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64/AVC帧间预测快速模式选择优化算法

来源 :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编码效率,H.264/AVC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多种分割模式是其重要技术,但全模式遍历法大大增加了编码复杂度。为了减小H.264/AVC的编码算法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快速的帧间模式选择算法。该算法采取的主要方法包括:SKIP模式早期终止;利用空时相关性,在候选模式范围内采取自适应阈值早期终止技术;判断是否跳过帧内模式。实验结果表明,与JM10.2相比,编码时间减少最大超过30%;与JVT算法相比,编码时间减少最大超过10%,而码率和峰值信噪比基本不变。
其他文献
研究了IEEE 802.11e EDCA机制的原理和无线信道利用模型,阐明了EDCA参数设置对其性能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参数调节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该参数调节机制在保证实时业务要求的同时,可以显著提高数据流的吞吐率,优化了EDCA机制的运行性能。
语篇分析理论对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篇分析的运用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教学班偏大,因
目的探讨病理高危因素与I期直肠癌预后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回报为I期的直肠癌患者178例,分为有高危因素组和无高危因素组,有高危因素的患者119例,男性60例,女性59例;无高危因素的患者59例,男性33例,女性2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为了解决入侵检测系统中异常样本数据不易收集以及异常样本数据分布不均导致传统分类算法出现过适应现象等现实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核主成分分析(KPCA)空间相似度的一类入侵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KPCA形成正常样本的非线性特征子空间,其他样本在该空间的投影系数作为相似性的度量。同时,为了有效利用已有的异常训练样本,通过自适应增加免疫因子方法来提高模型的决策性能及增量学习能力。对核函数参数和阈值设定进行
文章充分肯定了近年来高校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在此基础上,指出高校改革过程中监督机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加强高校监督机制的主要措施.
为了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速度,克服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在全局—局部最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全局—局部最优最小值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把惯性权重和学习因子分别通过结合全局和局部最优最小值来进行改写,速度更新公式也做了相应的简化。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寻优质量上都优于基于LDIW策略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和全局—局部最优粒子群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