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红字》中字母“A”的象征意义解读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63hs63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象征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艺术方式,是指借用具体的形象和事物来表达出某种特殊意义。19世纪的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尤其擅长用象征手法来突出自己作品的主题。《红字》中霍桑多出运用了象征手法,尤其是对字母“A”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以字母“A”开头,又以字母“A”结尾,贯穿了全书主线,将象征手法运用得淋漓尽致。霍桑赋予了红色字母“A”丰富的内涵,从开始贬义的“通奸”变成后来的“能干”和“值得尊敬”,不同的阶段字母“A”有着不同的含义。本文通过对字母“A”的各阶段的象征分析来解读《红字》这部经典著作。
  【关键词】霍桑;象征;字母“A”;《红字》
  【作者简介】毛丽巍(1991.10-),女,汉族,吉林长春人,长春财经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象征着“孤独”的字母“A”
  女主人公海斯特年轻貌美又出身于贵族,但是却嫁给了虽说学识渊博却有着身体残疾的奇灵渥思德,一个认为知识可以弥补身体残缺的人。他很少考虑海斯特的感受也经常忽视海斯特的内心想法,所以这段缺乏沟通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海斯特的内心是孤独(Alone)的,她渴望追求幸福的婚姻。所以当她遇到了年轻又受人敬仰的牧师丁梅斯戴尔的时候,她马上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了,两人迅速坠入爱河。所以一开始的“A”象征着海斯特的“孤独”。
  二、象征着“真爱”的字母“A”
  海斯特遇见了丁梅斯戴尔就陷入了爱情,法语中爱情这一词Amour的首字母恰好就是“A”,也正好是传达了海斯特对丁梅斯戴尔忠贞的爱情。这一点从做亲开头就可以看出来,海斯特宁可自己一人承担着这种通奸之罪也不愿意透漏出丁梅斯戴尔的姓名。即使是能够减轻她的责罚她都没有说出她爱人的名字。当她被送上刑台的时候,她丝毫不惧,不漏愧色,仿佛是爱情给了她巨大的勇气去面对世人恶毒的唾骂。她被释放以后也没有离开这个地方,而是带着孩子继续生活在这里,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这里有她最爱的人,所以即使在爱人死去之后海斯特仍旧守护着爱人。海斯特从不觉得胸前的字母是恥辱,她把他当成爱人的名字(Arthur Dimmesdale),最贴近心灵的地方,用心守护着。因此,字母“A”象征着海斯特和丁梅斯戴尔之间的伟大爱情。
  三、象征着“通奸”的字母“A”
  在清教徒眼中,触犯了第七戒,也就是通奸罪(Adultery)的人,胸前必须终身佩带红色“A”字,以示惩罚。女主人公海丝特因为和牧师私通怀孕而暴露了自己与人私通的事实,所以深受教条迫害的人们为了惩戒海丝特,将字母“A”佩带她胸前。在人们眼里,这字母象征着罪恶和不可饶恕,他们认为海丝特是一个荡妇,就应该终身接受他们的惩罚,终身佩带“A”以向人们赎罪。
  四、象征着“能干”和“天使”的字母“A”
  海斯特的绣工超级棒,这从她绣的红字A中就能看得出来。所以在刑满释放以后,海斯特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带着女儿搬到了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居住。当然无论走到哪里,人们对待海斯特仍旧像对待有罪的人一样,但是海斯特凭借着自己的手工活养活着自己和女儿。她把赚来的钱一部分给女儿珠儿打扮,剩下的就全部捐给了病房里或者急需用钱的人们,即使这些受过捐赠的人曾经嘲笑过她,她也乐于帮助。对于那些受过海斯特帮着的人,也渐渐放下了对于海斯特的嘲讽和谩骂,慢慢地接受了胸前佩戴红字的海斯特。海斯特的坚强感动着他们,海斯特的无私奉献感动了他们,所以此时海斯特胸前佩戴的红字已经变成“能干”(Able)的象征。每当人们有什么困难,海斯特总是帮着出谋划策,安慰他们,所以人们对于坚强又富有同情心的海斯特逐渐的报以尊敬理解和佩服。此时的红字A不再是简简单单的Able而是人们心中的Angle了。
  五、象征着“值得尊敬”的字母“A”
  丁梅斯戴尔内心承受着巨大的折磨,海斯特内心也遭受着巨大的煎熬。所以她劝说丈夫奇灵斯沃德放弃对丁梅斯戴尔的报复,但是失败了。所以她约丁梅斯戴尔在森林中见面,约定好三人一起远离这个是非之地。但是丁梅斯戴尔没有那么做,在第二天早上,他邀请海斯特和珠儿同他一起再次站到了刑台了,向大家宣布着他就是人们口中的那个奸夫。他内心压抑多年的秘密终于公开了,他也毫无遗憾的死在了海斯特的怀里。海斯特带着珠儿离开了那个地方。很长一段时间后,珠儿嫁人了,海斯特又重新回到这个地方,又重新将那新红的红字A佩戴在胸前。从此在漫长的悠悠岁月里,海斯特辛勤劳作,无私奉献。没人再把那胸前的红字当成是耻辱和罪恶的象征,而是变成了让人哀伤也让人肃然起敬(Admirable)的象征。
  《红字》是霍桑的代表作,也是让霍桑一举成名的作品,其象征手法的应用更是标志着美国长篇小说的重大突破。它的主题鲜明而深邃,形象力极其丰富,写作手法独特,使得《红字》这部作品闻名于世。霍桑对于红字A赋予了极其丰富的内涵,从一开始的“孤独”和“通奸”到后来的“能干”,“天使”和“值得尊敬”,字母含义的不断变化,也表达出了作者对于海斯特人性的赞美。同时作者也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清教徒泯灭人性的卑劣行为。
  总之,作者运用了象征手法赋予了字母A多重意义从而使整部小说的内容更丰富,主题更加鲜明,使人们真是体会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真实图景。所以,霍桑被誉为“象征主义先驱”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文献:
  [1]李公昭.新编美国文学选读[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霍桑,陈嵩译.红字[M].黑龙江:北京文艺出版社,2016.
  [3]胡尚田.论《红字》中的红字[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9(10).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是学生们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场所。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其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是一直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虽然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使课堂教学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但是不可否认这其中存在着很大的变数。课堂的这种动态生成的特性在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表现的更加明显。本文首先对于动态生成进行了简单的界定,概述了动态生成的意义,重点结合
【摘要】《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具体指出:“小学英语的教学活动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而是应该将英语的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课外语音作业作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可以将知识用于实践之中,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的同时,也能检查教师自身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浅谈小学英语课外语音作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实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及的文化是指具有社会意识形态的精神产品,具有继承性、阶级性、民族性、地域性及多样性的特点。在英语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多涉及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同时通过中外文化对比,来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赏力,为发展他们的跨
【摘要】尼古拉斯·斯帕克思被誉为“现代爱情小说教父”和“美国纯爱小说天王”,是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最多的小说家之一。《最后的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被改编成电影,风靡全美。该书通过讲述罗妮和弟弟乔纳来父亲的家乡北卡罗来纳州度过暑假时光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展现了浓浓的父爱以及甜美的爱情。在这部小说中,尼古拉斯·斯帕克思运用了大量丰富的象征手法,充分表现和深化了主题。  【关键词】象征手法;父爱;钢琴  【
【摘要】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也是现在教育的关注点,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英语的基础掌握并不是特别的扎实,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在不知不觉当中也失去了对学习英语的兴趣。现在学生讨厌学习的问题在中职学校当中也非常的普遍。对此,中职英语教育问题突显得尤为重要。为提升中职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对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对于教学方式应该制定有效的对策。文章将针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
【摘要】本文关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翻转课堂中的微课制作步骤,介绍了微课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三种分类,并总结归纳出制作微课时的注意事项。通過对高职英语微课的探究,为促进高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翻转课堂;高职英语;微课  【作者简介】段圆园,马扬眉,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红河州教育局“十三五”规划第二批课题一般课题(课题编号1352130)阶段性成果。  
【摘要】本文试图在Fauconnier和Turner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通过解读《现代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的第三单元A Dill Pickle课文的单词、短语、语篇等,旨在说明概念整合理论在基础英语教学中重要作用。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心理空间;基础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卢俊(1985- ),女,湖北荆门人,荆楚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大,随之高等职业学校数量不断增长,招生规模持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各界的重视,国家也为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台多项政策,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但仍然存在系统性问题。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教学定位模糊、教学模式结构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
【摘要】翻译是学生语言学习和应用能力的集中表现,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自由切换两种语言的能力。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语态以及语言习惯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把这一分析方法运用到大学英语课文翻译教学中,以提高课文翻译教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汉语言;差异;大学英语;课文翻译教学  【作者简介】苟巧丽,遵义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2016年省级翻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4018030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文化交流能力,培养现代化的英语人才,切实满足现阶段经济发展以及对外交往的需求。文章着眼于实际,以中国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思路,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与大学英语课堂的融合,不断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