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灵的语文课堂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8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当我捧起2006年第九期《福建教育》,翻阅慧心卷首中的《要画脚,不要画鞋子》时,对作者孙建锋的“要教人,不要教教案”的教学理念深有同悟。他的“教案有人,字字玑珠;教案无人,废纸一张”的昭示深刻透彻,他的这一教学理念触类旁通,不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人文性的又一诠释吗?“人在教学在,人在性灵在”,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人性灵的精髓所在。那么,语文的课堂教学如何显现人的性灵呢?下面拾掇了本人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实例。
  一、人性灵的解读文本
  如教学《为人民服务》这课,在理解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时,有一学生插嘴道:“人们一直在赞颂伟大的母爱,如果有一母亲要替犯了罪的儿子去死,这母亲的死是比泰山还重,还是比鸿毛还轻呢?”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母亲的死比泰山还重,理由是这就是伟大的母爱,母亲为了儿子可以牺牲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还没容他说完,有的学生马上反对:“这母亲的死比鸿毛还轻,因为她是替干了坏事的儿子去死,她的儿子触犯了法律,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再看看毛泽东主席是这样说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母亲的死毫无意义,死得一毛不值。”这一学生的回答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学生的掌声说明了一切,学生的掌声告诉了我,他们不仅理解了文本,还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生死观。教师如果在课堂上不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课上把学生的“多嘴”当成捣乱,直接给挡回去,那么,这精彩的人格健全的语言就无法听到,学生的精神领域也就无法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二、人性灵的节外生枝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焕发光彩的生命体。语文课堂是人文性的课堂,体现着人文性的关怀,教师的人性与学生的人性相互碰撞,会发出动人的火花。
  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心理特殊的女生,学校领导要找她谈话,叫我通知她。由于该生的心理特殊性,我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心,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我撒了个谎,叫她到校长办公室帮我去取东西,她爽快地去了。当课上到半节课时,这一女生满脸怒气地回来了,气赌赌地趴在座位上,手在纸上不停地写着什么。我和其他同学看到这一幕,心里都吃了一惊,因为这一女生往往会有一些过激的行为。正巧,那天学的课文是《穷人》,学生在体会了穷人的家境贫穷后,又体会到了穷人的心地十分善良。就在这时,一位男生说了一句:“老师,你也很善良,你在刚才上课前使用了一招善意的谎言。”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一起附和道:“是的,刚才我们都明白。”我看到这情景,非常感动:知我者,我的学生也。我脱口而出:“理解万岁!”课堂上这一节外生枝,验证了歌德的话,学生的眼睛不仅看到了纸上的话,而且看到了纸的背面,人性灵在焕发光彩。正如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语文的教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情感的沟通,心灵的碰撞和用心的呵护,文字的鲜活,但内涵更为丰富。
  三、人性灵的故事思索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关于过沟的问题,大致内容如下:春游时遇到一条水沟,不宽,但水浑浊,看不到深度,但一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小桥横亘在沟上。老师的问题是:请问,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沟的对岸。同学们有的选择奋力一跳,有的选择挽起裤腿趟过去,有的说要找一根木棍撑过去,还有的说要找一块木板搭在沟上走过去。而只有一个学生的回答与众不同,他选择的是拼命从站立点跑向那座桥,从桥上绕过去,再跑到站立的对岸。
  同学们说他痴傻,取笑他。老师却没有急于说明这些答案的对错,他问这个绕桥而过的孩子:为什么这样选择。孩子说:“跳,用力不够可能掉进沟里,也可能落到沟边的软土上滑进沟里;挽起裤腿趟那不知深浅的水,让人害怕;用木棍撑,一怕木棍短撑不起来跌入沟中,二怕撑起的木棍忽然折断;而在荒野里,是很难找到搭沟的木板的,因此,我选择拼命地跑过去。这样可能会累一些,时间长一些,但这样过沟心里有底、踏实。”听了故事后,我的学生的答案也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分析,就是学生的人生过程,就是学生做人做事的过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有各自的人生之路,该选择怎样地过沟,学生自然有数,这样的语文课堂是焕发生命的课堂,是从小语文观转向大语文观的课堂。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你们抱着这种精神去教导小朋友,总是不会错的。”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提升生命韵味,陶冶人文情怀。语言和精神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两根支柱,离开了精神的语言缺乏生气灵性,离开了语言的精神空洞乏味。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把握好语言和精神的关系,通过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增加语言灵性,提升精神悟性,行使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使语文学习真正为学生打好“语言发展”和“精神提升”的基础,让语文课堂的人性,处处焕发灵性,处处焕发光彩。
  
其他文献
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转化过程。是生物圈内基本的物质循环之一。大气中的氮经微生物等作用而进入土壤,为动植物所利用,最终又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返回大气中,如此循环往复,维持自然界中氮元素的相对稳定。   氮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基本元素,它存在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是构成诸如DNA等核酸的基本元素之一。在植物中,大量的氮素被用于合成可进行光合作用供植物生长的叶绿素分子。   空气中含有大约78%的氮气,占有
期刊
摘要:本作品主要通过观察社会生活片段而作,本人主要从“留守”二字着笔,勾勒出家乡父老的岁月沧桑。与其说是留守家园,倒不如说是夕阳晚景图。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世代在土地上耕耘的农家子弟,从此告别了祖先的职业,汇入了外出务工的滚滚洪流中,年富力强的青年夫妇纷纷告别乡土,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奔赴经济建设的远方,为了自己的理想,撇下了父母、孩子,也撇下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
期刊
一、教材内容设置要切合学生实际   1.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取的部分课文过长,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课文中,长篇课文不少,翻译的外国作品也很多,而且普遍较长。在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六单元中,《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虽然是中文作品,也达到了全文33个自然段。 而在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中,《“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翻译的课文竟然达到了47个自然段。这么长的课文,让我们成人来理解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笔者对困惑了多少年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在困惑中求证解惑的方法,深深地期待历史教学出现花开满园的迷人风景。  初中历史课教学作为基础学科教育,历来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在十几年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有着深切的体会。究其缘由,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受教育”体制的影响。中考成为学校教学的指挥棒,片面追求升学率成为各学校重视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各学科有了“
期刊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称为体验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体验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实际,接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联系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
期刊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朗读的重要性也被每一位重视语文教学的老师在实践活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验证。有关朗读训练的具体操作,有好多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究  一、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声音比文字更能刺激、调动各种器官的积极性。因此对于初学阅读的小学生来说,朗读是他们理
期刊
当今社会,“科教兴国”战略日益深入人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应该从长远的观点认识到这个问题。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则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美好人格的塑造者,更是校领导进行教育工作的坚强后盾。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几种角色,供同仁们参考。  一、良师益友角色  首先,班主任应该有强烈的责任
期刊
一、后进生的转化  所谓后进生,一般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表现不好,学习成绩跟不上同龄儿童的学生。有些学生学习成绩虽然不差,但缺点错误较多且较严重,也被视为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的成败不仅取决于班主任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而且取决于班主任的教育技巧。  班主任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消除疑惧,密切关系  后进生由于平时表现不好,学习成绩差,会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因
期刊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学是造型的艺术。语言文字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于学生其他功课是一种有力的支持。而且,语文教育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和健康志趣,进而帮助他们形成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门工具学科,语文在所有功课中占用的课时多、时间长,然而效果却不理想,学生厌学现象较为突出,教育水平与时代差距拉大,学而不能所用成了制约全面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素质的瓶颈。  怎样才能改变语文
期刊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应该说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根基,成长的臂膀,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我校多年来始终把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少先队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部门,密切配合学校,不断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将文明礼仪教育与少先队礼仪文化相结合,与学生管理、校园安全教育相结合,以多彩的活动展示、训练体验形式为途径,结合孩子特点,创设了“快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