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有了说谎的坏毛病吗?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xua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儿子最近开始说谎了。前几天离园回来,我问他‘老师有没有布置什么任务啊?’他对我说‘没有’。等他妈妈下班回来,我才知道老师在班级微信群里已告知家长,今天需要与孩子一起认识、了解生活中的汉字。所以今天老师是布置了任务的,可是孩子为什么说没有呢?”这是在和一个已经为人父的朋友聊天时,他对我说的关于孩子的困惑。对话中的孩子5岁半,升入大班3个月,来年就会升入小学一年级。
  幼儿园大班处在幼小衔接的过渡时期,在教育活动中需要逐渐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識、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的能力,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逐步养成认真完成任务的态度和习惯,为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做好准备。在幼小衔接的这一重要时期,面对上述案例中的情况,父母很焦虑。难道孩子学会说谎了?是说谎这坏毛病萌芽了吗?
  幼儿为什么会产生说谎行为?我们又应如何认识幼儿的说谎行为呢?
  探究幼儿说谎的原因,可能是无意的,幼儿仅仅是因为觉得开心、感到满足或者无意中养成了说谎的习惯。关于幼儿的说谎行为,国内外诸多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发现2-4岁是幼儿说谎行为发展的关键期,3岁左右幼儿开始出现说谎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说谎的频率增加,到了青春期,说谎频率又会下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2-7岁年龄段幼儿的思维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对幼儿心理理论能力的相关研究也指出,正常发展的2岁幼儿开始能够理解愿望会激发行为,正常发展的幼儿直到4岁左右开始逐渐认识到他人的主观愿望,因此在该年龄段幼儿可能会以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认识、理解他人的愿望。也就是说,幼儿可能会以自己的“没有认读汉字任务”的愿望来认识老师的愿望,来回答“老师有没有布置什么学习任务”这个问题。这一情况可能恰好反映了幼儿不希望离园后有学习任务的愿望。
  幼儿说谎的原因也可能是有意的。随着幼儿身体、心理的成长和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心理理论能力不断增强,其执行功能和抑制控制能力也不断增强。抑制控制是有意识地对优势的、自动的反应的抑制。幼儿在说谎时,需要回忆真实信息,抑制说真话的优势反应,且需要具备灵活应变能力以成功维持说谎。
  幼儿“说谎”是因为幼儿忘记了学习任务吗?幼儿的说谎行为真的是不诚实的品质问题吗?
  陈帼眉在其《学前心理学》一书中讲到,3-6岁幼儿的记忆发展特点是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得到发展;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并且儿童的有意记忆并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在生活的要求下,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以上的种种研究告诉我们,对于该年龄阶段的幼儿所谓的说谎行为,不应统一归结为坏习惯和个人品质问题。
  在该年龄阶段,幼儿对于学习任务的有意记忆能力在逐渐发展,并且幼儿园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也多以抽象的语言告知幼儿,幼儿的语词记忆能力也尚且在发展中。家长应正确认识幼儿的记忆发展特点,认识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同时,幼儿教师和家长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家园共育活动内容尽可能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尽可能以幼儿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方式传达给对方,以此来提高幼儿有意识记学习任务内容的积极性和效果。
  家长在面对孩子出现说谎行为的情况时,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孩子的说谎行为,可能在成人眼中一些语言和行为与事实不符的“说谎”,对孩子而言却是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导致,并非成人眼中的品质和道德问题。家长应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对于家长,首先应主动与幼儿园的教师进行交流和咨询,以了解更多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并获得相关的幼儿教养信息。其次,平等地与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共同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也可共同制定一定的家庭原则并遵循下去。研究表明,遵守承诺是减少幼儿说谎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者,家长应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习任务,注重对孩子做事态度和能力的培养,并在生活中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其他文献
一  朋友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成绩优异,每回考试在班上都名列前茅,被同学称为“学霸”。而且朋友并没有让小姑娘一门心思钻在课本里,很注意她的课外兴趣发展。小姑娘钢琴弹得不错,平常做完功课,弹上一曲,真是亦动亦静,相当淑女范儿。可我这位朋友仍然有些不满意,时常觉得姑娘胆子小了点,在外面遇到一些事情,不敢与人争。  年前的一天,天降大雪,我们几个“娃儿友”就相约带娃儿去公园打雪仗。  大家正各得其乐
我的女儿圆圆有很长一段时间特别迷恋救护车、医院和医生。那段时间我天天带她去社区医院,她认真地观察完救护车后,还要进去门诊看看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在干什么。而在家里,看绘本也是专门挑有医生的看,比如《老鼠牙医生》和《可爱的身体系列》里的《打预防针我不怕》《听听身体怎么说》,还有《帮助我们的人》里的《急救医生和兽医》都是她的最爱,并且要我每天陪她读好几遍。她玩过家家的游戏时也是扮演医生角色,她演医生,
改善记忆力比听起来容易多了。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我们的记忆力是静止不变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你可以提高你的记忆力,就像你能提高自己的数学和外语技能一样,只需通过一些经测试证明可靠的记忆构建练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记忆力分为两种——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是大脑用来储存即时需要的小块信息的一种记忆,比如记住与你初次见面的人的名字。研究表明,短期记忆能力只能容纳大约七条信息。在此之后的其他信息就会被
今天和孩子去家旁边一个废旧的轮胎厂玩,因为这里有很大的空场地,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废旧轮胎,儿子说这是他的世界,所以我会经常在周末带他过来玩。  往常我都会帮孩子把轮胎一个一个摆好,从低到高再到低,且下面摆放得很结实,想让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毅力和勇气,又怕孩子掉下来,所以都是我搭好了再让孩子在上面爬来爬去。今天一起来玩的还有附近的几个孩子,但我突然觉得身体有点不舒服,可孩子又不舍得回家,我就放手
放学路上,有个家长问我:“我女儿以前聪明乖巧,一天到晚总和父母有说不完的话。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和我们说的话少得可怜。回家以后就在自己的卧室里鼓捣着什么。责问她,她还跟我们犟嘴,说我们不懂她的心,她还把我们的关心说成多此一举,好像我们不是她的生身父母一样,整天待我们像仇家一般,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十三四岁的年龄,正是青少年成长发展阶段的一个“非常时期”,是孩子心理成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