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0)05—0283—03
沈从文作品以极其“自然”而深得读者的欣赏和青睐。沈从文那一篇篇沉淀着浓郁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的湘西自然描写名篇,“不仅其中厚积的文化沉淀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而且澎湃着特定的区域环境与外部世界环境对流的巨大浪潮”①。沈从文苦心经营的文学王国及其人生世界是个开放的系统,其自然风情描写中所深蕴的生命哲学和生态意识,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一“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一个缩影。在对湘西自然风物的深情描绘中,他着力表现的,不仅是优美清雅的明山秀水,更是一种自然、本真、自由自在的生命精神,是对“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的向往。
不善辞令、言语木讷的沈从文,对自然有着一种天生的感动。在自然面前,他的心会变得出奇的“软和”。他常常不是刻意地描写自然,而是在用心与自然进行交流和对话。这样的例子在他作品中俯拾即是:如“从汽车眺望平堤远处,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全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湘行散记•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那种黛色无际的崖石,那种一丛丛幽香眩目的奇葩,那种小小洄旋的溪流,合成一个如何不可言说迷人心目的圣境!”(《湘行散记•桃源与沅州》)。
沈从文对大自然有着一种矢志不渝的独有钟情。在对自然的描写中,他极其忠诚于自然,总是满怀着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如实表现自然。所以,在他的湘西系列中,有自然的山水,自然的人们(如柏子),自然的爱情(如翠翠的爱情),自然的生老病死。沈从文笔下的自然,既有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眼中的自然,也有作者和作品中人物心中的自然。眼中的自然是现实中的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充满着无奈和残酷;心中的自然是理想中的自然,表现了人们在饱受现代文明的侵扰和伤害之后,对美好自然的心理回归。
沈从文表现最本真的自然,源于他对自然的崇拜。他认为“上帝”即自然,大自然创造了一切,也包括人本身。所以,沈从文笔下的人物也是遵从着自然的规律,听天由命。著名小说《边城》中的老船夫,在女儿女婿为情而死的打击向他袭来时候,这个年逾70、撑了50年渡船的老人才会说:“一切皆由命,半点不由人。”这是他对人生自然一辈子的认识。对于一个无力改变命运的老人来说,他所做的,只是顺应自然的法则、自然的秩序,尽他的能力,来完成上天交给的一份责任、一种使命。他毫无怨言地接受女儿女婿为情而死所受的打击,毫无怨言地承担起对孙女翠翠的养育,毫无怨言地五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摆渡,把过渡的人们从此岸渡到彼岸。
沈从文崇拜自然,相信人与自然的契合,亦即人神谐和。中国传统哲学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感应、交流共鸣。自然的存在与人事密切相关,它体现着人的精神生活,展示着人的精神品格,对应着人的心理情感。《边城》中,人与自然这种息息相通、相生相长的境界是灵动而超逸的。老船夫、翠翠与渡船、黄狗的相依相谐,就是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一组浓缩的意象。人在船在,人亡船失。黄狗是自然中的灵性的物化,它与人终生相伴,而且通晓人性,祖父知道黄狗在翠翠身边,也许比他自己在她身边还稳当。在这里,人与自然这种相依为命、和谐亲睦的关系即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亲睦,也是生态主义的一个中心话语。“生态主义是一种在当代世界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政治话语。它产生于西方发达社会,而后波及全球,对20世纪晚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②从影响深广的《圣经•创世纪》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持这种观点),到施韦策的“敬畏生命”和泰勒“尊重自然”的“生命中心论”,再到利奥波德和克利考特的“生态中心论”,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反映了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
生命中心论的先驱者施韦策,在1919年首次提出“敬畏生命”的观念,用以救治现代社会的伦理病症。他认为,只有禀承对一切生命负有责任的德性的人才是健全的人。1923年,他在《文化和伦理》一书中对此做了进一步阐发,并终身加以弘扬。他认为:唯有人,一切生命中最高的生命,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因而能够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生命意志。对他来说,善是保护生命、提升生命,使能够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能够发展的生命。这是绝对的、根本的道德原则。泰勒接受了这一思想,并为之提供确证,构筑了一个相当庞大的生命中心论体系。泰勒把“尊重自然”作为其理论的最高原则。③
出生在1902年的沈从文对故乡湘西人性美与自然美的文学性探索,恰恰与上述思想同步,这体现了沈从文作品现代性的一面。沈从文以另一种更新颖独到的方式,敬畏自然和生命,热情讴歌那近于原始古朴荒蛮的“那一处自然”和“那一方生命”。他以文学的笔触、艺术的方式,走到了历史的前沿。打开沈从文的湘西系列,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边城”想象,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边城”人物,无不具有植根于人类伦理的美好情感,如仁慈、同情、忠诚、博爱、宽宥、纯朴、善良,等等。《边城》中的人一个个具有古道热肠,他们勤劳善良,乐善好施,老幼无欺,安分守时,遵从自然的法则,平平安安地过自己的日子,不贪不占,不倚势压人,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表现出最自然的人性。70多岁的老船夫是个典型的代表,他为人忠厚仁爱,他靠摆渡挣一点儿微薄的收入——三斗米、七百钱,与孙女翠翠艰难度日。他摆渡不私自收钱,当别人过意不去,硬要给钱的时候,他坚决不收。如果人家强行把钱扔到船板上,他就会把这些钱买来烟叶、茶叶或者解暑的药,以送给过路的人。在沈从文的笔下,居住在遥远边城的人都富有一种来自自然的同情心,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来关心和照顾这祖孙俩。他们过渡是公家免费的,可是他们想方设法给钱,或者把钱硬扔到船板上,或者在老船夫进城买东西的时候,想方设法多给一些或不收他的钱。为此,老船夫常常与人发生争执。边城人这种来自自然天性的憨厚朴实,是沈从文非常赞赏并极力歌颂的,并把它作为理想的人性加以宣扬。
沈从文内心深处这种对自然无可怀疑的崇拜和对纯美自然人性无可遏止的追求,源于他对自然与人契合、谐和的坚定认识,也源于他对现代城市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影响下的人性缺失、人心不古的痛切感悟。沈从文在作品中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并把这一“人生形式”作为与城里人不忠、不诚、不良的对立面,由此构建了沈从文小说的两个世界:自然的湘西与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城市。王继志在《沈从文论》这样说:“沈从文是一个诗人,所以他以诗人的敏感、诗人的情绪、诗人的幻想真诚地描绘他心目中深藏已久的情感记忆对象,编织着一幅与现实人生完全不同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但他同时又想担负起一个思想家的担子,想为我们的民族寻找出一条摆脱‘堕落趋势’的路途,他感到力不从心,他感到痛苦,感到寂寞,感到前途的无测。”④沈从文湘西系列中的形象描绘和理性判断,无疑体现了他清醒的现代意识。
沈从文面对故乡山水的动人风光,感到“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生命另一形式的表现,即人与自然契合,彼此不分的表现,在这里可以和感官接触”(《湘西•泸溪•浦市•箱子岩》)。《边城》所描绘的湘西边城风俗画,小镇茶峒恬然平淡的乡村生活,像一支牧歌短笛,回响在湘西的青山绿水、红叶黄花之间。《边城》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源,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和理想王国。在那美丽的文字背后,虽然有一种带有痛惜情绪的怀旧,隐伏着很深的悲剧感,但它带给读者更多的是“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沈从文对边城人的生命形式的展示和思考,折射出生命的现代意义和未来可能性,他对人生形式理想的提升和期待以及他的道德理想,必然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种子”。“玲珑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他柔顺多情的个性。”风景秀美的湘西给了沈从文一颗多情的心和一支灵动的笔。几十年过去了,沈从文这个永远也融不进大城市的“乡下人”,他的灵魂依然在沅水流域深情地歌唱。
三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被异族入侵,文学与政治急速联姻,以实现文学反映时代主题的使命。而沈从文——这个从西南偏隅走出来的阅历丰富、想弄文学的人,在北京不能实现他上大学的意愿,于是将探寻的目光投注到家乡那一片秀山圣水,去书写那美丽独特的自然山水和朴实纯净的自然人性。他以对故乡沅水难以割舍的深情,以中国西南的一小角隅为中心建构他理想的人生世界,苦心经营他的文学王国。“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⑤
沈从文的创作虽然与时代大潮隔离,却暗合了世界文学主题的多样化,并切合了生态主义者的种种观点和主张。这种切合,不是有意,却是巧合。这也说明,中国古代自然观在沈从文思想意识与作品创作中的延伸和传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观点在现代社会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相照相赏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自然的书写与探讨,历来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命题。沈从文以另一种方式,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他无意领人们到桃源旅行,他也不像西方人那样,建一个生态保护区去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而是以文学之笔将自然之美自然呈现。他不仅在当时为人们带来了一股边地的自然之风,调动了人们阅读文本(也是阅读自然,阅读自然人性)的兴趣。当他的作品翻译成多国文字走向世界的时候,也为世界了解中国原始自然的至真至纯打开了一扇窗,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来到湘西。
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就是一组具有现代性魅力的独特艺术品,“边城”想象无疑表达了现代人的美丽梦想。作者对湘西自然山水的钟情描述和深情赞美,无疑是在对湘西边地古风古韵的挖掘中显示出它独有的现代性魅力。在作品中,沈从文创造出闪耀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他对诗性自然的浓抹重彩,使这种山美、水美、人性美融为一炉。沈从文曾说,他要“用一枝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20世纪生活取予的形式”。从他的创作实践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看出,他达到了自己理想化的艺术境界。从陶渊明的“桃花源”到沈从文的“边城”,美丽的水乡流水潺潺,千百年来一直在向世人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沈从文的“边城”想象是超越时代的,它展示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态意识,“干扰”了现代人纷繁杂乱、心神不宁的浮躁生活,吸引着一批批中外游人来此寻访胜景,感受着世外桃源般的苍凉、厚重与优雅。沈从文作品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和无可辩驳的现代意识,将历久弥新,永远充盈着活力与朝气。
注释
①凌宇:《沈从文正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②③陈剑澜:《生态主义话语:生态哲学与文学批评》,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7—18页。
④转引自《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试用本)第三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
⑤沈从文:《从文自传•习作选集代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55页。
责任编辑:绿 叶
文章编号:1003—0751(2010)05—0283—03
沈从文作品以极其“自然”而深得读者的欣赏和青睐。沈从文那一篇篇沉淀着浓郁情感体验和生命体验的湘西自然描写名篇,“不仅其中厚积的文化沉淀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而且澎湃着特定的区域环境与外部世界环境对流的巨大浪潮”①。沈从文苦心经营的文学王国及其人生世界是个开放的系统,其自然风情描写中所深蕴的生命哲学和生态意识,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一“湘西世界”是沈从文理想人生的一个缩影。在对湘西自然风物的深情描绘中,他着力表现的,不仅是优美清雅的明山秀水,更是一种自然、本真、自由自在的生命精神,是对“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的向往。
不善辞令、言语木讷的沈从文,对自然有着一种天生的感动。在自然面前,他的心会变得出奇的“软和”。他常常不是刻意地描写自然,而是在用心与自然进行交流和对话。这样的例子在他作品中俯拾即是:如“从汽车眺望平堤远处,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全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湘行散记•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那种黛色无际的崖石,那种一丛丛幽香眩目的奇葩,那种小小洄旋的溪流,合成一个如何不可言说迷人心目的圣境!”(《湘行散记•桃源与沅州》)。
沈从文对大自然有着一种矢志不渝的独有钟情。在对自然的描写中,他极其忠诚于自然,总是满怀着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如实表现自然。所以,在他的湘西系列中,有自然的山水,自然的人们(如柏子),自然的爱情(如翠翠的爱情),自然的生老病死。沈从文笔下的自然,既有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眼中的自然,也有作者和作品中人物心中的自然。眼中的自然是现实中的自然,充满生机和活力,也充满着无奈和残酷;心中的自然是理想中的自然,表现了人们在饱受现代文明的侵扰和伤害之后,对美好自然的心理回归。
沈从文表现最本真的自然,源于他对自然的崇拜。他认为“上帝”即自然,大自然创造了一切,也包括人本身。所以,沈从文笔下的人物也是遵从着自然的规律,听天由命。著名小说《边城》中的老船夫,在女儿女婿为情而死的打击向他袭来时候,这个年逾70、撑了50年渡船的老人才会说:“一切皆由命,半点不由人。”这是他对人生自然一辈子的认识。对于一个无力改变命运的老人来说,他所做的,只是顺应自然的法则、自然的秩序,尽他的能力,来完成上天交给的一份责任、一种使命。他毫无怨言地接受女儿女婿为情而死所受的打击,毫无怨言地承担起对孙女翠翠的养育,毫无怨言地五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摆渡,把过渡的人们从此岸渡到彼岸。
沈从文崇拜自然,相信人与自然的契合,亦即人神谐和。中国传统哲学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感应、交流共鸣。自然的存在与人事密切相关,它体现着人的精神生活,展示着人的精神品格,对应着人的心理情感。《边城》中,人与自然这种息息相通、相生相长的境界是灵动而超逸的。老船夫、翠翠与渡船、黄狗的相依相谐,就是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一组浓缩的意象。人在船在,人亡船失。黄狗是自然中的灵性的物化,它与人终生相伴,而且通晓人性,祖父知道黄狗在翠翠身边,也许比他自己在她身边还稳当。在这里,人与自然这种相依为命、和谐亲睦的关系即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化人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亲睦,也是生态主义的一个中心话语。“生态主义是一种在当代世界中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政治话语。它产生于西方发达社会,而后波及全球,对20世纪晚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着重要影响。”②从影响深广的《圣经•创世纪》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持这种观点),到施韦策的“敬畏生命”和泰勒“尊重自然”的“生命中心论”,再到利奥波德和克利考特的“生态中心论”,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反映了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
生命中心论的先驱者施韦策,在1919年首次提出“敬畏生命”的观念,用以救治现代社会的伦理病症。他认为,只有禀承对一切生命负有责任的德性的人才是健全的人。1923年,他在《文化和伦理》一书中对此做了进一步阐发,并终身加以弘扬。他认为:唯有人,一切生命中最高的生命,能够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因而能够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生命意志。对他来说,善是保护生命、提升生命,使能够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能够发展的生命。这是绝对的、根本的道德原则。泰勒接受了这一思想,并为之提供确证,构筑了一个相当庞大的生命中心论体系。泰勒把“尊重自然”作为其理论的最高原则。③
出生在1902年的沈从文对故乡湘西人性美与自然美的文学性探索,恰恰与上述思想同步,这体现了沈从文作品现代性的一面。沈从文以另一种更新颖独到的方式,敬畏自然和生命,热情讴歌那近于原始古朴荒蛮的“那一处自然”和“那一方生命”。他以文学的笔触、艺术的方式,走到了历史的前沿。打开沈从文的湘西系列,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边城”想象,那一个个有血有肉的“边城”人物,无不具有植根于人类伦理的美好情感,如仁慈、同情、忠诚、博爱、宽宥、纯朴、善良,等等。《边城》中的人一个个具有古道热肠,他们勤劳善良,乐善好施,老幼无欺,安分守时,遵从自然的法则,平平安安地过自己的日子,不贪不占,不倚势压人,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上,表现出最自然的人性。70多岁的老船夫是个典型的代表,他为人忠厚仁爱,他靠摆渡挣一点儿微薄的收入——三斗米、七百钱,与孙女翠翠艰难度日。他摆渡不私自收钱,当别人过意不去,硬要给钱的时候,他坚决不收。如果人家强行把钱扔到船板上,他就会把这些钱买来烟叶、茶叶或者解暑的药,以送给过路的人。在沈从文的笔下,居住在遥远边城的人都富有一种来自自然的同情心,他们想尽各种办法来关心和照顾这祖孙俩。他们过渡是公家免费的,可是他们想方设法给钱,或者把钱硬扔到船板上,或者在老船夫进城买东西的时候,想方设法多给一些或不收他的钱。为此,老船夫常常与人发生争执。边城人这种来自自然天性的憨厚朴实,是沈从文非常赞赏并极力歌颂的,并把它作为理想的人性加以宣扬。
沈从文内心深处这种对自然无可怀疑的崇拜和对纯美自然人性无可遏止的追求,源于他对自然与人契合、谐和的坚定认识,也源于他对现代城市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影响下的人性缺失、人心不古的痛切感悟。沈从文在作品中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并把这一“人生形式”作为与城里人不忠、不诚、不良的对立面,由此构建了沈从文小说的两个世界:自然的湘西与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城市。王继志在《沈从文论》这样说:“沈从文是一个诗人,所以他以诗人的敏感、诗人的情绪、诗人的幻想真诚地描绘他心目中深藏已久的情感记忆对象,编织着一幅与现实人生完全不同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但他同时又想担负起一个思想家的担子,想为我们的民族寻找出一条摆脱‘堕落趋势’的路途,他感到力不从心,他感到痛苦,感到寂寞,感到前途的无测。”④沈从文湘西系列中的形象描绘和理性判断,无疑体现了他清醒的现代意识。
沈从文面对故乡山水的动人风光,感到“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生命另一形式的表现,即人与自然契合,彼此不分的表现,在这里可以和感官接触”(《湘西•泸溪•浦市•箱子岩》)。《边城》所描绘的湘西边城风俗画,小镇茶峒恬然平淡的乡村生活,像一支牧歌短笛,回响在湘西的青山绿水、红叶黄花之间。《边城》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源,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和理想王国。在那美丽的文字背后,虽然有一种带有痛惜情绪的怀旧,隐伏着很深的悲剧感,但它带给读者更多的是“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给他们一种勇气和信心”。沈从文对边城人的生命形式的展示和思考,折射出生命的现代意义和未来可能性,他对人生形式理想的提升和期待以及他的道德理想,必然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种子”。“玲珑剔透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才情,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他柔顺多情的个性。”风景秀美的湘西给了沈从文一颗多情的心和一支灵动的笔。几十年过去了,沈从文这个永远也融不进大城市的“乡下人”,他的灵魂依然在沅水流域深情地歌唱。
三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被异族入侵,文学与政治急速联姻,以实现文学反映时代主题的使命。而沈从文——这个从西南偏隅走出来的阅历丰富、想弄文学的人,在北京不能实现他上大学的意愿,于是将探寻的目光投注到家乡那一片秀山圣水,去书写那美丽独特的自然山水和朴实纯净的自然人性。他以对故乡沅水难以割舍的深情,以中国西南的一小角隅为中心建构他理想的人生世界,苦心经营他的文学王国。“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⑤
沈从文的创作虽然与时代大潮隔离,却暗合了世界文学主题的多样化,并切合了生态主义者的种种观点和主张。这种切合,不是有意,却是巧合。这也说明,中国古代自然观在沈从文思想意识与作品创作中的延伸和传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观点在现代社会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自然与人本来就是一种相互依存、相照相赏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自然的书写与探讨,历来是中国文学的传统命题。沈从文以另一种方式,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他无意领人们到桃源旅行,他也不像西方人那样,建一个生态保护区去保护自然的生态平衡,而是以文学之笔将自然之美自然呈现。他不仅在当时为人们带来了一股边地的自然之风,调动了人们阅读文本(也是阅读自然,阅读自然人性)的兴趣。当他的作品翻译成多国文字走向世界的时候,也为世界了解中国原始自然的至真至纯打开了一扇窗,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纷至沓来,来到湘西。
沈从文的湘西系列就是一组具有现代性魅力的独特艺术品,“边城”想象无疑表达了现代人的美丽梦想。作者对湘西自然山水的钟情描述和深情赞美,无疑是在对湘西边地古风古韵的挖掘中显示出它独有的现代性魅力。在作品中,沈从文创造出闪耀着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他对诗性自然的浓抹重彩,使这种山美、水美、人性美融为一炉。沈从文曾说,他要“用一枝笔来好好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20世纪生活取予的形式”。从他的创作实践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看出,他达到了自己理想化的艺术境界。从陶渊明的“桃花源”到沈从文的“边城”,美丽的水乡流水潺潺,千百年来一直在向世人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沈从文的“边城”想象是超越时代的,它展示了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态意识,“干扰”了现代人纷繁杂乱、心神不宁的浮躁生活,吸引着一批批中外游人来此寻访胜景,感受着世外桃源般的苍凉、厚重与优雅。沈从文作品所具有的永恒魅力和无可辩驳的现代意识,将历久弥新,永远充盈着活力与朝气。
注释
①凌宇:《沈从文正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4—5页。
②③陈剑澜:《生态主义话语:生态哲学与文学批评》,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7—18页。
④转引自《中等师范学校阅读和写作(试用本)第三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
⑤沈从文:《从文自传•习作选集代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55页。
责任编辑:绿 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