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职学校中,电工基础课是所有“机”与“电”专业各个层次段(中技、高技、技师)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专业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与后续的专业技能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工基础课程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效果。结合实际,本文从教材入手,对如何整合编写更适合中职学生的电工基础教材及课堂结构调整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电工基础;中职;校本教材;“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TM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5-0228-01
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一个“新”字贯穿了整个报告。据相关统计,在整个报告中,“新时代”出现的次数高达36次,是高频关键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中职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调整突破自己。带着“新使命”在更好地服务学生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初中与普通高中不断更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甚至是更新选拔制度的现状下,中职课程也该顺势变化。
电工基础,顾名思义是所有电类专业的基础。机电不分家,所以电工基础也是机械、电气各个专业必不可缺的专业基础课,在后续的电子技能、维修电工、PLC、单片机等课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础课程学得好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现状
1.数学基础
作为一门以理论为主的“基础课中的基础课”在课程的安排上一般会在所有专业课开始之前的中职入学初。这样的课程安排就会“考验”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功底”,尤其是数学科目。一方面中职的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有一定的劣势,尤其是数学科目,经过对我校16电气两个班级的同学的中考数学成绩统计,两个班的平均分均未及格。另一方面初中的数学的教材一直在更新,但是与现有的中职电工基础教材有很多衔接不上的地方。
例如在初中教材中并不涉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但是在电工基础基尔霍夫章节中的支路电流法中却必须要使用到。又如在交流电路章节中的交流电中涉及到的矢量也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点。这对刚入学的中职学生来说,无疑大大打击了学习兴趣。
2.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特点
(1)中职生有别于其他上专业课的学生:一是起点不一样(只有中职是初中起点),二是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三是班级内部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
(2)在本课程中“电”有事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现实存在的特殊物质,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3)电工基础课程设置的时候为理论课,班级人数大多数在40人以上,而且在上本课程的时候所有技能课均没开设。所以在教材中中虽然有实验与实训的安排,但是在实施的时候难度非常大。
(4)自电工基础学业水平测试模式从笔试改为机考(客观题)之后,有部分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自己降低了对电工基础学习的要求。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现状对策探究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学生有其独特性,不能套用高职甚至不能直接采用现有的中职教材,需要按照各校实际情况整合编写符合学情的教材,并对现在的课堂模式进行改革。
经过仔细排查发现以下几个不衔接的地方:
(1)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
(2)矢量的定义及加减
(3)三角函数及反函数
就这三个知识点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应把知识点在相应章节中酌情加入数学知识,使用之前学习更为有效。
1.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现状问题
(1)差异问题:一是起点差异,在数学知识点的加入之后就会缓解很多。二是专业差异,在整合编写的时候,对每一章节进行拆分。例如: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中,分为:全电路欧姆定律、电阻的连接(串、并联)、电阻的连接(混连)、直流电桥四块内容,不同专业可以选择不同模块进行组合。电气专业学生可以全选,而机械专业学生则可以选择前两项或者前三项,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组合。这样可以实现同一教材适用不同的类型的专业。三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于同一内容在内容讲解的时候可以统一讲解,但在练习设定的时候可以分层进行:分为平均以上、平均及平均以下三部分,照顾到所有同学的学习需求,学生一旦发现“我可以”之后,会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2)电的“隐形”特性及实训难的问题
如若按照原有教材的实训要求进行,一是仪器仪表不会使用,二是安全没有保障,三是人数多,任课老师管理压力大。如果课前进行辅导,那么又跟后续课程冲突。
所以在此问题上,笔者认为在科技迅速发展信息化如此普遍的情况下,应该加入仿真软件的使用,现象直观易懂,操作简单方便的同时也很安全,符合刚入校的未成年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加入实验演示环节,这样可以实现从课本到虚拟仿真再到实践观测,把虚拟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2)考试制度的问题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机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基础课的学习还要为后续学习一工作服务,不能把目标停留在这一次测验上。所以在学生刚从初中出来的这个节点,需要要他们继续保持对学习的高要求,对于中职生来说完全靠自律难度很大,还是需要一定的测试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可以设置内容难度不高题量少的随堂练习结合期中期末的考试来保证既能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又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整合教材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教材整合的时候要针对大部分同学,需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2.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勇于创新。
3.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设备的情况,教室的情况,软件的配备等。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漸进。
四、小结
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中,每一年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宗旨是服务学生,结合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整合到最合适的状态。一方面实时分析学生情况,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自身提升,包括专业、教学、管理的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前进步伐,更好的完成人们教师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邵展图.电工基础[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2).
[2]黄长华.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2(8).
[3]刘志平.电工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赵永柱.浅谈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J].中国农村教育,2007(3).
作者简介
陈霞芳,女、汉族、浙江嘉兴人,工学学士。现就职于嘉兴技师学院,任技校助理讲师,学校邮编:314036。目前主要从事电气类专业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单片机等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
[关键词]电工基础;中职;校本教材;“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TM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5-0228-01
在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一个“新”字贯穿了整个报告。据相关统计,在整个报告中,“新时代”出现的次数高达36次,是高频关键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中职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调整突破自己。带着“新使命”在更好地服务学生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初中与普通高中不断更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甚至是更新选拔制度的现状下,中职课程也该顺势变化。
电工基础,顾名思义是所有电类专业的基础。机电不分家,所以电工基础也是机械、电气各个专业必不可缺的专业基础课,在后续的电子技能、维修电工、PLC、单片机等课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基础课程学得好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现状
1.数学基础
作为一门以理论为主的“基础课中的基础课”在课程的安排上一般会在所有专业课开始之前的中职入学初。这样的课程安排就会“考验”学生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功底”,尤其是数学科目。一方面中职的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有一定的劣势,尤其是数学科目,经过对我校16电气两个班级的同学的中考数学成绩统计,两个班的平均分均未及格。另一方面初中的数学的教材一直在更新,但是与现有的中职电工基础教材有很多衔接不上的地方。
例如在初中教材中并不涉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但是在电工基础基尔霍夫章节中的支路电流法中却必须要使用到。又如在交流电路章节中的交流电中涉及到的矢量也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点。这对刚入学的中职学生来说,无疑大大打击了学习兴趣。
2.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特点
(1)中职生有别于其他上专业课的学生:一是起点不一样(只有中职是初中起点),二是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三是班级内部同学与同学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
(2)在本课程中“电”有事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现实存在的特殊物质,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3)电工基础课程设置的时候为理论课,班级人数大多数在40人以上,而且在上本课程的时候所有技能课均没开设。所以在教材中中虽然有实验与实训的安排,但是在实施的时候难度非常大。
(4)自电工基础学业水平测试模式从笔试改为机考(客观题)之后,有部分学生抱有侥幸心理,自己降低了对电工基础学习的要求。
二、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现状对策探究
针对以上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学生有其独特性,不能套用高职甚至不能直接采用现有的中职教材,需要按照各校实际情况整合编写符合学情的教材,并对现在的课堂模式进行改革。
经过仔细排查发现以下几个不衔接的地方:
(1)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
(2)矢量的定义及加减
(3)三角函数及反函数
就这三个知识点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应把知识点在相应章节中酌情加入数学知识,使用之前学习更为有效。
1.中职电工基础课程现状问题
(1)差异问题:一是起点差异,在数学知识点的加入之后就会缓解很多。二是专业差异,在整合编写的时候,对每一章节进行拆分。例如: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中,分为:全电路欧姆定律、电阻的连接(串、并联)、电阻的连接(混连)、直流电桥四块内容,不同专业可以选择不同模块进行组合。电气专业学生可以全选,而机械专业学生则可以选择前两项或者前三项,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进行组合。这样可以实现同一教材适用不同的类型的专业。三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对于同一内容在内容讲解的时候可以统一讲解,但在练习设定的时候可以分层进行:分为平均以上、平均及平均以下三部分,照顾到所有同学的学习需求,学生一旦发现“我可以”之后,会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2)电的“隐形”特性及实训难的问题
如若按照原有教材的实训要求进行,一是仪器仪表不会使用,二是安全没有保障,三是人数多,任课老师管理压力大。如果课前进行辅导,那么又跟后续课程冲突。
所以在此问题上,笔者认为在科技迅速发展信息化如此普遍的情况下,应该加入仿真软件的使用,现象直观易懂,操作简单方便的同时也很安全,符合刚入校的未成年学生。另一方面可以加入实验演示环节,这样可以实现从课本到虚拟仿真再到实践观测,把虚拟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2)考试制度的问题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机考”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但是基础课的学习还要为后续学习一工作服务,不能把目标停留在这一次测验上。所以在学生刚从初中出来的这个节点,需要要他们继续保持对学习的高要求,对于中职生来说完全靠自律难度很大,还是需要一定的测试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可以设置内容难度不高题量少的随堂练习结合期中期末的考试来保证既能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又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在整合教材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教材整合的时候要针对大部分同学,需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2.要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集思广益,勇于创新。
3.要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设备的情况,教室的情况,软件的配备等。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漸进。
四、小结
在中职电工基础课程中,每一年会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宗旨是服务学生,结合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整合到最合适的状态。一方面实时分析学生情况,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自身提升,包括专业、教学、管理的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与时俱进,跟上“新时代”的前进步伐,更好的完成人们教师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邵展图.电工基础[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2).
[2]黄长华.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探析[J].课程教学研究,2012(8).
[3]刘志平.电工技术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赵永柱.浅谈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J].中国农村教育,2007(3).
作者简介
陈霞芳,女、汉族、浙江嘉兴人,工学学士。现就职于嘉兴技师学院,任技校助理讲师,学校邮编:314036。目前主要从事电气类专业课程(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单片机等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