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学的合理预设与有效生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对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预设与生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为了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教师需要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以历史核心素养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作为评价依据,科学全面地设计课堂环节,积极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以科学合理的预设与游刃有余的教学策略,来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生成。本文以《太平天国运动》(人教版必修1)的教学设计为例,浅谈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合理预设与有效生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合理预设;有效生成
  高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分为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预设”是教师在实际备课中基于一定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形成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构想,与之对应的“生成”则是课堂中的动态探究与创造过程,是经过教与学所形成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沉淀。所谓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合理预设与有效生成,其实质是从预设到生成,始终将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评价依据与标准。
  1.动之以情,培养家国情怀
  2016年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历史价值观”的表述变为“家国情怀”。比较二者的区别,历史价值观更专注于客观理性的历史认识,而家国情怀则更侧重于理性历史思考基础之上的感性价值关怀。因此,“家国情怀”对学生的要求更为高度化、全面化、科学化,尤为强调学生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预设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等,还要让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感知自身对家国与历史的责任与使命,培养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家国情怀。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太平天国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衰亡的史实,从中逐步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列宁“农民阶级无法通过自身解救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做出辨析与评价,在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到:中国历史上从陈胜吴广起义到李自成“均田免粮”,再到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等农民起义纷纷失败,说明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无法取得革命的胜利。后至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使农民阶级变为革命的同盟军”才最终获得革命的胜利。据此得出中国民主革命取胜的必要条件:先进的领导阶级和先进的革命纲领指导。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分析中国民主革命的走向,最终明确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历史时空框架中反思近代中国的命运,并由此产生强烈的家国情怀。
  2.晓之以理,发展唯物史观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将唯物史观正确运用于历史学习与探究中,能否将唯物史观正确运用于指导现实,关键在于教师的预设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综合考虑了学情、课程资源等因素。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进行合理的创造性设计会引领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中收获许多惊喜,实现预设效果的最大化。在《太平天国运动》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从颁布的时间、目的、内容、评价等方面来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分析其各自的局限性与进步性,以促进学生系统分析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明确《天朝田亩制度》体现出了绝对的平均主义色彩,具有空想性、落后性,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而《资政新篇》的进步性是最早在中国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顺应世界历史近代化的发展潮流,但又因太平天国当时的阶级主体与战争处境导致无法实施。
  3.整合資源,形成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历史教学,要求学生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材,对历史现象与历史问题具有强大的辨析能力,能够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加以辨析与分别,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地整理与认识史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可靠的信息。作为历史课堂的主导者,教师要积极整合资源形成合理预设,引导学生在大量的史料阅读中思考历史问题,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问题。一直以来,史学界关于太平天国运动性质的界定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中,教师不妨在课堂中引入当前史学界的论争观点,然后列出相关的参考书目来指导学生进行史料的自主阅读与深入思考。如:地主阶级立场的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称太平天国运动“荼毒生灵”;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孙中山则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只以驱除鞑虏自任,此外无所转移”;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毛泽东则高度赞扬太平天国的“消灭私有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同一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由于不同的立场与思考角度,其历史评价必然不同。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时,教师可先摘录部分形成史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天下皆天父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让学生先就史料谈谈《天朝田亩制度》有 何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没有真正实行的原因,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回归到教材“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尽管这一纲领性文件并没有真正实施,但为后来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提供了借鉴。
  4.交流探究,建立时空观念
  建立时空观念,形成发散性的历史思维,既是核心素养视域下历史教学中合理预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有效生成的必备要素。任何历史事物及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发生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建立时空观念,将史实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框架中加以分析探讨,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历史观点。不少学生对古人的思想、行为等难以理解,主要是缺乏历史时空观念,以今人之标准作为衡量古人之行为准则。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中,分析太平天国性质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当时的背景入手: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再加上种种天灾人祸使人们不堪承受其苦,终于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太平天国运动,因此,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斗争。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与局限性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太平天国运动放置到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潮流之中思考,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空框架内,一分为二地理解与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既要看到其阶级局限性,也要看到其在反侵略、求民主的近代化进程中起到的进步性作用。
  总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种开放性、动态性、过程性的学习与探究活动,课堂合理预设的起点是学情的特殊性,有效生成的归宿是学生的最终成长。作为历史教师,要尽可能以丰富的课程资源优化课堂,引导学生进入广阔的历史探究空间中,增强学生的信息判断意识与问题辨析能力,进而从核心思维、核心方法等方面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雷波.小议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的落实[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9):41-42
  [2]李树全.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思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岳麓版必修Ⅲ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7(02):25-27
  [3]李爱笃.审视与优化:历史课堂教学策略再省思——“探索新时代历史教育——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全国学术研讨会听课随想[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7):37-40
其他文献
科学思维的培养是当下中学生物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探究式的生物实验教学作为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先天性行为和
在大数据背景下成长的学生,他们更需要综合实践的能力,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综合实践》的计划指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如何选择
很多“快公司”不是死于创业的清晨,而是死于快速发展的正午。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句话因为雷军的不断引用而被诸多创业者追逐并认可。事实也是如此,对于互联网这样的新兴行
急性心肌梗死(AMD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缺氧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绝大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逐渐加剧,冠脉由狭窄到闭塞,合并血栓形成,使管腔发生急性梗死。AMI是内
【摘 要】开展多元化学习研究对高中语文教学有积极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预习、课堂探讨、当堂检测等方面积极探索,并同步优化合作学习载体与流程,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元化学习;分析研究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成效,是广大教师应深入研究的课题。笔者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采取多元化的学教学模式,赋予语文教学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有效提高了教学成效。  一、指导课前充分预习,夯实
[摘要]充分的术前准备是眼科手术的基础,术中熟练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细致的护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通过与患者沟通,将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事项、手术配合要点及术后恢复等知识与患者全面讲述,结果发现,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使我科手术顺利进行,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满意。  中图分类号:R276.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247-02      1术前护理  1.1心理
随着世界汽车保有量的增多,驾驶已经由专门化变为技能化,开车的年龄虽然各国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开车的诱惑,使得驾驶的初始年龄开始下降,由此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也愈加严重,本文介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