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底4月初,法国阿尔萨斯省首府斯特拉斯堡,如临大敌。
斯特拉斯堡号称“欧洲首都”,多个欧洲重要组织把“家”安在这个身处莱茵河谷、左右被大山阻隔的法国第六大城市。城市沿河而建,两岸目力所及,是一座座德国特色的木梁结构的“木筋屋”,让人怀疑这里是不是法国。事实上,斯特拉斯堡地处日耳曼语和拉丁语的交汇点,往外跨一步就是德国,往里迈一步就是法国,从19世纪下半叶到“二战”结束,短短不到100年里,这座城市在法德之间三易其主,折射出欧洲政治拼图的复杂与多变。4月3日到4日,北约峰会及成立60周年庆典就在斯特拉斯堡与德国城市凯尔之间进行,28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这里商讨北约未来发展方向。安全问题,首当其冲。
从3月下旬开始,斯特拉斯堡仿佛变成了一座堡垒。总计1.1万名警察和宪兵从法国各地抽调到这里,市中心被划成“红区”和“橙区”,实行严格交通管制的同时,“红区”和“橙区”里每一幢住宅楼和每一家商场门前,都立起一个读卡机,居民刷卡回家、刷卡购物,一举一动都在警方严密监视之下。为做到万无一失,斯特拉斯堡13所学校奉命休假,25处运动场馆闭门歇业,关键地段的垃圾箱全部经过安全改装,甚至阴沟盖板都被封死。迈入60岁大关的北约,将在最严密的保安措施中探讨成员与成员的关系,探讨自己与欧洲乃至世界的关系。来到斯特拉斯堡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有一肚子想法,一肚子话要说。
峰会前夕,谁都没有闲着
美国总统奥巴马履新以来的第一次重要出访(也是他的第一次欧洲之行),安排的都是重头戏。旅程从伦敦G20金融峰会开始,接着出席北约峰会和美欧(盟)峰会(布拉格,4月5日),然后从土耳其打道回府。他几乎每天都要转换下榻地点,至少与17个国家的领导人会面,和他们谈论世界经济、地区安全、反恐以及其他关乎地球命运的话题。在长长的会晤名单上,有一位女王(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和一位国王(沙特国王),有对手(俄罗斯总统)也有伙伴,有盟友也有渴望向美国和欧洲靠拢的小兄弟。在G20金融峰会,奥巴马要放下架子,谦逊地扮演一名“谋求构筑共识的人”,在北约峰会,他要说服盟友在阿富汗投入更多。在美欧(盟)峰会,他准备向曾经的“老欧洲”展示改善“美欧跨大西洋关系”的决心。
德国总理默克尔期待面对全球性挑战的北约“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构想。她在3月下旬的一次讲话中建议,北约应该尽可能把预防冲突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以避免“走到非军事干预而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在默克尔的头脑里,未来的北约应该是这个样子:一方面,它要加强同其他国际组织(联合国、非盟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另一方面,它要通过军事介人和经济援助的双重手段,促动威胁北约的国家“化敌为友”。默克尔还将北约面临的所有挑战大致列出一份清单,里面包括地区冲突、国际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内容。她说,无论欧洲还是美国,都需要来自外部的帮助,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解决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
法国总统萨科齐则忙着重返北约。3月11日。萨科齐宣布一项酝酿已久的决定:在离开43年后,法国将重返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这位近期备受国人抨击的总统意识到,法国长期被排斥在北约核心军事决策体系之外,是一件既不合时宜,又不合逻辑的怪事;而与北约的“友好关系”,又将使法国变得更强大,更具影响力。他充满信心地宣布: “法国必须成为领导者中的一员而不是听命于他人,我们必须站在决策产生的地方,而不是仅仅等着被别人通知。”
为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早就做着铺垫。1992年科索沃战争爆发,法军和其他北约盟友并肩作战。1996年,法国公开表示希望建立一个“全面参与北约军事行动”的新机制。阿富汗战争结束,法军士兵应邀出现在喀布尔街头执行反恐任务。到2004年,北约军事决策核心圈里又一次见到法国高级军事人员的身影,三色旗重新飘扬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萨科齐正式宣布回归之后,马上有媒体指出:法国其实早就全面回归了,目前它所缺少的,只是一张合法的“身份证”而已。
最忙乎的,还有反对北约的示威者。在斯特拉斯堡,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警察和宪兵,首先需要面对的,不是隐藏行踪的可疑分子,而是万人规模的示威大军。“欧洲首都”的特殊地位,让这座城市长年成为各种“和平主义者”的大本营。在城市南部,至少6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北约分子”早已安营扎寨,等待在各国领导人面前秀出自己的反战主张。来自警察局的内部消息称,从3月下旬开始,警方已经尝试和各类反战组织接触,准备花2万欧元打点各路神仙,“给峰会买个平安”。
北约峰会前夕,甚至老对手、多年“假想敌”——俄罗斯也没有闲着。4月1日,借着出席伦敦G20金融峰会的机会,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一项全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取代两国在1991年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逐步对两国进攻性战略军备进行“新的”和“可验证的”削减。这项联合声明,总算对沸沸扬扬的“部署东欧导弹防御系统”这个老话题,有了新交代。俄罗斯的西大门,暂时松了一口气。
60岁的“小姑娘”
60年前成立的北约,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胜利的日子,就是联盟解散的日子”。3月份最后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这样写道:“在历史的长河里,共同的敌人一旦消失,维系联盟的粘合剂立刻就会失效。”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之后,反法联盟只维持七年便士崩瓦解,美苏的反法西斯同盟,随着1945年二战结束也不复存在。然而,诞生于冷战初期,以制约苏联和华约组织、保护(控制)西欧为基本出发点的北约,却没有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苏联的分崩离析而被扫进历史的角落。人们惊讶地看到,北约非但没有解散,反而越变越大,触角越伸越长,从地形崎岖的巴尔千半岛一直延伸到阿富汗的莽莽群山。
1994年,北约向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发出入盟邀请并在五年之后把三国收入囊中,成功迈出“东扩”的第一步。今年4月1日峰会进入倒计时,北约又添新成员。当天,北约高调对外宣布,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已经完成所有入盟程序”,成为“一个拥有全部权利的北约成员”。4月7日,北约总部为两个新成员举行升旗仪式。从12个国家启步的北约,在60岁大寿的时候已发展成28个成员的大家庭。
北约为什么能走到今天?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并不比1991年回答“苏联解体了,北约是不是需要继续存在”这样的问题更容易。
美国《时代》周刊把北约比喻成永葆青春的仙女,一个“虽然步入花甲,却能保持身体健康、活力四射的年轻姑娘”。在美国人的眼中,美 国的存在,无疑是北约继续生存的保障和理由:“60年前,北约首任秘书长就讲过,北约有三大任务:确保美国‘存在’,防范苏联‘侵入’以及压迫德国‘崛起’。时至今日,这三大任务仍是保证北约不死的基石。”美国背着金融危机始作俑者的骂名,G20金融峰会前屡受冲击,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强势地位频遭挑战,美国人照样可以傲气地宣布,面对重新崛起的俄罗斯,“美国仍是向欧洲提供安全保障的惟一人选。”《时代》周刊得意地写道:“欧洲人应该还记得,1990年当他们面对米洛舍维奇而无计可施的时候,是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和美国空军挺身而出。假如不是美国振臂一呼,没有人紧随其后。”
美国,还是北约的稳定器。对外,是欧洲抵御俄罗斯的定心丸;对内,是平衡各种势力的重要砝码。冷战期间,它在北约里压制德国;冷战结束,当波兰、捷克、匈牙利等新成员融进北约的时候,“这些小家伙无疑更愿意向强大的美国靠拢,而避免沦为法德等欧洲大国的附庸。”(《时代》周刊)仅仅因为有了美国,所以才有北约的今天——用美国人的眼光出发看问题,答案总是那么简单。
对萨科齐来说,今天的北约更像一个实施理想的新战场。人们看到,2008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以来,不知疲倦的法国总统天天忙个不休:调停俄格冲突,力促G20华盛顿金融峰会,呼吁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为建立“有序资本主义”体系摇旗呐喊……法国,恍惚间从“拿着二等车票去搭头等舱”的二流强国,摇身一变成了推动世界进程的先行者。
重返北约,也是早已布下的一着棋。法国媒体写道:“面对回心转意的法国,美国人欣喜之余不忘‘封官许愿’”。据透露,作为“奖励”,美国已经替法国人留好了两个位置:一个是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北约盟军改革司令部(ACT);一个是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北约联合司令部,两个机构的最高长官“都准备让来自法国的官员担任”。法国媒体聊以自慰地写道:至少在名义上,盟军改革司令部是主导北约转型的中枢机构,只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萨科齐“有没有足够的臂力推动北约转型”。
4月1日,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市中心的一座高楼上,树立着一个巨大的电子钟,为领导人出席北约峰会“倒计时读秒”。走在地拉那的大街上,到处飘扬着国旗和北约旗。在总理府外墙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幕布,印着两个新人盟国家的国旗。整个国家,洋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最近一次采访中,阿总理坦率地表示,加入北约,为阿尔巴尼亚最终加入欧盟提供了重要条件,今后他们将为早日加入欧盟而再接再厉。显然,当欧盟在是否需要继续扩大而踌躇不前的时候,许多渴望“向西方靠拢”的欧洲国家,潜意识中早就把加入北约视为全面融入欧洲的一个踏板。
北约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个合理但是可能中庸的解释是;有的时候,它像一座诱人的庄园,每个成员都可以从里面找到自己的一份需要。有的时候,它更像一个美国故意制造出的“消费借口”,既可以“团结”北约成员集体压迫俄罗斯,需要时又可以“借助”俄罗斯的强烈反弹“劫持”小兄弟向自己靠拢。换句话说,只要美国觉得北约还有必要存在,北约就一定会继续存在下去一尽管它的任务、方向和协调方式,不断受到内部成员的置疑。新形势,新构想
4月4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莱茵河上一座银白色的斜拉桥横跨两岸,把凯尔与斯特拉斯堡连在一起。这座大桥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两岸桥”。这天早上,出席60周年庆典的北约领导人,表情轻松地从德国一侧走上“两岸桥”,与对面走过来迎接的法国总统相见。此时,八架法国战斗机从空中掠过,象征北约蓝、白两色的长烟在空中久久不散。
就像刚刚结束的伦敦G20金融峰会,会前大打嘴仗,会上一团和气。被媒体形容为“新喜旧痛,五味杂陈”的北约峰会,以一个新的秘书长(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和一份新的战略指导构想(《联盟安全声明》)画上圆满句号。在28位领导人的授权下,新秘书长受命以《联盟安全声明》为基础,如今高水平专家小组为北约新的战略指导构想拟出草稿,留待下一次北约首脑会议审议通过。
会场内,一度为北约前途揪心的领导人面对《安全声明》额手称庆,会场外,示威者也不甘寂寞。下午1点左右,示威者三五成群,渐渐朝着通往“两岸桥”的大街汇集。他们一边高呼和平口号,一边把石块砸到大街两侧的商店橱窗上。不一会,抗议活动升级,阵阵黑烟在城市上空升起,这是示威者在焚烧轮胎。在“两岸桥”附近,一家酒店终于成为示威者的攻击对象,熊熊烈焰把酒店烧成一具空壳,黑烟飘上蓝天,好几公里外清晰可见(为防止意外,酒店在峰会前已经奉命清空)。居民躲在家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遭殃的对象。示威活动的组织者宣布,超过3万名“和平主义战士”参与到当天的大游行之中,来自警方的消息更正说,真实数字只有1万左右。
下午4点30分左右,天色渐暗,示威渐渐平息,斯特拉斯堡重归平静。北约峰会曲终人散。早就习惯在争吵、置疑、分裂与挑战中蹒跚前行的北约,4月413发生的一切,终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斯特拉斯堡号称“欧洲首都”,多个欧洲重要组织把“家”安在这个身处莱茵河谷、左右被大山阻隔的法国第六大城市。城市沿河而建,两岸目力所及,是一座座德国特色的木梁结构的“木筋屋”,让人怀疑这里是不是法国。事实上,斯特拉斯堡地处日耳曼语和拉丁语的交汇点,往外跨一步就是德国,往里迈一步就是法国,从19世纪下半叶到“二战”结束,短短不到100年里,这座城市在法德之间三易其主,折射出欧洲政治拼图的复杂与多变。4月3日到4日,北约峰会及成立60周年庆典就在斯特拉斯堡与德国城市凯尔之间进行,28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在这里商讨北约未来发展方向。安全问题,首当其冲。
从3月下旬开始,斯特拉斯堡仿佛变成了一座堡垒。总计1.1万名警察和宪兵从法国各地抽调到这里,市中心被划成“红区”和“橙区”,实行严格交通管制的同时,“红区”和“橙区”里每一幢住宅楼和每一家商场门前,都立起一个读卡机,居民刷卡回家、刷卡购物,一举一动都在警方严密监视之下。为做到万无一失,斯特拉斯堡13所学校奉命休假,25处运动场馆闭门歇业,关键地段的垃圾箱全部经过安全改装,甚至阴沟盖板都被封死。迈入60岁大关的北约,将在最严密的保安措施中探讨成员与成员的关系,探讨自己与欧洲乃至世界的关系。来到斯特拉斯堡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有一肚子想法,一肚子话要说。
峰会前夕,谁都没有闲着
美国总统奥巴马履新以来的第一次重要出访(也是他的第一次欧洲之行),安排的都是重头戏。旅程从伦敦G20金融峰会开始,接着出席北约峰会和美欧(盟)峰会(布拉格,4月5日),然后从土耳其打道回府。他几乎每天都要转换下榻地点,至少与17个国家的领导人会面,和他们谈论世界经济、地区安全、反恐以及其他关乎地球命运的话题。在长长的会晤名单上,有一位女王(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和一位国王(沙特国王),有对手(俄罗斯总统)也有伙伴,有盟友也有渴望向美国和欧洲靠拢的小兄弟。在G20金融峰会,奥巴马要放下架子,谦逊地扮演一名“谋求构筑共识的人”,在北约峰会,他要说服盟友在阿富汗投入更多。在美欧(盟)峰会,他准备向曾经的“老欧洲”展示改善“美欧跨大西洋关系”的决心。
德国总理默克尔期待面对全球性挑战的北约“重新思考”自己的战略构想。她在3月下旬的一次讲话中建议,北约应该尽可能把预防冲突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以避免“走到非军事干预而不能解决问题的地步”。在默克尔的头脑里,未来的北约应该是这个样子:一方面,它要加强同其他国际组织(联合国、非盟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联系;另一方面,它要通过军事介人和经济援助的双重手段,促动威胁北约的国家“化敌为友”。默克尔还将北约面临的所有挑战大致列出一份清单,里面包括地区冲突、国际恐怖主义、环境问题等内容。她说,无论欧洲还是美国,都需要来自外部的帮助,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解决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
法国总统萨科齐则忙着重返北约。3月11日。萨科齐宣布一项酝酿已久的决定:在离开43年后,法国将重返北约的军事一体化机构。这位近期备受国人抨击的总统意识到,法国长期被排斥在北约核心军事决策体系之外,是一件既不合时宜,又不合逻辑的怪事;而与北约的“友好关系”,又将使法国变得更强大,更具影响力。他充满信心地宣布: “法国必须成为领导者中的一员而不是听命于他人,我们必须站在决策产生的地方,而不是仅仅等着被别人通知。”
为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法国早就做着铺垫。1992年科索沃战争爆发,法军和其他北约盟友并肩作战。1996年,法国公开表示希望建立一个“全面参与北约军事行动”的新机制。阿富汗战争结束,法军士兵应邀出现在喀布尔街头执行反恐任务。到2004年,北约军事决策核心圈里又一次见到法国高级军事人员的身影,三色旗重新飘扬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萨科齐正式宣布回归之后,马上有媒体指出:法国其实早就全面回归了,目前它所缺少的,只是一张合法的“身份证”而已。
最忙乎的,还有反对北约的示威者。在斯特拉斯堡,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警察和宪兵,首先需要面对的,不是隐藏行踪的可疑分子,而是万人规模的示威大军。“欧洲首都”的特殊地位,让这座城市长年成为各种“和平主义者”的大本营。在城市南部,至少6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北约分子”早已安营扎寨,等待在各国领导人面前秀出自己的反战主张。来自警察局的内部消息称,从3月下旬开始,警方已经尝试和各类反战组织接触,准备花2万欧元打点各路神仙,“给峰会买个平安”。
北约峰会前夕,甚至老对手、多年“假想敌”——俄罗斯也没有闲着。4月1日,借着出席伦敦G20金融峰会的机会,梅德韦杰夫和奥巴马发表联合声明,同意以一项全新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取代两国在1991年签署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逐步对两国进攻性战略军备进行“新的”和“可验证的”削减。这项联合声明,总算对沸沸扬扬的“部署东欧导弹防御系统”这个老话题,有了新交代。俄罗斯的西大门,暂时松了一口气。
60岁的“小姑娘”
60年前成立的北约,走到今天实属不易。
“胜利的日子,就是联盟解散的日子”。3月份最后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这样写道:“在历史的长河里,共同的敌人一旦消失,维系联盟的粘合剂立刻就会失效。”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之后,反法联盟只维持七年便士崩瓦解,美苏的反法西斯同盟,随着1945年二战结束也不复存在。然而,诞生于冷战初期,以制约苏联和华约组织、保护(控制)西欧为基本出发点的北约,却没有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和苏联的分崩离析而被扫进历史的角落。人们惊讶地看到,北约非但没有解散,反而越变越大,触角越伸越长,从地形崎岖的巴尔千半岛一直延伸到阿富汗的莽莽群山。
1994年,北约向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发出入盟邀请并在五年之后把三国收入囊中,成功迈出“东扩”的第一步。今年4月1日峰会进入倒计时,北约又添新成员。当天,北约高调对外宣布,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已经完成所有入盟程序”,成为“一个拥有全部权利的北约成员”。4月7日,北约总部为两个新成员举行升旗仪式。从12个国家启步的北约,在60岁大寿的时候已发展成28个成员的大家庭。
北约为什么能走到今天?为这个问题寻找答案,并不比1991年回答“苏联解体了,北约是不是需要继续存在”这样的问题更容易。
美国《时代》周刊把北约比喻成永葆青春的仙女,一个“虽然步入花甲,却能保持身体健康、活力四射的年轻姑娘”。在美国人的眼中,美 国的存在,无疑是北约继续生存的保障和理由:“60年前,北约首任秘书长就讲过,北约有三大任务:确保美国‘存在’,防范苏联‘侵入’以及压迫德国‘崛起’。时至今日,这三大任务仍是保证北约不死的基石。”美国背着金融危机始作俑者的骂名,G20金融峰会前屡受冲击,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强势地位频遭挑战,美国人照样可以傲气地宣布,面对重新崛起的俄罗斯,“美国仍是向欧洲提供安全保障的惟一人选。”《时代》周刊得意地写道:“欧洲人应该还记得,1990年当他们面对米洛舍维奇而无计可施的时候,是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和美国空军挺身而出。假如不是美国振臂一呼,没有人紧随其后。”
美国,还是北约的稳定器。对外,是欧洲抵御俄罗斯的定心丸;对内,是平衡各种势力的重要砝码。冷战期间,它在北约里压制德国;冷战结束,当波兰、捷克、匈牙利等新成员融进北约的时候,“这些小家伙无疑更愿意向强大的美国靠拢,而避免沦为法德等欧洲大国的附庸。”(《时代》周刊)仅仅因为有了美国,所以才有北约的今天——用美国人的眼光出发看问题,答案总是那么简单。
对萨科齐来说,今天的北约更像一个实施理想的新战场。人们看到,2008年下半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以来,不知疲倦的法国总统天天忙个不休:调停俄格冲突,力促G20华盛顿金融峰会,呼吁改革现有国际金融秩序,为建立“有序资本主义”体系摇旗呐喊……法国,恍惚间从“拿着二等车票去搭头等舱”的二流强国,摇身一变成了推动世界进程的先行者。
重返北约,也是早已布下的一着棋。法国媒体写道:“面对回心转意的法国,美国人欣喜之余不忘‘封官许愿’”。据透露,作为“奖励”,美国已经替法国人留好了两个位置:一个是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北约盟军改革司令部(ACT);一个是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北约联合司令部,两个机构的最高长官“都准备让来自法国的官员担任”。法国媒体聊以自慰地写道:至少在名义上,盟军改革司令部是主导北约转型的中枢机构,只是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萨科齐“有没有足够的臂力推动北约转型”。
4月1日,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市中心的一座高楼上,树立着一个巨大的电子钟,为领导人出席北约峰会“倒计时读秒”。走在地拉那的大街上,到处飘扬着国旗和北约旗。在总理府外墙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幕布,印着两个新人盟国家的国旗。整个国家,洋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最近一次采访中,阿总理坦率地表示,加入北约,为阿尔巴尼亚最终加入欧盟提供了重要条件,今后他们将为早日加入欧盟而再接再厉。显然,当欧盟在是否需要继续扩大而踌躇不前的时候,许多渴望“向西方靠拢”的欧洲国家,潜意识中早就把加入北约视为全面融入欧洲的一个踏板。
北约为什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个合理但是可能中庸的解释是;有的时候,它像一座诱人的庄园,每个成员都可以从里面找到自己的一份需要。有的时候,它更像一个美国故意制造出的“消费借口”,既可以“团结”北约成员集体压迫俄罗斯,需要时又可以“借助”俄罗斯的强烈反弹“劫持”小兄弟向自己靠拢。换句话说,只要美国觉得北约还有必要存在,北约就一定会继续存在下去一尽管它的任务、方向和协调方式,不断受到内部成员的置疑。新形势,新构想
4月4日,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日子。莱茵河上一座银白色的斜拉桥横跨两岸,把凯尔与斯特拉斯堡连在一起。这座大桥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作“两岸桥”。这天早上,出席60周年庆典的北约领导人,表情轻松地从德国一侧走上“两岸桥”,与对面走过来迎接的法国总统相见。此时,八架法国战斗机从空中掠过,象征北约蓝、白两色的长烟在空中久久不散。
就像刚刚结束的伦敦G20金融峰会,会前大打嘴仗,会上一团和气。被媒体形容为“新喜旧痛,五味杂陈”的北约峰会,以一个新的秘书长(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和一份新的战略指导构想(《联盟安全声明》)画上圆满句号。在28位领导人的授权下,新秘书长受命以《联盟安全声明》为基础,如今高水平专家小组为北约新的战略指导构想拟出草稿,留待下一次北约首脑会议审议通过。
会场内,一度为北约前途揪心的领导人面对《安全声明》额手称庆,会场外,示威者也不甘寂寞。下午1点左右,示威者三五成群,渐渐朝着通往“两岸桥”的大街汇集。他们一边高呼和平口号,一边把石块砸到大街两侧的商店橱窗上。不一会,抗议活动升级,阵阵黑烟在城市上空升起,这是示威者在焚烧轮胎。在“两岸桥”附近,一家酒店终于成为示威者的攻击对象,熊熊烈焰把酒店烧成一具空壳,黑烟飘上蓝天,好几公里外清晰可见(为防止意外,酒店在峰会前已经奉命清空)。居民躲在家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遭殃的对象。示威活动的组织者宣布,超过3万名“和平主义战士”参与到当天的大游行之中,来自警方的消息更正说,真实数字只有1万左右。
下午4点30分左右,天色渐暗,示威渐渐平息,斯特拉斯堡重归平静。北约峰会曲终人散。早就习惯在争吵、置疑、分裂与挑战中蹒跚前行的北约,4月413发生的一切,终究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