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职高专业美术教学压抑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无法发挥、发展。为了更好地实施专业美术《课程标准》,不断完善以往教学经验。对于多年从事职高美术专业教学的我来说,总结缺陷主要表现在素描训练形式单一,或总进行调子素描训练,或结构素描一插到底,素描训练方法照搬普通美术院校的模式,训练题材过于狭窄等方面。其主要原因是:
(1)多数美术教师系高师美术专业毕业生,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以高师美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而高师美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职高实用美术专业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从事职教工作时间较短,对职高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对职高教学规律缺乏学习和研究,以致造成素描教学与培养目标的严重脱节。这应当引起职教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职高实用美术专业是培养有美术这“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从事美术工作的基层人员,而不是培养画家和美术专家。职高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应该也必须立足于培养示这个基本点,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施教。这就需要明确培养目标,认真研究职教美术教学规律,深入理解和领会职教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排意图,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一、素描训练的形式宜宽不宜深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客观上要求职高毕业生必须一专多能,因此素描教学的训练形式就应适当拓宽,即不仅要进行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训练,还应进行基本的装饰构成素描和设计素描训练。这是因为,无论是侧重于光影规律的调子素描,还是着眼于物象内在结构及组合关系的结构素描,均属地绘画范畴,而实用美术要求高度抽象概括,“在具象和抽象的广阔视野中,毫无拘束地探求,大胆运用形式美规律,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李家旭、刘静宜《装饰画艺术》)。单进行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两种素描形式训练,则在要求学生做出更为大胆多样的形式突破和容纳更丰富的激情和理智时,会使学生常常表现为力不从心而颇感困难。也就是说,单靠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两种训练形式,难以完成基础课与工艺课的顺利过渡。与前两种素描形式不同,装饰构成素描是一种以自然物象为参照,容纳平面构在中透叠、渐变、发射、分割等多种表现手法,或大胆夸张主要特征,或将具象转化为抽象,或将立体转化为平面,含有更多主观审美理想,渗透大量装饰成份的新的素描形式。这种素描形式不仅是一种不脱离艺术表现的一般规律和法则的基础训练,而且有利于素描课与工世课的顺利衔接,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同自然物象生发出主观审美意象,直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素质。设计素描则是一种以理性认识为基础,注重分析理解客观物象内在联系,描绘物态结构规律的素描形式。这种素描形式既包括绘画意义上的造型意识,更体现着工业上的设计意识,将构成素描与设计素描作为职高实用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更能显示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课程衔接的重要性,“从面为个人风格及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实践的基础”(《设计素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由此我认为,将装饰构成素描和设计素描纳入职高实用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内容体系很有必要,而不是和普通中学美术课相比仅仅是课时的增加。当然,内容的确定,知识的深浅层次及课时安排等还有待有关专家、学者和职教同仁进一步地实验和研究。
二、素描训练题材应多样化、典型化
职高美术专业毕业生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接触的社会面比较广阔,因此在训练中应改变那种陶罐、酒瓶、苹果等一画到底的做法,引导学生接触多种素材,例如人物、动物、风景、电器、家俱、日用品、机器零件、服装鞋帽等。题材多样,还应注意其代表性、典型性。能使学生以少胜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注意训练手段的灵活多变
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多种表现方法和技巧,例如可以运用排线涂色调法、纸笔擦法、手指涂抹法、毛笔擦法;也可以运用黑影法、限色层归纳法、黑白灰色块法,色线法及综合法,还可以一画分别用多种方法练习,一题材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进行构图练习,拓展学生的表现领域,丰富学生的造型语言。此外还应通过临摹、写生、特写、默写、创作、设计等途径,借鉴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等,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注重创造性和超前性
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竞争将更加激烈,科技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周期将进一步缩短。因此在素描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力,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奠定学生富于创新的心理基础。总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超脱常规和成习,去看待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发现、组织和创造新形象。
职业教育是终端教育,然而职高生的知识仅是其人生奋斗的起跑线,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法充实提高,成为较高层次的美术专业人才,素描教学就应注重知识的超前性。教师在讲授方面,(1)既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还要注意知识技能之间的变通性;(2)让学生了解世界素描各流派之长与发展趋势;(3)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接触一些与美术相关的知识领域,比如美学、视觉心理学等;(4)组织指导学生广泛收集各类形象(包括文字)资料,建立起各自的资料库。这样既可以作参考资料,又可以作为新异刺激物作用于感官,产生新的奇思妙想,创造出新的事物来。
(1)多数美术教师系高师美术专业毕业生,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以高师美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为出发点,而高师美术专业的知识结构与职高实用美术专业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从事职教工作时间较短,对职高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缺乏认识和理解,对职高教学规律缺乏学习和研究,以致造成素描教学与培养目标的严重脱节。这应当引起职教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职高实用美术专业是培养有美术这“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从事美术工作的基层人员,而不是培养画家和美术专家。职高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应该也必须立足于培养示这个基本点,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施教。这就需要明确培养目标,认真研究职教美术教学规律,深入理解和领会职教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编排意图,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一、素描训练的形式宜宽不宜深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人才市场,客观上要求职高毕业生必须一专多能,因此素描教学的训练形式就应适当拓宽,即不仅要进行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训练,还应进行基本的装饰构成素描和设计素描训练。这是因为,无论是侧重于光影规律的调子素描,还是着眼于物象内在结构及组合关系的结构素描,均属地绘画范畴,而实用美术要求高度抽象概括,“在具象和抽象的广阔视野中,毫无拘束地探求,大胆运用形式美规律,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对自然物象进行加工“(李家旭、刘静宜《装饰画艺术》)。单进行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两种素描形式训练,则在要求学生做出更为大胆多样的形式突破和容纳更丰富的激情和理智时,会使学生常常表现为力不从心而颇感困难。也就是说,单靠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两种训练形式,难以完成基础课与工艺课的顺利过渡。与前两种素描形式不同,装饰构成素描是一种以自然物象为参照,容纳平面构在中透叠、渐变、发射、分割等多种表现手法,或大胆夸张主要特征,或将具象转化为抽象,或将立体转化为平面,含有更多主观审美理想,渗透大量装饰成份的新的素描形式。这种素描形式不仅是一种不脱离艺术表现的一般规律和法则的基础训练,而且有利于素描课与工世课的顺利衔接,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同自然物象生发出主观审美意象,直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素质。设计素描则是一种以理性认识为基础,注重分析理解客观物象内在联系,描绘物态结构规律的素描形式。这种素描形式既包括绘画意义上的造型意识,更体现着工业上的设计意识,将构成素描与设计素描作为职高实用美术专业的基础课,更能显示出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课程衔接的重要性,“从面为个人风格及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实践的基础”(《设计素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由此我认为,将装饰构成素描和设计素描纳入职高实用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内容体系很有必要,而不是和普通中学美术课相比仅仅是课时的增加。当然,内容的确定,知识的深浅层次及课时安排等还有待有关专家、学者和职教同仁进一步地实验和研究。
二、素描训练题材应多样化、典型化
职高美术专业毕业生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建设,接触的社会面比较广阔,因此在训练中应改变那种陶罐、酒瓶、苹果等一画到底的做法,引导学生接触多种素材,例如人物、动物、风景、电器、家俱、日用品、机器零件、服装鞋帽等。题材多样,还应注意其代表性、典型性。能使学生以少胜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
三、注意训练手段的灵活多变
尽可能让学生掌握多种表现方法和技巧,例如可以运用排线涂色调法、纸笔擦法、手指涂抹法、毛笔擦法;也可以运用黑影法、限色层归纳法、黑白灰色块法,色线法及综合法,还可以一画分别用多种方法练习,一题材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进行构图练习,拓展学生的表现领域,丰富学生的造型语言。此外还应通过临摹、写生、特写、默写、创作、设计等途径,借鉴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等,为学生的创作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注重创造性和超前性
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竞争将更加激烈,科技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周期将进一步缩短。因此在素描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活力,发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奠定学生富于创新的心理基础。总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超脱常规和成习,去看待习以为常的经验世界,发现、组织和创造新形象。
职业教育是终端教育,然而职高生的知识仅是其人生奋斗的起跑线,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法充实提高,成为较高层次的美术专业人才,素描教学就应注重知识的超前性。教师在讲授方面,(1)既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还要注意知识技能之间的变通性;(2)让学生了解世界素描各流派之长与发展趋势;(3)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接触一些与美术相关的知识领域,比如美学、视觉心理学等;(4)组织指导学生广泛收集各类形象(包括文字)资料,建立起各自的资料库。这样既可以作参考资料,又可以作为新异刺激物作用于感官,产生新的奇思妙想,创造出新的事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