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终身体育教学应用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要求,而终身体育教育模式以其新型教学模式,实现着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与意识的培养。本文就其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科学化应用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13.9]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展,大学体育教学中,关注于学生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以及体育思想的培养,而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以思想性培养和体能培养的统一为特征,其通过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来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作用,这就使得其越来越广泛的深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
一、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很多高校将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引入到体育课堂之中,但是从其实际应用来看,仍不乐观。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阻碍其模式应用
在传统的竞技教学模式中,将教师的“教”高于学生的“学”,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就抑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不能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有的教学甚至以整堂课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个性化,而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下,要实现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实现学生学习能动性和主体性发挥,则要打破常规教学,这就增加了终身体育教学的难度
2、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主体性不强
一方面,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在于学生体育素质、思想的培养,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以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为基础,而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教师不得不进行教学目标的行为,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而在评价方式上,往往基于成绩、分数评价,这就造成终身体育教学模式附属于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是终身体育教学的关键方式和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就缺乏了兴趣化教学、多彩化教学等,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丧失,这就不利于学生进个性发展与体育意识形成。
3、相应性保障缺失
作为一种挑战式体育教学模式,就其教学内部成分来看,存在多种阻碍因素,其中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则是主要因素。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往往具有明显的竞技特征,其要求动作的规范性、标准性,而且对体育成绩过度追求,这就使得体育教学基础受到了限制,而对于学生如如何形成健康的体育意识和思想,则关注较小;完整有效的评价体系缺失是制约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以运动负荷、联系密度作为教学质量衡量标准,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思想、接受能力、表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没有涉及,这就造成学生身心发展评价缺失,进而刺激了“追分风”的持续存在,使得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缺失。
二、高校科学应用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素质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素养、习惯,促进学生体育精神与思想为基本任务,这就要求在应用终身体育教学模式时,关注于学生的能力、思想、个性等人本性的发展,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
1、角色转变
在终身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甘愿做幕后服务者,以背后辅导的力量来促使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导,让学生自觉思考、求实创新,切实成为学生能动性发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改变教师单纯教,学生一味模仿或是接受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引导的力量,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性的学会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教学目标更新与定位,将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思想素质提升以及学习习惯形成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以方位化、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来实现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思想的培养,以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升,实现体育教学价值。
2、多模并用
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主要特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其一,合作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项目中,很多在于学生间的协作练习与学习,如排球、健美操、网球等,这就要求进行合作训练,而对于终身体育教学来说,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是其教学目标之一,在合作教学中,通过两者或是多个成员的互动与合作,来完成某项任务,这就赋予了体育教学社会性质。其二,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中,可采用比赛、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提升了体育活动的有趣性,是实现学生体育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三,角色换位教学。这既是转变教师角色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学生主动性提升的有效手段,在其中,可以让学生充当示范者,向其他学生教学,这就很大成分上实现了教学主人翁的地位,而通过这种自主性的教学,则能够最大化实现学生自觉性和经常性的学习。
3、全方定位
人体作为完整性有机体,其各个奴为、各个器官机能的运用,以及身体素质与体能协调是体育教学的一项目标,而对于终身体育教学模式来说,其目标之一在于提升人体技能和身体素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全方位定位人体各项机能的发展,其不仅包括身体机能,而且包括思想素质。进行体育技能与知识训练和学习,使学习者掌握应有的体育技能,保证其基础性体育知识的丰富与完善;通过体育文化、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物等内容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思想,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选择锻炼内容,进行锻炼定位,做到内外结合、形神一致,已全面实现学生外在技能与内在素养的培养。
4、个性教学
针对于个人的身体状况、存在环境、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各种方式的体育教学。其一,进行层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制定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练习内容、训练方式等,以满足不同等级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其二,进行选项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项目划分,以学生的兴趣走向为标准,进行调整训练方式和内容,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思想。其三,实行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各项实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训练与教育,在实现个性化能力提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发现、自我肯定以及自我创新能力,以全面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
总结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运用终身体育教学模式,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威胁,然而,从其教育发展走向来看,适应于人的发展的要求,所以,其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在其运用中,要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基础,实现学生体育技能提升的同时,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思想进行培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赵德宝.终身体育理念促进农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陈琦.[J];体育科学;2010,(010.
[3]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8).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应用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13.9]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展,大学体育教学中,关注于学生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以及体育思想的培养,而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以思想性培养和体能培养的统一为特征,其通过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来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作用,这就使得其越来越广泛的深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
一、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很多高校将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引入到体育课堂之中,但是从其实际应用来看,仍不乐观。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阻碍其模式应用
在传统的竞技教学模式中,将教师的“教”高于学生的“学”,而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这就抑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也不能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有的教学甚至以整堂课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就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个性化,而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作用下,要实现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实现学生学习能动性和主体性发挥,则要打破常规教学,这就增加了终身体育教学的难度
2、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主体性不强
一方面,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在于学生体育素质、思想的培养,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以学生实际能力培养为基础,而在应试教育的条件下,教师不得不进行教学目标的行为,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而在评价方式上,往往基于成绩、分数评价,这就造成终身体育教学模式附属于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是终身体育教学的关键方式和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基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这就缺乏了兴趣化教学、多彩化教学等,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丧失,这就不利于学生进个性发展与体育意识形成。
3、相应性保障缺失
作为一种挑战式体育教学模式,就其教学内部成分来看,存在多种阻碍因素,其中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则是主要因素。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往往具有明显的竞技特征,其要求动作的规范性、标准性,而且对体育成绩过度追求,这就使得体育教学基础受到了限制,而对于学生如如何形成健康的体育意识和思想,则关注较小;完整有效的评价体系缺失是制约终身体育教学模式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以运动负荷、联系密度作为教学质量衡量标准,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思想、接受能力、表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没有涉及,这就造成学生身心发展评价缺失,进而刺激了“追分风”的持续存在,使得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缺失。
二、高校科学应用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素质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素养、习惯,促进学生体育精神与思想为基本任务,这就要求在应用终身体育教学模式时,关注于学生的能力、思想、个性等人本性的发展,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
1、角色转变
在终身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甘愿做幕后服务者,以背后辅导的力量来促使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导,让学生自觉思考、求实创新,切实成为学生能动性发挥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改变教师单纯教,学生一味模仿或是接受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引导的力量,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促使学生自主性的学会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教学目标更新与定位,将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思想素质提升以及学习习惯形成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以方位化、过程性的评价方式,来实现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思想的培养,以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提升,实现体育教学价值。
2、多模并用
终身体育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主要特征,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能动性发挥。其一,合作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项目中,很多在于学生间的协作练习与学习,如排球、健美操、网球等,这就要求进行合作训练,而对于终身体育教学来说,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是其教学目标之一,在合作教学中,通过两者或是多个成员的互动与合作,来完成某项任务,这就赋予了体育教学社会性质。其二,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中,可采用比赛、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其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提升了体育活动的有趣性,是实现学生体育情感的一种有效方式。其三,角色换位教学。这既是转变教师角色的一种方式,也是实现学生主动性提升的有效手段,在其中,可以让学生充当示范者,向其他学生教学,这就很大成分上实现了教学主人翁的地位,而通过这种自主性的教学,则能够最大化实现学生自觉性和经常性的学习。
3、全方定位
人体作为完整性有机体,其各个奴为、各个器官机能的运用,以及身体素质与体能协调是体育教学的一项目标,而对于终身体育教学模式来说,其目标之一在于提升人体技能和身体素质,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全方位定位人体各项机能的发展,其不仅包括身体机能,而且包括思想素质。进行体育技能与知识训练和学习,使学习者掌握应有的体育技能,保证其基础性体育知识的丰富与完善;通过体育文化、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物等内容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思想,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选择锻炼内容,进行锻炼定位,做到内外结合、形神一致,已全面实现学生外在技能与内在素养的培养。
4、个性教学
针对于个人的身体状况、存在环境、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各种方式的体育教学。其一,进行层级教学。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制定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教学目标、练习内容、训练方式等,以满足不同等级水平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其二,进行选项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体育项目划分,以学生的兴趣走向为标准,进行调整训练方式和内容,以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思想。其三,实行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根据学生的各项实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训练与教育,在实现个性化能力提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发现、自我肯定以及自我创新能力,以全面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
总结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运用终身体育教学模式,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威胁,然而,从其教育发展走向来看,适应于人的发展的要求,所以,其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在其运用中,要以学生学习主体性为基础,实现学生体育技能提升的同时,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思想进行培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凯赵德宝.终身体育理念促进农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2]陈琦.[J];体育科学;2010,(010.
[3]孙洪涛.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