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课标,人教版,中世纪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律”。因此,课程设计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采用专题的形式,将必修课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设计了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这是课标制定者的一大创新。对于这样的设计,在课标颁布之初,就有专家评论说:“课程体系呈专题式的,中外专题合编,古今没有这种方式,史学界也没有以中外专题合编形式的著作。这是一种极其大胆的探索”。在高度评价课标探索、创新的同时,专家也指出:“高中的课标出来后,恐怕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是有史以来对历史教学最大的一次冲撞。如果搞得好,历史教学可以上很大一个台阶;搞得不好会造成比较大的波动”。
三年的试验表明,依据课标及其新编写的教科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存在很多困惑。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课标把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割裂开来,跨度和跳跃性太大,造成教学过程不连贯;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不清、缺乏联系,不利于教与学。二是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实验效果估计得过于乐观,高一新生的初中历史知识基础不能适应专题学习的需要,初中如果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困难就更大了。三是名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实际仍是各自分开,互不关联,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太强了。课标提出的教科书要“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的目标远未达到,反而由原来的繁、难、偏、旧(杂)向专、深、细、重(重复)发展。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容量过大,课标设计的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课标。在初中新课程实验不到三年一个周期的情况下,高中历史课标就制定出台,显然操之过急,缺乏实践检验,也缺乏学术论证。这样,为追求避免与初中主题型体系的简单重复,而另辟蹊径构建的高中专题型的学科体系,就出现定位不准的问题。有权威人士已明确指出:“一般来说,专题学习或断代史研究到了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可以进行,在高中应该以通史形式学习为主”。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历史学科还是按照通史形式编排,这又出现了教学过程与终端评价的矛盾。
教学实践是检验课标和教科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由于课标的缺陷,不论哪一版本的教材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目前,解决的方法只有修订和完善课标,在课标还没有修订的情况下,先于课标修改教材,使之适应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在广泛听取实验区的使用意见,接受合理建议的基础上,率先对教科书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2007年秋季,人教版将焕然一新。他们的辛勤劳动将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新课程的深入开展。
笔者阅读修改后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发现教科书改变了过去原封不动按课标的专题顺序安排教材内容的做法,将专题重新整合,由原来的九个单元调整合并为八个单元,按时间顺序合编中外史专题。同时从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探究活动课,取消了原来设计的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操作、或是根本无法实施的两节探究活动课,重新编写了一节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以下简称“中世纪”)。该课采用提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形成1000字的小组总结报告,推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则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最后作系统、简明的总结。这样的设计既弥补了课标的专题缺陷,又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一、课程标准缺少世界中世纪史的基本知识
翻开高中历史课标和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目录,不难发现世界史部分的专题,除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有“欧洲的宗教改革”外,欧洲中世纪史几乎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西欧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中世纪内容了。这种断层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欧洲从古希腊、罗马直接进入了近代前夜。这部分历史知识的短缺,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目前课标规定的必修部分,内容标准只有“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三个版本的教科书,从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撰《民法大全》,到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中间欧洲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都没有任何交代。必修直接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讲起,此前一片空白。必修中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从介绍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到文艺复兴前,又是一千多年的文化断层。难怪学生要问:欧洲这一千多年是怎么过来的?这一千多年欧洲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西欧能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也许有人说,上述内容在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中有所体现。且不论初中历史课尤其是九年级世界历史课的开设能否得到保证,就以初中课标所列出的教学内容来看,也只有一个学习主题,即“中古亚欧文明”。其中亚洲安排了大化改新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涉及西欧中世纪文明的只有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罗马教廷、城市兴起和拜占庭帝国的衰落等,而且还都是以点带面、属于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这点儿内容对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专题性很强的世界史,是远远不够的。有专家早就看出了其中的弊端:“目前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史’体系,只是在对总体历史有相当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而初中的历史教学显然还远不足以提供对这种古今中外混编专题史学习的支撑。这或许是本次课改不容忽视的误区,亟待在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以确保新一轮课改健康深入地发展。”
也许有人说,之所以这样设计正是体现了初、高中教学的不同要求,避免简单重复。从道理上这样说是正确的。但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必须是切合教学实际。学生进入高中后,一下子从简单的历史知识面对复杂纷纭的专题学习,这种不合情理的跨越如同拔苗助长,从根本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专题一上来又以艰涩难懂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这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距离太大,课时又不宽裕,因此,试验的结果只能是囫囵吞枣式地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既应付不了专题学习,又不能将古代与近代衔接起来,即使他们在初中阶段认真学习了世界史也不够用。
二、了解西欧中世纪的必要性
尽管课标没有安排中世纪史的内容,但在相关的专题中又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中世纪的字样。仅以必修“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为例,人教版第七单元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开篇就表述为“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岳麓版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课“渐进的制度创新”,一开始 也是“中世纪后期,英国出现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因此,在学习这一专题时,首先就会遇到中世纪的概念问题。初中课标里使用的是模糊概念——“中古”,高中课标中压根儿就没提“中世纪”。如果不向学生讲清中世纪的起止时间和时代的基本特征,历史就被人为地割断了,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也被抛弃了。
中世纪一词,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专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之间那段时间,大约相当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人教版“中世纪”一课在导语中简明扼要地介绍说:“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为更好地理解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了解这段历史概况十分必要。”西欧中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制度发生的重要背景和土壤,不知道怎么往下学习呢?
从时代性的角度看,欧盟是当今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年代起步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深刻地影响着欧洲人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从欧洲国家与我国的关系来看,绝大多数国家与我国建立并保持着友好关系,欧盟现在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今天欧洲的主要国家都是在中世纪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渊源,就不能很好地了解今天的欧洲。人教版增加的“中世纪”一课,在背景资料中讲清了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再到帝国一分为三,奠定了今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基础;从盎格鲁、撒克逊等部落进入不列颠到统一的英吉利王国的形成;以及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具体特点。这就有利于学生理解正是由于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上述国家近代政治制度的不同走势。
课标必修的“内容标准”,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依托中世纪的知识作为铺垫。英国的光荣革命要追溯到英国议会的由来;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要联系1789年法国大革命,而第三等级以及三级会议的存在,与中世纪的封建等级代表制有关。美国独立前的殖民地状况则与英国本土的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新编“中世纪”一课围绕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简要介绍了西欧体系严密的等级制度、封建等级代表制度等,进一步说明了13世纪初英国封建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开创了通过法律约束王权的先例。英国近代的宪政追根溯源即来自《大宪章》。其基本精神即王权有限和个人自由。由此而产生了等级代表机构,后来演变成议会。该课还指出英国的等级代表制在制约封建王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斗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有这样一节课,教师就能够讲清为什么君主立宪制最先在英国建立,学生也能初步理解近代西方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情况。
必修中新航路开辟的内容,现有的教科书中除了岳麓版以外,都不约而同地把15世纪前后欧洲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和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作为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然而,以上这些是怎样发展而来的,由于课标的缺失,又无法加以表述。新编“中世纪”一课以城市的兴起为切入点,介绍了11~12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情况及其影响。西欧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出现行会以及牛津、剑桥等大学的建立等内容,看似属于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的现象,但却为城市的市民阶级——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这就讲清了经济发展和上层建筑变化之间的关系,弥补了课标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割裂,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同样,必修的“文艺复兴”和选修的“欧洲的宗教改革”,都不能不联系中世纪的基督教。新编“中世纪”一课通过介绍政教冲突,说明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影响。这些素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基督教成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抨击、反对的对象,理解上述重大事件将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的伟大意义。新编“中世纪”一课的另一特色在于把中外历史进行了一定的比较,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能力是极其有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进行探究。该课的导语明确指出“中国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同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比较,西欧的政治状况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在活动目的中要求“参照中国7至17世纪(约唐朝至清早期)的政治历史,讨论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在介绍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时又提出这样的问题:“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就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反观西欧,它的政治版图为什么却如此支离破碎?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为什么出现得如此之晚?”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不是孤立地看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的特点,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开展探究,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认识的目的。同时又起到温故而知新,对学过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起到了巩固和加深的作用。
三、延伸探究西欧中世纪并非绝对“黑暗”
新编“‘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围绕“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专题的学习,精心选取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西欧中世纪的基本知识,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做了预设。课题本身‘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寓意深长,给教师挖掘课程资源,引导学有余力并有志向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探索历史留下了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合作还可以开展类似“西欧中世纪真的那么黑暗吗?”的延伸探究课题。
所谓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结论,始作俑者是西方学者。他们研究中世纪史主要以西欧为对象,且不包括东欧的拜占庭和俄罗斯,更不包括阿拉伯及其以东地区。他们往往贬低中世纪的意义,有的甚至认为那是一个黑暗时代,没有多少成就可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使用“中世纪”一词,但赋予了新的科学内容,专指封建社会。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反对把中世纪仅仅看成是黑暗时代或野蛮时代的非历史观点,指出它的巨大进步。
中世纪初期,西欧处于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统治之下,社会发展确实出现过倒退,但并非是一个绝对的黑暗时代。日耳曼人将自己的文化与残存的古希腊、罗马文明融合在一起,创建出独特的封建制。中世纪的西欧文明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我们注意到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中,编者概述了世界步入近代之前的五大区域文明,其中就包括欧洲基督教文明。
随着封建制的成熟,从11世纪开始的300年时间,是西欧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生产力发展,工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封建制开始瓦解,出现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先兆。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蛮族统治早期,文化大倒退,教会是文化的保存者和传播者,也是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者。基督教化也有利于整合小国林立的局面,使之逐渐走向相对统一。所以说,西欧中世纪并非完全黑暗,西欧中世纪文明是连接古希腊罗马文明和西欧近代文明的重要环节。
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具体表现为各种类型文明的演进,中世纪史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失的环节。没有西欧的封建主义就没有近代的资本主义,没有中世纪史就没有近代史。让学生了解这一段历史,对其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他们能够对中西不同的发展道路做出客观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修订为完善课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教育部正在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能在改革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实验区一线教师的意见,进行全面的修订。课标和依据课标编写的教科书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保持稳定性,这样才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为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新世纪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提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的规律”。因此,课程设计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采用专题的形式,将必修课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设计了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这是课标制定者的一大创新。对于这样的设计,在课标颁布之初,就有专家评论说:“课程体系呈专题式的,中外专题合编,古今没有这种方式,史学界也没有以中外专题合编形式的著作。这是一种极其大胆的探索”。在高度评价课标探索、创新的同时,专家也指出:“高中的课标出来后,恐怕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是有史以来对历史教学最大的一次冲撞。如果搞得好,历史教学可以上很大一个台阶;搞得不好会造成比较大的波动”。
三年的试验表明,依据课标及其新编写的教科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存在很多困惑。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课标把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割裂开来,跨度和跳跃性太大,造成教学过程不连贯;历史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交代不清、缺乏联系,不利于教与学。二是对初中历史课程的实验效果估计得过于乐观,高一新生的初中历史知识基础不能适应专题学习的需要,初中如果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困难就更大了。三是名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实际仍是各自分开,互不关联,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太强了。课标提出的教科书要“克服专业化和成人化倾向”的目标远未达到,反而由原来的繁、难、偏、旧(杂)向专、深、细、重(重复)发展。教学内容交叉重复,容量过大,课标设计的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课标。在初中新课程实验不到三年一个周期的情况下,高中历史课标就制定出台,显然操之过急,缺乏实践检验,也缺乏学术论证。这样,为追求避免与初中主题型体系的简单重复,而另辟蹊径构建的高中专题型的学科体系,就出现定位不准的问题。有权威人士已明确指出:“一般来说,专题学习或断代史研究到了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可以进行,在高中应该以通史形式学习为主”。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历史学科还是按照通史形式编排,这又出现了教学过程与终端评价的矛盾。
教学实践是检验课标和教科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由于课标的缺陷,不论哪一版本的教材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目前,解决的方法只有修订和完善课标,在课标还没有修订的情况下,先于课标修改教材,使之适应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此,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在广泛听取实验区的使用意见,接受合理建议的基础上,率先对教科书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2007年秋季,人教版将焕然一新。他们的辛勤劳动将有利于高中历史教学,有助于新课程的深入开展。
笔者阅读修改后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发现教科书改变了过去原封不动按课标的专题顺序安排教材内容的做法,将专题重新整合,由原来的九个单元调整合并为八个单元,按时间顺序合编中外史专题。同时从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探究活动课,取消了原来设计的在实际教学中难以操作、或是根本无法实施的两节探究活动课,重新编写了一节探究活动课“‘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以下简称“中世纪”)。该课采用提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形成1000字的小组总结报告,推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师则进行必要的指导和最后作系统、简明的总结。这样的设计既弥补了课标的专题缺陷,又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一、课程标准缺少世界中世纪史的基本知识
翻开高中历史课标和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目录,不难发现世界史部分的专题,除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有“欧洲的宗教改革”外,欧洲中世纪史几乎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西欧以外世界其他地区的中世纪内容了。这种断层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欧洲从古希腊、罗马直接进入了近代前夜。这部分历史知识的短缺,给教师教学带来很多困难。
目前课标规定的必修部分,内容标准只有“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人教版、岳麓版和大象版三个版本的教科书,从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撰《民法大全》,到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中间欧洲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都没有任何交代。必修直接从15世纪新航路开辟讲起,此前一片空白。必修中的“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从介绍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到文艺复兴前,又是一千多年的文化断层。难怪学生要问:欧洲这一千多年是怎么过来的?这一千多年欧洲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西欧能率先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也许有人说,上述内容在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中有所体现。且不论初中历史课尤其是九年级世界历史课的开设能否得到保证,就以初中课标所列出的教学内容来看,也只有一个学习主题,即“中古亚欧文明”。其中亚洲安排了大化改新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涉及西欧中世纪文明的只有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罗马教廷、城市兴起和拜占庭帝国的衰落等,而且还都是以点带面、属于最基本的常识性知识。这点儿内容对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专题性很强的世界史,是远远不够的。有专家早就看出了其中的弊端:“目前高中历史课程的‘专题史’体系,只是在对总体历史有相当了解的前提下才具有合理性。而初中的历史教学显然还远不足以提供对这种古今中外混编专题史学习的支撑。这或许是本次课改不容忽视的误区,亟待在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以确保新一轮课改健康深入地发展。”
也许有人说,之所以这样设计正是体现了初、高中教学的不同要求,避免简单重复。从道理上这样说是正确的。但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必须是切合教学实际。学生进入高中后,一下子从简单的历史知识面对复杂纷纭的专题学习,这种不合情理的跨越如同拔苗助长,从根本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专题一上来又以艰涩难懂的政治、经济制度为主,这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社会经验距离太大,课时又不宽裕,因此,试验的结果只能是囫囵吞枣式地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既应付不了专题学习,又不能将古代与近代衔接起来,即使他们在初中阶段认真学习了世界史也不够用。
二、了解西欧中世纪的必要性
尽管课标没有安排中世纪史的内容,但在相关的专题中又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中世纪的字样。仅以必修“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为例,人教版第七单元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开篇就表述为“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岳麓版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1课“渐进的制度创新”,一开始 也是“中世纪后期,英国出现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因此,在学习这一专题时,首先就会遇到中世纪的概念问题。初中课标里使用的是模糊概念——“中古”,高中课标中压根儿就没提“中世纪”。如果不向学生讲清中世纪的起止时间和时代的基本特征,历史就被人为地割断了,历史唯物主义无形中也被抛弃了。
中世纪一词,最初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专指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之间那段时间,大约相当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人教版“中世纪”一课在导语中简明扼要地介绍说:“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00年左右的欧洲历史,被西方史学家称为‘中世纪’。它是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消亡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间的一段历史……为更好地理解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了解这段历史概况十分必要。”西欧中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制度发生的重要背景和土壤,不知道怎么往下学习呢?
从时代性的角度看,欧盟是当今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年代起步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深刻地影响着欧洲人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从欧洲国家与我国的关系来看,绝大多数国家与我国建立并保持着友好关系,欧盟现在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今天欧洲的主要国家都是在中世纪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渊源,就不能很好地了解今天的欧洲。人教版增加的“中世纪”一课,在背景资料中讲清了西欧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法兰克王国到查理曼帝国再到帝国一分为三,奠定了今天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基础;从盎格鲁、撒克逊等部落进入不列颠到统一的英吉利王国的形成;以及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具体特点。这就有利于学生理解正是由于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上述国家近代政治制度的不同走势。
课标必修的“内容标准”,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依托中世纪的知识作为铺垫。英国的光荣革命要追溯到英国议会的由来;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要联系1789年法国大革命,而第三等级以及三级会议的存在,与中世纪的封建等级代表制有关。美国独立前的殖民地状况则与英国本土的制度有直接的关系。新编“中世纪”一课围绕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简要介绍了西欧体系严密的等级制度、封建等级代表制度等,进一步说明了13世纪初英国封建贵族迫使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开创了通过法律约束王权的先例。英国近代的宪政追根溯源即来自《大宪章》。其基本精神即王权有限和个人自由。由此而产生了等级代表机构,后来演变成议会。该课还指出英国的等级代表制在制约封建王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斗争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有这样一节课,教师就能够讲清为什么君主立宪制最先在英国建立,学生也能初步理解近代西方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情况。
必修中新航路开辟的内容,现有的教科书中除了岳麓版以外,都不约而同地把15世纪前后欧洲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和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等作为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然而,以上这些是怎样发展而来的,由于课标的缺失,又无法加以表述。新编“中世纪”一课以城市的兴起为切入点,介绍了11~12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情况及其影响。西欧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出现行会以及牛津、剑桥等大学的建立等内容,看似属于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方面的现象,但却为城市的市民阶级——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精神食粮。这就讲清了经济发展和上层建筑变化之间的关系,弥补了课标造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割裂,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同样,必修的“文艺复兴”和选修的“欧洲的宗教改革”,都不能不联系中世纪的基督教。新编“中世纪”一课通过介绍政教冲突,说明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影响。这些素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基督教成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抨击、反对的对象,理解上述重大事件将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的桎梏下解放出来的伟大意义。新编“中世纪”一课的另一特色在于把中外历史进行了一定的比较,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和能力是极其有益的。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进行探究。该课的导语明确指出“中国史学家习惯上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同中国的封建社会进行比较,西欧的政治状况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在活动目的中要求“参照中国7至17世纪(约唐朝至清早期)的政治历史,讨论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分裂的原因”。在介绍西欧封建社会的政治时又提出这样的问题:“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就已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反观西欧,它的政治版图为什么却如此支离破碎?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为什么出现得如此之晚?”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不是孤立地看西欧封建社会政治的特点,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开展探究,从而达到加深理解、认识的目的。同时又起到温故而知新,对学过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起到了巩固和加深的作用。
三、延伸探究西欧中世纪并非绝对“黑暗”
新编“‘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围绕“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专题的学习,精心选取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西欧中世纪的基本知识,还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方面做了预设。课题本身‘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寓意深长,给教师挖掘课程资源,引导学有余力并有志向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探索历史留下了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合作还可以开展类似“西欧中世纪真的那么黑暗吗?”的延伸探究课题。
所谓中世纪是黑暗时代的结论,始作俑者是西方学者。他们研究中世纪史主要以西欧为对象,且不包括东欧的拜占庭和俄罗斯,更不包括阿拉伯及其以东地区。他们往往贬低中世纪的意义,有的甚至认为那是一个黑暗时代,没有多少成就可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使用“中世纪”一词,但赋予了新的科学内容,专指封建社会。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反对把中世纪仅仅看成是黑暗时代或野蛮时代的非历史观点,指出它的巨大进步。
中世纪初期,西欧处于被称为“蛮族”的日耳曼人统治之下,社会发展确实出现过倒退,但并非是一个绝对的黑暗时代。日耳曼人将自己的文化与残存的古希腊、罗马文明融合在一起,创建出独特的封建制。中世纪的西欧文明又被称为基督教文明。我们注意到在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中,编者概述了世界步入近代之前的五大区域文明,其中就包括欧洲基督教文明。
随着封建制的成熟,从11世纪开始的300年时间,是西欧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生产力发展,工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封建制开始瓦解,出现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先兆。基督教在西欧中世纪也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蛮族统治早期,文化大倒退,教会是文化的保存者和传播者,也是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者。基督教化也有利于整合小国林立的局面,使之逐渐走向相对统一。所以说,西欧中世纪并非完全黑暗,西欧中世纪文明是连接古希腊罗马文明和西欧近代文明的重要环节。
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具体表现为各种类型文明的演进,中世纪史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失的环节。没有西欧的封建主义就没有近代的资本主义,没有中世纪史就没有近代史。让学生了解这一段历史,对其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他们能够对中西不同的发展道路做出客观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修订为完善课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教育部正在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广大高中历史教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也能在改革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实验区一线教师的意见,进行全面的修订。课标和依据课标编写的教科书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并保持稳定性,这样才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为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