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佛迷雾笼罩下的海岛,遥远,又如在眼前,
近乎精确地捕捉到了我们回望28年前的感觉
1989年夏。东德。
在女友意外死亡、养的猫也不见踪影之后,大学生艾德万念俱灰,抛弃学业,穿着舅舅留下的沉甸甸的台尔曼夹克,坐上火车,鬼鬼祟祟地来到了民主德国北端的希登塞。他当然知道年轻人对这座小岛的向往,听到过关于它的窃窃私语:“确实难以置信,五十公里,但总是有特别能游的人……”对面就是资本主义的丹麦,不断有人沉尸海中。
艾德只想逃离旧日的生活,因此選择岛上荒僻的克劳斯纳度假村(店名有“隐居者”之意),做了洗碗工,顺带着剥洋葱,终日以泪洗面,夜里苦守孤独,陪伴他的只有一只他臆想中会说话的狐狸。
50页之后,克鲁索终于出现。他是洗碗工的头儿,高大强壮,玉树临风,乃驻德苏军政委和部队马戏团女演员沦落在外的儿子,本名亚历山大·迪米特里耶维奇·克鲁索维奇,不仅洗得一手好碗,还写得一手好诗。他与艾德一样喜爱奥地利“黑暗诗人”特拉克尔,也像与妹妹乱伦的特拉克尔一样爱着自己的姐姐——他把亡姊的照片给了艾德,供他在思念死去的女友时自渎。
两个人几乎立刻形成了鲁滨孙与星期五那样的主从-合作关系。书中详细描写了他们赤裸的身体、滑到地上的围裙、舌头与耳朵的触碰、腋窝里甜丝丝的味道、喷在脖颈上的呼吸、蹭着肌肤的手臂上的汗毛……艾德对克鲁索的崇拜混杂着被他从肉体上征服的欲望,大哥却总是点到为止。他是无名的英雄,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在姐姐死于泅渡之后,克鲁索来到岛上,成了船员(短工)领袖,用混杂着酒精、友情、性和蛮力的仪式把他们组织在一起,制造出一个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协力救助“遭遇船难的人”(逃亡者),藏到岛上的各个角落:人民友谊合作社的羊圈、树林里放电影的帐篷、公墓管理员的木头棚屋,甚至诗人格哈特·豪普特曼故居博物馆的床。艾德看见克鲁索“在水下解维特村那些渔夫的渔网,并向网中的鱼儿解释什么是自由”。
出生于民主德国的作家卢茨·赛勒的小说、获德语界长篇小说最高荣誉德国图书奖的《克鲁索》,轻易让人联想到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的全名即鲁滨孙·克鲁索,以及托马斯·曼的《魔山》——一个大学生来到与世隔绝的山区疗养院,一直待到世界大战即将爆发、旧社会行将瓦解。在《克鲁索》中,希登塞岛和克劳斯纳宛如东德社会的缩影,放射所、卫生警察……到处都是背叛。
尽管没有直接描写那一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但收音机里的德意志广播电台播报的新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声。柏林墙固然未倒,波罗的海天堑依旧,但逃亡者已纷纷转道匈牙利边界,岛上的短工们也各奔东西,只剩下艾德与克鲁索,穿着囚服一样的条纹睡衣,无暇理会失控的政治形势,只是一味在酒精中沉沦。孤岛外面的世界已天翻地覆,崩溃在不断加速,电视上的“山羊胡子”开始威胁动用武力,仿佛整个社会都失去了理智。
“夜里,艾德觉得好像地震了一样。在梦中,克劳斯纳滑进了海里,缓慢,从容,四周的小窗户全都关着,像一艘正在离开船台的战列舰。吧台从船顶凸出来,那是指挥台。艾德看见克鲁索在上面跳来跳去,手里晃着那架望远镜,大吼着下命令:船只起航。怀疑统统从他身上消失,纯粹的喜悦,难以言表。”
卢茨·赛勒在书中使用了一种诗化的语言,顾牧的译笔同样不失精致。小说通篇弥漫着一层梦幻般的色彩,仿佛迷雾笼罩下的海岛,遥远,又如在眼前,近乎精确地捕捉到了我们回望28年前的感觉。有些章节好像纯粹是为了传达这种感觉而存在,如对洗碗程序的描写似乎过于详尽。我们或许会认为这本430页的小说略显冗长,但它并不枯燥。临近尾声,你甚至会感到心痛,为了故事即将结束,为了克鲁索生死不明。
近乎精确地捕捉到了我们回望28年前的感觉
1989年夏。东德。
在女友意外死亡、养的猫也不见踪影之后,大学生艾德万念俱灰,抛弃学业,穿着舅舅留下的沉甸甸的台尔曼夹克,坐上火车,鬼鬼祟祟地来到了民主德国北端的希登塞。他当然知道年轻人对这座小岛的向往,听到过关于它的窃窃私语:“确实难以置信,五十公里,但总是有特别能游的人……”对面就是资本主义的丹麦,不断有人沉尸海中。
艾德只想逃离旧日的生活,因此選择岛上荒僻的克劳斯纳度假村(店名有“隐居者”之意),做了洗碗工,顺带着剥洋葱,终日以泪洗面,夜里苦守孤独,陪伴他的只有一只他臆想中会说话的狐狸。
50页之后,克鲁索终于出现。他是洗碗工的头儿,高大强壮,玉树临风,乃驻德苏军政委和部队马戏团女演员沦落在外的儿子,本名亚历山大·迪米特里耶维奇·克鲁索维奇,不仅洗得一手好碗,还写得一手好诗。他与艾德一样喜爱奥地利“黑暗诗人”特拉克尔,也像与妹妹乱伦的特拉克尔一样爱着自己的姐姐——他把亡姊的照片给了艾德,供他在思念死去的女友时自渎。
两个人几乎立刻形成了鲁滨孙与星期五那样的主从-合作关系。书中详细描写了他们赤裸的身体、滑到地上的围裙、舌头与耳朵的触碰、腋窝里甜丝丝的味道、喷在脖颈上的呼吸、蹭着肌肤的手臂上的汗毛……艾德对克鲁索的崇拜混杂着被他从肉体上征服的欲望,大哥却总是点到为止。他是无名的英雄,肩负着重大的使命。
在姐姐死于泅渡之后,克鲁索来到岛上,成了船员(短工)领袖,用混杂着酒精、友情、性和蛮力的仪式把他们组织在一起,制造出一个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协力救助“遭遇船难的人”(逃亡者),藏到岛上的各个角落:人民友谊合作社的羊圈、树林里放电影的帐篷、公墓管理员的木头棚屋,甚至诗人格哈特·豪普特曼故居博物馆的床。艾德看见克鲁索“在水下解维特村那些渔夫的渔网,并向网中的鱼儿解释什么是自由”。
出生于民主德国的作家卢茨·赛勒的小说、获德语界长篇小说最高荣誉德国图书奖的《克鲁索》,轻易让人联想到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的全名即鲁滨孙·克鲁索,以及托马斯·曼的《魔山》——一个大学生来到与世隔绝的山区疗养院,一直待到世界大战即将爆发、旧社会行将瓦解。在《克鲁索》中,希登塞岛和克劳斯纳宛如东德社会的缩影,放射所、卫生警察……到处都是背叛。
尽管没有直接描写那一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但收音机里的德意志广播电台播报的新闻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声。柏林墙固然未倒,波罗的海天堑依旧,但逃亡者已纷纷转道匈牙利边界,岛上的短工们也各奔东西,只剩下艾德与克鲁索,穿着囚服一样的条纹睡衣,无暇理会失控的政治形势,只是一味在酒精中沉沦。孤岛外面的世界已天翻地覆,崩溃在不断加速,电视上的“山羊胡子”开始威胁动用武力,仿佛整个社会都失去了理智。
“夜里,艾德觉得好像地震了一样。在梦中,克劳斯纳滑进了海里,缓慢,从容,四周的小窗户全都关着,像一艘正在离开船台的战列舰。吧台从船顶凸出来,那是指挥台。艾德看见克鲁索在上面跳来跳去,手里晃着那架望远镜,大吼着下命令:船只起航。怀疑统统从他身上消失,纯粹的喜悦,难以言表。”
卢茨·赛勒在书中使用了一种诗化的语言,顾牧的译笔同样不失精致。小说通篇弥漫着一层梦幻般的色彩,仿佛迷雾笼罩下的海岛,遥远,又如在眼前,近乎精确地捕捉到了我们回望28年前的感觉。有些章节好像纯粹是为了传达这种感觉而存在,如对洗碗程序的描写似乎过于详尽。我们或许会认为这本430页的小说略显冗长,但它并不枯燥。临近尾声,你甚至会感到心痛,为了故事即将结束,为了克鲁索生死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