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高等院校必须规划好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业理念地培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这不仅仅对我国经济以及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能够全面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地提升,将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开辟由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过于形式化
我国各个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方面,不论是校方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不够重视。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时常存在着上课迟到早退、学生注意力不过集中、校方投入不足以及教师备课不全面等情况,而这都是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形式化教育的重要原因,没能够对创业者起到应用的教育引导作用。
2.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创新创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却十分缺乏实战经验,教学方法也是十分单一。每一个人对于创业的理解和认识都是有所不同的,绝对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科学技巧等各个方面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创业者。
3.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
现如今,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都是由没有任何创业经历的教师进行兼职,其在理论或者是实践上都是有着极大的欠缺,进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虽然现在已经有个别的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师,不过效果依旧不够明显,个人操作性以及针对性不强,这主要就是因为当前高校学生对于市场形势以及国家法律不够了解,并且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创业理念较差。
二、高校创新创业视阈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措施
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然后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大力的探索人才培养机制,以此来有效提升人才综合竞争能力以及素质,培养他们勇于创新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还应该积极的探索多渠道育人的培养机制,适当的将社会部分优质的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来为社会输送具备创新精神的优秀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教师开发适合学生的科研训练项目,将日常的教学活动引入创新创业训练的项目中,通过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训练以及创新创业比赛等实践环节,逐渐的摸索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2.完善考评的方式
积极的完善考评方式,其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需求差异,并且还得将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和促进的作用充分的体现出来。在评价内容上,应该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道德品行当成是考核的内容,并且将创新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面。在考核的方式上则是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考核的过程中来,从根本上解决“高分低能”这一问题。在保证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得加强日常的创新实践,合理的利用考评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推动创新创业实践的成果转化,提升成功的几率。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国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旧还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所以师资队伍的力量还不够全面,而这就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当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都是其他方面教师进行兼职,很多都没有创业的经历,进而只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严重的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各个高校必须得加强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的参加各种相关培训,亲身参与到实践创业的过程中,然后将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感受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的完善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的路线,明确专业技术职务具体的要求和评聘标准,以此来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保障。
4.响应时代进步的需求,重视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地提升
大学生虽然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是社会经验却比较少,所以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心理调节能力会比较差。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背景下,很多学生还没有开始创业就业就已经出现了焦虑和胆怯的情况,甚至还有的学生对自己之前的各种选择基于否定的态度。所以,要想更好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就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创新创业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细化至受众全体,合理的运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以此来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首先,就是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作用,消除大学生各种创业以及就业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保持积极良好的创业心态。然后,就是结合地区特点来设计相应的典型问题,通过个体辅导或者是团队辅导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勇敢的面对困难。最后,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积极的进行自己交际范围的拓展,以学校各种活动为桥梁,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进行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5.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确立创业就业观
当前的社会传统就业观认为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应该选择就业、考研或者是出国,并且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通常都是定位在应用型和研究型。在高校创新创业环境下,当前大学生必须得转变这一片面和局限的就业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得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导功能以及教育功能来进行科学对策的探索,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客观的进行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分析,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对自身就业观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不仅仅适用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西部地区。我国当前大学生只有摆脱传统片面和局限的就业观,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然后,应该鼓励大学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社会环境的分析,创新创业的地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發达城市,同时还有农村等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社会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最后,应该引导大学生准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在进行创新创业的时候,应该脚踏实地、放低姿态,并且时刻秉承虚心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自身持续性的发展,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
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先决条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以及高道德的学生,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则是能够很好的培养出心理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以及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优秀创业者,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将会形成一个具备开拓进取精神、综合素质强以及用于创新实践的人才。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并且还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兰.高校创新创业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赤子,2017,(29):167.
[2]冷松,肖敏,温慧婷.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5,(01):153.
[3]郭艳萍,郝彬彬,王春红.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7,(03):123.
[4]张国臣.深度融合 互利共赢——“双创”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276.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过于形式化
我国各个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方面,不论是校方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不够重视。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时常存在着上课迟到早退、学生注意力不过集中、校方投入不足以及教师备课不全面等情况,而这都是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形式化教育的重要原因,没能够对创业者起到应用的教育引导作用。
2.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创新创业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却十分缺乏实战经验,教学方法也是十分单一。每一个人对于创业的理解和认识都是有所不同的,绝对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科学技巧等各个方面来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创业者。
3.缺乏专业的授课教师
现如今,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师都是由没有任何创业经历的教师进行兼职,其在理论或者是实践上都是有着极大的欠缺,进而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虽然现在已经有个别的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创新创业教师,不过效果依旧不够明显,个人操作性以及针对性不强,这主要就是因为当前高校学生对于市场形势以及国家法律不够了解,并且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创业理念较差。
二、高校创新创业视阈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措施
1.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然后以创新创业为导向大力的探索人才培养机制,以此来有效提升人才综合竞争能力以及素质,培养他们勇于创新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还应该积极的探索多渠道育人的培养机制,适当的将社会部分优质的资源投入到人才培养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来为社会输送具备创新精神的优秀复合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应该鼓励教师开发适合学生的科研训练项目,将日常的教学活动引入创新创业训练的项目中,通过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训练以及创新创业比赛等实践环节,逐渐的摸索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模式,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2.完善考评的方式
积极的完善考评方式,其中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需求差异,并且还得将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和促进的作用充分的体现出来。在评价内容上,应该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道德品行当成是考核的内容,并且将创新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局面。在考核的方式上则是应该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考核的过程中来,从根本上解决“高分低能”这一问题。在保证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得加强日常的创新实践,合理的利用考评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推动创新创业实践的成果转化,提升成功的几率。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国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旧还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所以师资队伍的力量还不够全面,而这就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当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都是其他方面教师进行兼职,很多都没有创业的经历,进而只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储备,所以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严重的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各个高校必须得加强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的参加各种相关培训,亲身参与到实践创业的过程中,然后将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感受传授给学生。除此之外,还应该积极的完善创新创业职业发展的路线,明确专业技术职务具体的要求和评聘标准,以此来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保障。
4.响应时代进步的需求,重视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地提升
大学生虽然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是社会经验却比较少,所以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心理调节能力会比较差。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背景下,很多学生还没有开始创业就业就已经出现了焦虑和胆怯的情况,甚至还有的学生对自己之前的各种选择基于否定的态度。所以,要想更好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就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创新创业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细化至受众全体,合理的运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以此来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奠定基础。首先,就是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导向的作用,消除大学生各种创业以及就业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保持积极良好的创业心态。然后,就是结合地区特点来设计相应的典型问题,通过个体辅导或者是团队辅导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勇敢的面对困难。最后,就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鼓励他们积极的进行自己交际范围的拓展,以学校各种活动为桥梁,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进行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5.顺应社会发展形势,确立创业就业观
当前的社会传统就业观认为大学生毕业之后就应该选择就业、考研或者是出国,并且大学生人才培养目标通常都是定位在应用型和研究型。在高校创新创业环境下,当前大学生必须得转变这一片面和局限的就业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得注意这一点,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导功能以及教育功能来进行科学对策的探索,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首先,可以鼓励学生客观的进行当前国内外形势的分析,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对自身就业观进行有效的指导,这不仅仅适用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西部地区。我国当前大学生只有摆脱传统片面和局限的就业观,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国家的全面发展。然后,应该鼓励大学生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社会环境的分析,创新创业的地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發达城市,同时还有农村等地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动社会全面的发展和进步。最后,应该引导大学生准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在进行创新创业的时候,应该脚踏实地、放低姿态,并且时刻秉承虚心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自身持续性的发展,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
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先决条件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以及高道德的学生,而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则是能够很好的培养出心理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以及具备创新创业意识的优秀创业者,将两者有效的结合将会形成一个具备开拓进取精神、综合素质强以及用于创新实践的人才。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的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并且还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兰.高校创新创业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赤子,2017,(29):167.
[2]冷松,肖敏,温慧婷.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5,(01):153.
[3]郭艳萍,郝彬彬,王春红.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7,(03):123.
[4]张国臣.深度融合 互利共赢——“双创”教育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