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漫不经心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而敢于质疑问难,大脑皮层则处于亢奋状态,这是深入钻研、积极思维的表现。“无疑者须教有疑”,是因为有疑才会有思;而有思才会使有疑者变无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阅读作用尤其重中之重。
关键词:阅读 思维独创性
读书贵思,这为历代教育家所首肯。
的确,阅读有着复杂的心智背景。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阅读过程中,包含有六种心理操作:
发现——对文章信息的搜寻;识别——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认同——对文章信息的转换;组建——对文章信息的改组;扩展——对文章信息的使用;记忆——对文章信息的储存。
读者的这些内化动作,构成了阅读中大脑黑箱的奥秘。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说明,阅读不是机械地念诵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阅读的过程必然要伴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归纳、演绎、想象、联想等抽象思维活动或形象思维活动。
可以说,阅读离不开思维,思维是阅读的灵犀,有了它,阅读时才会一点就通。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重就重在抓思维训练上,通过思维训练来养成学生乐思的习惯与善思的品质。
一、阅读是颇费心思的学习活动
通常说,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就道出了运用思维的苦涩与艰辛。正由于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因畏难怕苦而懒于思索,这就要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可以说,在各种学习习惯中,思维习惯是核心的环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思维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将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培养阅读思维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对思维发生兴趣,要以思为乐。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由教师向学生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解疑
当学生懒于思索、不善思索、发现不了疑点时,教师若不向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怀疑和探索的兴趣,而要求学生去自己思考,那是徒劳无益的。
2.由学生向教师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疑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使他们明白,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创造能力也是从起疑开始。疑点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打破思维平静,从而使学习深入,使智力得到开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就会提高质疑的自觉性。
其次,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有质疑的机会。比如利用早自习教师在教室巡回,让学生向教师质疑。也可要求学生将疑点写到纸条上交给教师,教师将疑点梳成辫子,就如何解疑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并作答题示范,其余问题暂不作答,留给学生思考。
总之,只要我们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差生,也能在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激发思维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
所谓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思之新。思维品质是智力品质的核心,而智力品质是智力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抓住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
1.训练思之快
思之快是指思维的敏捷性,它反映智力活动的速度。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就是训练思的速度,使学生的反应更加迅速。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据统计,本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科学技术新发明、新发现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人类智能的发展、知识的增长需要更多书籍加以记录传播。因此,无限增长的书籍与有限的阅读时间构成了尖锐矛盾,对阅读的选择、速度、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把思维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流利和迅速的阅读方法,学会迅速把握课文的语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联想到与所读的内容有关的某些画面、形象、事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分析,从而形成既用视力同时又用思想快速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训练思之活
所谓思之活,是指思维的灵活性,即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灵活性强,就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去思考问题。训练思之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运用迁移和渗透的规律。研究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注意发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并利用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2)引导学生发散性的思考问题。这是一种适应现代科学研究,从孤立、线状、静态向综合、立体、动态转变趋向而提出的思维形式。它包含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 “多种逻辑规则”、 “多个思维角度”,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正确的方式,多种正确的答案去解决同一问题。
认识作用和艺术魅力就会丧失殆尽。学生终于认识到“一招失算,山穷水尽”,因而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莫泊桑“一招精妙,柳暗花明”的艺术匠心。这种教法,不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按照作者的构思发展,而是将他们的思路拉出课文现有的圈子,变换一个假设的角度,升华出各种揣测推论,反证出作者独到的匠心。这就是发散性思维训练。从能力方面看,思维发散越广,表现也就越灵活。
3.训练思之深
所谓思之深,是指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思考时善于遵循逻辑规律,做到概念明晰、判断准确、推理符合规则。
训练思之深,首先要培养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分析是把学来的知识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它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加以研究。这样学得的知识不是机械的储存起来,而是成为产生新知识的“发生器”。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将一篇文章中有关的人、事、理、情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训练思之深,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认识中心句,归纳中心义,分析阐发语段的深刻含义,探讨摄取文章段落的精华和要害,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主旨等,都是培养综合归纳能力的有效方式。让学生为所读文章列结构提纲,用几个字、十几个字、几十字反映文章各部分重点及内在联系,更是培养综合归纳能力的好方式。
以上所说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过程就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通过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必然能训练学生遵循逻辑规律进行思维的能力。在思维训练中,教师还应从解决问题出发,适当的介绍有关逻辑思维的形式、结构、方法、规律的常识,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符合逻辑的规范。
以上的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思之新是彼此相通和紧密联系着的。思之深是基础,思之活与思之新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而思之快又是以思之深、思之活、思之新为前提的。
关键词:阅读 思维独创性
读书贵思,这为历代教育家所首肯。
的确,阅读有着复杂的心智背景。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阅读过程中,包含有六种心理操作:
发现——对文章信息的搜寻;识别——对文章信息的筛选;认同——对文章信息的转换;组建——对文章信息的改组;扩展——对文章信息的使用;记忆——对文章信息的储存。
读者的这些内化动作,构成了阅读中大脑黑箱的奥秘。这一研究成果充分说明,阅读不是机械地念诵原文,而是要用自己的内部语言去理解和改造原文。阅读的过程必然要伴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归纳、演绎、想象、联想等抽象思维活动或形象思维活动。
可以说,阅读离不开思维,思维是阅读的灵犀,有了它,阅读时才会一点就通。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重就重在抓思维训练上,通过思维训练来养成学生乐思的习惯与善思的品质。
一、阅读是颇费心思的学习活动
通常说,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就道出了运用思维的苦涩与艰辛。正由于如此,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因畏难怕苦而懒于思索,这就要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可以说,在各种学习习惯中,思维习惯是核心的环节。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思维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将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培养阅读思维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对思维发生兴趣,要以思为乐。质疑问难的思维训练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由教师向学生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解疑
当学生懒于思索、不善思索、发现不了疑点时,教师若不向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怀疑和探索的兴趣,而要求学生去自己思考,那是徒劳无益的。
2.由学生向教师质疑,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疑
首先,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使他们明白,思维是从问题开始,创造能力也是从起疑开始。疑点是深入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究,有究才能打破思维平静,从而使学习深入,使智力得到开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就会提高质疑的自觉性。
其次,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有质疑的机会。比如利用早自习教师在教室巡回,让学生向教师质疑。也可要求学生将疑点写到纸条上交给教师,教师将疑点梳成辫子,就如何解疑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并作答题示范,其余问题暂不作答,留给学生思考。
总之,只要我们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即便是差生,也能在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
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激发思维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
所谓良好的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思之新。思维品质是智力品质的核心,而智力品质是智力活动,特别是思维活动中智力特点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抓住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
1.训练思之快
思之快是指思维的敏捷性,它反映智力活动的速度。训练思维的敏捷性就是训练思的速度,使学生的反应更加迅速。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据统计,本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科学技术新发明、新发现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人类智能的发展、知识的增长需要更多书籍加以记录传播。因此,无限增长的书籍与有限的阅读时间构成了尖锐矛盾,对阅读的选择、速度、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把思维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掌握流利和迅速的阅读方法,学会迅速把握课文的语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联想到与所读的内容有关的某些画面、形象、事物,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迅速的判断和分析,从而形成既用视力同时又用思想快速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训练思之活
所谓思之活,是指思维的灵活性,即智力活动的灵活程度。灵活性强,就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去思考问题。训练思之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运用迁移和渗透的规律。研究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注意发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并利用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2)引导学生发散性的思考问题。这是一种适应现代科学研究,从孤立、线状、静态向综合、立体、动态转变趋向而提出的思维形式。它包含多个“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 “多种逻辑规则”、 “多个思维角度”,根据这个特征,我们可以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正确的方式,多种正确的答案去解决同一问题。
认识作用和艺术魅力就会丧失殆尽。学生终于认识到“一招失算,山穷水尽”,因而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莫泊桑“一招精妙,柳暗花明”的艺术匠心。这种教法,不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按照作者的构思发展,而是将他们的思路拉出课文现有的圈子,变换一个假设的角度,升华出各种揣测推论,反证出作者独到的匠心。这就是发散性思维训练。从能力方面看,思维发散越广,表现也就越灵活。
3.训练思之深
所谓思之深,是指思维的深刻性,表现在思考时善于遵循逻辑规律,做到概念明晰、判断准确、推理符合规则。
训练思之深,首先要培养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的能力。分析是把学来的知识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把它的个别特性、个别方面分解出来加以研究。这样学得的知识不是机械的储存起来,而是成为产生新知识的“发生器”。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将一篇文章中有关的人、事、理、情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训练思之深,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让学生认识中心句,归纳中心义,分析阐发语段的深刻含义,探讨摄取文章段落的精华和要害,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归纳文章的主旨等,都是培养综合归纳能力的有效方式。让学生为所读文章列结构提纲,用几个字、十几个字、几十字反映文章各部分重点及内在联系,更是培养综合归纳能力的好方式。
以上所说的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过程就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通过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必然能训练学生遵循逻辑规律进行思维的能力。在思维训练中,教师还应从解决问题出发,适当的介绍有关逻辑思维的形式、结构、方法、规律的常识,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符合逻辑的规范。
以上的思之快、思之活、思之深、思之新是彼此相通和紧密联系着的。思之深是基础,思之活与思之新是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而思之快又是以思之深、思之活、思之新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