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际经合组织OECD率先提出“核心素养”概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核心素养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答21世纪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中职教育也应该顺应世界发展之需,立足中职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本文结合中职学校教育现状,对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69-01
我国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1]由此可以看出,构建“核心素养体系”已经被置于我国深化课程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位置,职业教育更应该认真研究制定适用于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一、中职学校教育现状
1.技术本位突出,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仍以技能培养为中心,片面强调技能教育的重要性,这种唯技能观是一种错误的育人理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这时候的学生心智还未成熟,由于我国的中考制度,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与普通教育学生有一些差距,在人格尚未健全的时候只教授技能课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未来的工作不再需要简单重复的工种,这对职业教育是巨大的挑战,只会技能而缺乏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中职学生终究会被智能机器所替代。
2.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无法承担核心素养教育
中职学校教师从学历层次以及教育经验来看,都明显低于普通教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教育的胜任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中职文化课老师有知识而缺乏技能,专业课老师有技能而缺素养,无法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其原因在于教师教育多是分科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专业结构中分科知识和技能更为突出,而分科教育体系有两种不足,一是认知层次低;二是认知视阈窄。[2]这就造成了中职教师综合素养的匮乏,无法承担核心素养教育。
二、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转变中职学校育人理念
学校的育人理念影响整个学校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中职学校应将育人理念由“技能本位”转变为“素质本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维和莫奈提出:“由常规认知工作和常规手工劳动所构成的工作份额正日益下降,因为此类任务最容易通过编程让计算机去做。国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比例则是那些强调专家思维或复杂交往的工作,此类任务计算机不能做。[3]”因此,中职学校需要转变育人理念,将合作、创新、批判性思维、关键能力培养加入到学校的育人理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应对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2.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师的问题,最终要靠教师来解决。要想发展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须富有极高的核心素养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其次素养是后天习得的,而非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获得在时间上又是一个持续终身的学习过程[4],因此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来进行培养。为此学校需要为本校原有教职工提供一些核心素养的培训与补习,提高其核心素养水平,同时可以引进具备核心素养的“双师型”教师来扩充中职师资队伍,通过激励机制鼓励中职教师自主进行核心素养学习与提高,并且对不符合学校标准的教师进行批评与指正。
3.开发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
课程是教学的关键,课程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我们要树立核心素养观,也可以说我们需要树立课程核心素养观。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正式发布了核心素养框架,与以往较为笼统的“双基”、“三维”课程目标有所不同,现在核心素养有了六大素养培养的明确标准,可以更好地指导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职学校可以依据核心素养框架制定富有特色的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如针对学生实践创新维度的核心素养培养,可以开设一些创新创业课程或者思维训练的课程。
4.构建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有了好的改革思路,需要国家建立建全相关法律保护制度,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保驾护航。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课程改革了但是评价方式没有变,依然不能彻底改变我国教育现状。钟启泉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第三个挑战是:探索以“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为代表的新型评价模式。[5]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依然沿袭着过去的传统纸笔测验来评价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用简单固定的技能操作来考核专业技能课学习,这种学习评价方式既不能测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呼吁“真实性”,因此改革中职学生学习评价方式迫在眉睫。
三、结语
对于如何发展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职业教育今后教改的重点工程,涉及教师、课程、评价等多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最终一定会探索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将中职学生培养成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26/s7054/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刘启迪.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6,12.
[3]Gordon,Jeanetal.KeycompetencesinEurope:Openingdoorsforlifelonglearnersacrosstheschoolcurriculumandteachereducation[J].CaseNetworkReports,2009(87):39.
[4]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5]钟启泉.基于核心素養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69-01
我国在2014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1]由此可以看出,构建“核心素养体系”已经被置于我国深化课程改革、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位置,职业教育更应该认真研究制定适用于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一、中职学校教育现状
1.技术本位突出,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仍以技能培养为中心,片面强调技能教育的重要性,这种唯技能观是一种错误的育人理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这时候的学生心智还未成熟,由于我国的中考制度,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与普通教育学生有一些差距,在人格尚未健全的时候只教授技能课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未来的工作不再需要简单重复的工种,这对职业教育是巨大的挑战,只会技能而缺乏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中职学生终究会被智能机器所替代。
2.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无法承担核心素养教育
中职学校教师从学历层次以及教育经验来看,都明显低于普通教育教师,对于核心素养教育的胜任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中职文化课老师有知识而缺乏技能,专业课老师有技能而缺素养,无法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其原因在于教师教育多是分科教育,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专业结构中分科知识和技能更为突出,而分科教育体系有两种不足,一是认知层次低;二是认知视阈窄。[2]这就造成了中职教师综合素养的匮乏,无法承担核心素养教育。
二、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1.转变中职学校育人理念
学校的育人理念影响整个学校教育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形成,中职学校应将育人理念由“技能本位”转变为“素质本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列维和莫奈提出:“由常规认知工作和常规手工劳动所构成的工作份额正日益下降,因为此类任务最容易通过编程让计算机去做。国家日益增长的劳动力比例则是那些强调专家思维或复杂交往的工作,此类任务计算机不能做。[3]”因此,中职学校需要转变育人理念,将合作、创新、批判性思维、关键能力培养加入到学校的育人理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应对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2.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教师的问题,最终要靠教师来解决。要想发展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须富有极高的核心素养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其次素养是后天习得的,而非与生俱来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获得在时间上又是一个持续终身的学习过程[4],因此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教育来进行培养。为此学校需要为本校原有教职工提供一些核心素养的培训与补习,提高其核心素养水平,同时可以引进具备核心素养的“双师型”教师来扩充中职师资队伍,通过激励机制鼓励中职教师自主进行核心素养学习与提高,并且对不符合学校标准的教师进行批评与指正。
3.开发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
课程是教学的关键,课程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我们要树立核心素养观,也可以说我们需要树立课程核心素养观。北京师范大学于2016年正式发布了核心素养框架,与以往较为笼统的“双基”、“三维”课程目标有所不同,现在核心素养有了六大素养培养的明确标准,可以更好地指导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职学校可以依据核心素养框架制定富有特色的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如针对学生实践创新维度的核心素养培养,可以开设一些创新创业课程或者思维训练的课程。
4.构建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有了好的改革思路,需要国家建立建全相关法律保护制度,为核心素养的培养保驾护航。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课程改革了但是评价方式没有变,依然不能彻底改变我国教育现状。钟启泉教授认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第三个挑战是:探索以“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为代表的新型评价模式。[5]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依然沿袭着过去的传统纸笔测验来评价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用简单固定的技能操作来考核专业技能课学习,这种学习评价方式既不能测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评价呼吁“真实性”,因此改革中职学生学习评价方式迫在眉睫。
三、结语
对于如何发展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职业教育今后教改的重点工程,涉及教师、课程、评价等多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不断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最终一定会探索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的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模式,将中职学生培养成具有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26/s7054/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刘启迪.高中课程改革如何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6,12.
[3]Gordon,Jeanetal.KeycompetencesinEurope:Openingdoorsforlifelonglearnersacrosstheschoolcurriculumandteachereducation[J].CaseNetworkReports,2009(87):39.
[4]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5]钟启泉.基于核心素養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