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教案文本”与“生成差异”之间的关系

来源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a1803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照搬教案,要根据学情选择好适当的教学方法,当课堂出现突发事件时,执教者则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进行处理,培养中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案文本;生成差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07-02
  作为学校的教务主任,笔者经常深入一线教师的课堂听随堂课、推门课或是新教师的汇报课。有一次,笔者听取了本校青年教师唐晓红的一堂数学随堂课,执教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以及运用时的注意事项都做得很好。当唐老师进入“例题教学”环节时,她出示了例题:运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7x-18=0,估计当时她心情紧张,在抄写例题时,把“-18”写成了“+18”,当她讲解到⊿=(-7)2-4×1×18=-23时,发现⊿<0,而且不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她马上意识到这个题目与备课本上写的题目有出入,于是,赶忙拿起备课本,把准备好的教案与黑板上出示的题目反复对照,恍然大悟,口中念念有词,“不好意思,老师把一个符号写错了。”于是顺势在黑板上将“+18”改回到“-18”,并用黑板擦抹去已写好的过程,重新套起公式求解。唐老师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笔者的好奇,这时笔者看了旁邊一位学生的教材,例题确实是“x2-7x-18=0”而不是“x2-7x+18=0”,同时我也在思索:为什么唐老师不将错就错解下去呢?当⊿<0,这不正好是“议一议”中要呈现出来的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另外一种情况吗?为什么一定要跟教案上的一模一样,而不敢更改自己教案上的内容?可否将“x2-7x-18=0”与“x2-7x+18=0”两种情形的解法都板书出来,引发学生思考?
  思索之余,在另外一堂青年教师的公开课里,这位老师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方法就大不一样了。在第2学期期末,学校组织了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其中笔者听了张雪老师的一堂数学平面几何课。课中教师板书了这样一道题,求证: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师备课时是准备教材上的一道习题,所指的两个三角形原题指明是“锐角三角形”,因张老师抄题不慎,遗漏了“锐角”两字。当叫两位学生上黑板证明时,意外情况发生了。一位学生画的是两个锐角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判定定理,经过两次证明,最后证明了该结论,老师给与了鼓励;另一位学生画的是两个钝角三角形,作的高是短边上的一条高,自然在三角形之外。这一意外,使教师感觉到自己备课时没有想到这一情形,进而查教案,发现题中漏写了“锐角”二字。此时此刻,张老师并没有立即去添上“锐角”二字,而是沉着地思考了一会儿,让学生证明完毕后,才引导学生对题中的三角形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情形展开讨论,因为备课时教师没有思考过这些问题,必须现场思考,与学生共同讨论,课堂反而活跃起来,学生画画想想议议,竟然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听课的老师们也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
  这两节课执教者对待突发事件的不同处置方式,提醒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思考如何处理“教案文本”与“生成差异”之间的关系。所谓“教案文本”,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通过集体备课或教师查阅资料或独自试探分析,设计一套数学教学程序。例题选定了,解法早已熟悉,分析过程可能是从资料上摘抄而来,设置一个个“陷阱”,一切都在执教者的掌控之中,这样课堂上就只需照着教案文本去施行。于是乎,上课就可以回顾和背诵教案为主,用不着当堂“想给学生看”。倘若教案抄错了,课堂上就会出现乱子,就可能完不成预定任务。所以依赖于这种“教案文本”并照着教案上课的教师,害怕课堂上出现事先没有想好的问题,害怕“即兴思维表演”的失败。正是这种“生成差异”出现后的“即兴思维表演”,特别是艰难的、带有失败的“即兴思维表演”,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一个实实在在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诚然,“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从这一层面来看,数学教学活动,一定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掌握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上面两个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避免课前“教案文本”所带来的束缚,防止背诵教案,或者不合实际地照搬“优秀教案”,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在课堂上能真正进入角色去思维,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至少要让学生看来是现场的思维活动而不是背诵)制造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发学生思维的课堂学习环境,这比一成不变地实施“教案文本”效果要好得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高中课程中最难的学科之一,但是它又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要想提高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效率,就应当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学习中,本文针对该技术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做了简单  概述。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高中物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098-01  1 电子信息技术的优势  信息
期刊
【摘 要】通过高中整体学科的综合学习发现,高中物理作为理综最重要的一部分,学习起来的难度也是最大的,高中物理试题千变万化,尽管已经有了一定的解题技巧,但是,对绝大多数高中理科生来讲,仍然是高中理综的弱势科目,学习起来难度高,文章通过对高中物理学习难度高的成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研究其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困难成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
期刊
【摘 要】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物理学科也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且物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高中物理电学课程中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习效率,本文探讨了几点高中物理电学的学习方法,供学生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知识;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13-01  在高中的学习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知识点多,难度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不开窍,成绩比较低。凡事必有因,本文针对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叙述,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01-01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难度不断加深,更加深化,更加抽象,更加需要严密的推理
期刊
【摘 要】本文归纳了几点圆锥曲线填空题、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首先学生的基础知识必须清楚过硬,清楚过硬就是对于知识不是会背,而是通过做题真真地理解它,其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借助于平面几何研究圆锥曲线问题或者代数的角度进行研究。  【关键词】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14-01  圆锥曲线的填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课程是高中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必考的科目之一。而高中物理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物理教学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够全面地了解和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谈论在学习高中物理时的方法和见解,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提高学生的物理  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联系生活;合作学习;课前预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期刊
【摘 要】数学作为高中学习的主要科目,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大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法上都存在着些许问题,最终导致学习质量很低。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15-01  数学在高中是一门主要科目,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数学数列相关知识是重要的知识点,掌握相关数列解题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提高解题效率和质量,进而取得更高的数学成绩。本文对高中数学数列解题具体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列解题;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21-01  对于数学课程学习而言,本身数学知识就比
期刊
【摘 要】新课改后的数学教材、教辅都比较容易,为了落实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重新梳理数学知识的逻辑严密性,重新审视自我的教学行为,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19-01  数学既可以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数学的严密性还
期刊
【摘 要】初等数学中反函数的概念既重要但又不容易深入理解掌握,部分同学更是一知半解。这往往影响对函数及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在此结合以下一些具体例子或命题,采用对比和联系的方法,再谈谈反函数。  【关键词】函数;反函数;单调函数;一一对应;奇偶函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04-0105-01  1 反函数的基本知识  1.1 反函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