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它指学生自语文教材出发,联系生活,走向社会,并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进行专题活动,即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有关语文或与语文有关的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所倡导的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目标意义十分深远。本文就综合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逐步渗透综合性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的选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多地考虑学生熟悉的经验世界,联系现实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例如《火烧云》一文学完之后,教者继续放映一个个画面,学生惊呼:像牛、像兔、像鱼、像蛇、像大海……火烧云颜色之多,形状之多,变化之快令学生目不暇接,兴致勃勃。此时,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怎样留住这美丽的瞬间?有的说,我想写一首诗来留住它;有的说,我想编歌词,唱首赞美的歌;有的说,我要画一大幅画,还要题个很美很美的名字来留住它;有的说,我也想写一篇《火烧云》,等到我的孩子上学,学的就是我写的《火烧云》啦!课堂上掌声一片。学生们各做各的练习,很专心,很投入。
二、撰写“自己的故事”,力求激活综合性学习
《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综合性学习应给学生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通常可以自主选择确定。
为了进一步使综合性学习更具生成性,更具生命力,我们希望综合性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生活,成为他们的自觉需要,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学生在自己的记忆中,在自己的知识贮藏中,不断积累一些真实的故事,捕捉综合性学习的契机和灵感。
这些故事,首先是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挖取来的——从自己以往的经历中去挖掘真实的有意义的材料。“过去的生活就像是我们脑海中的一部部电影,我们应该经常放给自己看。”编写自己的故事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让它发展成为自己的故事。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故事的核,但是我们没去浇灌它,它就不能生长为故事。只有当我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的雨露去滋润它的时候,它才能开出美丽的故事之花,结出丰硕的故事之果。编写“自己的故事”,旨在启发学生从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就是从思想的角度,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其次可以是自己所听到的、所看到的他人的故事,或长辈,或亲戚,或朋友的故事。如在老人的絮絮讲述中,收集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地方典故,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活生生的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的事件。如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管理中遇到了难题、与同学的纠纷等都是故事的好素材,利用好这些素材,把它变成自己的故事。
再次,是从书本获得故事。这部分的故事更是大量的。我们的课本常常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故事的素材。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演绎将它们化为自己的故事。编演校剧就是一种方法,校剧的题材十分丰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五彩缤纷的爱好兴趣、内涵丰富的学生情感可编校园剧;戏剧本身是一门综合艺术,校园剧集游戏性、娱乐性、模仿性、知识性于一体,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朗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锻炼他们的组织才干,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例如在学习了《丑小鸭》之后,学生对安徒生的童话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于是我抓住机会开展了一次“走近安徒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兴致极高,有的寻找安徒生的童话、有的寻找安徒生的故事、甚至还有学生专门寻找安徒生曾经游历过的一些国家和城市,最后学生们整理资料,以小报、漫画、照片的形式在教室里展出,学生们还饶有兴趣地开展“安徒生童话故事演讲比赛”,由于这种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开展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因此故事讲得声情并茂,让来旁听的教师及领导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这样的学习方式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在活动中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要求他们在生活里打捞自己的故事,并将这些故事说出来,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的实践活动。学生可自发地组织策划,围绕“童年时光”(独幕剧表演)、“图片物语”(欣赏交流旧照片)、“念亲恩”(家长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等等。再现真生活,抒发真感情,戒胡乱编造,戒无病呻吟。
只有有了一定的故事的积累,学生就能加深对自己生活的理解。故事往往是孩子们对世界,对自身最简明扼要,同事也是最生动形象、最活泼有趣的诠释。有了一定的故事积累,就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断提供再创造的空间,赋予其更丰富的情节,阐释其更深刻的寓意,使学生投入自己更真实的情感。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逐步渗透综合性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的选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多地考虑学生熟悉的经验世界,联系现实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性学习可以成为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例如《火烧云》一文学完之后,教者继续放映一个个画面,学生惊呼:像牛、像兔、像鱼、像蛇、像大海……火烧云颜色之多,形状之多,变化之快令学生目不暇接,兴致勃勃。此时,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怎样留住这美丽的瞬间?有的说,我想写一首诗来留住它;有的说,我想编歌词,唱首赞美的歌;有的说,我要画一大幅画,还要题个很美很美的名字来留住它;有的说,我也想写一篇《火烧云》,等到我的孩子上学,学的就是我写的《火烧云》啦!课堂上掌声一片。学生们各做各的练习,很专心,很投入。
二、撰写“自己的故事”,力求激活综合性学习
《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综合性学习应给学生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通常可以自主选择确定。
为了进一步使综合性学习更具生成性,更具生命力,我们希望综合性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生活,成为他们的自觉需要,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学生在自己的记忆中,在自己的知识贮藏中,不断积累一些真实的故事,捕捉综合性学习的契机和灵感。
这些故事,首先是从自己的生活中直接挖取来的——从自己以往的经历中去挖掘真实的有意义的材料。“过去的生活就像是我们脑海中的一部部电影,我们应该经常放给自己看。”编写自己的故事也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生活,但是大多数学生没有让它发展成为自己的故事。这就好像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故事的核,但是我们没去浇灌它,它就不能生长为故事。只有当我们用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的雨露去滋润它的时候,它才能开出美丽的故事之花,结出丰硕的故事之果。编写“自己的故事”,旨在启发学生从审美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就是从思想的角度,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其次可以是自己所听到的、所看到的他人的故事,或长辈,或亲戚,或朋友的故事。如在老人的絮絮讲述中,收集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地方典故,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活生生的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的事件。如一天的所见所闻、班级管理中遇到了难题、与同学的纠纷等都是故事的好素材,利用好这些素材,把它变成自己的故事。
再次,是从书本获得故事。这部分的故事更是大量的。我们的课本常常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故事的素材。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演绎将它们化为自己的故事。编演校剧就是一种方法,校剧的题材十分丰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五彩缤纷的爱好兴趣、内涵丰富的学生情感可编校园剧;戏剧本身是一门综合艺术,校园剧集游戏性、娱乐性、模仿性、知识性于一体,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能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朗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锻炼他们的组织才干,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例如在学习了《丑小鸭》之后,学生对安徒生的童话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于是我抓住机会开展了一次“走近安徒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们兴致极高,有的寻找安徒生的童话、有的寻找安徒生的故事、甚至还有学生专门寻找安徒生曾经游历过的一些国家和城市,最后学生们整理资料,以小报、漫画、照片的形式在教室里展出,学生们还饶有兴趣地开展“安徒生童话故事演讲比赛”,由于这种活动完全由学生自主开展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因此故事讲得声情并茂,让来旁听的教师及领导也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这样的学习方式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在活动中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要求他们在生活里打捞自己的故事,并将这些故事说出来,作为一种语言交际的实践活动。学生可自发地组织策划,围绕“童年时光”(独幕剧表演)、“图片物语”(欣赏交流旧照片)、“念亲恩”(家长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等等。再现真生活,抒发真感情,戒胡乱编造,戒无病呻吟。
只有有了一定的故事的积累,学生就能加深对自己生活的理解。故事往往是孩子们对世界,对自身最简明扼要,同事也是最生动形象、最活泼有趣的诠释。有了一定的故事积累,就能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语文综合性学习不断提供再创造的空间,赋予其更丰富的情节,阐释其更深刻的寓意,使学生投入自己更真实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