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学生中考的成绩核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人物是历史课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德育教育是目前国内教育提倡的,如何将二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心、高尚的品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习惯,对于尽快实现历史德育教学目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历史人物德育;渗透方法;策略
一、 引言
当今社会需要德智兼备的人才,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势,基于此,对学生人格进行重点培养,使其能够具有高尚的德行就成为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笔者认为身为课程的教学者,应该在该课程中贯彻德育教育,学会用历史人物,给学生渗透历史教学。
二、 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的历史文化积淀较深,在古往今来的漫长史诗中,出现了很多巨匠,他们或为国家勇于牺牲,或为国家致力于科技研究,或对国家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总结而得,其根源皆源于他们的爱国主义。历史教学期间,教师要学会运用历史人物与正反面例子,为学生创造氛围,起到感化作用,将爱国主义的精神深深地“移植”于学生心中。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楚国,一心想使国家强大,进宫劝说楚王改革,不料遭人陷害,逐出楚国,但他依然为楚国担忧,公元前278年,秦国将楚国攻破,屈原悲愤万分,所以让自己以身殉国。让学生根据《离骚》这篇诗词,想象屈原在流放期间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想法,从他身上体现了哪些品质,不难发现他以国事为己任、关怀民生的可贵精神。或又例如林则徐,他在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时,看到鸦片带给国人的灾难,所以其挺身而出,提出禁烟的主张,才有了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随后他赶往广州实施禁烟行动,缉拿烟贩,并强制命令外商人缴出鸦片,林则徐亲自来到虎门海滩,销毁鸦片,他用决心和勇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的强大,树立民族自尊心,弘扬民族精神。
三、 责任感教育
不难发现,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正是因为林则徐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才会有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因为魏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会直言不讳,成为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因为孙中山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推翻满清政府,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如今社会存在着很多道德問题,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社会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存在一定的欠缺,而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处于初步形成期,作为历史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责任。
四、 高尚品行教育
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其所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会深深地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关乎国家声誉,因此,各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用历史人物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如文天祥,没有被敌人的严刑拷打、百般酷刑所屈服,面临严峻的考验,文天祥表现出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惊天地泣鬼魂。再如一代伟人周恩来,他从小热爱祖国,志向高远,在他12岁那年,校长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同学回答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家人扬眉吐气,有的说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和道理。这时,只见校长摇了摇头,来到周恩来面前,想要听他的回答。周恩来站起身来,说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声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时仅有12岁的周恩来就有了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志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畏艰难,奋发图强、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是这些仁人志士,推动着民族不断地发展,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学生的品行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材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 勤劳节俭教育
艰苦奋斗一直被视为人类的美德,勤俭节约同样如此。其实,不论社会发展到何时,这些优秀的品质都不应该被视为“糟粕”而被丢弃。我国历史上不乏众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历史名人,他们是后人的榜样。例如隋文帝,其至今仍以节约被提起,面对马车的损坏,其没有因为身为君王换新的,而是命人修补。有一年闹饥荒,他看到百姓吃糠咽菜,责备自己没有治理好国家,下令饥荒期间不吃酒肉,由于隋文帝的勤俭,隋朝的经济很快就繁荣起来。再如,周恩来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典范,他饮食清淡,从不浪费一粒粮食,穿衣朴素,破了补,再破再补,他一件睡衣穿补73次,穿20年。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忘本,要珍惜自然资源,继承和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最好的教材。教师讲解过程中,可以以具有高尚品质与优秀品德的名人为榜样,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为学生渲染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行、勤俭节约的品质,成为一个德智兼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而实现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爱玉.刍议利用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之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2]孟丽荣.如何发掘和利用初中历史教材进行德育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11).
作者简介:
王淑英,黑龙江省大庆市,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五中学。
关键词:历史人物德育;渗透方法;策略
一、 引言
当今社会需要德智兼备的人才,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势,基于此,对学生人格进行重点培养,使其能够具有高尚的德行就成为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笔者认为身为课程的教学者,应该在该课程中贯彻德育教育,学会用历史人物,给学生渗透历史教学。
二、 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的历史文化积淀较深,在古往今来的漫长史诗中,出现了很多巨匠,他们或为国家勇于牺牲,或为国家致力于科技研究,或对国家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总结而得,其根源皆源于他们的爱国主义。历史教学期间,教师要学会运用历史人物与正反面例子,为学生创造氛围,起到感化作用,将爱国主义的精神深深地“移植”于学生心中。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楚国,一心想使国家强大,进宫劝说楚王改革,不料遭人陷害,逐出楚国,但他依然为楚国担忧,公元前278年,秦国将楚国攻破,屈原悲愤万分,所以让自己以身殉国。让学生根据《离骚》这篇诗词,想象屈原在流放期间是什么心情,有什么想法,从他身上体现了哪些品质,不难发现他以国事为己任、关怀民生的可贵精神。或又例如林则徐,他在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时,看到鸦片带给国人的灾难,所以其挺身而出,提出禁烟的主张,才有了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随后他赶往广州实施禁烟行动,缉拿烟贩,并强制命令外商人缴出鸦片,林则徐亲自来到虎门海滩,销毁鸦片,他用决心和勇气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真实的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的强大,树立民族自尊心,弘扬民族精神。
三、 责任感教育
不难发现,这些优秀的历史人物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责任感也称责任心,正是因为林则徐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才会有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因为魏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会直言不讳,成为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因为孙中山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才会推翻满清政府,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如今社会存在着很多道德問题,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社会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存在一定的欠缺,而学生的人格和品质处于初步形成期,作为历史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责任。
四、 高尚品行教育
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其所具备的思想道德意识会深深地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关乎国家声誉,因此,各科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用历史人物作为材料,引导学生学习他们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如文天祥,没有被敌人的严刑拷打、百般酷刑所屈服,面临严峻的考验,文天祥表现出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惊天地泣鬼魂。再如一代伟人周恩来,他从小热爱祖国,志向高远,在他12岁那年,校长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有的同学回答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家人扬眉吐气,有的说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和道理。这时,只见校长摇了摇头,来到周恩来面前,想要听他的回答。周恩来站起身来,说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声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时仅有12岁的周恩来就有了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志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畏艰难,奋发图强、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是这些仁人志士,推动着民族不断地发展,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学生的品行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材料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 勤劳节俭教育
艰苦奋斗一直被视为人类的美德,勤俭节约同样如此。其实,不论社会发展到何时,这些优秀的品质都不应该被视为“糟粕”而被丢弃。我国历史上不乏众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历史名人,他们是后人的榜样。例如隋文帝,其至今仍以节约被提起,面对马车的损坏,其没有因为身为君王换新的,而是命人修补。有一年闹饥荒,他看到百姓吃糠咽菜,责备自己没有治理好国家,下令饥荒期间不吃酒肉,由于隋文帝的勤俭,隋朝的经济很快就繁荣起来。再如,周恩来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典范,他饮食清淡,从不浪费一粒粮食,穿衣朴素,破了补,再破再补,他一件睡衣穿补73次,穿20年。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忘本,要珍惜自然资源,继承和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最好的教材。教师讲解过程中,可以以具有高尚品质与优秀品德的名人为榜样,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为学生渲染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行、勤俭节约的品质,成为一个德智兼备、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而实现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爱玉.刍议利用历史人物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之策略[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
[2]孟丽荣.如何发掘和利用初中历史教材进行德育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11).
作者简介:
王淑英,黑龙江省大庆市,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