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初中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需要掌握各种理论知识,还需要保障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该学科教学的目的旨在塑造初中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良好的行为意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使用“灌溉式”、“填鸭式”等形式进行知识教导,教学氛围相对枯燥的同时,初中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也过于被动。对此,教师不仅需要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更加需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方式、多角度的手段进行知识教导,从而确保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初中生;教师;道德与法治;高效
高效教学是指教师采用更具趣味性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导,以更为活跃的教学手段让初中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既能够满足现阶段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讲解,还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但现阶段内,部分教师对高效课堂构建重视程度稍有不足,依旧沿用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以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立足初中生的个性成长,将知识讲解与初中生的真实情况相结合,既要保障初中生学习情绪的良性发展,还要通过各种生动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素养的快速增强。
一、运用合作教学,培养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是指初中生对现阶段知识学习的主观倾向意识,高涨的学习热情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有效增强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合作教学作为高效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方式方法将班级初中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别制定相应的合作学习目标,而后集思广益、交流探讨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以此进行知识讲解,既有利于调动初中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增强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进而在彼此沟通交流的過程中逐步点燃每位初中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谋求互利共赢”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将班级初中生根据座位分布划分为前后四人小组。教师在分组结束后则需要为每个小组制定相应的探讨问题。如第一小组讨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互利共赢方式有哪些,小组A成员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技术支持,然后他们国家向我们提供可开采的资源。”B成员补充说:“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抬进联合国的,所以中国更应彰显大国实力,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向他们提供帮助,进一步强化我们与第三世界国家间的联系。”C成员则表示:“互利共赢旨在双方都能够获利,中国面对部分发达国家时同样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他们提供我们没有的技术,我们向他们提供较为稀缺的资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位初中生都能够切实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并且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每位学生的热情都能够被其他成员调动,从而在学习热情高涨的小组合作探讨中促进现阶段知识的掌握。
二、使用案例教学,强化知识理解
道德与法治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知识理解能力就变得过格外重要。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种效果却通常难以尽如人意。对此,教师可以使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强化初中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即教师结合当下的教材安排选取特定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初中生能够在案例中学习到更加具体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既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有利于增强初中生对于当下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教师在教学“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教讲解。案例为中国“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同学们,宝岛台湾永远都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在该案例中大家有哪些感想呢”教师结合案例提出问题。一名初中生举手表示:“老师,“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不仅表达出国家对台湾同胞工作、生活方式的尊重,更表达了对祖国统一愿望的热切期待。”另一名高中生则表示:“祖国统一才能真正地强大,台湾人民虽然长期与祖国分离,但是“一国两制”方针却很好地将海峡两岸的人民仅仅联系在一起。”“大家说得都很好,台湾永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也是我国政府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实施的必要方略。”教师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初中生以谈自身感受的形式进行学习,既能够激发初中生的思考意识,还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对国家法律、政策的认同,从而在具象化的案例分析过程中强化初中生对当前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三、拓展生活教学,塑造良好品质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塑造初中生良好的品质,为初中生日后的成长指明方向。但教材书本所包含的知识点终究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时仍需要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教学。即教师结合生活中真实存在、发生的事例对初中生学习的非教材内容进行教导,使初中生可以将多种优秀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合吸收,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树立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塑造自身优秀的品格与良好的品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少年的担当”方面的知识点时则可以结合课外知识进行讲解。“同学们,负责任有担当是我们新时期良好青年必须要拥有的美德,在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还需要尊老爱幼,保护花草树木。那么除此之外哪些行为还能够彰显自身的良好品质呢”教师结合生活情景提出问题。一名高中生说:“良好的邻里关系、注意保护公共卫生、勤于助人为乐都可以彰显自身的良好品质。”另一名初中生则表示:“老师我觉得不大声喧哗、大影响他人工作生活同样可以彰显自身的品质。”教师以生活作为教学载体进行教导,既能够降低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抵触心理,还能够有效提升其对于学科内容的亲和力,培养初中生在生活中发掘知识能力的同时,促进初中生良好品质的塑造。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构建高效课堂的方式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来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进而在更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与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庞文彬.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求知导刊,2020(11):19-20.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中沙镇第一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教师;道德与法治;高效
高效教学是指教师采用更具趣味性的方式进行知识教导,以更为活跃的教学手段让初中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既能够满足现阶段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讲解,还能够有效促进初中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但现阶段内,部分教师对高效课堂构建重视程度稍有不足,依旧沿用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以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立足初中生的个性成长,将知识讲解与初中生的真实情况相结合,既要保障初中生学习情绪的良性发展,还要通过各种生动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进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素养的快速增强。
一、运用合作教学,培养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是指初中生对现阶段知识学习的主观倾向意识,高涨的学习热情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有效增强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合作教学作为高效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教师根据一定的方式方法将班级初中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别制定相应的合作学习目标,而后集思广益、交流探讨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以此进行知识讲解,既有利于调动初中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又有利于增强初中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进而在彼此沟通交流的過程中逐步点燃每位初中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谋求互利共赢”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将班级初中生根据座位分布划分为前后四人小组。教师在分组结束后则需要为每个小组制定相应的探讨问题。如第一小组讨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互利共赢方式有哪些,小组A成员表示:“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可以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技术支持,然后他们国家向我们提供可开采的资源。”B成员补充说:“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抬进联合国的,所以中国更应彰显大国实力,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向他们提供帮助,进一步强化我们与第三世界国家间的联系。”C成员则表示:“互利共赢旨在双方都能够获利,中国面对部分发达国家时同样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他们提供我们没有的技术,我们向他们提供较为稀缺的资源。”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位初中生都能够切实参与到教学环节当中,并且在激烈的讨论过程中每位学生的热情都能够被其他成员调动,从而在学习热情高涨的小组合作探讨中促进现阶段知识的掌握。
二、使用案例教学,强化知识理解
道德与法治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知识理解能力就变得过格外重要。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种效果却通常难以尽如人意。对此,教师可以使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强化初中生的知识理解水平。即教师结合当下的教材安排选取特定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初中生能够在案例中学习到更加具体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既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还有利于增强初中生对于当下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例如:教师在教学“维护祖国统一”方面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教讲解。案例为中国“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同学们,宝岛台湾永远都是我们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在该案例中大家有哪些感想呢”教师结合案例提出问题。一名初中生举手表示:“老师,“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不仅表达出国家对台湾同胞工作、生活方式的尊重,更表达了对祖国统一愿望的热切期待。”另一名高中生则表示:“祖国统一才能真正地强大,台湾人民虽然长期与祖国分离,但是“一国两制”方针却很好地将海峡两岸的人民仅仅联系在一起。”“大家说得都很好,台湾永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国两制”政策的实施也是我国政府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实施的必要方略。”教师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初中生以谈自身感受的形式进行学习,既能够激发初中生的思考意识,还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对国家法律、政策的认同,从而在具象化的案例分析过程中强化初中生对当前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三、拓展生活教学,塑造良好品质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塑造初中生良好的品质,为初中生日后的成长指明方向。但教材书本所包含的知识点终究是有限的,教师在教学时仍需要进行课外知识拓展教学。即教师结合生活中真实存在、发生的事例对初中生学习的非教材内容进行教导,使初中生可以将多种优秀道德与法治知识融合吸收,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树立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塑造自身优秀的品格与良好的品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少年的担当”方面的知识点时则可以结合课外知识进行讲解。“同学们,负责任有担当是我们新时期良好青年必须要拥有的美德,在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遵纪守法、严于律己,还需要尊老爱幼,保护花草树木。那么除此之外哪些行为还能够彰显自身的良好品质呢”教师结合生活情景提出问题。一名高中生说:“良好的邻里关系、注意保护公共卫生、勤于助人为乐都可以彰显自身的良好品质。”另一名初中生则表示:“老师我觉得不大声喧哗、大影响他人工作生活同样可以彰显自身的品质。”教师以生活作为教学载体进行教导,既能够降低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的抵触心理,还能够有效提升其对于学科内容的亲和力,培养初中生在生活中发掘知识能力的同时,促进初中生良好品质的塑造。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构建高效课堂的方式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一来可以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来能够有效提升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与质量,进而在更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中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开展与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庞文彬.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求知导刊,2020(11):19-20.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中沙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