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素材的积累则又是作文的源头活水,是作文教学中常态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常有学生反映写作文时大脑一片空白,没有素材。这其实反映的就是缺少素材积累的问题。论文针对作文教学中素材积累存在的短板问题,结合《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针对作文素材积累中的薄弱环节,多维度探讨作文素材积累的方法途径,进一步拓展作文素材积累的领域,使素材积累最终落实在作文写作实践中,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
作者: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二实验小学吉林梅河口135000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作文教学质量则存在着用时多、效果差的现实难题,而形成这一瓶颈的关键是作文素材的匮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积累作文素材是关键,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正确指导学生写作。作文素材匮乏,就如同无源之水,即使拓展再大的空间,提供再多的自由,其结果依然是胸中无物,无从下笔。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这说明了写作是非常讲究厚积薄发的,没有作文素材的积累,即使掌握了丰富多样的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许多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没有意识到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不注重积累,到了写作的时候便“无米下锅”,笔下生涩,或匆匆忙忙翻阅作文选,如此即使勉强为文,写出来的文章也显得生搬硬套,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平时注意写作素材积累,才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关键。
采取多种途径、多管齐下去积累作文素材,方能开阔眼界,知识丰富,积累厚实,要言不烦。那么,作文素材积累主要有哪些途径呢?结合自身作文教学的实践经历和切身体悟,笔者认为作文素材积累主要有如下途径:
1从语文教材中发现素材
语文教材和语文学习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学习过程中却常被忽视。有效利用教材积累作文素材,既方便又实用,特别是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他们接触的社会面窄,在写作时常常为缺少素材而苦恼。挖掘课本素材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叶圣陶认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写作素材积累的意识,以致每到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难以下笔。为此,老师应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
2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的主要途径还是现实生活,因为生活中包含着各式各样的素材,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行为,学生之间发生的趣事,针对某项活动总结出的经验等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并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量,以便防止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再次出现缺少素材的现象。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促使学生真正了解写作的本质,即写作就是记录,是对语言、行为、思想、景象等内容的记录。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加强写作练习,以便积累一些写作经验,并总结出一套写作的思路。比如,教师可以出一个作文题目《我的爸爸》,然后,在学生开始写作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到这个题目的写作角度有哪些,如爸爸的特征是什么?爸爸的性格怎么样?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紧抓一点进行详细描写,则学生写出的作文就能成为一篇很好地文章。其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中心就是一个“随”字,现实生活中的任意现象都可以被当成作文素材,只要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则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从课外阅读中搜集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阅读与写作有很大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如果只是重视学生写作而忽视了阅读,那么学生写作就少了一个写作方法的指导,丢掉了课外阅读中丰富的写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要求:第一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J(]万字。写作应在阅读的基础上慢慢提高,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量。叶圣陶说过:“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这是他对阅读与习作关系的阐释。所以要让学生写好作文,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面,开阔阅读视野。
4从其他学科中挖掘素材
学科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学习其他的学科也能为语文作文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其他学科,比如自然学科,《小蝌蚪找妈妈》《花钟》等文章能够以生活素材为例,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激发学生的真善美情感体验。自然课是最接近生活的一门学科,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观察大自然中的昆虫、植物、动物等等,在活泼愉快的玩耍中锻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这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科的学习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在学科作文方面,钟传袜的《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阐述了各学科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发现了各学科中的语文作文素材。他认为:“学科的作文就是:以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为重点,以学科知识、学习背景、学习收获为内容,挖掘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历程,结合语文新课标要求的年级作文训练点,教会学生自觉用文字自由表达他们在学习各学科知识过程中的见闻、心得。”其实在语文课上我们也学习过很多关于自然学科的课文,如《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花钟》《太阳》等文章。
5从社会实践中拓展素材
丰富的社会实践可以为作文提供良好的素材,学校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接触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家里学生喜欢动手,能替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应给予鼓励。“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这是叶圣陶对作文情感之处理。情感的培养离不开充实的生活,对于思维能力并未充分发展的小学生来说,老师要给他们以鼓励与肯定,增强学生成功体验的感受,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表达语言。参加社会实践,是学生丰富生活素材的途径之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敦促学生从自己的积累出发,写自己的情感体验。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提高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基本能力,并使学生乐于表达心胸中的积蓄和感悟。这不仅对学生的作文写作很有帮助,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积累
作者: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二实验小学吉林梅河口135000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作文教学质量则存在着用时多、效果差的现实难题,而形成这一瓶颈的关键是作文素材的匮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积累作文素材是关键,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正确指导学生写作。作文素材匮乏,就如同无源之水,即使拓展再大的空间,提供再多的自由,其结果依然是胸中无物,无从下笔。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这说明了写作是非常讲究厚积薄发的,没有作文素材的积累,即使掌握了丰富多样的写作技巧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许多学生在平时的写作中没有意识到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不注重积累,到了写作的时候便“无米下锅”,笔下生涩,或匆匆忙忙翻阅作文选,如此即使勉强为文,写出来的文章也显得生搬硬套,缺乏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平时注意写作素材积累,才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关键。
采取多种途径、多管齐下去积累作文素材,方能开阔眼界,知识丰富,积累厚实,要言不烦。那么,作文素材积累主要有哪些途径呢?结合自身作文教学的实践经历和切身体悟,笔者认为作文素材积累主要有如下途径:
1从语文教材中发现素材
语文教材和语文学习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学习过程中却常被忽视。有效利用教材积累作文素材,既方便又实用,特别是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他们接触的社会面窄,在写作时常常为缺少素材而苦恼。挖掘课本素材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要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课本。叶圣陶认为“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并没有形成写作素材积累的意识,以致每到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难以下笔。为此,老师应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课文的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
2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的主要途径还是现实生活,因为生活中包含着各式各样的素材,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行为,学生之间发生的趣事,针对某项活动总结出的经验等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并丰富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量,以便防止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再次出现缺少素材的现象。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促使学生真正了解写作的本质,即写作就是记录,是对语言、行为、思想、景象等内容的记录。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加强写作练习,以便积累一些写作经验,并总结出一套写作的思路。比如,教师可以出一个作文题目《我的爸爸》,然后,在学生开始写作之前,先让学生了解到这个题目的写作角度有哪些,如爸爸的特征是什么?爸爸的性格怎么样?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紧抓一点进行详细描写,则学生写出的作文就能成为一篇很好地文章。其实,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中心就是一个“随”字,现实生活中的任意现象都可以被当成作文素材,只要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则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3从课外阅读中搜集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阅读与写作有很大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如果只是重视学生写作而忽视了阅读,那么学生写作就少了一个写作方法的指导,丢掉了课外阅读中丰富的写作素材。《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要求:第一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J(]万字。写作应在阅读的基础上慢慢提高,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量。叶圣陶说过:“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这是他对阅读与习作关系的阐释。所以要让学生写好作文,老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扩大阅读面,开阔阅读视野。
4从其他学科中挖掘素材
学科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学习其他的学科也能为语文作文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其他学科,比如自然学科,《小蝌蚪找妈妈》《花钟》等文章能够以生活素材为例,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激发学生的真善美情感体验。自然课是最接近生活的一门学科,教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观察大自然中的昆虫、植物、动物等等,在活泼愉快的玩耍中锻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这也是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学科的学习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在学科作文方面,钟传袜的《学科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阐述了各学科与作文教学的关系,发现了各学科中的语文作文素材。他认为:“学科的作文就是:以训练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为重点,以学科知识、学习背景、学习收获为内容,挖掘学习生活中的素材,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历程,结合语文新课标要求的年级作文训练点,教会学生自觉用文字自由表达他们在学习各学科知识过程中的见闻、心得。”其实在语文课上我们也学习过很多关于自然学科的课文,如《小蝌蚪找妈妈》《植物妈妈有办法》《花钟》《太阳》等文章。
5从社会实践中拓展素材
丰富的社会实践可以为作文提供良好的素材,学校应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接触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在家里学生喜欢动手,能替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应给予鼓励。“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这是叶圣陶对作文情感之处理。情感的培养离不开充实的生活,对于思维能力并未充分发展的小学生来说,老师要给他们以鼓励与肯定,增强学生成功体验的感受,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和表达语言。参加社会实践,是学生丰富生活素材的途径之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敦促学生从自己的积累出发,写自己的情感体验。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断提高学生积累作文素材的基本能力,并使学生乐于表达心胸中的积蓄和感悟。这不仅对学生的作文写作很有帮助,而且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