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近几年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作为一门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多所大学和研究院进行资源整合,开发了三类综合实践活动。本文对相关概念进行解释,分析学生“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探究应用这三类综合活动的方法和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让学生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新方法、新体验,塑造自己的人格,提升核心素养。
学生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具备相关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学生需要发展核心素养。当今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共有三种基本途径:第一,从学科出发,让学生走“学科—养成”途径;第二,从综合实践活动出发,让学生走“实践—锻炼”途径;第三,从查漏补缺出发,让学生走“缺失—修正”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都是走前两条路,将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和载体,“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是必要的。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和素质的概念相同,一个人的修养就是素养。简单来说,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外貌形象以及知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被称为素养。在如今知识经济的社会中,素养的含义更加丰富,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品质等都包含在素养之中。素养又分为天生具备的、后天形成的。
虽然不同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其中都有着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跨领域性和综合性是必要的。因此,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参加,提升国学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使其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综合实践活动
在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最初只是活动课程,后来通过不断发展学习,逐渐成了一门综合性较强且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课程。最开始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度不高,较为松散,效果不佳,通过系统的整合之后,综合实践活动逐渐体现出对中小学教育的积极作用。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应当由国家统一设置,并且各个学校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通过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自主开发最佳课程和活动形式。但是最重要的是,活动要开放自由,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提升核心素养。
通过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一门散乱的活动,而是一个独立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要求
(一)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学生的主动配合是一门课程能够进行下去的前提条件。综合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并将其结合学科知识,通过巧妙的切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改变学习方式
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在开展活动时,应该注重被教育者的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共同发展。教师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化,必须改革学习方法,通过设计多种性质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
三、三类不同形式的“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从学科出发,实现“跨学科学习”
“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改中有了新的要求,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中,都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阐述。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版)》就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就是进行综合学习,主要是通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其他科目中运用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提升语文能力,同时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能够使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此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多元化,更加开放,和其他学科联系更加紧密,实现跨领域跨学科学习。”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需要实现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今学校在进行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时,往往会多门学科融会贯通,体现出不同学科的不同韵味,把学科知识当作主干,其他知識贯穿其中,能够将学科更好地融合起来。通过知识的融合,开展“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以其为载体,能够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
(二)整合知识,开展主题活动
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划分为单一学科的综合,也可以是多学科、跨学科之间的综合,更有甚者,进行超学科的课程综合。当今我国学校大多数开展的都是第二种,进行多学科、跨学科之间的综合活动。通过多个学科知识的主题整合,更好地进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同的主题活动设计形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选择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重要。活动的主题不仅要适合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并且活动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特别是小学生天生好动,好奇心强,因此主题活动的开展一定要符合其特性,根据相应的学科特点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再是领导者,而应该到学生中间去,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活动。教师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时,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增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从活动出发,开展个性化教学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最基本表现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能够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通过关注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更自由开放的学习生活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使学生更快地获取知识和方法,塑造自己的人格。通过家长、教师、学校三者和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能够增强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培养其核心素养。
四、“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效
近几年来我国学校开展的三类综合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点成效:
首先,教师养成了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专业知识获得了提升,专业技能获得了提高。作为“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者,教师通过积极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展过程,养成了课程开发意识,相关论文和课题获奖率也随之提高。
其次,通过开展多个典型活动,使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每年通过一至两个学科整合活动的开展,使各个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学生获得更多的解题方法,提升了思考能力,进一步培养了核心素养。
最后,作为学生喜爱的、感兴趣的“主题整合式”综合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参与活动收获和体验了快乐,发展了能力。除了学生收获颇多之外,家长对“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也是高度认可和支持的。
学校通过不同类型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今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培养其个性化能力。
学生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具备相关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学生需要发展核心素养。当今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一共有三种基本途径:第一,从学科出发,让学生走“学科—养成”途径;第二,从综合实践活动出发,让学生走“实践—锻炼”途径;第三,从查漏补缺出发,让学生走“缺失—修正”途径。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都是走前两条路,将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法和载体,“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是必要的。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核心素养
和素质的概念相同,一个人的修养就是素养。简单来说,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外貌形象以及知识水平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被称为素养。在如今知识经济的社会中,素养的含义更加丰富,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以及身心品质等都包含在素养之中。素养又分为天生具备的、后天形成的。
虽然不同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其中都有着对知识技能的要求,跨领域性和综合性是必要的。因此,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参加,提升国学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创新精神。使其最终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二)综合实践活动
在我国,综合实践活动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最初只是活动课程,后来通过不断发展学习,逐渐成了一门综合性较强且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课程。最开始的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度不高,较为松散,效果不佳,通过系统的整合之后,综合实践活动逐渐体现出对中小学教育的积极作用。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应当由国家统一设置,并且各个学校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通过了解不同学生的需求,自主开发最佳课程和活动形式。但是最重要的是,活动要开放自由,培养学生的个性化、自主性,提升核心素养。
通过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一门散乱的活动,而是一个独立的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综合实践活动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要求
(一)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
学生的主动配合是一门课程能够进行下去的前提条件。综合实践活动也不例外,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主题,并将其结合学科知识,通过巧妙的切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改变学习方式
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在开展活动时,应该注重被教育者的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共同发展。教师不能抹杀学生的个性化,必须改革学习方法,通过设计多种性质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
三、三类不同形式的“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从学科出发,实现“跨学科学习”
“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改中有了新的要求,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各个学科中,都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阐述。例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0版)》就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就是进行综合学习,主要是通过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其他科目中运用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提升语文能力,同时语文知识和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能够使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此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多元化,更加开放,和其他学科联系更加紧密,实现跨领域跨学科学习。”因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需要实现跨学科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今学校在进行活动的安排和设计时,往往会多门学科融会贯通,体现出不同学科的不同韵味,把学科知识当作主干,其他知識贯穿其中,能够将学科更好地融合起来。通过知识的融合,开展“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以其为载体,能够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
(二)整合知识,开展主题活动
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划分为单一学科的综合,也可以是多学科、跨学科之间的综合,更有甚者,进行超学科的课程综合。当今我国学校大多数开展的都是第二种,进行多学科、跨学科之间的综合活动。通过多个学科知识的主题整合,更好地进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不同的主题活动设计形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学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选择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重要。活动的主题不仅要适合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并且活动的内容也能够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特别是小学生天生好动,好奇心强,因此主题活动的开展一定要符合其特性,根据相应的学科特点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再是领导者,而应该到学生中间去,共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倾听学生的声音,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活动。教师在选择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时,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增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从活动出发,开展个性化教学
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最基本表现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能够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通过关注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更自由开放的学习生活空间。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使学生更快地获取知识和方法,塑造自己的人格。通过家长、教师、学校三者和学生的交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其能够增强解答问题的能力,培养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通过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培养其核心素养。
四、“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效
近几年来我国学校开展的三类综合实践活动,有以下几点成效:
首先,教师养成了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专业知识获得了提升,专业技能获得了提高。作为“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者,教师通过积极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展过程,养成了课程开发意识,相关论文和课题获奖率也随之提高。
其次,通过开展多个典型活动,使学校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每年通过一至两个学科整合活动的开展,使各个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学生获得更多的解题方法,提升了思考能力,进一步培养了核心素养。
最后,作为学生喜爱的、感兴趣的“主题整合式”综合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参与活动收获和体验了快乐,发展了能力。除了学生收获颇多之外,家长对“主题整合式”综合实践活动也是高度认可和支持的。
学校通过不同类型主题活动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在今后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校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培养其个性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