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排在首位。人文底蕴,说到底其实就是人文素质。人文底蕴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异常重要。而人文素质的培养是离不开人文教育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并且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从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提供内隐学习的资源;用优良的校风感染学生,结合校名提出“永以致学,泰以修身”的校训,用丰富的文化资源陶冶学生,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为人的道理,提升文化素养,开发学习潜能,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很容易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即使不用借助记忆也能很容易、很自然地发生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十分有限,习惯养成更在于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思想精神的载体,它本身具有濡染作用,会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学生心灵。我校借助传统文化的桥梁,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从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早自习
清晨,A同学和其他同学一样沿着学校的一字黄线,一字成行,有序进校,一起快乐地走进班级,放下书包,拿出《三字经》,开始摇头晃脑地读起“人之初,性本善……”,每天早晨孩子们都要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共同进行20分钟的经典诵读。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教室时,校园里就响起了典雅的乐曲,伴随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新的一天就开始了。
2.课堂
徐老师的正在执教语文《诚实与信任》一课中,为了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她就用《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导出所要讲的内容;为教会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则用《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名句来引导学生。又如石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针对关爱他人的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逐步理解诗词的含义,使其幼小的心灵认识到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徐老师给课堂上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都喜欢听教师讲故事,我们小学低年级的课本里有很多关于国学经典的典故传说。如“乌鸦反哺”“黄香温席”“凿壁借光”等,这些小故事浓缩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祖祖辈辈流传下的美德。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述这些国学小故事,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加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感悟和理解。
3.课间
B同学课间正在倾听、模仿、吟诵经典诗文。旁边的流动书架上放着各种国学经典书籍。如果唱、读累了,那么便放下书本,信步走去国学长廊散散步,可以边放松边感受国学长廊的文化底蕴。
4.主题活动
今天是周五,小先生小慧正在主讲的“孺童慧语”,利用电视台共同分享国学经典的故事,用稚嫩的童声绘声绘色地讲述《程门立雪》《孔融让梨》《孟母断机》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学故事。教师主讲的“春秋微语”国学讲坛,身着汉服在讲述《华夏有衣,襟带天地——衣着服饰生活习惯》。国学社的《跪羊图》,一场场的家长开放日的表演,让家长落泪。每月进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经典诵读展示会,不止于此,还有元旦会演、校园广播站、国学社团、亲子诵读、家长开放日......国学经典已经融入在校园的血液里。如果您走进我们校园,那么随时可以听到课堂上洪亮的经典诵读声,课余时间处处有孩子们欢快的古诗吟唱,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里都彰显着国学文化……
一、丰富知识层面积累,培养学习习惯
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充分积累,是将其内化成品德、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学校应该注重先丰富学生国学文化知识层面的积累。我校有效利用持之以恒的国学诵读引导学生不间断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学诵读主要分布在上午8:00—8:20的早读时间和下午3:00—3:20的晚读时间;诵读内容分年段逐层递进,一年级引领学生诵读《三字经》《千字文》,二年级诵读《百家姓》《笠翁对韵》,三年级诵读《大学》,四年级诵读《中庸》,五年級诵读《论语》,六年级诵读《史记》。国学诵读看起来教法与学法单一,但是学校以学生六年一贯制为引线,进行整体设计,使得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在反复中逐渐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的文化储备。国学诵读不但培养学生读说的能力,在诵读中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学会感知内容、感受韵律、感悟内涵,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同时对于学生在诵读过程存在的疑惑,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古籍、网络等途径学会利用资源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反思力。并且学校定期举行校内班级诵读比赛,评选“经典诵读小先生”等活动,这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知识积累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反复性、递进式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再以清晰明了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将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
二、丰厚内心情感修养,培养生活习惯
生活和学习从来都不是割裂对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学习、品德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和迁移作用。并且当代儿童普遍存在着个人卫生差、自理能力差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也比较担忧。所以当下的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会生活的能力。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就提出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提出学生要学会健康生活。基于此,学校先后开办了由教师主讲的“春秋微语”国学讲坛和由学生主讲的“孺童慧语”国学讲坛,有机调动各学科资源,以专题形式呈现,从内在情感的调动上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华夏有衣,襟带天地——衣着服饰生活习惯》的“春秋微语”国学专题讲座中,由语文、美术、音乐、品社老师组成一个国学团队,身着汉服表演音乐老师排演的汉服舞蹈,给学生以心灵震撼和美的享受;品社老师讲解古丝绸之路上各国的服装服饰、文化礼仪等内容,吸引学生内心的向往;美术老师讲解汉服的款式和色彩搭配,同时联系现代学生生活提醒学生衣着要朴素大方;语文老师讲解汉服穿着中交领右衽等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由学习穿汉服到学习现代穿衣干净整洁。通过这一专题讲座,学生在心灵上对汉服和传统文化有了极高的自豪感,在情感上对衣着服饰的穿搭有了更深的体会。教师在开展“春秋微语”国学讲坛时,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进行反思,并联系本讲座的专题,搜集相关国学文化资料写一篇讲稿,通过评选参加由学生主讲的“孺童慧语”国学讲坛,学生就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进一步学习,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督促自我在生活习惯培养上不断发展。 另外,學校还通过校级国学社团来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采取反复性规则练习的方式。然而洛克提出:“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我们充分考虑到内心情感修养对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让生活充满仪式感”这一德育策略。食堂纪律以及学生的用餐习惯一直是件让学校头疼的事情,食堂空间广阔,学生人数多,虽然也出动了大队部进行检查扣分,但收获甚微。更有一些学生吃饭时没有关注到卫生、文明,还有部分学生挑食浪费。为此,我校专门成立“古代餐饮礼仪社团”。在社团活动中,老师结合学生的午餐情况,选取适合的礼仪整理成“永小午餐礼”手册,先向学生讲解这些古代用餐礼仪,学生在了解一系列古代餐桌礼仪后,教师还会设置“鸿门宴”古代餐桌礼仪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古代情境中感受餐桌礼仪带来的庄重感和仪式感。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明午餐礼仪习惯,学生通过学校午餐中的特定环节亲身感受到午餐的仪式感,在内心形成认同感,自然不再需要别人苦口婆心地说教。
除了午餐礼,我校结合传统文化还形成了固定的行走礼仪、放学礼仪等,学生在仪式感中自觉接受良好生活习惯的熏陶,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学生生活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三、丰实善能主题活动,培养交往习惯
当今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被父母娇生惯养,在家中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而小学阶段是儿童与人交往的第一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更是成为学校教育的难题,并且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建设文明和谐的学校人文氛围。当前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人文性教育转移,我校在德育中也特别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学校定期组织每月一主题国学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环境中感受身边的友爱和亲情,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比如每年三月份的“春种一粒粟”主题活动,由“古籍阅读,谷物我来认”“古诗诵读,汗水我来感”“古法种植,快乐我来寻”等环节组成,学生和老师一起认识谷物,播撒种子,在汗水和欢笑中合作学习、友善交往。
另外,我校在国学主题活动中既发挥了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又进一步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传统文化教育合力。比如五月份举办的“端午粽情节”主题活动,学校邀请学生父母、爷爷奶奶到校一起参与活动。学生提前一个星期利用课余时间编织端午节幸运五彩手绳在活动当天送给家人和同学,并举行隆重的点雄黄酒仪式,家长和老师亲自为孩子点上雄黄酒。活动当天家长会带着包粽子所需的材料,班级间自主相互联谊进行包粽子比赛活动。这样的国学主题活动中不仅促进了学生和同学老师的交往,还促进了学生和家长亲人的交流。
当前老年人赡养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而传统文化中“孝亲友悌”“乌鸦反哺”等思想正是缓解这一矛盾的突破口。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是外在的治标方法,而大力提倡敬老孝老的精神才是内在的治本之法,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老年社会问题得到符合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法。所以,学校从儿童阶段培养学生和家人交往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传统文化的濡染下,围绕一个主题,借助系列化的活动,形成一门具有鲜明特点的国学主题文化课程。将传统文化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学生、老师和家长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以此为契机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培养良好的友善交往习惯。
“蒙以养正,圣功也”。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丰富学生文学知识,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丰厚人文底蕴,提高学生内心情感修养;同时还能丰实主题活动内涵,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给予指导。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择善而从,兴能而为,学生在经典诵读、国学校本课程学习、国学讲坛、国学社团以及国学主题活动中不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并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品质,使得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落实。
【作者单位:南京市永泰路小学 江苏】
十九大报告提出让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弘扬。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并且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从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提供内隐学习的资源;用优良的校风感染学生,结合校名提出“永以致学,泰以修身”的校训,用丰富的文化资源陶冶学生,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为人的道理,提升文化素养,开发学习潜能,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树立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儿童时期养成的习惯很容易像人的天性一样牢固,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即使不用借助记忆也能很容易、很自然地发生作用。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尤为重要。在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十分有限,习惯养成更在于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思想精神的载体,它本身具有濡染作用,会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学生心灵。我校借助传统文化的桥梁,积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从知识、情感、实践三个方面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早自习
清晨,A同学和其他同学一样沿着学校的一字黄线,一字成行,有序进校,一起快乐地走进班级,放下书包,拿出《三字经》,开始摇头晃脑地读起“人之初,性本善……”,每天早晨孩子们都要以班级为单位,师生共同进行20分钟的经典诵读。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教室时,校园里就响起了典雅的乐曲,伴随着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新的一天就开始了。
2.课堂
徐老师的正在执教语文《诚实与信任》一课中,为了教育学生诚实守信,她就用《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导出所要讲的内容;为教会学生自强、自立、自信,则用《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名句来引导学生。又如石老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针对关爱他人的主题,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让学生在诵读国学经典中逐步理解诗词的含义,使其幼小的心灵认识到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徐老师给课堂上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都喜欢听教师讲故事,我们小学低年级的课本里有很多关于国学经典的典故传说。如“乌鸦反哺”“黄香温席”“凿壁借光”等,这些小故事浓缩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祖祖辈辈流传下的美德。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述这些国学小故事,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加强他们对国学经典的感悟和理解。
3.课间
B同学课间正在倾听、模仿、吟诵经典诗文。旁边的流动书架上放着各种国学经典书籍。如果唱、读累了,那么便放下书本,信步走去国学长廊散散步,可以边放松边感受国学长廊的文化底蕴。
4.主题活动
今天是周五,小先生小慧正在主讲的“孺童慧语”,利用电视台共同分享国学经典的故事,用稚嫩的童声绘声绘色地讲述《程门立雪》《孔融让梨》《孟母断机》等大家耳熟能详的国学故事。教师主讲的“春秋微语”国学讲坛,身着汉服在讲述《华夏有衣,襟带天地——衣着服饰生活习惯》。国学社的《跪羊图》,一场场的家长开放日的表演,让家长落泪。每月进行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经典诵读展示会,不止于此,还有元旦会演、校园广播站、国学社团、亲子诵读、家长开放日......国学经典已经融入在校园的血液里。如果您走进我们校园,那么随时可以听到课堂上洪亮的经典诵读声,课余时间处处有孩子们欢快的古诗吟唱,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里都彰显着国学文化……
一、丰富知识层面积累,培养学习习惯
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充分积累,是将其内化成品德、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时,学校应该注重先丰富学生国学文化知识层面的积累。我校有效利用持之以恒的国学诵读引导学生不间断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国学诵读主要分布在上午8:00—8:20的早读时间和下午3:00—3:20的晚读时间;诵读内容分年段逐层递进,一年级引领学生诵读《三字经》《千字文》,二年级诵读《百家姓》《笠翁对韵》,三年级诵读《大学》,四年级诵读《中庸》,五年級诵读《论语》,六年级诵读《史记》。国学诵读看起来教法与学法单一,但是学校以学生六年一贯制为引线,进行整体设计,使得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在反复中逐渐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的文化储备。国学诵读不但培养学生读说的能力,在诵读中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学会感知内容、感受韵律、感悟内涵,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专注力。同时对于学生在诵读过程存在的疑惑,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古籍、网络等途径学会利用资源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反思力。并且学校定期举行校内班级诵读比赛,评选“经典诵读小先生”等活动,这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知识积累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反复性、递进式地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再以清晰明了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学生的学习习惯将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
二、丰厚内心情感修养,培养生活习惯
生活和学习从来都不是割裂对立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生学习、品德的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和迁移作用。并且当代儿童普遍存在着个人卫生差、自理能力差等不良生活习惯,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们也比较担忧。所以当下的学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学会生活的能力。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就提出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提出学生要学会健康生活。基于此,学校先后开办了由教师主讲的“春秋微语”国学讲坛和由学生主讲的“孺童慧语”国学讲坛,有机调动各学科资源,以专题形式呈现,从内在情感的调动上激励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华夏有衣,襟带天地——衣着服饰生活习惯》的“春秋微语”国学专题讲座中,由语文、美术、音乐、品社老师组成一个国学团队,身着汉服表演音乐老师排演的汉服舞蹈,给学生以心灵震撼和美的享受;品社老师讲解古丝绸之路上各国的服装服饰、文化礼仪等内容,吸引学生内心的向往;美术老师讲解汉服的款式和色彩搭配,同时联系现代学生生活提醒学生衣着要朴素大方;语文老师讲解汉服穿着中交领右衽等严格要求,并指导学生由学习穿汉服到学习现代穿衣干净整洁。通过这一专题讲座,学生在心灵上对汉服和传统文化有了极高的自豪感,在情感上对衣着服饰的穿搭有了更深的体会。教师在开展“春秋微语”国学讲坛时,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生活情况进行反思,并联系本讲座的专题,搜集相关国学文化资料写一篇讲稿,通过评选参加由学生主讲的“孺童慧语”国学讲坛,学生就可以从其他同学身上进一步学习,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督促自我在生活习惯培养上不断发展。 另外,學校还通过校级国学社团来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我们大多采取反复性规则练习的方式。然而洛克提出:“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我们充分考虑到内心情感修养对生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让生活充满仪式感”这一德育策略。食堂纪律以及学生的用餐习惯一直是件让学校头疼的事情,食堂空间广阔,学生人数多,虽然也出动了大队部进行检查扣分,但收获甚微。更有一些学生吃饭时没有关注到卫生、文明,还有部分学生挑食浪费。为此,我校专门成立“古代餐饮礼仪社团”。在社团活动中,老师结合学生的午餐情况,选取适合的礼仪整理成“永小午餐礼”手册,先向学生讲解这些古代用餐礼仪,学生在了解一系列古代餐桌礼仪后,教师还会设置“鸿门宴”古代餐桌礼仪情境模拟,让学生在古代情境中感受餐桌礼仪带来的庄重感和仪式感。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文明午餐礼仪习惯,学生通过学校午餐中的特定环节亲身感受到午餐的仪式感,在内心形成认同感,自然不再需要别人苦口婆心地说教。
除了午餐礼,我校结合传统文化还形成了固定的行走礼仪、放学礼仪等,学生在仪式感中自觉接受良好生活习惯的熏陶,在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学生生活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
三、丰实善能主题活动,培养交往习惯
当今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被父母娇生惯养,在家中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而小学阶段是儿童与人交往的第一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更是成为学校教育的难题,并且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建设文明和谐的学校人文氛围。当前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人文性教育转移,我校在德育中也特别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学校定期组织每月一主题国学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环境中感受身边的友爱和亲情,培养良好的交往习惯。比如每年三月份的“春种一粒粟”主题活动,由“古籍阅读,谷物我来认”“古诗诵读,汗水我来感”“古法种植,快乐我来寻”等环节组成,学生和老师一起认识谷物,播撒种子,在汗水和欢笑中合作学习、友善交往。
另外,我校在国学主题活动中既发挥了学校主阵地的作用,又进一步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传统文化教育合力。比如五月份举办的“端午粽情节”主题活动,学校邀请学生父母、爷爷奶奶到校一起参与活动。学生提前一个星期利用课余时间编织端午节幸运五彩手绳在活动当天送给家人和同学,并举行隆重的点雄黄酒仪式,家长和老师亲自为孩子点上雄黄酒。活动当天家长会带着包粽子所需的材料,班级间自主相互联谊进行包粽子比赛活动。这样的国学主题活动中不仅促进了学生和同学老师的交往,还促进了学生和家长亲人的交流。
当前老年人赡养一直是个热点问题,而传统文化中“孝亲友悌”“乌鸦反哺”等思想正是缓解这一矛盾的突破口。在全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是外在的治标方法,而大力提倡敬老孝老的精神才是内在的治本之法,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让老年社会问题得到符合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法。所以,学校从儿童阶段培养学生和家人交往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传统文化的濡染下,围绕一个主题,借助系列化的活动,形成一门具有鲜明特点的国学主题文化课程。将传统文化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学生、老师和家长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同时以此为契机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培养良好的友善交往习惯。
“蒙以养正,圣功也”。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丰富学生文学知识,感受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能丰厚人文底蕴,提高学生内心情感修养;同时还能丰实主题活动内涵,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给予指导。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因素,择善而从,兴能而为,学生在经典诵读、国学校本课程学习、国学讲坛、国学社团以及国学主题活动中不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并使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品质,使得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落实。
【作者单位:南京市永泰路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