰竭性疾病特点,但无明显血红蛋白尿表现,无明确血栓发生。例1患儿给予激素及环孢素治疗,例2患儿给予造血干细胞移植,恢复良好。检索文献共报道9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3、4在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首次住院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105例,依据是否合并肾损害及24 h尿蛋白定量,将患儿分为HSP无肾脏损害组(A组),HSPN无蛋白尿组(B组),HSPN蛋白尿组(C组);另取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N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在高盐饮食诱导盐敏感大鼠高血压模型中,研究肾脏内源性硫化氢(H2S)体系的变化规律。方法16只雄性Dah1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高盐组(饲料中盐质量分数为80 g/kg),每组8只。实验8周后,测定24 h尿钠、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观察肾脏显微和超微结构改变,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清和肾组织H2S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内源性H2S生成关键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PDA封堵器)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经皮PDA封堵器介入治疗IVSD 27例,在术前、术后24 h,术后1、3、6、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体格检查,与同期使用偏心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偏心型封堵器)介入治疗IVSD 53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DA封堵器成功植入26例、偏心型封堵器成功植入42例,2组手术成功率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儿垂体相关激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125例颅脑损伤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血清泌乳素(PRL)、皮质醇(PT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生长激素(GH)进行定量分析,并按照伤后时间、入院时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及出院时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分组
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有无肝门部纤维板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93例胆道闭锁患儿,其中男51例,女42例;平均手术日龄61 d(40~121 d),均行Kasai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和胆道造影诊断为Ⅲ型胆道闭锁。根据有无肝门部纤维板块将Ⅲ型胆道闭锁分为2个亚型:A组肝门部存在纤维板块(80例);B组肝门部未见明显纤维板块(13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儿髋关节疼痛的早期作用。方法AS患儿77例随机分为依那西普组(A组)21例,双氯芬酸组(B组)20例,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组(C组)19例及安慰剂对照组(D组)17例。A组给予依那西普0.8 mg/kg,1次/周;B组给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1 mg/kg,2次/d;C组给予柳氮磺吡啶片15~25 mg/kg,2次/d,及甲氨蝶呤片10~15 mg/m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