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媒体融合浪潮下,传统广电媒体与移动互联平台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态势。电视直播与移动视频直播也逐步呈现出合流态势。在移动互联时代,电视直播话语应通过转变话语方式、打通话语场景、创新话语形式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变革话语生产机制,实现直播内容增值,助力电视媒体转型為多种内容形态产品,成为具备强黏性用户社区的全媒体载体和平台。
【关键词】电视直播;话语;移动视频直播
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正从初期探索进入深度攻坚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各级电视台在移动化进程中纷纷布局“两微一端”,立足平台网络化、渠道生态化,把直播作为突破口,精心打造融媒体内容产品。
目前传统广电媒体转型新媒体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一是“两微一端”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二是虽然在新媒体端口进行的直播频次呈现井喷之势,但其网民参与度、影响力却微乎其微,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只停留在建成移动直播平台技术“端口”,而无法形成挑战商业移动网络直播端口的竞争力。大部分传统媒体在“两微一端”的实际运营中仅将电视渠道直播系统平移到了新媒体端口中,缺乏用户意识和互联网思维。传统媒体原本拥有强大的专业直播团队和不可比拟的内容优势,为何在向新媒体转型后没有解决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呢?这背后有着以“时间”逻辑为主导的电视传播模式和以场景化、碎片化为主导的新媒体环境的“水土不服”,更有着电视直播话语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自身结构、传播方式、语言样态等深层次原因。
从媒介融合发展的角度看,很多学者已经对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转型做了许多研究。目前,移动网络直播已成为普通社会大众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信息传播、评论解读的重要手段。而直播话语是整个自媒体传播系统中的核心要素。移动视频直播能否为传统媒体电视直播带来新契机,本文从电视直播与移动网络直播的区别、电视媒介话语与移动互联网话语的异同出发,围绕移动化网络对电视直播话语的影响以及电视媒体如何去适应移动传播带来的挑战并改变直播话语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移动互联给电视直播话语带来的影响
“话语”作为一个术语,首先出现在语言学中。英国著名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曾对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有经典的论述。“他认为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意义的生产阶段:电视专业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成品’阶段,也就是电视作品的完成状态;第三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观众的解码阶段。”[1]事实上,传播的过程就是视听符号加工编码的过程,电视传播尤其是直播过程受语言规则和传播主体认知系统的综合节制而生成符号,这一编码过程同时受制于社会实践和认知能力。
电视直播话语是指在电视新闻生产场域中以直播方式表达某种立场的直播语言和直播言语行为的仪式性传播。包括显性直播话语(主持人、编辑记者等媒体从业人员的直播言语以及媒体客观操作与实践)和隐性话语(广电媒体的机构环境、宣传政策导向、社会实践背景的意识形态等)。
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视频直播模式对既有的电视直播话语产生了巨大冲击,高度结构化、仪式化、主流化的叙事语言已不适应以民间话语为主的私人化、个性化、生活化的网络直播形态。电视直播话语是以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在新闻直播中对媒体话语的制作和构建线性单向输出直播文本,观众在观看电视直播时对直播文本的理解和认知缺乏反馈渠道,同时电视直播内容往往预先设置,既定的单一情节缺乏用户黏性,仅能最大限度还原新闻事实,无法满足广大网民的猎奇欲望,导致新媒体用户尤其是长期使用互联网的年轻网民大量转向商业视频直播。
二、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话语的比较分析
电视直播是一种精英主义取向的、自上而下高度结构化的传播方式。以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为指导,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全局性问题或重点性问题。从直播内容和专业程度来看,电视直播往往关注重大事件,传播覆盖面广,依托专业视频画面,与音频相结合,体现出专业性、兼容性、开放性等特点。网络直播具有极大的兼容性,直播内容呈现个性化、随意性、生活化等特点。
(一)电视直播话语特征
电视直播话语呈现准确性的特点,易于被受众理解,话语逻辑严密、高度凝练。同时,在电视直播语境中,因传播主体受到媒介组织、职业身份、专业训练等影响,会将符合电视传播逻辑的话语思维内嵌于整个直播过程,强化电视直播的专业性,淡化真实交际意图的随意性,从而体现了劝服性新闻场景描述的话语方式。例如2020年6·1、6·7、6·18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自生长能力”颇强的湖南卫视以电视直播的形式,连续推出三台不同风格定位的电视晚会,并对不同主题风格的晚会进行加工、综合、再造和创造。6·1趣味运动会,关注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6·7扶贫晚会,密切关注弱势群体,营造出强烈的整体视听效果;6·18超拼夜,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消费信心。电视直播晚会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主流广电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二)网络直播话语特征
与以“客厅文化”为主的固定场景观看约定性强的电视媒体不同,移动互联媒体因其便携性、小屏幕特征,实现了跨时空场景、跨媒介叙事的传播特征。移动网络直播话语呈现模糊性特点,多是以生活用语、网络用语、官方用语为主的多重复合结构。
网络直播话语无须精细的编排设计,日常生活中的吃饭、运动、购物等行为都可进行直播,简单的对话甚至自我独白等微单元话语渐成网络直播的主要手段。例如有着“淘宝带货直播一姐”之称的电商主播薇娅,不同于电视购物节目中主持人声嘶力竭地极力渲染推销产品,薇娅在带货直播中充分贴合网民心理期待,重点介绍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每场直播都以“话不多说,我们先来抽波奖”开头,简单直接的开场增进了与粉丝的互动,加深了好感,在推荐产品时多结合自己家人、工作人员使用过的经历,给观看直播的受众带来愉悦的购物体验。 三、移动互联时代电视直播话语创新策略
(一)转变话语方式,使主题表达个性化
传统电视媒体直播往往以大事件、大活动、大场景为对象,直播中的理性话语、电视专業话语、新闻话语、官方话语等相互套叠形成具有严密逻辑链条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叙事。这样的话语形态造成了“谁说谁看”“说谁谁看”或“说得多看得少”现象的普遍存在,因此,主流电视媒体应彻底转变话语方式,注重创新话语表达方法,用前沿的形式、时尚的表达、亲切的语言,实现信息的网络化传播。比如重庆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运营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第1眼,在“主播教你说普通话”系列短视频中,主持人充分发挥有声语言专业技能,在视频中结合普通人的生活场景,用诙谐幽默的亲身示范对比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突破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僵化话语模式和固定套路。
主流媒体跨媒介直播叙事过程不仅仅是受众简单认知信息的过程,还要融入日常生活话语、网络流行话语、个性观点话语为主要传播载体,实现传播主客体的交融统一。
(二)打通话语场景,使互动表达社交化
面对以社交功能为主的移动网络视频直播的冲击,电视直播应打破单一场景,在直播过程中增强互动性,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在台网联合直播过程中尝试使用弹幕互动,例如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中国舆论场》节目在每期直播中关注全球热点新闻,并邀请网友通过微信“摇一摇”进入直播成为在线虚拟观众,其发布的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将在演播室大屏幕中显示。同时邀请演播室时事评论员用专业的分析、科学的解读回答网友提问。不断生成的弹幕评论与原有直播话语形成“互文”产生新的意义,并作为新的内容进入直播链条。
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并不是不关心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其根源在于主流媒体呈现的报道内容缺乏接近性、生活性。电视媒体如果打通话语场景,以主流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吸纳网络传播的社交化优势,在海量纷繁的直播信息中进行整合互动传播,使电视直播话语渗透于不同的传播空间,将会不断拓宽电视媒体的信息流动渠道,吸引更多受众关注。
(三)创新话语形式,使情感表达混搭化
电视直播擅于向观众营造仪式空间,并通过节目内容激发积极的情感能量。尤其是在仪式性、事件性直播中,观众沉浸在通过电视特有的视听语言专业调度中,宏大的直播画面与修辞性的话语相结合,很容易激发其深层次的情感寄托。例如国庆阅兵直播中场面恢弘的多机位展现,配合声情并茂的解说词,能够迅速凝聚起受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而以社交为目的的移动视频直播则是在日常生活空间与直播虚拟空间的高度重合中发生情感勾连,“睡播”“买播”“吃播”等生活化直播类型,不仅仅单纯展示草根平民的生活状态,更是在直播中满足了受众情感服务性诉求,是对生活情景的碎片化提炼,更多呈现出泛娱乐化情感倾向。比如越来越多的传统广电媒体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人际传播优势和在电视观众中积累的信任优势,在新媒体上推出“主播说”系列短视频,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给观众留下的刻板印象回归到有血有肉的人格化传播主体。第一人称视角配合自然流露的副语言,还原主持人原本的情绪态度,真正发挥主流媒体与受众间的信任支点作用。
互联、互动、互通已成为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的本质特征,面对商业互联网平台的迅猛发展和市场冲击,传统电视媒体在推进移动化进程中,应充分创新话语体系,加速回流和聚合流失的用户群,利用电视直播话语的原有优势,拓展互动式、沉浸式、强体验感的直播场景,助力其转型为多种内容形态产品,成为具备强黏性用户社区的全媒体载体和平台。
参考文献:
[1]斯图亚特·霍尔.电视话语的制码解码[M]//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作者为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重庆新闻联播》主任播音员]
编校:王志昭
【关键词】电视直播;话语;移动视频直播
主流媒体的融合转型正从初期探索进入深度攻坚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各级电视台在移动化进程中纷纷布局“两微一端”,立足平台网络化、渠道生态化,把直播作为突破口,精心打造融媒体内容产品。
目前传统广电媒体转型新媒体过程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一是“两微一端”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二是虽然在新媒体端口进行的直播频次呈现井喷之势,但其网民参与度、影响力却微乎其微,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只停留在建成移动直播平台技术“端口”,而无法形成挑战商业移动网络直播端口的竞争力。大部分传统媒体在“两微一端”的实际运营中仅将电视渠道直播系统平移到了新媒体端口中,缺乏用户意识和互联网思维。传统媒体原本拥有强大的专业直播团队和不可比拟的内容优势,为何在向新媒体转型后没有解决传统媒体面临的困境呢?这背后有着以“时间”逻辑为主导的电视传播模式和以场景化、碎片化为主导的新媒体环境的“水土不服”,更有着电视直播话语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自身结构、传播方式、语言样态等深层次原因。
从媒介融合发展的角度看,很多学者已经对构建新型主流媒体以及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如何转型做了许多研究。目前,移动网络直播已成为普通社会大众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信息传播、评论解读的重要手段。而直播话语是整个自媒体传播系统中的核心要素。移动视频直播能否为传统媒体电视直播带来新契机,本文从电视直播与移动网络直播的区别、电视媒介话语与移动互联网话语的异同出发,围绕移动化网络对电视直播话语的影响以及电视媒体如何去适应移动传播带来的挑战并改变直播话语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移动互联给电视直播话语带来的影响
“话语”作为一个术语,首先出现在语言学中。英国著名学者斯图亚特·霍尔曾对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有经典的论述。“他认为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意义的生产阶段:电视专业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成品’阶段,也就是电视作品的完成状态;第三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观众的解码阶段。”[1]事实上,传播的过程就是视听符号加工编码的过程,电视传播尤其是直播过程受语言规则和传播主体认知系统的综合节制而生成符号,这一编码过程同时受制于社会实践和认知能力。
电视直播话语是指在电视新闻生产场域中以直播方式表达某种立场的直播语言和直播言语行为的仪式性传播。包括显性直播话语(主持人、编辑记者等媒体从业人员的直播言语以及媒体客观操作与实践)和隐性话语(广电媒体的机构环境、宣传政策导向、社会实践背景的意识形态等)。
移动互联时代的网络视频直播模式对既有的电视直播话语产生了巨大冲击,高度结构化、仪式化、主流化的叙事语言已不适应以民间话语为主的私人化、个性化、生活化的网络直播形态。电视直播话语是以电视媒体从业人员在新闻直播中对媒体话语的制作和构建线性单向输出直播文本,观众在观看电视直播时对直播文本的理解和认知缺乏反馈渠道,同时电视直播内容往往预先设置,既定的单一情节缺乏用户黏性,仅能最大限度还原新闻事实,无法满足广大网民的猎奇欲望,导致新媒体用户尤其是长期使用互联网的年轻网民大量转向商业视频直播。
二、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话语的比较分析
电视直播是一种精英主义取向的、自上而下高度结构化的传播方式。以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为指导,服务国家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全局性问题或重点性问题。从直播内容和专业程度来看,电视直播往往关注重大事件,传播覆盖面广,依托专业视频画面,与音频相结合,体现出专业性、兼容性、开放性等特点。网络直播具有极大的兼容性,直播内容呈现个性化、随意性、生活化等特点。
(一)电视直播话语特征
电视直播话语呈现准确性的特点,易于被受众理解,话语逻辑严密、高度凝练。同时,在电视直播语境中,因传播主体受到媒介组织、职业身份、专业训练等影响,会将符合电视传播逻辑的话语思维内嵌于整个直播过程,强化电视直播的专业性,淡化真实交际意图的随意性,从而体现了劝服性新闻场景描述的话语方式。例如2020年6·1、6·7、6·18这样的重要时间节点,“自生长能力”颇强的湖南卫视以电视直播的形式,连续推出三台不同风格定位的电视晚会,并对不同主题风格的晚会进行加工、综合、再造和创造。6·1趣味运动会,关注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6·7扶贫晚会,密切关注弱势群体,营造出强烈的整体视听效果;6·18超拼夜,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消费信心。电视直播晚会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主流广电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二)网络直播话语特征
与以“客厅文化”为主的固定场景观看约定性强的电视媒体不同,移动互联媒体因其便携性、小屏幕特征,实现了跨时空场景、跨媒介叙事的传播特征。移动网络直播话语呈现模糊性特点,多是以生活用语、网络用语、官方用语为主的多重复合结构。
网络直播话语无须精细的编排设计,日常生活中的吃饭、运动、购物等行为都可进行直播,简单的对话甚至自我独白等微单元话语渐成网络直播的主要手段。例如有着“淘宝带货直播一姐”之称的电商主播薇娅,不同于电视购物节目中主持人声嘶力竭地极力渲染推销产品,薇娅在带货直播中充分贴合网民心理期待,重点介绍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每场直播都以“话不多说,我们先来抽波奖”开头,简单直接的开场增进了与粉丝的互动,加深了好感,在推荐产品时多结合自己家人、工作人员使用过的经历,给观看直播的受众带来愉悦的购物体验。 三、移动互联时代电视直播话语创新策略
(一)转变话语方式,使主题表达个性化
传统电视媒体直播往往以大事件、大活动、大场景为对象,直播中的理性话语、电视专業话语、新闻话语、官方话语等相互套叠形成具有严密逻辑链条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叙事。这样的话语形态造成了“谁说谁看”“说谁谁看”或“说得多看得少”现象的普遍存在,因此,主流电视媒体应彻底转变话语方式,注重创新话语表达方法,用前沿的形式、时尚的表达、亲切的语言,实现信息的网络化传播。比如重庆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运营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第1眼,在“主播教你说普通话”系列短视频中,主持人充分发挥有声语言专业技能,在视频中结合普通人的生活场景,用诙谐幽默的亲身示范对比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突破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僵化话语模式和固定套路。
主流媒体跨媒介直播叙事过程不仅仅是受众简单认知信息的过程,还要融入日常生活话语、网络流行话语、个性观点话语为主要传播载体,实现传播主客体的交融统一。
(二)打通话语场景,使互动表达社交化
面对以社交功能为主的移动网络视频直播的冲击,电视直播应打破单一场景,在直播过程中增强互动性,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在台网联合直播过程中尝试使用弹幕互动,例如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的《中国舆论场》节目在每期直播中关注全球热点新闻,并邀请网友通过微信“摇一摇”进入直播成为在线虚拟观众,其发布的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将在演播室大屏幕中显示。同时邀请演播室时事评论员用专业的分析、科学的解读回答网友提问。不断生成的弹幕评论与原有直播话语形成“互文”产生新的意义,并作为新的内容进入直播链条。
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并不是不关心电视媒体传播的内容,其根源在于主流媒体呈现的报道内容缺乏接近性、生活性。电视媒体如果打通话语场景,以主流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吸纳网络传播的社交化优势,在海量纷繁的直播信息中进行整合互动传播,使电视直播话语渗透于不同的传播空间,将会不断拓宽电视媒体的信息流动渠道,吸引更多受众关注。
(三)创新话语形式,使情感表达混搭化
电视直播擅于向观众营造仪式空间,并通过节目内容激发积极的情感能量。尤其是在仪式性、事件性直播中,观众沉浸在通过电视特有的视听语言专业调度中,宏大的直播画面与修辞性的话语相结合,很容易激发其深层次的情感寄托。例如国庆阅兵直播中场面恢弘的多机位展现,配合声情并茂的解说词,能够迅速凝聚起受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而以社交为目的的移动视频直播则是在日常生活空间与直播虚拟空间的高度重合中发生情感勾连,“睡播”“买播”“吃播”等生活化直播类型,不仅仅单纯展示草根平民的生活状态,更是在直播中满足了受众情感服务性诉求,是对生活情景的碎片化提炼,更多呈现出泛娱乐化情感倾向。比如越来越多的传统广电媒体充分发挥主持人的人际传播优势和在电视观众中积累的信任优势,在新媒体上推出“主播说”系列短视频,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给观众留下的刻板印象回归到有血有肉的人格化传播主体。第一人称视角配合自然流露的副语言,还原主持人原本的情绪态度,真正发挥主流媒体与受众间的信任支点作用。
互联、互动、互通已成为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的本质特征,面对商业互联网平台的迅猛发展和市场冲击,传统电视媒体在推进移动化进程中,应充分创新话语体系,加速回流和聚合流失的用户群,利用电视直播话语的原有优势,拓展互动式、沉浸式、强体验感的直播场景,助力其转型为多种内容形态产品,成为具备强黏性用户社区的全媒体载体和平台。
参考文献:
[1]斯图亚特·霍尔.电视话语的制码解码[M]//大众文化与传媒.陆扬,王毅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作者为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重庆新闻联播》主任播音员]
编校:王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