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重重 令人费解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b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后一课》中某些语句读来疑点重重,令人费解。
  “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分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轮到我背书了。天啊,……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
  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母语会这样一无所知吗?怎么感觉小弗郎士学法语就跟我们初学英语时一样,基本上什么都不懂呢?
  如果说小弗郎士是个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故而没有学会法语,再看成人:
  “郝叟老头儿跟初级班一起拼这些字母。”
  如果说郝叟老头儿和文盲差不多(有“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再看“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
  “现在那些家伙就有理由对我们说了:‘怎么?你们还自己说是法国人呢,你们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不会写!……’”
  这,岂非咄咄怪事?而且,为什么不简单地说成“是”,而要说成“自己说是”呢?
  一、关于背景
  小说的舞台是阿尔萨斯地区,阿尔萨斯语是德语系方言,是阿尔萨斯人的母语,法语非他们自己的母语。
  阿尔萨斯历史上几度易手。直到路易十四时期,1618年法国占领阿尔萨斯最大的城市斯特拉斯堡,这才开始了对此地的正式统治,但阿尔萨斯依旧拥有自治的独特地位。1871年,法国战败后,阿尔萨斯被划入德国。(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重归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再次夺取,战败后被盟国集团再一次判定为法国领土。)德国占领阿尔萨斯后,恐怕确实干过企图消灭法语之事,然而,在1918年法国收回阿尔萨斯之后,也同样干出企图消灭德语之事。
  此文内容是否真实,不妨看看两国之外的第三国英国的说法:
  《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一卷244页:“法国大革命中阿尔萨斯在行政上并入法国。阿尔萨斯人仍然讲一种称为阿尔萨斯语的德语方言,而法语在上流社会中流行。”
  245页:“日耳曼方言仍为当地通用口语,学校里既教法语也教德语。”同页:“一战后,法国政府企图同化该地,特别是企图用国立学校取代当地传统的教会学校,并禁止德文报纸出版(德语是当地75%居民使用的书面语)”。后果是:“阿尔萨斯自治运动蓬勃发展,寻求在法兰西共和国内自治。”后来法国政府放弃了这些文化同化的措施,自治运动才停歇。
  不论是德语还是法语,对于阿尔萨斯当地居民来说都不是他们的母语。对阿尔萨斯人来说,最理想的形式莫过于阿尔萨斯作为一个独立国选择自己的母语(阿尔萨斯语)作为普通话了——实际上这种运动过去就进行过。
  二、关于虚构
  都德是法国人,《最后一课》是法国人的文学。作者的立场和情感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比如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问题是关于历史问题的小说其文学真实可以多大程度上违背创作背景即历史真实?
  《最后一课》是以普法战争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不过,其内容严重地违背了历史真实:若小说所写的问题离实际情况差得太远,则这篇小说虽然算爱国题材,却不宜作为范文选到教材中。语言问题并非细节,不宜虚构或片面描写。
  我并不反对小说中的虚构。我的看法是:要合乎历史,即历史真实。基本的历史事实是不能违背的——文学真实与历史事实虽然不能划等号,但虚构不等于虚假——毕竟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不应差距过大。如果违背了这个标准,它的艺术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就更不要说教育意义了。而且,其教育意义就可能是负面的。艺术成就归艺术成就,不管它的成就有多么高。
  作品的艺术价值,是不能违背基本的价值观的,应该建立在真善美的基础之上,离开了这些,则毫无艺术价值可言。只有“真”(艺术之“真”——而不是打着“艺术真实”幌子的假大空),才会“善”和“美”,如果没有了“真”,“善”和“美”毛将焉附?
  对于《最后一课》来说,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可能是有问题的。《最后一课》是爱国主义的名篇,但教育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了解真实历史背景的情况下教授这一课,是不是影响了学生的历史观的形成呢?如果给学生形成错误的历史观,那么这种教育徒具有负面意义。
  其实,小说《最后一課》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看,作者选取的叙述视角多么高明!作者如果是让成人也来这样叙述,那么,上述问题倒真是成了严重的问题了。
  [作者通联:山东鱼台县教体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学生作文进行点评教学是帮助学生正确把握写作主题,学会谋篇布局,提升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如何有效开展作文点评教学,使学生真正从中受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结合笔者的一堂作文教学公开课来粗略地做些分析。  2016年4月常州市九年级语文调研试题中有一道命题作文,命题颇具诗意与人文情怀。其题如下:  揣着梦想上路,可以踏出一路风光;揣着自信上路,无路也有
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们通常对诗歌的语言、意象和情感进行分步骤地、孤立地翻译、分析和附会式归纳,导致把一朵朵美丽的花揉成了片片花瓣。众所周知,语言、意象和情感是诗歌的三个基本要素,但是,诗歌的主要要素还是它的情感,情感性是诗歌的基本特性,诗歌的语言和意象都是为抒发情感服务的。因此,古典诗歌的教学内容重点应定位于对诗歌情感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吸取人类丰富的文化营养”,“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地位:《我的第一本书》处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忆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示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或揭示人生意义,其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具特色。本单元的安排重在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  2.本课地位:《我的第一本书》是一篇淡雅的随笔。安排在《藤野先生》和《我的母亲
《项脊轩志》是明代作家归有光的散文名作。作者托物言志,悼亡念存,写出了青年主人公的襟怀抱负,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挚怀念。文章感情真挚,缠绵悱恻,情韵绵远,如品佳酩,醇香绵绵,余味悠长;又清新淡雅,不事雕饰,自然动人,如行云舒卷,似细流涓涓。   《项脊轩志》的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文散意凝   从写作时间看,本文并非在一个时期完成。从开头到“殆有神护者”,是作者在18岁时写的;“
细品当前的课堂教学,无论是观摩课,还是常态课,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存有预设。近来,拜读了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的一篇文章《自然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美学原则》,对其中的“预设与落空”颇有感触,聊以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为例,谈谈我对“预设”和“生成”的看法。  一、预设之险  1.教学目标之“一网打尽”。当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习惯和自足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大
写作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是件让人头疼的事,不单是学生头疼,老师也头疼,特别是议论文写作更是如此。高考要求议论文写作做到材料丰富、表达生动、文句有意蕴,且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有启发性。但是学生们尽管绞尽了脑汁,写出来的作文却依旧是内容空洞、语言苍白、论证无力。如何让学生能相对“轻松”地写出高质量的议论文,成为中学作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要阐述的道理构筑了议论文的骨架,那么支撑观点的事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问题(这里包括教育与社会生活、教育与学习者的生活),—直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衡量现实教育成败的—把最好的尺子。胡塞尔的现象学理论对生活世界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生活世界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是“直觉地被给予的”、“前科学的、直观的”、“可经验的”人之存在领域。可见,生活世界包括人之生活全程。要谈“语文教学内容”选择问题,理应绕不开学生的生活世界,要选定语文教学内容,
现在的语文课堂越来越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语文教学通过各种方式将中华优秀的文化精髓溶进一代代人的血脉之中,铸就具有中华民族气息的龙的传人。“国学”属于语文学科所载之“道”的一个重要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学,作为传播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社会有用之才。然而,面对现代化教育改革匆忙的步调,这位曾经为中华民族发展摆渡的老人,她那蹒跚的步履遭到时代的质疑。我们有必要还原古代教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明确要求:“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但从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关于选修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其实是对必修课程的重复,比如作为文言读本的《〈史记〉选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归纳重点文言词,进行文本大意的疏通。即使有一些鉴赏陶冶,也终会止步于“引导探索研
【评议论著】 胡根林《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内容提要】 所谓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实际追求的是有品性、品位和品格的语文教学,是价值、效果、效率和魅力相统一的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语文学科的学术含金量,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最终体现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之上。   程红兵先生在为胡根林博士新作《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撰写的序言中,对该书关键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