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喜欢,李永开、龚剑和何伦涛三人「半路出家」,过起了刀剑铸造师的江湖生活。
“我们的愿望是正本清源,所有的技艺都从历史中考据,从收藏的老器物中研究,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过去数年时间里,李永开、龚剑和何伦涛三位民艺爱好者“半路出家”,从零开始用传统古法复制中国古代兵器谱里工艺水平最高的刀剑。
三剑客 江湖梦
蓉城深处,宽窄巷旁,溪山工作室隐匿于此。推开工作室厚重的木门,入眼的是乾隆贯霄剑、金刚杵法剑、唐金银平脱横剑、乾隆御用阅兵大刀……这些曾在历史长河中威名显赫的刀剑,如今正静静地躺在展室两侧,在柔和的灯光下,闪耀着鎏金光芒。
“这把是明永乐剑。”龚剑指着剑鞘纹饰细微处讲解,“它代表了中国明朝时期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剑鞘上用梵文雕刻着“神圣之剑”,梵文本身与下方的莲花和周围的多层纹饰形成了四层不同的高差,而这般精巧雕工竟集中在仅如指甲盖般大小的方寸之地。
提及这些耗费数年心力精心复制出来的刀剑,他们一如天真烂漫的孩子骄傲地分享钟爱的玩具。尤其李永开,说到兴起,眼睛发亮,嘴角带笑,甚至一把按住龚剑的胳膊,拍着桌子道:“这个我来说!”龚剑熟悉老友的分享欲,便从善如流地听李永开嬉笑怒骂,一旁略显腼腆的何伦涛则不时随着李永开极富感染力的模仿默默微笑。这是三个性格迥异的中年男人相处时的常态,如此性情的他们却共同铸就出一方“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刀剑江湖。
李永开大约是三人中的“带头大哥”。川北湛蓝的天,培养了他对绘画的热爱。长大后在成都开了广告设计公司,做得顺风顺水。何伦涛是李永开的老友,做过金融、投资和设计公司。认识李永开后,两人经常相约去送仙桥古玩市场转。“其实在很多年前,我就照着自己想象中的刀剑,尝试着打造。”李永开说。当时他找了一家打农具的铁匠夫妇,在他们的指导下,打出了第一把刀。“现在看来,那完全就不能叫做刀,但却满足了我对刀剑最原始的乐趣。”直到遇上龚剑,李永开心里的刀剑种子才真正开出花朵。
或许是名字里有个“剑”字,冥冥之中,刀剑在龚剑眼里始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始吸引力。2000年左右,龚剑在四川甘孜州工作,看当地老乡收集藏刀也跟着收集。因为下手早,莫名其妙收了很多有特点、非常古老的藏刀。“当时只知道这个东西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楚。”直到很多年后,网络论坛开始流行,他才发现原来还有一群和自己有着同样喜好的人。为了更好地收兵器,龚剑干脆在送仙桥古玩市场开了个古董铺子。
龚剑的出现,让李永开和何伦涛看到了复制刀剑梦想实现的可能性。就这样,三个干着不同营生的男人,成立了一家“溪山”传统文化机构,名字来源于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他们提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用传统古法系统地复制中国古代刀剑,建立从两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明清的完整刀剑谱系。
匠人心 鸿鹄志
复制古代刀剑,是一个颇具雄心的工程。“我们选择的是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最典型的刀剑,代表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李永开说,“我们的复制不是简单的工艺美术品,大小、尺寸、重量、工艺、材料都力求与历史一模一样,不徒有其表,这才是复制的根本。”他们要把这些散落在历史角落中的技艺片段,像珍珠一样一颗颗找出来,串成串呈现在世人面前。“正本清源,告诉人们历史真正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一开始,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供参考,三人最先想到的是博物馆。“既然是中国传统刀剑,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在国内的博物馆系统就能找到很好的渠道。”然而,事实却让人哭笑不得。为了亲眼看到当年明朝政府册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御赐的宝剑和努尔哈赤御用的宝刀,早上5点,龚剑就起床从成都飞往沈阳,到展厅一看,博物馆竟然用石膏做的替代品来展览。“你能想象用石膏做的刀剑得有多粗糙吗?!”生气之余,龚剑还是去办公室打听有没有可以购买的图册资料,对方冷冷丢下一句“我们不对外”。“实在没办法,只能买了几张刀剑明信片回来。”
三人有点泄气,想到许多顶级刀剑的原物都流失海外,散落在日本、英国、美国的博物馆里。国内已经如此,国外还能联系么?抱着试试的态度,他们联系这些博物馆,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对待。
为了复制明永乐剑,他们给收藏原物的伦敦利兹皇家博物馆写了一封邮件。“回信很快,说可以为我们把实物取下来拍照,但要付一定费用。”支付600英镑后,对方很快就拍了两张样片寄过来,看是否符合要求。“每张图片都有20M以上,拍的时候实物下方摆放着色标卡和尺子,非常专业。”博物馆随后寄来一张容量10G的光盘,还有馆长的回信。“在之前的邮件中分享了我们对永乐剑的认知,这位馆长也研究永乐剑多年,他异常高兴,直接把研究论文发过来探讨。”这让龚剑非常感动,“我们只是三个莫名其妙的异国民间爱好者,他却以这样专业的态度相待。”
然而想要摸清刀剑的器形,除了博物馆的图片和资料,还得花钱去买保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实物残器。“博物馆的展品只可远观,掌握不了它的实际触感,只有真正抚摸之后才能感受到器物的质感。”为此,李永开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残剑残片。“唐代以前的刀鞘在做完木具后,外面还要裹上一层绢,再来髹漆。这样制作出来的漆鞘放置千年都不会裂开。这种裹绢法在古籍上有记载,但很少有人知道实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把一些残剑剖开观察,才一点点把裹绢法推敲出来。”
暴烈铸剑师 精益求精
完成资料搜集后,开始制图。李永开的美术功底最好,这个重任便落在他肩上。为了刀剑的精确性,图纸以毫米为单位做出平立剖面图层层分解。打造一把剑往往需要二三十张工程图纸,小尺寸甚至精确到0.5毫米。豪迈如李永开,也常常边画边骂,“谁能想到工作量会这么大啊。”为了分担兄弟的压力,龚剑也开始学着画图,现在的他已经可以独立绘制图纸了。
制图本身的技巧并不难,但他们却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讨论与质疑上。“一个鞘面可能有无数条曲线的变化,我认为这样才好看,他认为那样才合理。一个新的线索来了,又马上否定你我刚才的想法。”彼此之间经常争论,甚至高声吼对方,恶言相向。 好不容易在争论中把图纸敲定下来,接下来要把平面的图纸转化成立体的实物,这个过程却远比想象中艰难。锻造、淬火、木作、髹漆、簪刻、鎏金、研磨、装具、修饰,在这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里,处女座的李永开和天蝎座的龚剑对每一步每个细节都要求严格,“这关乎荣誉。”
首先材料得精益求精:朱砂一定要用辰州的朱砂;木炭是真正的青杠炭;大漆来自四川贵民乡或贵州大方县,只有这里的大漆才干燥快,硬如铁;木料用四川特有的金丝楠,能散发出独特的香味;锻造刀条最重要的铁,用的是从明清的农具或建筑上收集来的老铁构件。
传统的刀条锻造与淬火要求极高。每年开春后阳气上升的时节,才开一次炉,炼一批刀条。淬火必须是在晚上,为的是看清楚铁有没有烧透。“烧透了的铁并不很亮,非常温润,像玉一样通透,深浅纹理很清晰。”他们完全遵照古法,一年的刀剑产量不过二三十把,选择其中最好的留下来,剩下的通通报废。由于是手工操作,报废率很高,一开始10把里能用两三把,现在能到七八把。刀条在锻打、淬火的过程中看不出来有没有问题,只有在研磨过后才能发觉。“遇到有瑕疵的刀条,就很头疼,要还是不要,都要反复纠结。”
髹漆也极为关键。“我们之前很恐惧,因为大漆的生漆在挥发过程中产生的漆酚可能造成皮肤过敏。一旦过敏,全身上下起红色丘疹,甚至化脓,奇痒难忍,任何抗过敏药都无法医治。”幸运的是,他们三人和工人都没过敏,“好像天生就是干这个的。”大漆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的干燥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如果掌握不好,刷上去的漆哪怕经过一二十年也不会干。但如果配合得恰到好处,上午刷,下午就干了。三人为此做了无数次尝试,才摸索出一套处理大漆的方法。
三个人在反复的折腾中逐渐摸索出方法和标准,并形成体系。他们的“吹毛求疵”也获得了回报,复制出来的刀剑与原物比起来,差异只有十几克或几毫米。
第一批刀剑复制完成后,他们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龚剑说,现在他们又用传统技艺孵化了一批银壶。“让传统技艺进入你的生活,借由生活器具与我们产生纽带和情感。这是我们的未来之路。”而所有的研究成果都以文本、影像的方式记录留存下来,最终目的是将所有技艺和成果无保留地对社会开放。“三五十年后,如果有好事者无意中发现了这些书,哪怕只有一个人生出了自己试一试的念头,之于我们那就是快乐的。”李永开满足地说。
“我们的愿望是正本清源,所有的技艺都从历史中考据,从收藏的老器物中研究,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过去数年时间里,李永开、龚剑和何伦涛三位民艺爱好者“半路出家”,从零开始用传统古法复制中国古代兵器谱里工艺水平最高的刀剑。
三剑客 江湖梦
蓉城深处,宽窄巷旁,溪山工作室隐匿于此。推开工作室厚重的木门,入眼的是乾隆贯霄剑、金刚杵法剑、唐金银平脱横剑、乾隆御用阅兵大刀……这些曾在历史长河中威名显赫的刀剑,如今正静静地躺在展室两侧,在柔和的灯光下,闪耀着鎏金光芒。
“这把是明永乐剑。”龚剑指着剑鞘纹饰细微处讲解,“它代表了中国明朝时期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剑鞘上用梵文雕刻着“神圣之剑”,梵文本身与下方的莲花和周围的多层纹饰形成了四层不同的高差,而这般精巧雕工竟集中在仅如指甲盖般大小的方寸之地。
提及这些耗费数年心力精心复制出来的刀剑,他们一如天真烂漫的孩子骄傲地分享钟爱的玩具。尤其李永开,说到兴起,眼睛发亮,嘴角带笑,甚至一把按住龚剑的胳膊,拍着桌子道:“这个我来说!”龚剑熟悉老友的分享欲,便从善如流地听李永开嬉笑怒骂,一旁略显腼腆的何伦涛则不时随着李永开极富感染力的模仿默默微笑。这是三个性格迥异的中年男人相处时的常态,如此性情的他们却共同铸就出一方“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刀剑江湖。
李永开大约是三人中的“带头大哥”。川北湛蓝的天,培养了他对绘画的热爱。长大后在成都开了广告设计公司,做得顺风顺水。何伦涛是李永开的老友,做过金融、投资和设计公司。认识李永开后,两人经常相约去送仙桥古玩市场转。“其实在很多年前,我就照着自己想象中的刀剑,尝试着打造。”李永开说。当时他找了一家打农具的铁匠夫妇,在他们的指导下,打出了第一把刀。“现在看来,那完全就不能叫做刀,但却满足了我对刀剑最原始的乐趣。”直到遇上龚剑,李永开心里的刀剑种子才真正开出花朵。
或许是名字里有个“剑”字,冥冥之中,刀剑在龚剑眼里始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始吸引力。2000年左右,龚剑在四川甘孜州工作,看当地老乡收集藏刀也跟着收集。因为下手早,莫名其妙收了很多有特点、非常古老的藏刀。“当时只知道这个东西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楚。”直到很多年后,网络论坛开始流行,他才发现原来还有一群和自己有着同样喜好的人。为了更好地收兵器,龚剑干脆在送仙桥古玩市场开了个古董铺子。
龚剑的出现,让李永开和何伦涛看到了复制刀剑梦想实现的可能性。就这样,三个干着不同营生的男人,成立了一家“溪山”传统文化机构,名字来源于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他们提出了一个远大的目标——用传统古法系统地复制中国古代刀剑,建立从两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直至宋元明清的完整刀剑谱系。
匠人心 鸿鹄志
复制古代刀剑,是一个颇具雄心的工程。“我们选择的是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最典型的刀剑,代表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李永开说,“我们的复制不是简单的工艺美术品,大小、尺寸、重量、工艺、材料都力求与历史一模一样,不徒有其表,这才是复制的根本。”他们要把这些散落在历史角落中的技艺片段,像珍珠一样一颗颗找出来,串成串呈现在世人面前。“正本清源,告诉人们历史真正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一开始,没有任何现成经验可供参考,三人最先想到的是博物馆。“既然是中国传统刀剑,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在国内的博物馆系统就能找到很好的渠道。”然而,事实却让人哭笑不得。为了亲眼看到当年明朝政府册封努尔哈赤为龙虎将军御赐的宝剑和努尔哈赤御用的宝刀,早上5点,龚剑就起床从成都飞往沈阳,到展厅一看,博物馆竟然用石膏做的替代品来展览。“你能想象用石膏做的刀剑得有多粗糙吗?!”生气之余,龚剑还是去办公室打听有没有可以购买的图册资料,对方冷冷丢下一句“我们不对外”。“实在没办法,只能买了几张刀剑明信片回来。”
三人有点泄气,想到许多顶级刀剑的原物都流失海外,散落在日本、英国、美国的博物馆里。国内已经如此,国外还能联系么?抱着试试的态度,他们联系这些博物馆,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对待。
为了复制明永乐剑,他们给收藏原物的伦敦利兹皇家博物馆写了一封邮件。“回信很快,说可以为我们把实物取下来拍照,但要付一定费用。”支付600英镑后,对方很快就拍了两张样片寄过来,看是否符合要求。“每张图片都有20M以上,拍的时候实物下方摆放着色标卡和尺子,非常专业。”博物馆随后寄来一张容量10G的光盘,还有馆长的回信。“在之前的邮件中分享了我们对永乐剑的认知,这位馆长也研究永乐剑多年,他异常高兴,直接把研究论文发过来探讨。”这让龚剑非常感动,“我们只是三个莫名其妙的异国民间爱好者,他却以这样专业的态度相待。”
然而想要摸清刀剑的器形,除了博物馆的图片和资料,还得花钱去买保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实物残器。“博物馆的展品只可远观,掌握不了它的实际触感,只有真正抚摸之后才能感受到器物的质感。”为此,李永开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残剑残片。“唐代以前的刀鞘在做完木具后,外面还要裹上一层绢,再来髹漆。这样制作出来的漆鞘放置千年都不会裂开。这种裹绢法在古籍上有记载,但很少有人知道实物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把一些残剑剖开观察,才一点点把裹绢法推敲出来。”
暴烈铸剑师 精益求精
完成资料搜集后,开始制图。李永开的美术功底最好,这个重任便落在他肩上。为了刀剑的精确性,图纸以毫米为单位做出平立剖面图层层分解。打造一把剑往往需要二三十张工程图纸,小尺寸甚至精确到0.5毫米。豪迈如李永开,也常常边画边骂,“谁能想到工作量会这么大啊。”为了分担兄弟的压力,龚剑也开始学着画图,现在的他已经可以独立绘制图纸了。
制图本身的技巧并不难,但他们却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讨论与质疑上。“一个鞘面可能有无数条曲线的变化,我认为这样才好看,他认为那样才合理。一个新的线索来了,又马上否定你我刚才的想法。”彼此之间经常争论,甚至高声吼对方,恶言相向。 好不容易在争论中把图纸敲定下来,接下来要把平面的图纸转化成立体的实物,这个过程却远比想象中艰难。锻造、淬火、木作、髹漆、簪刻、鎏金、研磨、装具、修饰,在这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里,处女座的李永开和天蝎座的龚剑对每一步每个细节都要求严格,“这关乎荣誉。”
首先材料得精益求精:朱砂一定要用辰州的朱砂;木炭是真正的青杠炭;大漆来自四川贵民乡或贵州大方县,只有这里的大漆才干燥快,硬如铁;木料用四川特有的金丝楠,能散发出独特的香味;锻造刀条最重要的铁,用的是从明清的农具或建筑上收集来的老铁构件。
传统的刀条锻造与淬火要求极高。每年开春后阳气上升的时节,才开一次炉,炼一批刀条。淬火必须是在晚上,为的是看清楚铁有没有烧透。“烧透了的铁并不很亮,非常温润,像玉一样通透,深浅纹理很清晰。”他们完全遵照古法,一年的刀剑产量不过二三十把,选择其中最好的留下来,剩下的通通报废。由于是手工操作,报废率很高,一开始10把里能用两三把,现在能到七八把。刀条在锻打、淬火的过程中看不出来有没有问题,只有在研磨过后才能发觉。“遇到有瑕疵的刀条,就很头疼,要还是不要,都要反复纠结。”
髹漆也极为关键。“我们之前很恐惧,因为大漆的生漆在挥发过程中产生的漆酚可能造成皮肤过敏。一旦过敏,全身上下起红色丘疹,甚至化脓,奇痒难忍,任何抗过敏药都无法医治。”幸运的是,他们三人和工人都没过敏,“好像天生就是干这个的。”大漆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的干燥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如果掌握不好,刷上去的漆哪怕经过一二十年也不会干。但如果配合得恰到好处,上午刷,下午就干了。三人为此做了无数次尝试,才摸索出一套处理大漆的方法。
三个人在反复的折腾中逐渐摸索出方法和标准,并形成体系。他们的“吹毛求疵”也获得了回报,复制出来的刀剑与原物比起来,差异只有十几克或几毫米。
第一批刀剑复制完成后,他们具备了更多的可能性。龚剑说,现在他们又用传统技艺孵化了一批银壶。“让传统技艺进入你的生活,借由生活器具与我们产生纽带和情感。这是我们的未来之路。”而所有的研究成果都以文本、影像的方式记录留存下来,最终目的是将所有技艺和成果无保留地对社会开放。“三五十年后,如果有好事者无意中发现了这些书,哪怕只有一个人生出了自己试一试的念头,之于我们那就是快乐的。”李永开满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