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构建学生发展的平台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UGUO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要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应当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取终身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下面谈谈笔者在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课堂的一些做法。
  
  1.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思维能力
  
  《辞海》把“情境”分为三类:“真实的情境,指人们周围存在的他人或群体;想象的情境,指在意识中的他人或群体,双方通过各种媒介物载体相互影响;暗含的情境,指他人或群体行为中包含的一种象征性的意义,”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孙晓天教授认为:数学问题情境应当满足两条:一个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适合做数学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接口;另一个是能成为学生应用数学和创新、发现的载体,依照这个原则可把问题情境分成:现实的、超现实的(虚拟的)、学生知识储备和经验中已有的三类,由此可见,问题情境不一定就非得是生活里面有的真情实景,有时候情境也可以是很抽象的,夏小刚博士指出:随着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及学校数学内容的抽象性的不断增加,教师所创设的数学情境可能应更多地立足于数学内部本身,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见,数学问题情境并不只是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数学等知识的。
  
  2.充分展示清晰的学习过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有些教师在上课解决问题时顺利流畅,讲解定理、概念、例题、习题似乎滴水不漏,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一种单向的活动,同时也掩盖了教师备课中的深入思考,掩盖了教师解决问题时自己经历的曲折或失误,教师应当向学生展示清晰的数学学习过程,当学生问到某些较困难的问题时,乐意和学生共同思考、一起寻找解决办法,学生不但有机会学习教师分析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有机会了解,原来教师在解决问题时也会遇到挑战。也会经历曲折与失误,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十分有益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在不断引导、解释、归纳、规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揭开事物的真相,例如,在研究“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两边距离相等”这个结论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①画∠AOB并作角平分线OP,OP在∠AOB中起什么作用?②OP上任取一点作两边的垂线段,你发现此垂线段有什么特征?③在OP上再取一点有什么结论?④你能发现角平分线上的点特征吗?你能证明吗?⑤你还能发现什么结论?如果过OP上任作一点M,做两边的垂线,你能否得到什么结论?⑥关于OP的特殊位置和性质,你现在是否有更好的理解?
  
  3.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培养协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合作交流,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交流是一种能使学生主体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的方式,是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在课堂上,学生如果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及过程,通过相互交谈、倾听、讲述,使发现得以分享,零乱的知识得以组织,模糊的认识得以澄清,猜测得以验证或否定,观点得到辨析或认同,就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既是受到充分尊重的独立学习者,又是他人的伙伴与协作者,因此交流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互动、协作精神和群体意识,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创造有利于合作交流的气氛与环境,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获得数学知识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基础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4.充分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要开放课堂就必须充分相信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地,任何教育活动只有学生这个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发生作用,充分相信学生,其实就是对教育主体——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完整的发展中的人,教师的“教”应放在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地位,过去在应试教育的支配和影响下,我们总以为自己比学生高明,总以先知先觉者的身份出现,对学生指手画脚,把学生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规定得死死的,这样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没了个性,没了主见,没了兴趣,学生像“储存器”,被教师不停地输入“死知识”,这样的教学何谈尊重和信任,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点燃他们的智慧之光。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应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为唯一目标,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聚焦点”。
  
  (责任编辑:金铃)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应用语言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深入发展,教育工作者日益认识到,有助于学习的活动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但它有别于正规的课堂教学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是有效的英语教学连接形式。英语教育学理论将活动课看做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形式,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英语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课堂为中心,开展社会实践、文学欣赏、科技活动等。英语活动课是师生间和学生间用英语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场所和
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心中有概念,才能学好几何,所以概念教学尤为重要.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首先对概念深入理解,既要启发学生对概念进行分析、综合、抽象,还要讲清概念的内涵所在、来龙去脉和形成过程,阐明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更要突出教学的艺术性.    一、正确理解,把握概念中的主要成分    几何中的一些概念常常用较长的句子来表述,分清这些句子的主
【摘 要】 书面表达是一种输出技能,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书面表达在中考里占一定比例的分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系统地训练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关键词】 英语中考 书面表达能力    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写是最高级的语言输出方式,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种技能。近年来,在广西各地市的中考试题中,书面表达都占一定比
目的;观察化瘀消肿汤合解毒化瘀丸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迈之灵治疗),治疗组(采用化瘀消肿汤合解毒化
目的:观察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腔化疗配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胸腔穿刺置管引流,胸水引流干净后胸腔内注入顺铂及丝裂霉素,同时给予参麦注
生物教学和其他科目的教学不同,它主要侧重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线索展开课程体系,精选学生终身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加强生物科学中基础和核心的内容,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及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作用,全面提高全体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可见,生物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主动性,也是很多生物教育工作者
作用一:根据生物体外在的性状表现判断生物性别  判断方法:要想通过子代幼体的表现型看出子代性别,则亲本需满足的条件为:性纯合体(xx、zz)为隐性性状;性杂合体(XY、Zw)为显性性状,此时亲子代间表现型的特点为:子代雌性个体为显性性状,与亲代雄性个体表现型相同,子代雄性个体为隐性性状,表现型与亲代雌性个体相同。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主动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主要途径,事实上都是导的作用。学是教的根本目的,本文研究历史教学中“导与学”的关系,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否学到家,教师是否恰当运用教学方法,都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研究“导与学”,首先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积极性和特长,然后围绕培养学生能力而
摘要:校企合作是促进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策略,它使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它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而掀起的一股教育风潮。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不能对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给予有效监控,这使质量监控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适应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改革的要求,文章提出由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共同进行实施的校内和校外两种质量监控对新型教学模
摘 要:创设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化学知识特点决定的,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化学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实验、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学生的认知冲突、课堂生成资源等途径创设教学情境.  关键词:化学 情境 探究 课堂    说到情境,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g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g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美味佳肴时把它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