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教学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对微课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从张一川、钱扬义撰写的《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发展》一文中可以看出,国内微课视频仍以课堂实录片段为主,其内容的连贯性不强,加之视频录制效果不佳,导致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因而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发展特点,本研究意在让微课更加生动有趣,知识要点的呈现更加简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其心理特点。
此外,微课大多以精短的视频呈现,尽管涉及学科多样,但内容精细,不仅从学科、主题、年级等方面对微课内容分类,更从知识功能上细化,分为概念型、实验型、练习型等。知识点及其功能的明确,为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如何更好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的微课则是研究的第一重点问题。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并针对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功能适合的微课资源进行回顾性或拓展性学习是本研究的第二大重点。
研究目的
本次微课教学研究的目的有三:一是能对应教学目标选择并使用相应的微课资源或自制微课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二是通过前测或课堂生成的数据,了解学生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微课脚本设计,制作满足多层次学生需求的电子书。三是总结出数据使用下微课资源的教学策略。四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团队教研能力,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案例研究下基于微课的教学策略
课前,微课助力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长正方形周长的认识”一课中,是借助微课导入新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课前通过让学生在Ipad(平板电脑)上利用IBooks(电子教科书)软件播放小蚂蚁跑步四段不同跑法的视频,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更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初步感知周长概念。通过微课视频导入“小蚂蚁跑圈”,启蒙学生对周长的初步认识。播放小蚂蚁跑圈微课视频四段后,请学生分别说出小蚂蚁四次跑圈的特点,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运用微课视频技术,通过视频播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了周长的概念。
基于学情,教师把握知识生长点,设计课前微课资源,促进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数学概念,助力新知的探究学习。
课中,微课助力学生自助式学习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数学“长正方形周长计算”一课中,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一起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多数学生思考出一种方法。然后利用微课学习了解其他两种方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课后,微课助力学生自助式补漏 三年级数学“等量代换”在设计时,教师对于学生学困点作出了充分的预设,因此对于课后巩固环节中的练习,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理解难点,分别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的微课,逐个击破学习难点。在课堂教學中,新知识学习完,学生对知识点还有疑惑的可以看电子书中的微课进行学习,其他学生进行下面的学习,先自己摆一摆,然后与同桌交流,边摆边说。Iteach的习题做完,做错题的学生可以看电子书中的微课学习,对的学生可以进行电子书中的练习,练习中遇到问题或做错的可以看微课进行学习,也可以看看微课中的方法是否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学习微课中的想法。课后,还给学生留了几道练习题,通过抵消的方法完成,做错的可以看看微课中的教学方法。
以上课堂都是教师对于学生学困点或易错点作出了充分预设,然后针对不同学生水平差异,从不同角度出发,分别制作了不同方法、计算过程等内容的微课解析。在基于Iteach或互动反馈平台检测学生生成的课堂数据,这让学生可自主选择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微课进行自助式微课补漏,这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上的发展。
课题研究对于教师成长的启示
发挥集体教研作用,提高团队教研能力,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对于数字化教学先进校来说,优秀的教师团队对于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本次课题研究中,学校不仅将重点落在教学实践中,而且还更加重视研究开展前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后的材料收集整理和反思总结。正因为在课题研究前我们一起认真学习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关键词含义等,学习了微课培训,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而在每位教师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将课题研究付诸于真正的课堂教学后,又把自己更深的理解和反思进行了整理,并在组里小结和分享。这一系列的工作,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成长。
不足及今后设想
今后的教学设计要着重思考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吃饱喝足”,也就是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广度的练习和反馈,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之,在教研过程中教师们运用微课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等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但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微课融于教学,将是今后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和学习,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微课教学的策略。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近年来,国内外对微课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从张一川、钱扬义撰写的《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发展》一文中可以看出,国内微课视频仍以课堂实录片段为主,其内容的连贯性不强,加之视频录制效果不佳,导致微课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因而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发展特点,本研究意在让微课更加生动有趣,知识要点的呈现更加简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其心理特点。
此外,微课大多以精短的视频呈现,尽管涉及学科多样,但内容精细,不仅从学科、主题、年级等方面对微课内容分类,更从知识功能上细化,分为概念型、实验型、练习型等。知识点及其功能的明确,为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如何更好地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的微课则是研究的第一重点问题。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并针对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功能适合的微课资源进行回顾性或拓展性学习是本研究的第二大重点。
研究目的
本次微课教学研究的目的有三:一是能对应教学目标选择并使用相应的微课资源或自制微课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二是通过前测或课堂生成的数据,了解学生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微课脚本设计,制作满足多层次学生需求的电子书。三是总结出数据使用下微课资源的教学策略。四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团队教研能力,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
案例研究下基于微课的教学策略
课前,微课助力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长正方形周长的认识”一课中,是借助微课导入新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课前通过让学生在Ipad(平板电脑)上利用IBooks(电子教科书)软件播放小蚂蚁跑步四段不同跑法的视频,一方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更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初步感知周长概念。通过微课视频导入“小蚂蚁跑圈”,启蒙学生对周长的初步认识。播放小蚂蚁跑圈微课视频四段后,请学生分别说出小蚂蚁四次跑圈的特点,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运用微课视频技术,通过视频播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了周长的概念。
基于学情,教师把握知识生长点,设计课前微课资源,促进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理解数学概念,助力新知的探究学习。
课中,微课助力学生自助式学习 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数学“长正方形周长计算”一课中,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一起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多数学生思考出一种方法。然后利用微课学习了解其他两种方法,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课后,微课助力学生自助式补漏 三年级数学“等量代换”在设计时,教师对于学生学困点作出了充分的预设,因此对于课后巩固环节中的练习,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理解难点,分别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角度的微课,逐个击破学习难点。在课堂教學中,新知识学习完,学生对知识点还有疑惑的可以看电子书中的微课进行学习,其他学生进行下面的学习,先自己摆一摆,然后与同桌交流,边摆边说。Iteach的习题做完,做错题的学生可以看电子书中的微课学习,对的学生可以进行电子书中的练习,练习中遇到问题或做错的可以看微课进行学习,也可以看看微课中的方法是否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学习微课中的想法。课后,还给学生留了几道练习题,通过抵消的方法完成,做错的可以看看微课中的教学方法。
以上课堂都是教师对于学生学困点或易错点作出了充分预设,然后针对不同学生水平差异,从不同角度出发,分别制作了不同方法、计算过程等内容的微课解析。在基于Iteach或互动反馈平台检测学生生成的课堂数据,这让学生可自主选择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微课进行自助式微课补漏,这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上的发展。
课题研究对于教师成长的启示
发挥集体教研作用,提高团队教研能力,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也是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之一。对于数字化教学先进校来说,优秀的教师团队对于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本次课题研究中,学校不仅将重点落在教学实践中,而且还更加重视研究开展前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后的材料收集整理和反思总结。正因为在课题研究前我们一起认真学习了课题提出的背景、关键词含义等,学习了微课培训,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的研究方向和重点。而在每位教师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将课题研究付诸于真正的课堂教学后,又把自己更深的理解和反思进行了整理,并在组里小结和分享。这一系列的工作,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收获和成长。
不足及今后设想
今后的教学设计要着重思考分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吃饱喝足”,也就是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广度的练习和反馈,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总之,在教研过程中教师们运用微课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等特点,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但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如何更有效地运用微课融于教学,将是今后的教学中进行研究和学习,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微课教学的策略。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