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个角度来说,课程改革给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许多情况下音乐的课堂教学更像是雷区里的一支舞蹈,不得不跳,却异常艰难,因为周围不仅遍布老式教学的泥潭,还有课改的禁区,稍不留神,教学就会进入误区变得面目全非。综合本人所见、所闻、所感,将雷区里的“舞蹈”种类总结如下:
一、抓住壳,丢了魂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十个理念,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这些理念指导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方向。但有些老师在理解这些理念上走入误区,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有这样一节音乐课,课题是《过新年》,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便以情感入手,从心灵深处去打动学生。学生也真正动起来了:声音高而亮,虽然歌唱方法不对,但热情高涨,应该说,课确实有新的理念渗透,也抓住了听课老师的眼球,但却让人感觉太过热闹:每个学生手里拿着打击乐器,肩上背着鼓,脚底下踏着行进的步子,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敲敲打打,一会儿又跟着音乐拍打节奏,一会儿和着音乐做舞蹈动作,这些活动把课堂时间打发得所剩无几。再一看学生们,闹腾得满脸是汗,好不热闹。仔细一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总不可能是让学生撒欢吧?其实,这就走入了音乐教学改革新理念的误区!“提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教学的“根”,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学的“魂”,如果将音乐的“魂”弃之不理,而单单强调音乐的趣味性、娱乐性,把这些音乐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拿来当正餐、主食,灌输给学生,那么我们的学生便会营养不良,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从何谈起,更别说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了。
二、重素质,轻双基
根据音乐学科情感审美的特点,音乐课程目标由知识结构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音乐课程的首要目标,将“知识与技能”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三位。由此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的理解为:音乐课程目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音乐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就可有可无,甚至可以完全忽略。其实,教师应该明确音乐知识与技能在课程目标中的位置是辅助性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性教学内容,在《音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音乐知识与技能原本就是课程目标之一。虽然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不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终目标,但却是实现最终目标的过渡性目标,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三、求结果,走极端
目前很多音乐教师为了塑造学生的声音,刻意要求学生轻声唱歌,不管是何种情绪的歌曲,不管学生对歌曲的熟悉、掌握程度如何,从头至尾,一律轻唱,以求和谐、不喊叫。相对于传统唱歌教学中扯着大白嗓子喊叫式的唱歌方法来说,这似乎是一种进步了。但是,我认为以上这两种唱歌方法都属于极端式教学,前者刻意压抑孩子们的声音,忽视歌曲的情绪和表现内容。也许教师的原意是让学生学会控制气息,但是,大多数学生却在演唱时表情呆滞,嘴巴呈蠕动状态,不敢唱了。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相反,久而久之,还会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意识和音乐表现力及创造力。
四、滥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不是课改要求的,但它是新课程教学的热门话题。电脑通过运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一些手段,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增大教学容量确实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给课改打开了许多新局面,引领了新一代的教学改革。但是现在有的教师误认为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就是创新教学,就是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于是在公开课中不管是否出于课堂教学的需要,抓住一切机会盲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孰不知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精彩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的效应是任何电教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鼓励是电教媒体所无法给予的,我们应该明确运用电教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核心和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忌把教师定格在机器操作员的身份上,不要因为过多地使用电教媒体而使自己原有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所淹没,影响教学中随堂应变的能动性,使网络成为影响教学、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绊脚石。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有其适应的过程,新课标下的音乐课比较难上,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目标体系,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评价思想……课改之所以会走入误区是因为我们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够全面、准确。但是,只要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相信随着课改的发展。曼妙的舞蹈一定会走出雷区,步入正确的舞台之中。
一、抓住壳,丢了魂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十个理念,即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这些理念指导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的方向。但有些老师在理解这些理念上走入误区,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有这样一节音乐课,课题是《过新年》,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便以情感入手,从心灵深处去打动学生。学生也真正动起来了:声音高而亮,虽然歌唱方法不对,但热情高涨,应该说,课确实有新的理念渗透,也抓住了听课老师的眼球,但却让人感觉太过热闹:每个学生手里拿着打击乐器,肩上背着鼓,脚底下踏着行进的步子,一会儿手舞足蹈,一会儿敲敲打打,一会儿又跟着音乐拍打节奏,一会儿和着音乐做舞蹈动作,这些活动把课堂时间打发得所剩无几。再一看学生们,闹腾得满脸是汗,好不热闹。仔细一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总不可能是让学生撒欢吧?其实,这就走入了音乐教学改革新理念的误区!“提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是音乐教学的“根”,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教学的“魂”,如果将音乐的“魂”弃之不理,而单单强调音乐的趣味性、娱乐性,把这些音乐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拿来当正餐、主食,灌输给学生,那么我们的学生便会营养不良,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从何谈起,更别说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了。
二、重素质,轻双基
根据音乐学科情感审美的特点,音乐课程目标由知识结构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音乐课程的首要目标,将“知识与技能”放在课程目标的第三位。由此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的理解为:音乐课程目标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音乐知识与技能”在教学中就可有可无,甚至可以完全忽略。其实,教师应该明确音乐知识与技能在课程目标中的位置是辅助性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性教学内容,在《音乐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音乐知识与技能原本就是课程目标之一。虽然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不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最终目标,但却是实现最终目标的过渡性目标,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了基础。
三、求结果,走极端
目前很多音乐教师为了塑造学生的声音,刻意要求学生轻声唱歌,不管是何种情绪的歌曲,不管学生对歌曲的熟悉、掌握程度如何,从头至尾,一律轻唱,以求和谐、不喊叫。相对于传统唱歌教学中扯着大白嗓子喊叫式的唱歌方法来说,这似乎是一种进步了。但是,我认为以上这两种唱歌方法都属于极端式教学,前者刻意压抑孩子们的声音,忽视歌曲的情绪和表现内容。也许教师的原意是让学生学会控制气息,但是,大多数学生却在演唱时表情呆滞,嘴巴呈蠕动状态,不敢唱了。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相反,久而久之,还会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意识和音乐表现力及创造力。
四、滥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不是课改要求的,但它是新课程教学的热门话题。电脑通过运用文字、声音、图像等一些手段,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增大教学容量确实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给课改打开了许多新局面,引领了新一代的教学改革。但是现在有的教师误认为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就是创新教学,就是最先进的教学方法。于是在公开课中不管是否出于课堂教学的需要,抓住一切机会盲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孰不知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精彩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产生的效应是任何电教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教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鼓励是电教媒体所无法给予的,我们应该明确运用电教媒体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核心和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切忌把教师定格在机器操作员的身份上,不要因为过多地使用电教媒体而使自己原有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所淹没,影响教学中随堂应变的能动性,使网络成为影响教学、限制学生思维发展的绊脚石。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总有其适应的过程,新课标下的音乐课比较难上,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们面对的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目标体系,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评价思想……课改之所以会走入误区是因为我们老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够全面、准确。但是,只要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相信随着课改的发展。曼妙的舞蹈一定会走出雷区,步入正确的舞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