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效率不高的现象。这已经制约和影响了中小学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中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了一条新的蹊径。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必然会生成许多有正确的、有个性的、或者有失水准甚至错误的认识。我们把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视为新的教学资源,并认真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期达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当然,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以学定教,预设生成。
1、随机调整,灵活定标。
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灵活地确立教学目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调整。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丰富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教学《小镇的早晨》,在带领学生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这一特点时,有一位学生发表了不同见解。教师随即捕捉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目标,鼓励他们大胆地、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生1:我从“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这句话中觉得小镇人民有很多船,生意一定非常好,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生2:我从“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这句话中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景色很美丽。
生3:读了课文中的句子,我想每天早晨,小镇人们一定在温暖的被窝里静静地、甜甜地睡着,这是很温馨的。
学生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诠释了小镇的早晨“恬静”的内涵,形成了充满生命气息与情趣的学习环境。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的转换,真正生成出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它具有明显的生长性、展示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思维体验从求同(感受小镇早晨的“恬静”)到求异(感受小镇早晨的“幸福”、“美丽”、“渴馨”)再求同(回归并厚实了对“恬静”的理解)的过程。
2、预想可能,弹性控制。
树立“问题”观,简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问题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发现,学法让学生总结,结果让学生评价。在引导学生对“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多元解读时,有老师作了如下预设:“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的、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地……)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再读读悟悟,这是老师的预设构想。再看现场生成:在给“冒”换字时,学生有了:露、钻、长、顶、穿、伸等。然后比较为什么就用“冒”字,而不用别的字时,学生体会到了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结果生成出: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悄悄地钻出来,争先恐后地长出来,急切地长出来,迫不及待地长出来,非常高兴地长出来,非常激动地长出来,欢天喜地长出来,心花怒放地长出来,快快乐乐地长出来,亭亭玉立地长出来……正是有了教师课前的这种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预想可能,学生才会生成出和教师预设一致的答案,还有了创造性的“顶”、“穿”、“欢天喜地地长出来”、“心花怒放地长出来”、“亭亭玉立”地长出来。事实证明,教师要拥有一颗“慧心”,让学生的独特见解能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利资源。一个文本在不同人的解读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仅仅是文本的解读者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他们的内心情感、生活经验、个性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在解读文本时的角度和眼光也会有所不同,对文本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当孩子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不相一致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回答的问题: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即使教师从自己的角度认为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否定。实际上,“出错”并非是问题,而恰恰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一宗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抓住契机,给予学生解释说明的机会,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高认识,增强自信,走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之上,在一个充满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中,学生才能与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真诚对话,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灵感,才能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体现“教学相长”的理念。
3、优化重组,鼓励超越。
课堂教学中,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面对学生临时生成的问题,应敢于调整教材提供的内容,优化重组内容,要鼓励学生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超越教师。
二、激励表达,促进生成
1、倾听见解,及时提炼。
案例:《登鹳雀楼》在投影出示登鹳雀楼的图像并很有感情地引导学生读懂了全诗,不料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登鹳楼应有三层,可图上为什么只画了两层?
(老师一怔,但马上镇定下来调整思路)
师:是图画错了?还是诗写错了?或者是图和诗都错了?
(学生都在静静地琢磨诗意)
师:《登鹳雀楼》是表达诗人登楼时的想法,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又登一层的行为呢?
生:可能是一边上楼一边想,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这楼还不够高,不能看得远。
师:这是诗人的想法。“欲”就是想的意思,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不是……
生(齐):不是真的写诗人登了三层楼去看景色
在此案例中,由于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的知识、经验、认识与课文的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教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及时提炼,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瞬间即逝的生成信息作可持续探究,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搭桥铺路,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继而生成文本意义。
2、引发争论,尊重选择。
案例:在学习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重点段时,无法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
“一个孩子在夜里能钓上这条大鱼,挺不容易,人和鱼谁重要?我觉得不放这条鱼也没多大错误”。一位学生质疑道。
“你能在读中体验之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很好,对于他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是怎么看的?”老师不匆忙表态,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一场唇舌之战。
生:我在读这段之后,也有同感。本来汤姆放鱼是很不情愿的,逼他放鱼是对他心灵上的打击。
生: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从课文的最后一段看,汤姆开始不愿放鱼,但从“那情景却一直铭记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想在他耳边”这句话可见,他不但想通了,而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鱼应该放。(接上页)
生:可我从这句话中读出来的怎么是放掉那条大鱼是他刻骨铭心的记忆。
生:不,文中用了“可是”“铭刻”坚定的话语,这就是说汤姆一生难忘的是自己的受到的教育。
生:是的,从课文中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中,可以知道汤姆爸爸的崇高品质——放掉一条鱼,培养的却是遵章守法,诚实可信的好品质。
师:同学们的争论很精彩,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确,感悟也越来越深,现在大家认为汤姆到底应不应该放鱼?
生(齐):放……
此案列中,教师尊重学生这个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把个体的感悟置于群体的争论中,师生互动,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个性自主张扬,从而明确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三、合作互动,享受生成。
1、合作探究,落实目标。
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意见有分歧时,可以引发孩子们展开激烈的争议。这种激烈的争议会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会让集体智慧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一课,学习已接近尾声,当读到:“于是,他把小木棍改成空心管,两端做到喇叭状,这就成了——(生)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时,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这不是第一个听诊器。”这个提法是个有价值的辩题。教者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辩论,既“充分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立体地落实预设的目标,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课堂。
2、师生互动,体验成功。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的生成性思维的产生。如学习《五彩池》时,一位学生提出:“五彩池可以游泳吗?一位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了引导:“能不能游泳,取决于四个条件:一是池的大小;二是池水的深浅,三是水质的好坏,三是池底有没有障碍物,请大家深读课文,自己探究。”有的学生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比菜碟大不了多少,说明大的可以,而小的不行,有的学生说:“互相连接,水来自同一条溪流,说明水很干净,可以游泳……这样的自悟自得,抛去了固定程式的束缚,搭建了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让学生分享了学习成果,体验了成功快乐。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恰当,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中学语文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了一条新的蹊径。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必然会生成许多有正确的、有个性的、或者有失水准甚至错误的认识。我们把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视为新的教学资源,并认真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期达到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当然,这也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以学定教,预设生成。
1、随机调整,灵活定标。
新课程改革竭力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灵活地确立教学目标。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机调整。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丰富学生独特的内心世界。教学《小镇的早晨》,在带领学生理解小镇的早晨“恬静”这一特点时,有一位学生发表了不同见解。教师随即捕捉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目标,鼓励他们大胆地、不拘一格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生1:我从“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这句话中觉得小镇人民有很多船,生意一定非常好,他们的生活一定很幸福。
生2:我从“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这句话中感受到小镇早晨的景色很美丽。
生3:读了课文中的句子,我想每天早晨,小镇人们一定在温暖的被窝里静静地、甜甜地睡着,这是很温馨的。
学生用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诠释了小镇的早晨“恬静”的内涵,形成了充满生命气息与情趣的学习环境。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的转换,真正生成出了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它具有明显的生长性、展示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思维体验从求同(感受小镇早晨的“恬静”)到求异(感受小镇早晨的“幸福”、“美丽”、“渴馨”)再求同(回归并厚实了对“恬静”的理解)的过程。
2、预想可能,弹性控制。
树立“问题”观,简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问题让学生讨论,规律让学生发现,学法让学生总结,结果让学生评价。在引导学生对“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作多元解读时,有老师作了如下预设:“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使劲地、不停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痛痛快快的、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地……)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再读读悟悟,这是老师的预设构想。再看现场生成:在给“冒”换字时,学生有了:露、钻、长、顶、穿、伸等。然后比较为什么就用“冒”字,而不用别的字时,学生体会到了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结果生成出: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悄悄地钻出来,争先恐后地长出来,急切地长出来,迫不及待地长出来,非常高兴地长出来,非常激动地长出来,欢天喜地长出来,心花怒放地长出来,快快乐乐地长出来,亭亭玉立地长出来……正是有了教师课前的这种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预想可能,学生才会生成出和教师预设一致的答案,还有了创造性的“顶”、“穿”、“欢天喜地地长出来”、“心花怒放地长出来”、“亭亭玉立”地长出来。事实证明,教师要拥有一颗“慧心”,让学生的独特见解能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利资源。一个文本在不同人的解读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教师仅仅是文本的解读者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他们的内心情感、生活经验、个性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在解读文本时的角度和眼光也会有所不同,对文本有着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当孩子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不相一致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回答的问题: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这样想的理由是什么?即使教师从自己的角度认为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否定。实际上,“出错”并非是问题,而恰恰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一宗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抓住契机,给予学生解释说明的机会,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高认识,增强自信,走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使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建立在平等和谐的基础之上,在一个充满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中,学生才能与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真诚对话,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灵感,才能与学生建立起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体现“教学相长”的理念。
3、优化重组,鼓励超越。
课堂教学中,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面对学生临时生成的问题,应敢于调整教材提供的内容,优化重组内容,要鼓励学生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超越教师。
二、激励表达,促进生成
1、倾听见解,及时提炼。
案例:《登鹳雀楼》在投影出示登鹳雀楼的图像并很有感情地引导学生读懂了全诗,不料一个学生站了起来:《登鹳雀楼》是说诗人已经上了楼,而要穷千里目,还要更上一层楼,这说明登鹳楼应有三层,可图上为什么只画了两层?
(老师一怔,但马上镇定下来调整思路)
师:是图画错了?还是诗写错了?或者是图和诗都错了?
(学生都在静静地琢磨诗意)
师:《登鹳雀楼》是表达诗人登楼时的想法,还是写诗人登了一层又登一层的行为呢?
生:可能是一边上楼一边想,也可能是上了楼,觉得这楼还不够高,不能看得远。
师:这是诗人的想法。“欲”就是想的意思,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愿望,不是……
生(齐):不是真的写诗人登了三层楼去看景色
在此案例中,由于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读者,他的知识、经验、认识与课文的文本意义还存在着差距,教师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及时提炼,巧妙地引导学生抓住瞬间即逝的生成信息作可持续探究,为学生在新知与旧知间搭桥铺路,让学生在层层深入、自读自悟中发现,继而生成文本意义。
2、引发争论,尊重选择。
案例:在学习课文《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的重点段时,无法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
“一个孩子在夜里能钓上这条大鱼,挺不容易,人和鱼谁重要?我觉得不放这条鱼也没多大错误”。一位学生质疑道。
“你能在读中体验之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很好,对于他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是怎么看的?”老师不匆忙表态,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一场唇舌之战。
生:我在读这段之后,也有同感。本来汤姆放鱼是很不情愿的,逼他放鱼是对他心灵上的打击。
生: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从课文的最后一段看,汤姆开始不愿放鱼,但从“那情景却一直铭记在他的记忆里,爸爸坚定的话语也一直回想在他耳边”这句话可见,他不但想通了,而且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这鱼应该放。(接上页)
生:可我从这句话中读出来的怎么是放掉那条大鱼是他刻骨铭心的记忆。
生:不,文中用了“可是”“铭刻”坚定的话语,这就是说汤姆一生难忘的是自己的受到的教育。
生:是的,从课文中爸爸“斩钉截铁”的话语中,可以知道汤姆爸爸的崇高品质——放掉一条鱼,培养的却是遵章守法,诚实可信的好品质。
师:同学们的争论很精彩,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明确,感悟也越来越深,现在大家认为汤姆到底应不应该放鱼?
生(齐):放……
此案列中,教师尊重学生这个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阅读中生成的问题,关注学生的独特感悟;把个体的感悟置于群体的争论中,师生互动,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个性自主张扬,从而明确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三、合作互动,享受生成。
1、合作探究,落实目标。
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意见有分歧时,可以引发孩子们展开激烈的争议。这种激烈的争议会赋予文本新的意义,会让集体智慧碰撞出了绚烂的火花。《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一课,学习已接近尾声,当读到:“于是,他把小木棍改成空心管,两端做到喇叭状,这就成了——(生)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这时,有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这不是第一个听诊器。”这个提法是个有价值的辩题。教者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辩论,既“充分爱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立体地落实预设的目标,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课堂。
2、师生互动,体验成功。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的生成性思维的产生。如学习《五彩池》时,一位学生提出:“五彩池可以游泳吗?一位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了引导:“能不能游泳,取决于四个条件:一是池的大小;二是池水的深浅,三是水质的好坏,三是池底有没有障碍物,请大家深读课文,自己探究。”有的学生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小的比菜碟大不了多少,说明大的可以,而小的不行,有的学生说:“互相连接,水来自同一条溪流,说明水很干净,可以游泳……这样的自悟自得,抛去了固定程式的束缚,搭建了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让学生分享了学习成果,体验了成功快乐。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 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只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恰当,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就会有助于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