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的合法性与和谐理性的建构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h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所面对的所有危机中,最根本的是发展的危机,其实质就是人与世界的分裂,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自身的分裂与冲突.发展危机是源生性危机,其根源在于人类理性的分裂与冲突,理性由全面的普遍理性演变成了残缺不全的、片面的实证或工具理性.理性的单向度导致了发展的单向度,理性的单极化导致了发展决定论.走出发展合法性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建构多元理性与理性的多向度,建构"完整的人"与"完整的世界",走向和谐理性,从而建立起发展的普遍根基.
其他文献
18世纪的西欧,“自利”作为一种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成为众多思想家争论的敏感话题。斯密揭示了自利的两层含义——自保与虚荣,并通过阐释“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和利用斯多葛派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定本,较稿本作了不少改动。作者在定稿时,既试图贯彻理论思考,又希望摆脱理论文本的外在形态。这是他当时在哲学上游移于先验论和经验论之间所造成的。
魏晋时期形成一个学发展的高潮,玄学家们通过以道释儒的方式创造性地诠释,建构了一种玄学化的内圣之道.这一圣人之道在价值取向上认为自然高于名教,在本体论上以无为宗,在方
本文对赵紫宸关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会通的思想及其实践做了评析与介绍,指出:赵紫宸准确地抓住了中国文化的特征,找到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会通点:自然倾向、伦理倾向、艺术倾
道德的根本问题在于如何协调社会需求与个人私欲之间的冲突,并最终使社会需求完全压制与之相冲突的个人私欲.道德附魅以神魅作为道德的基础,从而使道德的社会需求借助神魅的
在一般意义上,疾病的伦理判读极大地拓展了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德行律条和理论体系;促进了对社会文化的审慎批判和多元反思;提供了社会文明和人类生存的人文关怀维度。在
生活世界的发现,是当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成就。生活世界的先验化、理性化、本体化和政治化是生活世界理论的四种基本范式。回到生活世界,直接导致了先验主体性的解构,宣告了先
当儒学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之后,历史上每次变法与改革,都必须先在儒学学理上找到根据。康有为等人发动的维新变法,就是以儒家的春秋公羊学为理论根据的,他以《春秋繁露》为依
异族通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文化之间的互动,并常常由结婚对象个体之间的关系,引入民族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异族通婚的频率和比例,离不开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底色。因此,异
境外培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但传统评估方法难以对其效果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本文结合某企业境外培训的实践经验,剖析和探讨了多维度评估体系在境外培训项目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