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2
摘 要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符合培养接班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关键词 体育 素质 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改进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强调教材的稳定性,体现教材内容的理论性、新颖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性,重视更新教材内容与教学措施,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教给学生。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其主要途径为: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追求高尚人格的建立,不断完善自身;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等。
(一)培养学生自强立志、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体育课上教师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立志勤学,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爱国爱校、诚实守信、自律自尊、自主自治的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教育学生爱国爱校,爱护公物;真诚待人,文明礼貌;言行一致,为人正直;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课上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结合作精神
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维护国家、学校以及班级的集体荣誉,更加热爱这个集体。其次教学过程中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组教学,学生在小组之间竞争活动中,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真理,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的学习苦中有乐,乐中有得。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课上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具有奋发上进的竞争意识,学会不断的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能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认识自己的长处,找出自身的优点,不断的努力,满怀信心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掌握、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智力、能力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运动与健身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场地设计,制作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至关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提供多种教具来引导学生提高体育锻炼的智能水平的发展,如田径教学的起跑、变向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命中率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羽毛球、乒乓球练习均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健美操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美感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运动与健康素质的培养
运动与健康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断提高体质体能的水平,以及对抗疾病的能力,培养坚毅、勇敢等优良品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
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具备心理系统的知识,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具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以及设置情景教学、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审美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审美观、审美能力、艺术知识、艺术才能和美的创造力及高尚的情操等品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
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
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练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综上所述,传统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向注重学生的内在变化的转变,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过程的转变。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转变教育观念,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树立教育素质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树立立体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学校的教育真正的做到素质教育全面化。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素质教育与教育素质[J].1997(01).
[2] 陈红.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3(04).
[3] 雷敏.当前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甘肃教育.2004(04).
[4] 崔相录.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5] 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2(06).
[6] 兰洪亮.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2006.
摘 要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符合培养接班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
关键词 体育 素质 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改进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强调教材的稳定性,体现教材内容的理论性、新颖性、内在结构性和智能性,重视更新教材内容与教学措施,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教给学生。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其主要途径为: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追求高尚人格的建立,不断完善自身;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等。
(一)培养学生自强立志、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体育课上教师鼓励学生遇到困难立志勤学,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爱国爱校、诚实守信、自律自尊、自主自治的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教育学生爱国爱校,爱护公物;真诚待人,文明礼貌;言行一致,为人正直;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课上要学会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团结合作精神
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维护国家、学校以及班级的集体荣誉,更加热爱这个集体。其次教学过程中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分组教学,学生在小组之间竞争活动中,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真理,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精神的培养。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的学习苦中有乐,乐中有得。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课上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具有奋发上进的竞争意识,学会不断的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具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能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认识自己的长处,找出自身的优点,不断的努力,满怀信心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文化知识的掌握、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智力、能力等,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运动与健身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场地设计,制作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以及动手能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至关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提供多种教具来引导学生提高体育锻炼的智能水平的发展,如田径教学的起跑、变向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足球的射门命中率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羽毛球、乒乓球练习均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健美操能培养学生的韵律感、美感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运动与健康素质的培养
运动与健康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断提高体质体能的水平,以及对抗疾病的能力,培养坚毅、勇敢等优良品质。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
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具备心理系统的知识,讲究心理卫生,保持心理健康,具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以及设置情景教学、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审美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审美观、审美能力、艺术知识、艺术才能和美的创造力及高尚的情操等品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
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
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练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二)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
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综上所述,传统教育观念必须更新,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向注重学生的内在变化的转变,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过程的转变。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转变教育观念,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树立教育素质观;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树立多元的人才观;树立立体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使学校的教育真正的做到素质教育全面化。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素质教育与教育素质[J].1997(01).
[2] 陈红.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3(04).
[3] 雷敏.当前中学体育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甘肃教育.2004(04).
[4] 崔相录.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5] 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科学研究.2002(06).
[6] 兰洪亮.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