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称为体验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体验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实际,接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联系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这样,既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实践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简单的统计”时,我结合家庭用水、电、煤气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统计表里,来反映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这时候,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启发,让他们知道数学存在于所有的生活中,提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态度。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就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积极地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亲身经历,实践出真知
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直接经验,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新知。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老师应该结合实际,用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打开学生狭隘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种实践性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当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答案的时候,老师不妨对他们进行赞扬,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利于学生进步。
三、认真归纳,总结错误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难免出现不同的错误,这些错误在体验学习中也是很宝贵的,通过这些不同错误,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解释形成答案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想法,要允许学生“争辩”,然后,教师对这些错误进行逐个分析、归纳,认真总结“错误”究竟有哪些,各类“错误”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样,教师既摸清了学生对问题认识不清的根源所在,学生也从老师的点拨中得到启发,加深了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学生经历“错误”体验,达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更能体验到“错误”的感慨和成功的愉悦。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并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获得“错误”的体验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到的结果,往往比老师灌输给他们的“答案”更有说服力。
当学生意识到这些错误之后,教师千万别忘了最后给他们补充一下,让他们根据这些错误寻找正确的答案,给学生留下悬念,然后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最后老师结合他们的答案,把正确的结果讲解给学生,告诉他们错在哪里,是因为什么才导致错误的,并让他们认真地记住要点。这样,会在他们的心里边形成一种很深刻的印象,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将不会犯错。
四、结合实际,精心准备
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样不但能够将体验学习,更好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在体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兴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劳素华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问”[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
[2]单亮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初探[J]. 现代教学研究,2009,(5)。
一、联系实际,接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联系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这样,既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实践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简单的统计”时,我结合家庭用水、电、煤气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统计表里,来反映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这时候,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启发,让他们知道数学存在于所有的生活中,提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态度。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就能够激励学生积极地探索,敏锐地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积极地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亲身经历,实践出真知
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直接经验,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新知。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老师应该结合实际,用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打开学生狭隘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种实践性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当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答案的时候,老师不妨对他们进行赞扬,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利于学生进步。
三、认真归纳,总结错误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难免出现不同的错误,这些错误在体验学习中也是很宝贵的,通过这些不同错误,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解释形成答案的来龙去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想法,要允许学生“争辩”,然后,教师对这些错误进行逐个分析、归纳,认真总结“错误”究竟有哪些,各类“错误”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样,教师既摸清了学生对问题认识不清的根源所在,学生也从老师的点拨中得到启发,加深了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学生经历“错误”体验,达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学生更能体验到“错误”的感慨和成功的愉悦。各位老师可以根据对这些“错误”进行纠正,并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获得“错误”的体验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到的结果,往往比老师灌输给他们的“答案”更有说服力。
当学生意识到这些错误之后,教师千万别忘了最后给他们补充一下,让他们根据这些错误寻找正确的答案,给学生留下悬念,然后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去寻找答案,最后老师结合他们的答案,把正确的结果讲解给学生,告诉他们错在哪里,是因为什么才导致错误的,并让他们认真地记住要点。这样,会在他们的心里边形成一种很深刻的印象,下一次遇到同样的问题将不会犯错。
四、结合实际,精心准备
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样不但能够将体验学习,更好的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去,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在体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兴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劳素华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问”[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
[2]单亮 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初探[J]. 现代教学研究,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