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工作的艰巨性、长远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校开展美术类非遗试点性工作显然是杯水车薪。因此,发起更多的高校充分利用高等艺术院校的资源优势和力量加入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的行列,总结推广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的经验是当务之急。吉林省省优课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满族剪纸课程,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成为美术类非遗课程设置的典范,其经验对目前美术类非遗课程设置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非遗传承;范例;满族剪纸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学传承范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核心传承人老龄化、技艺失传的困境,需要在保持原生态面貌及艺术高度的层面上探索科学有效地传承模式,这是目前非遗传承研究的重点。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其理论与实践成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剪纸进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得力于近年非遗研究的热潮,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新突破。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机构和国家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为高校美术专业非遗学科建设、非遗课程设置开辟了道路。2004年4月,此研究中心策划承办了由中央美术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及《走进母亲河──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大型展览,同期举办的国际会议与展览,参与人数达四百多人。此活动参与者包括教科文及国家政府官员以及文化遗产地政府官员、文化遗产专家学者、民间传承人代表、基层民间文化工作者以及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代表、大学生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等。此活动推动了全国范围内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事业。2004年9月,历经两年普查、收集、记录、整理后编撰出版了大型申遗画册《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图像文本──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此画册作为无形遗产申报图像文本,推动了民间剪纸非遗传承工作的开展。2015年3月至4月文化部非遗司与中央美院合作推出“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2015年7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进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高校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十八所高校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开展了培训工作,剪纸是其中重要项目之一。此次高校活动意义重大,标志着全国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满族剪纸在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研究中具有代表性。一把剪刀、一张纸,材料便捷,使得剪纸在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中具有明显优势。满族剪纸是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类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月长白山满族剪纸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剪纸成功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在于它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审美特征。满族剪纸内涵丰富,涉及萨满文化各方面,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及其他细致的民族信仰等知识,几乎所有与萨满教有关的事物都成为满族剪纸表现的题材。满族剪纸地域特征明显,作为东北地区剪纸的代表,与黄河流域剪纸、淮河流域剪纸、长江流域剪纸、江浙及华南地区剪纸齐名。满族剪纸以大气、朴实的风格著称,具有阳剪为主、线条粗犷、以均衡为美的艺术特征。满族剪纸文化底蕴丰富,艺术特征明显,技艺传承完整,因此适于编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通化师范学院较早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此方面的尝试,取得丰硕的成果,其经验在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0年通化师范学院在全院开设了满族剪纸公选课,授课三十二学时,二学分。在美术系将满族剪纸列入必修课,授课八十学时。2004年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课程,成为彰显吉林省非遗教学特色的精品课程。[1]通化师范学院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两个重点:以传承为主,注重创新。在教学传承中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又发挥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发展的传承功能。
一、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以传承为主
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积极挖掘传统精髓,保证传承正宗。高校非遗传承工作的难点之一是教学传承中要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为保持满族剪纸传授的技艺高度,在满族剪纸课程设置中,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聘请满族剪纸传承人口耳相授指导学生。聘请满族著名民间艺术家授课情况以列表的形式具体说明:(见表1)
满族剪纸传承人掌握着名震一方的技艺绝活,每一个传承人既是满族剪纸技艺的精英,又是一座满族剪纸文化的“活”博物馆,他们拥有满族剪纸“原汁原味”的资料,他们是满族剪纸艺术活态存在方式。
为传承正宗,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内容包括满族剪纸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理论讲解、满族剪纸技法传授、满族剪纸创作研究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满族剪纸的艺术特色与满族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传统剪纸材料多元化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的传统题材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与其他地区民间剪纸的区别,满族剪纸视觉空间的处理方式,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及剪技变革过程,满族剪纸纹样的寓意。第二部分包括:纸质满族剪纸和非纸质满族剪纸的技法,大体为折叠、打翅、连接、拼接、纹饰、香火烧孔、手撕、染色等技法。非纸剪纸的材料包括苞米窝儿、树叶、树皮、鱼皮、红辣椒皮等。第三部分满族剪纸创作研究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满族剪纸技法及艺术风格基础上,启发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题材进行综合艺术创作。与教学内容相对应,授课方式包括讲解、提问、讲座、示范、写生、视频、创作实践等。聘请满族剪纸艺术家亲自指导学生,使得民间流传的传统技艺传承有人,艺术家的示范、表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注重创新 从学情角度分析,高校艺术生思维活跃、造型能力强、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因此,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对象思维活跃的优势,激发学生对本地域文化资源固有的亲切感和传承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借助原生态的场域,进一步加深对本地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向学生呈现多元的审美标准,拓展学生的艺术认知与思维方式。譬如,满族祭祀剪纸是满族祭祖活动中祈福纳祥的重要祭祀品,其不但在题材上与一般民间剪纸不同,而且在图形创意、视觉思维的运用方面也与众不同,其以独特的视觉思维形式完成宗教实用功能。挖掘满族祭祀剪纸视觉思维的独特性,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象征性、意象性内涵,无疑会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第二,鼓励学生打破规范,寻求创新。第三,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民间艺人、考察手工作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际讲座、省市研讨会、国内外展览。例如通化师范学院每年与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满族剪纸比赛,成立了“大学生满族剪纸研究会”。通化市中小学擅长剪纸的教师多从这些学生中培养成长起来。(见表2)
满族剪纸课程的重点在于传统技法的掌握和题材的创新。如图所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需要通过掌握传统技法能力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两个方面的相应环节来实现,如要想抓住满族剪纸的精髓,学生不仅要掌握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还要具备满族习俗、萨满文化等相关知识,提高对满族剪纸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可见,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呈现动手、动脑的“二维性”。各阶段综合创作能的培养也有明显的层次性,如以传承传统技法为基础,创新才能有坚实的根基。“掌握满族剪纸传统技法、纹饰”是“用满族剪纸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的基础。这种梯度关系决定了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分四个阶段,在模式图中表现为四个阶梯,四个阶梯呈递进关系,上一个阶段能力训练需要建立在下一个阶段能力积累的基础上。如第二个阶梯“用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训练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满族剪纸技法,包括折叠、打毛、连接、纹饰等,并且要理解各种技法和纹饰适用的寓意,然后按照自己创作的需要重新组合传统元素,设计出新的形式。如果创作需要表示吉祥寓意的植物纹样,可以重新组合满族剪纸中柳枝、生命树、鱼尾草等图案纹饰。又如第四个阶梯“传统技法创新”,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满族剪纸“三棱形葫芦”、“成串的龙尾”、“折叠的元宝形”等立体造型样式后,运用粘贴、打孔、折叠等技法创作出视觉层次丰富的组合作品。坚持源于传统,不囿于传统;源于地域,不囿于地域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创作能力。
满族剪纸这一精品课程的受到省内及直属高校的关注。2009年至2012年通化师范学院王纪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讲满族民间剪纸课程,每次授课学时为九十六学时。此课程在继承满族萨满剪纸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生活感受,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为学生打开剪纸的创作之门,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作品。在授课期间,师生从审美规律的角度对满族剪纸进行研究,从材料与构图上挖掘满族萨满剪纸的意象化。满族剪纸多在平面上表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场景,在表现萨满祭祀仪式时,把萨满祝辞、击鼓、跳神等场景融为一体,并采用圆满、对称等手法整合物象,让这些重新组合的物象传达着多维文化寓意,这一特点与现代艺术创作的趋势不谋而合。在剪纸课上,学生灵活运用满族剪纸意象构图、意象造型的表现手法,应用于创作实践中,真正传承了满族剪纸的艺术精髓,保证满族剪纸艺术传承的艺术高度。
通化师范学院设置满族剪纸课的教学经验,为当前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此课程既保持了满族剪纸传承的艺术高度,又为满族剪纸传承融入了新的生机,真正达到了满族剪纸活态传承的目标,这是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的新突破,其教学经验的推广在各地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纪.满族民间剪纸.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9:18.
关键词:高校非遗传承;范例;满族剪纸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教学传承范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核心传承人老龄化、技艺失传的困境,需要在保持原生态面貌及艺术高度的层面上探索科学有效地传承模式,这是目前非遗传承研究的重点。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在此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其理论与实践成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剪纸进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得力于近年非遗研究的热潮,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新突破。2002年10月22日至23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机构和国家教育部主办,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为高校美术专业非遗学科建设、非遗课程设置开辟了道路。2004年4月,此研究中心策划承办了由中央美术学院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京代表处联合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国际学术研讨会》及《走进母亲河──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大型展览,同期举办的国际会议与展览,参与人数达四百多人。此活动参与者包括教科文及国家政府官员以及文化遗产地政府官员、文化遗产专家学者、民间传承人代表、基层民间文化工作者以及不同地区的高校教师代表、大学生代表、中小学教师代表等。此活动推动了全国范围内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事业。2004年9月,历经两年普查、收集、记录、整理后编撰出版了大型申遗画册《中国民间剪纸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图像文本──中国民间剪纸天才传承者的生活和艺术》,此画册作为无形遗产申报图像文本,推动了民间剪纸非遗传承工作的开展。2015年3月至4月文化部非遗司与中央美院合作推出“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研修交流活动”。2015年7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推进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高校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十八所高校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开展了培训工作,剪纸是其中重要项目之一。此次高校活动意义重大,标志着全国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工作已经拉开序幕。
满族剪纸在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学研究中具有代表性。一把剪刀、一张纸,材料便捷,使得剪纸在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中具有明显优势。满族剪纸是北方少数民族美术类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月长白山满族剪纸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满族剪纸成功融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在于它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独特审美特征。满族剪纸内涵丰富,涉及萨满文化各方面,如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及其他细致的民族信仰等知识,几乎所有与萨满教有关的事物都成为满族剪纸表现的题材。满族剪纸地域特征明显,作为东北地区剪纸的代表,与黄河流域剪纸、淮河流域剪纸、长江流域剪纸、江浙及华南地区剪纸齐名。满族剪纸以大气、朴实的风格著称,具有阳剪为主、线条粗犷、以均衡为美的艺术特征。满族剪纸文化底蕴丰富,艺术特征明显,技艺传承完整,因此适于编入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通化师范学院较早利用地方资源进行此方面的尝试,取得丰硕的成果,其经验在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0年通化师范学院在全院开设了满族剪纸公选课,授课三十二学时,二学分。在美术系将满族剪纸列入必修课,授课八十学时。2004年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被评为吉林省优秀课程,成为彰显吉林省非遗教学特色的精品课程。[1]通化师范学院的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两个重点:以传承为主,注重创新。在教学传承中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又发挥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时代发展的传承功能。
一、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以传承为主
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积极挖掘传统精髓,保证传承正宗。高校非遗传承工作的难点之一是教学传承中要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面貌,保持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高度。为保持满族剪纸传授的技艺高度,在满族剪纸课程设置中,教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循序渐进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聘请满族剪纸传承人口耳相授指导学生。聘请满族著名民间艺术家授课情况以列表的形式具体说明:(见表1)
满族剪纸传承人掌握着名震一方的技艺绝活,每一个传承人既是满族剪纸技艺的精英,又是一座满族剪纸文化的“活”博物馆,他们拥有满族剪纸“原汁原味”的资料,他们是满族剪纸艺术活态存在方式。
为传承正宗,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课程内容包括满族剪纸文化内涵及艺术特征理论讲解、满族剪纸技法传授、满族剪纸创作研究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满族剪纸的艺术特色与满族传统生活方式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传统剪纸材料多元化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的传统题材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密切关系,满族剪纸与其他地区民间剪纸的区别,满族剪纸视觉空间的处理方式,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及剪技变革过程,满族剪纸纹样的寓意。第二部分包括:纸质满族剪纸和非纸质满族剪纸的技法,大体为折叠、打翅、连接、拼接、纹饰、香火烧孔、手撕、染色等技法。非纸剪纸的材料包括苞米窝儿、树叶、树皮、鱼皮、红辣椒皮等。第三部分满族剪纸创作研究是在学生熟练掌握满族剪纸技法及艺术风格基础上,启发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事物为题材进行综合艺术创作。与教学内容相对应,授课方式包括讲解、提问、讲座、示范、写生、视频、创作实践等。聘请满族剪纸艺术家亲自指导学生,使得民间流传的传统技艺传承有人,艺术家的示范、表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二、通化师范学院满族剪纸教学注重创新 从学情角度分析,高校艺术生思维活跃、造型能力强、有一定的文化艺术素养。因此,通化师范学院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对象思维活跃的优势,激发学生对本地域文化资源固有的亲切感和传承的责任感,使他们能够借助原生态的场域,进一步加深对本地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向学生呈现多元的审美标准,拓展学生的艺术认知与思维方式。譬如,满族祭祀剪纸是满族祭祖活动中祈福纳祥的重要祭祀品,其不但在题材上与一般民间剪纸不同,而且在图形创意、视觉思维的运用方面也与众不同,其以独特的视觉思维形式完成宗教实用功能。挖掘满族祭祀剪纸视觉思维的独特性,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象征性、意象性内涵,无疑会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第二,鼓励学生打破规范,寻求创新。第三,组织学生进行田野调查、采访民间艺人、考察手工作坊,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际讲座、省市研讨会、国内外展览。例如通化师范学院每年与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满族剪纸比赛,成立了“大学生满族剪纸研究会”。通化市中小学擅长剪纸的教师多从这些学生中培养成长起来。(见表2)
满族剪纸课程的重点在于传统技法的掌握和题材的创新。如图所示,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作能力,需要通过掌握传统技法能力和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两个方面的相应环节来实现,如要想抓住满族剪纸的精髓,学生不仅要掌握满族剪纸的传统技法,还要具备满族习俗、萨满文化等相关知识,提高对满族剪纸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力。可见,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呈现动手、动脑的“二维性”。各阶段综合创作能的培养也有明显的层次性,如以传承传统技法为基础,创新才能有坚实的根基。“掌握满族剪纸传统技法、纹饰”是“用满族剪纸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的基础。这种梯度关系决定了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分四个阶段,在模式图中表现为四个阶梯,四个阶梯呈递进关系,上一个阶段能力训练需要建立在下一个阶段能力积累的基础上。如第二个阶梯“用传统技法作为解决创作问题的方法”,这个阶段训练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满族剪纸技法,包括折叠、打毛、连接、纹饰等,并且要理解各种技法和纹饰适用的寓意,然后按照自己创作的需要重新组合传统元素,设计出新的形式。如果创作需要表示吉祥寓意的植物纹样,可以重新组合满族剪纸中柳枝、生命树、鱼尾草等图案纹饰。又如第四个阶梯“传统技法创新”,这个阶段需要学生在掌握满族剪纸“三棱形葫芦”、“成串的龙尾”、“折叠的元宝形”等立体造型样式后,运用粘贴、打孔、折叠等技法创作出视觉层次丰富的组合作品。坚持源于传统,不囿于传统;源于地域,不囿于地域的原则,才能不断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创作能力。
满族剪纸这一精品课程的受到省内及直属高校的关注。2009年至2012年通化师范学院王纪教授在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主讲满族民间剪纸课程,每次授课学时为九十六学时。此课程在继承满族萨满剪纸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生活感受,引导学生自由创作,为学生打开剪纸的创作之门,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作品。在授课期间,师生从审美规律的角度对满族剪纸进行研究,从材料与构图上挖掘满族萨满剪纸的意象化。满族剪纸多在平面上表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场景,在表现萨满祭祀仪式时,把萨满祝辞、击鼓、跳神等场景融为一体,并采用圆满、对称等手法整合物象,让这些重新组合的物象传达着多维文化寓意,这一特点与现代艺术创作的趋势不谋而合。在剪纸课上,学生灵活运用满族剪纸意象构图、意象造型的表现手法,应用于创作实践中,真正传承了满族剪纸的艺术精髓,保证满族剪纸艺术传承的艺术高度。
通化师范学院设置满族剪纸课的教学经验,为当前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提供了宝贵经验。特别是此课程既保持了满族剪纸传承的艺术高度,又为满族剪纸传承融入了新的生机,真正达到了满族剪纸活态传承的目标,这是美术类非遗教学传承的新突破,其教学经验的推广在各地美术类非遗高校教学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纪.满族民间剪纸.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