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倡导学生灵活多样地运用语言,在把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对语言材料的独特理解和感受,通过别具风格的朗读展示出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具魅力,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个性化朗读。它对培养语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个性化朗读的指导呢?
一、创设自由练习的氛围
有了充分酝酿的基础,学生基本上对语言材料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就可以试着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紧时间,充分自由地练习,鼓励他们通过朗读把自己刚才独特的体会、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教学《我是一条小河》这篇课文时,我们不仅仅从朗读技巧入手,不刻意追求抑扬顿挫、整齐划一的朗读效果,而是在引导学生看画面、谈感受后充分自由地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可以自己读给自己听,也可以同桌相互读或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总之,应该不拘形式,反复练习。在这样的朗读氛围中,他们的情感不由自主地释放出来,所以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有的表达了对小河的喜受之情,有的抒发了对小河的赞美之情,也有的体现了对小河的向往之情……在这样的自由练习氛围中,我们感到朗读不再是机械地录放,而完全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充分宣泄。
二、构建多元展示的舞台
在自由充分练习的基础上,个性化朗读还需要在小组或班级集体中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有了自己练习的成果需要表达,同时也验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否为众人所接受、所欣赏,是否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构建多元朗读展示的舞台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舞台上,尽量让有不同感受的学生得到充分表现。如在教学《我是您的儿子》一课时,学生了解到1961年,兰考县下了一夜的雪,为了解决群众困难,县委书记焦裕禄彻夜难眠。第二天,他召集全县干部开会时,说了一番话。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焦裕禄的优秀品质,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他( )地说:“同志们,在大雪堵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共产党员应该出现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应该出现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出示这段话后,我先请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当时焦裕禄心情怎样?然后,在括号中填入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他当时心情的词语,最后试着读一读他对干部们说的这一番话。有同学认为当时焦裕禄急群众之所急,可以填入“焦急”;有同学认为当时焦裕禄要教育共产党员履行职责,应该填入“严肃”或“语重心长”;更有同学认为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焦裕禄要号召党员同志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需要鼓舞他们的信心,所以括号里可以填入“激情满怀”等词语。当然,学生还有更多不同的感受和各自可以表达的相应的词语。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不同感受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肯定他们切合实际的理解和感受,并努力通过示范、点拨或渗透必要的朗读技巧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水平。
三、健全正确评价的机制
也许有人会说,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其实,这样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个性化阅读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密切相关。如果脱离文本内涵,违背作者原意,一味迁就学生的回答,那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所以,个性化朗读在展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相互评价的功能,健全正确评价的机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海纳百川的胸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在教学《浪娃娃》这篇课文时,我们也采用了这一方法。课文讲浪娃娃整天在海妈妈的怀里跑来跑去,追打着玩。所以,海妈妈教育孩子,她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们整天贪玩是不对的,应该为人们做点事。”浪娃娃听了,就快乐地向海岸奔去,哗,哗,推动机器发电。通过交流,学生初步体会了当时海妈妈的心情后,我便引导学生做一回海妈妈,试着对浪娃娃说说这些话。顿时,课堂变精彩了,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朗读涌现出许多个性鲜明的“妈妈”:有和蔼可亲的、有语重心长的、有亲切而严肃的、有恶狠狠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又让学生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浪娃娃听了,就快乐地向海岸奔去,哗,哗,推动机器发电”,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听完以后的感受。学生议论纷纷,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对“语重心长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妈妈”评价较高,而对“恶狠狠的妈妈”都相当反感,因为学生认为课文中的浪娃娃淘气又可爱,海妈妈不应该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又结合自身体验,认为浪娃娃受到严厉批评后就不太可能怀着高兴的心情去做好事,这和课文后面所叙述的内容互相矛盾了。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正确评价才能有效汲取,这一过程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海妈妈当时心情的理解,所以再次朗读时学生就更富有感情,也更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切合实际的感受。
诸晓雁,女,现居浙江余姚。
一、创设自由练习的氛围
有了充分酝酿的基础,学生基本上对语言材料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就可以试着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紧时间,充分自由地练习,鼓励他们通过朗读把自己刚才独特的体会、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如教学《我是一条小河》这篇课文时,我们不仅仅从朗读技巧入手,不刻意追求抑扬顿挫、整齐划一的朗读效果,而是在引导学生看画面、谈感受后充分自由地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可以自己读给自己听,也可以同桌相互读或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总之,应该不拘形式,反复练习。在这样的朗读氛围中,他们的情感不由自主地释放出来,所以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有的表达了对小河的喜受之情,有的抒发了对小河的赞美之情,也有的体现了对小河的向往之情……在这样的自由练习氛围中,我们感到朗读不再是机械地录放,而完全是学生个人情感的充分宣泄。
二、构建多元展示的舞台
在自由充分练习的基础上,个性化朗读还需要在小组或班级集体中进行展示。一方面学生有了自己练习的成果需要表达,同时也验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是否为众人所接受、所欣赏,是否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此,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构建多元朗读展示的舞台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样的舞台上,尽量让有不同感受的学生得到充分表现。如在教学《我是您的儿子》一课时,学生了解到1961年,兰考县下了一夜的雪,为了解决群众困难,县委书记焦裕禄彻夜难眠。第二天,他召集全县干部开会时,说了一番话。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焦裕禄的优秀品质,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填空:他( )地说:“同志们,在大雪堵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共产党员应该出现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应该出现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出示这段话后,我先请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当时焦裕禄心情怎样?然后,在括号中填入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他当时心情的词语,最后试着读一读他对干部们说的这一番话。有同学认为当时焦裕禄急群众之所急,可以填入“焦急”;有同学认为当时焦裕禄要教育共产党员履行职责,应该填入“严肃”或“语重心长”;更有同学认为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焦裕禄要号召党员同志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需要鼓舞他们的信心,所以括号里可以填入“激情满怀”等词语。当然,学生还有更多不同的感受和各自可以表达的相应的词语。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不同感受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肯定他们切合实际的理解和感受,并努力通过示范、点拨或渗透必要的朗读技巧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水平。
三、健全正确评价的机制
也许有人会说,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应该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其实,这样的理解是有失偏颇的。个性化阅读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密切相关。如果脱离文本内涵,违背作者原意,一味迁就学生的回答,那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所以,个性化朗读在展示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相互评价的功能,健全正确评价的机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海纳百川的胸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在教学《浪娃娃》这篇课文时,我们也采用了这一方法。课文讲浪娃娃整天在海妈妈的怀里跑来跑去,追打着玩。所以,海妈妈教育孩子,她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们整天贪玩是不对的,应该为人们做点事。”浪娃娃听了,就快乐地向海岸奔去,哗,哗,推动机器发电。通过交流,学生初步体会了当时海妈妈的心情后,我便引导学生做一回海妈妈,试着对浪娃娃说说这些话。顿时,课堂变精彩了,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朗读涌现出许多个性鲜明的“妈妈”:有和蔼可亲的、有语重心长的、有亲切而严肃的、有恶狠狠的……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又让学生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浪娃娃听了,就快乐地向海岸奔去,哗,哗,推动机器发电”,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听完以后的感受。学生议论纷纷,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对“语重心长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妈妈”评价较高,而对“恶狠狠的妈妈”都相当反感,因为学生认为课文中的浪娃娃淘气又可爱,海妈妈不应该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又结合自身体验,认为浪娃娃受到严厉批评后就不太可能怀着高兴的心情去做好事,这和课文后面所叙述的内容互相矛盾了。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正确评价才能有效汲取,这一过程大大加深了学生对海妈妈当时心情的理解,所以再次朗读时学生就更富有感情,也更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切合实际的感受。
诸晓雁,女,现居浙江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