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10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布的关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政府文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阐发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全面反映了正在蓬勃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这份重要文件值得所有关心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人们认真学习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在不断发展,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回顾和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它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符合中国的历史与国情、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政治制度,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的,并将在实践中继续发展完善。
  白皮书从基本制度结构和制度运行两个层面上介绍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实践。在基本制度结构层面上,白皮书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民主自治确定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四大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结构。在制度运行层面上,白皮书从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政府民主和司法民主等四大方面,论述了中国的民主政治的实际运行状况及近年来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可以说,这份白皮书提供了一幅中国民主政治的全景图。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国外舆论尤其关注以政府文告的形式论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背景。其实,白皮书发表的背景并不复杂,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本身的发展,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更加快速、更加全面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十六大以来的不到3年时间里,党中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制定颁布的有关促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文件超过了30件。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新的理念、新的做法。实践的迅速发展需要理论的梳理和总结,这就是这份白皮书问世的最根本原因。
  白皮书的发表也许还有另一个背景,这就是要澄清国内外对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些质疑和误解。长期以来,总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成功、发展迅速,但政治改革发展滞后。形成这样舆论的原因不外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民主的观念不同。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根据不同的经验,对于民主的理解就会不一样。如果仅仅站在西方的立场,以西方的价值观为标准,显然就会对蓬勃开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践视而不见。也正因如此,白皮书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出发,根据中国的经验,阐述了中国的民主观。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实践,特别是近年来的发展不够了解,也是误解中国民主政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为此,白皮书特意运用大量事实、数据,介绍和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民主政治全面发展、快速推进的情况。白皮书共使用了220多项数据从各个方面介绍、说明中国民主政治的状况和进展。
  白皮书强调,民主建设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脱离实际。民主建设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更不能不顾条件地模仿、照搬外国模式,中国的民主建设,只能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必须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相协调,必须循序渐进。
  我们也注意到,白皮书在充分肯定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坦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仍有许多需要克服和解决的问题”,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白皮书对于民主观的阐述集中在前言、结束语以及第一、二章中。有意思的是,白皮书通篇都没有直接为民主下一个定义。当然,并不是不能给出一个民主的定义,而显然是有意回避了直接下定义,而这种回避本身就体现了一种用意,即强调民主的历史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白皮书开宗明义地肯定民主的一般价值,继而强调民主的内生性,反对把民主的具体形式绝对化,从中透视出中国民主观的基本理念。
  白皮书指出,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但在这一普世价值之下,各个国家的民主实践各有不同,民主形式各具特色,民主理念也并不尽相同。民主从理论到实践具有显著的多样性,每一个国家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将一己之民主观念与政治模式强加于人。正是考虑到民主观念和模式的多样性,白皮书着眼于实践,提出了衡量民主的客观标准,这就是要看广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实现,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符合这样标准的就是一个民主的政治制度。民主政治不是凭空产生的,一个国家采取什么政治制度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一种稳定成功的政治制度的确立,取决于这个国家和民族面对的历史课题、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和希望达到的发展目标。一句话,适合国情,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才是一个好的民主制度。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实践得出的对于民主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基础上,白皮书还进一步具体论述了中国的民主政治是适应于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政治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民主政治的真实性、广泛性,首先体现在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权的性质与作用上,即由人民选举、受人民监督的国家各级政权为人民服务。不仅如此,中国民主政治,还更加直接地体现为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和保障,即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政治过程、直接参与社会管理。这是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和优点。
  民主作为政治制度属于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作用是保护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全面进步。一个好的民主制度,应当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当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在法律上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但不同的阶级、种族、宗族以及各式各样的政治势力之间,相互争斗,甚至相互残杀,使国家陷于动乱,社会苦于内耗。这样的民主政治,不能说是一种好的政治制度。一个好的民主制度,应当带来国泰民安,文明进步。这些阐述也进一步显示了白皮书中所蕴涵的民主理念。
  
  
  
  
  谈到中国的民主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西方舆论质疑中国民主也常常是由此而发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民主与西方民主的主要区别。白皮书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权威性的阐述。
  应当说,在中国的政治语境中,并没有回避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问题,但过去基本上局限于对执政的历史合法性的阐述上,即人们所熟知的“历史的选择、人们的选择”的表述。而《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首次正式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现实合法性问题,即白皮书中格外引人注目的“四个需要”的问题。
  白皮书在论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生活幸福的长期斗争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客观要求,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推进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是保持政权稳定的需要;是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需要。
  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四个需要”实际上是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三种规定性上阐述了共产党领导的现实合理性,即合法性问题。
  第一,共产党领导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概括和表达,形成社会利益的和谐平衡。共产党是中国各种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可以从社会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高度,代表、归纳社会利益,不像西方民主政治中没有共同利益代表,而是各种利益的博弈平衡。这样的民主制度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统一、和谐和稳定。最近,法国发生遍及全国的骚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在国际上也严重损害了法国的声誉。造成动乱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主要政治原因是法国各主要政党态度不一,相互倾轧,在野党利用形势给执政党制造难堪,执政党内不同派别也各有企图,结果使形势失去了控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形成统一的利益和意志是十分重要的,而这就需要有政治制度的保证,需要有国家和民族共同利益的代表。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根本保证。
  第二,共产党领导有利于行政效率,形成执行的有效性。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曾使诺大的中国软弱无力,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过中国,对此中国人民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中国这样的大国面临着很重的治理任务,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和国情要求中国必须具有行之有效的政治决策和社会管理,而不能是一种影响效率的、制约过多的体制。邓小平曾经概括地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有个最大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
  第三,共产党领导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政策的连续,越来越长期的发展战略的形成和执行。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中国面临的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作为一个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在经济、文化上追赶发达国家,就必须制订科学周详的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地长期努力,最终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赶上世界上的经济发达国家。中国共产党长期在中国执政,使得中国自1949年建国即确定的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得以一以贯之的实行;使得中国能够集中一切资源、力量和智慧,用于建设和发展,将内部的纷争和内耗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得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具有前瞻性,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得以长期实施。中国自建国以来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有效性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充满信心。正如白皮书中所说,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将越来越完备,其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必将越来越充分地展现出来。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人民将越来越多地享有更加丰硕的政治文明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相对贫困绿色治理理论吸纳了绿色发展、缓解相对贫困与可持续生计意蕴,因此更能够平衡、协调与融贯“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聚焦的效率、公平与可持续取向;在实践中又沿循产业绿色化与绿色产业化运转逻辑,坚持问题追溯、过程管理与目标瞄准相结合,能够精准地消弭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中出现的间隙隔阂,进而能够真正助益藏彝民族地區实现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藏彝地区;绿色减贫;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族群冲突发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讨论认同与行为关联的理论基础之上,将认同与行为作为分析族群冲突的两个维度,构建基于族际冲突场景的理论框架,对族群冲突进行深入研究。以车臣冲突为案例,对族群冲突模型进行了验证。认同差异与行为差异是导致俄罗斯车臣冲突的深层原因,在冲突管理与解决方式上,提出学习型、合作型、法制型三种解决途径。  [关键词]认同行为理论、族际冲突、冲突管理、车臣问题 
期刊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1.04.003  [摘要]我国脱贫攻坚战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迎来了全面胜利。作为精准脱贫战略的重要构成,易地扶贫搬迁在“搬得出”目标完成之后,“稳得住”与“能致富”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地区内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標。本文基于凉山彝区179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实证分析了产业发展、就业质量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满
期刊
[摘要]法国汉学社会学家葛兰言在《古代中国媵妾制》中指出周代贵族社会通过媵妾的交换,作为个体的夫、妻与媵妾三者之间缔结婚姻生成家庭;不同家庭进而构成基于地缘的家族或宗族,最后形成邦或国。“礼”与“情”穿插于其中,使“个体-家-族-邦/国”四者之间形成有机的动态关联。媵妾婚符合周代的“人伦”与“礼制”,即“亲亲”和“尊尊”,但它们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同时并存的、双向度的情理结构,体现为一种封建时期的
期刊
[摘要]通过对中国彝族“尼木”仪式和韩国韩民族“洁净祭”仪式的含义、程序与功能进行对比后,发现二者形式差异和性质相同。仪式差异点:彝族“尼木”仪式是两个父母去世后才进行,而韩民族是死者出殡前晚上进行;彝族用竹子制作灵牌代表亡灵,韩民族是用死者衣物代表亡灵;彝族是通过毕摩念经和象征行为模拟来完成,韩民族是巫堂以多种专门的乐器伴奏下用歌曲或说话来完成。仪式共同点:主要以五个程序构成;宗旨是将亡灵送往极
期刊
[摘要]在政府行为和经济政策双重力量作用下,西江苗寨的乡村旅游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给村民带来可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对传统村落的社会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旅游景观的人为塑造与村民传统互动方式产生对抗,民族传统文化商品化,村民日常生存方式前台化,传统的禁忌伦理难以执行,各类噪音对村民生活造成干扰等。针对上述问题,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提出三项对策:一是培育村民的文化自觉,增强村民的文化自
期刊
[摘要]民族村寨禳灾文化记忆是特定人群在特定生存环境中的集体记忆与防灾减灾的经验总结,是负责任乡村旅游的内部资源与旅游者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在新冠状肺炎疫情影响下,人类需要重新审视禳灾文化记忆,它贯通了禳灾、抗灾和救灾的集体记忆,禳灾文化记忆在乡村旅游中的价值重构,需要生态、社会、经济价值的系统性重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禳灾仪式具有体验功能、治愈功能、重塑功能和价值转化功能,禳災文化记忆在乡
期刊
真假贫困生之间的围城效应    在浙江大学,某生着装华丽,却以贫困生名义申请到贫困补助2000元,其身后还拥有一位开着宝马车的父亲。时下类似假冒贫困生现象,在各高校并不少见,他们把贫困补助和贷款随意挥霍,反而让真贫困生失去机会。而某些真正的贫困生,却由于难以接受公示程序而对帮助选择了放弃。(11月10日《东方早报》)  这样,贫困补助就如同钱钟书先生描写的“婚姻围城”一样,“城内的人想出去,城外的
期刊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因而也是智力资源的大国,所以中国应该在科学研究上走到世界的前列。中国科学家具有诺贝尔奖水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建国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世纪20年代的“康普顿——吴有训效应”;30年代赵忠尧的正负电子湮灭早期试验;40年代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铀核三分裂的发现;60年代人工第一次合成胰岛素结晶等。然而在今天,在各方面条件都有极大改善的情况下,这样的成果却鲜有看到。
期刊
[摘要]择医实践是指当一个人感到不适,为了证实是否有疾病和为了减少疾痛为目的寻求帮助的行为,是医学人类学研究主要课题之一。由于社会文化背景、地理条件等因素,藏族聚居地区医疗模式显现出多元共存,与之对应,当地民众的择医实践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状态。正是由于人们多元择医实践的诉求、固守与调适,才推进着多元医疗模式在发展中适应区域群体的文化变迁、需求改变而日趋完善,由此医疗模式与择医实践形成了互动、互构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