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拨是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必然要求,当学生思维受阻,认识难以深化的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点拨。点拨是一门艺术,点拨水平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尺。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智慧的点拨。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发挥教师点拨的作用。
一、启发想象,让语言鲜活起来
课文是通过文字符号呈现的,这就需要教师用恰当的点拨让文本语言鲜活起来,才能使其承载的意思及情感、道理显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位教师在教学《珍珠鸟》(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自然段时,教师美美地范读这一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有的学生说,仿佛看到珍珠鸟趴在作家的肩上睡着了。有的学生说,好像看到珍珠鸟在不停地咂嘴。有的学生说,仿佛看到作家手中的笔停了……学生说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珍珠鸟为什么不是“站”在作家的肩上,而是“趴”呢?通过这一点拨,学生明白了:“站”是防备的姿态,是准备随时飞走的姿态,而“趴”是一点儿也不用防备,是完全放心的姿态,是恬适的姿态,体现了鸟对人的信赖。学生从“手中的笔不觉停了”进一步体会到作家对鸟的爱护已成为一种“潜意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悟到人与鸟的信赖是相互的,这种境界是美好的。
语文教学应体现“形象大于思想”的基本理念。对于情景交融、事理融合的文章,教师就要通过点拨,启发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形象,让语言鲜活起来,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联系前后,让人物站立起来
课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前后内容气脉相通。教学点拨要抓住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全面、立体地感知人物形象,让人物在学生心中站立起来。
一位教师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以第3自然段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司马迁这一人物形象。课堂上,教师抓住“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两句话,联系前后文进行点拨:1.司马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两句话的?联系这一自然段的开头,引导学生认识腐刑,理解这种刑法伤害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更是人的心灵,腐刑使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2、司马迁遭受如此酷刑,为什么还“一定要活下去”?他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联系第2自然段,感悟司马迁想到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想到了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两种不同意义。再结合这两句话连用了两个感叹号。理解其“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史书!”的决心之大。3.司马迁是怎样做的,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结合本段结尾及第4自然段,感受司马迁长期“忍辱负重”的坚强意志。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实实在在的。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能抓住文眼组织教学,但往往忽视前后文的联系。上述教学片段,教师紧紧抓住“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一文眼,联系第2至第4自然段巧妙点拨,使司马迁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站立起来。
三、引导揣度,让留白丰满起来
文章着情留白,这些留白使文章更加耐人咀嚼、回味。教学中,教师要有意点拨学生揣度这些留白,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位教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时,抓住“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引导学生揣度:1.彭德怀下达了杀大黑骡子的命令,背过脸去,此时他脸上的表情怎样?有的学生说,他的表情是坚定的:不杀大黑骡子。将会有更多的战士饿死在草地上。有的学生说,他的表情是痛苦的:大黑骡子从江西出发为革命立过不少功,而今天又不得不杀它。2.在这段时间里,大家心里在想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a.彭德怀在心里默默地说。b.战士们在心里默默地说。3_枪响了,彭德怀看着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他想到了抚摸着大黑骡子,看它吃干粮的画面。有的说;他想到了大黑骡子驮伤病员,驮粮食和器材的画面。有的说,他想到了骑大黑骡子浴血奋战的画面……
上述教学,学生揣度文章留白的过程,既是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也是人物形象在脑中不断丰满的过程;学生的表达过程,既是语言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四、链接背景,让认识深刻起来
作者写文吟诗,往往受到当时环境、心境的影响,这样的环境、心境就是文章写作的背景。教学中再现这样的背景,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因此,课堂点拨不可忽视文章背景这一资源。
一位教师在教学《江雪》(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时,在学生充分感受到“江上雪景”这一意境的基础上,为点拨学生深入理解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用意与心境,出示了这样的背景资料:“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数千里之外的永州。那里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和柳宗元同去的还有67岁的老母。他们没有住的地方,只好借住在一间寺庙里。没有半年,老母病逝,住所连遭火灾。残酷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健康,他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但柳宗元的理想没有动摇,他在一封信中说:‘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在永州的十年间,他除了继续坚持斗争,还广泛研究了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其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等作品。《永州八记》生动地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教师让学生读了这段资料后,再读诗,然后谈感受。有的学生说,柳宗元乐观,自得其乐;有的学生说,他没有消极,而是顽强抗争;有的学生说,他享受山水美景,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不向命运屈服。
课堂教学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让学生的理解停留在浅显层面。上述教学,教师从时代背景人手加以点拨,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用意与心境,增强了教学的张力。
一、启发想象,让语言鲜活起来
课文是通过文字符号呈现的,这就需要教师用恰当的点拨让文本语言鲜活起来,才能使其承载的意思及情感、道理显现出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位教师在教学《珍珠鸟》(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6自然段时,教师美美地范读这一段,要求学生认真听,听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有的学生说,仿佛看到珍珠鸟趴在作家的肩上睡着了。有的学生说,好像看到珍珠鸟在不停地咂嘴。有的学生说,仿佛看到作家手中的笔停了……学生说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珍珠鸟为什么不是“站”在作家的肩上,而是“趴”呢?通过这一点拨,学生明白了:“站”是防备的姿态,是准备随时飞走的姿态,而“趴”是一点儿也不用防备,是完全放心的姿态,是恬适的姿态,体现了鸟对人的信赖。学生从“手中的笔不觉停了”进一步体会到作家对鸟的爱护已成为一种“潜意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悟到人与鸟的信赖是相互的,这种境界是美好的。
语文教学应体现“形象大于思想”的基本理念。对于情景交融、事理融合的文章,教师就要通过点拨,启发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丰富可感的形象,让语言鲜活起来,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联系前后,让人物站立起来
课文是一个有机整体,其前后内容气脉相通。教学点拨要抓住文章前后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全面、立体地感知人物形象,让人物在学生心中站立起来。
一位教师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以第3自然段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司马迁这一人物形象。课堂上,教师抓住“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两句话,联系前后文进行点拨:1.司马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两句话的?联系这一自然段的开头,引导学生认识腐刑,理解这种刑法伤害的不仅仅是人的身体,更是人的心灵,腐刑使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2、司马迁遭受如此酷刑,为什么还“一定要活下去”?他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联系第2自然段,感悟司马迁想到了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想到了人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两种不同意义。再结合这两句话连用了两个感叹号。理解其“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史书!”的决心之大。3.司马迁是怎样做的,取得了怎样的成就?结合本段结尾及第4自然段,感受司马迁长期“忍辱负重”的坚强意志。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实实在在的。
课堂上,很多教师都能抓住文眼组织教学,但往往忽视前后文的联系。上述教学片段,教师紧紧抓住“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这一文眼,联系第2至第4自然段巧妙点拨,使司马迁这一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站立起来。
三、引导揣度,让留白丰满起来
文章着情留白,这些留白使文章更加耐人咀嚼、回味。教学中,教师要有意点拨学生揣度这些留白,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位教师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时,抓住“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引导学生揣度:1.彭德怀下达了杀大黑骡子的命令,背过脸去,此时他脸上的表情怎样?有的学生说,他的表情是坚定的:不杀大黑骡子。将会有更多的战士饿死在草地上。有的学生说,他的表情是痛苦的:大黑骡子从江西出发为革命立过不少功,而今天又不得不杀它。2.在这段时间里,大家心里在想些什么?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a.彭德怀在心里默默地说。b.战士们在心里默默地说。3_枪响了,彭德怀看着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他想到了抚摸着大黑骡子,看它吃干粮的画面。有的说;他想到了大黑骡子驮伤病员,驮粮食和器材的画面。有的说,他想到了骑大黑骡子浴血奋战的画面……
上述教学,学生揣度文章留白的过程,既是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也是人物形象在脑中不断丰满的过程;学生的表达过程,既是语言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不断升华的过程。
四、链接背景,让认识深刻起来
作者写文吟诗,往往受到当时环境、心境的影响,这样的环境、心境就是文章写作的背景。教学中再现这样的背景,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因此,课堂点拨不可忽视文章背景这一资源。
一位教师在教学《江雪》(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时,在学生充分感受到“江上雪景”这一意境的基础上,为点拨学生深入理解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用意与心境,出示了这样的背景资料:“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数千里之外的永州。那里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和柳宗元同去的还有67岁的老母。他们没有住的地方,只好借住在一间寺庙里。没有半年,老母病逝,住所连遭火灾。残酷的政治迫害和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健康,他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但柳宗元的理想没有动摇,他在一封信中说:‘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在永州的十年间,他除了继续坚持斗争,还广泛研究了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其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等作品。《永州八记》生动地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教师让学生读了这段资料后,再读诗,然后谈感受。有的学生说,柳宗元乐观,自得其乐;有的学生说,他没有消极,而是顽强抗争;有的学生说,他享受山水美景,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不向命运屈服。
课堂教学不能浅尝辄止,不能让学生的理解停留在浅显层面。上述教学,教师从时代背景人手加以点拨,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用意与心境,增强了教学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