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到古诗文,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很难,由于古今差异,古人说的那些话放到现今来说,有时候会让人难以理解。但是,古诗文中又不乏瑰宝,我很想让我的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我所任教的三年级孩子的学情,这一学期,我着力于让孩子喜欢古诗文,学习从悦纳开始。
诵读之乐
晨诵和课前诵。一周中有4个早读是语文老师的,而我们班的同学,这4天,每一天都是从晨诵开始的。此外,每节课前,我也要求学生上课铃响后就有人开始诵读。诵读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两本教材:一本是我们的校本教材,就是小青校长带领教师一起编写的《儿童诵读教材》,一本是自己挑选的《声律启蒙》。
选择这两本书作为教材,因为它们都很有意思。比如《诵读教材》,我带学生全本读,其中有四个单元和古文有关,分别是第三单元,杜牧的诗;第七单元,关于节气的诗;第十一和十二单元,是古联品趣。正好也与目前正在研究的单元教学一致。这些诗文里面的内容都很有特色,比如《古联品趣》中的第一副,就是宋代蘇轼的,内容是:坐,请坐,请上坐。茶,喝茶,请喝茶。这副对联学生完全能够理解,他们会觉得原来像宋朝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也可以讲和现代人差不多的话出来,并没有我们想中那么深奥啊。而另外一本《声律启蒙》,每个周一早上,我会带孩子来读一段,然后这一周就都滚动读这一段。我会边读边讲,就像是故事会,里面讲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比如汉朝宫苑内有一棵每天三睡三醒的柳树,又如孟浩然不喜欢骑马而喜欢骑驴,他的诗多出于驴背之上,再如晋代有一个叫宋处宗的人,本来不善言辞,后来买了一只会说话的长鸣鸡,每天跟他谈论,语言智慧而有趣,后来宋处宗的口才也大有长进……有了许多这样的故事在背后支撑,学生对于每周一篇的诵读内容不但没有害怕,反而非常期待。
为了让学生喜欢诵读,不把这个当成一项额外的任务,刚开始并不要求学生背诵,只是要求他们每天反复地读,然后每周会设定几个领读的同学,他们也很起劲,就这样从星期一开始反复地读啊!读啊!读到星期三的时候,不少同学就不用看着书来读了,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把半本书熟读成诵了。
活动之趣
开展“我的诗”主题活动。此前学生接触到诗,都是被动的学习,比如教材里面需要学习的,或者是以前一二年级的时候要求背诵的古诗七十五首,都是给他们内容,让他们来学习。而这个学期的这个活动是要让他们自己去寻找一首和自己有关的诗,让自己和诗产生一些联系,是主动出击,主动地来学习古诗。
这个活动主要由以下五个环节构成的:
一是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二是从地图上找一找这个地方。
三是寻访家乡有哪些诗人?
四是选择一个,摘录一首他(她)的诗。
五是向全班同学介绍诗,并领读。
我为此设计了一张学习单,步骤一:标画家乡,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为了让最后的作业呈现得丰富一些,我和学生说寻根,可以是你自己出生的地方,也可以是你爸爸妈妈出生的地方,甚至是爷爷奶奶出生的地方。步骤二:寻访诗人,查阅相关资料,寻访一下你的家乡有过哪些诗人,其中你最喜欢哪一位,把这个作者写下来。步骤三:这位诗人写过哪些诗,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记录下来,最好是写家乡的诗,成为你的诗。为了便于向他人介绍这首诗,还可以在边上做一些装饰或作一些标注。在寻找自己要摘录的那首诗的时候,学生就会完成一个筛选的过程,同样一位诗人,他写过好多的诗,选择哪一首记录下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可能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一首,赶紧记下来,而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可能还要经历一个对比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下面来看一些学生的作品。在不同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同学生关注的内容也不同。
学习单完成之后,还有一个向大家介绍“我的诗”,在介绍的时候,有的同学讲完了还会提一两个问题来考考大家,有的则让大家跟着自己一起读一读。
在寻找家乡诗人,挑选一首需要记录下来的诗,再把诗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一步步下来,其实也就是在学习一首诗的过程,并且是学生主动地学习,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课堂之兴
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课本中的古诗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常在思考,怎么让我的小课题也渗透进来,成为我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所以,在期初报各自的教研课的时候,我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方面的内容——《古诗二首》。
在教学之前,当然是仔细地研读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其中包含了两首古诗,一首是杜牧的《山行》,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跳入我的头脑的第一个问题是编者为什么把这两首古诗组合在一起,作为同一课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一首一首分开教学,似乎没有什么变革的味道,我想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尝试教学。于是,我捧起两首诗,翻阅有关两首诗的资料,认认真真地边读边揣摩。
在那节课上,我设置了两个小组学习,需要交流预习到的诗意,我发现学生都准备得很充分,小组活动的时候也基本上都很专注,因为之后需要让小组一起来呈现交流结果的,所以他们还会互相补充,互相提醒。
本册教材的第九课,是两则寓言:《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这两个成语故事都是有出处的,所以在课文的故事读熟之后,我就给学生讲了这两则寓言的出处,领着他们读读原文,也饶有趣味。特别是读第二篇的时候,读到原文: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学生边读边笑。问之,小黄同学说:“虽然这几句话很简单,但很好玩,比我们的课文读上去更有趣。”对啊,言虽简,但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更大了——语言精练,便是古文的特点之一。之后又让学生比较原文和古文,发现课文停止了,但古文却还在继续,还有一个“尾巴”,仔细一读,原来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视线再放远一点,发现古文的原文,比课还要多一个开头,再来细读一番,原来课文是故事中的故事,是一个大臣用来劝诫大王所讲的一个故事——用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不正是寓言最鲜明的特点?读读原文,这个特点尤为明晰。
共读之味
共读一本有点难度的书《中国神话故事》。有一次去图书馆给学生挑选本学期的共读书目,那一次新图书馆还在装修之中,一堆堆的书就放在地上,我就想选薄一些的,学生们拿到不会觉得难以完成。后来看到了一本《中国神话故事》里面是从开天辟地开始,联想到这个学期的课本里也有两个成语故事,以及我的古诗文小课题与这个也有些联系,于是就借了这本书回来给学生共读。虽然薄,但是里面有许多生僻字,所以学生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些费力。于是,我常常节省课堂的零散时间,我给他们读,请同学读,或者让他们接龙读,再每天布置一两页的读书任务,这样大约一个月后,还是把这本书“啃”掉了。
读完之后,让学生完成了一张学习单,用以巩固和考查大家的阅读成果。这个共读,和前面讲的两个过程中的快乐不同,一项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了完成一项高难度挑战的那种成就感。
结束语
一个学期的实践,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和方法能让学生自觉走近古诗文,觉得与古人对话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喜欢上古诗文,进而也能积累吸收更多传统文化。古诗文学习,体味其中之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
诵读之乐
晨诵和课前诵。一周中有4个早读是语文老师的,而我们班的同学,这4天,每一天都是从晨诵开始的。此外,每节课前,我也要求学生上课铃响后就有人开始诵读。诵读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两本教材:一本是我们的校本教材,就是小青校长带领教师一起编写的《儿童诵读教材》,一本是自己挑选的《声律启蒙》。
选择这两本书作为教材,因为它们都很有意思。比如《诵读教材》,我带学生全本读,其中有四个单元和古文有关,分别是第三单元,杜牧的诗;第七单元,关于节气的诗;第十一和十二单元,是古联品趣。正好也与目前正在研究的单元教学一致。这些诗文里面的内容都很有特色,比如《古联品趣》中的第一副,就是宋代蘇轼的,内容是:坐,请坐,请上坐。茶,喝茶,请喝茶。这副对联学生完全能够理解,他们会觉得原来像宋朝苏轼这样的大文豪,也可以讲和现代人差不多的话出来,并没有我们想中那么深奥啊。而另外一本《声律启蒙》,每个周一早上,我会带孩子来读一段,然后这一周就都滚动读这一段。我会边读边讲,就像是故事会,里面讲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比如汉朝宫苑内有一棵每天三睡三醒的柳树,又如孟浩然不喜欢骑马而喜欢骑驴,他的诗多出于驴背之上,再如晋代有一个叫宋处宗的人,本来不善言辞,后来买了一只会说话的长鸣鸡,每天跟他谈论,语言智慧而有趣,后来宋处宗的口才也大有长进……有了许多这样的故事在背后支撑,学生对于每周一篇的诵读内容不但没有害怕,反而非常期待。
为了让学生喜欢诵读,不把这个当成一项额外的任务,刚开始并不要求学生背诵,只是要求他们每天反复地读,然后每周会设定几个领读的同学,他们也很起劲,就这样从星期一开始反复地读啊!读啊!读到星期三的时候,不少同学就不用看着书来读了,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把半本书熟读成诵了。
活动之趣
开展“我的诗”主题活动。此前学生接触到诗,都是被动的学习,比如教材里面需要学习的,或者是以前一二年级的时候要求背诵的古诗七十五首,都是给他们内容,让他们来学习。而这个学期的这个活动是要让他们自己去寻找一首和自己有关的诗,让自己和诗产生一些联系,是主动出击,主动地来学习古诗。
这个活动主要由以下五个环节构成的:
一是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二是从地图上找一找这个地方。
三是寻访家乡有哪些诗人?
四是选择一个,摘录一首他(她)的诗。
五是向全班同学介绍诗,并领读。
我为此设计了一张学习单,步骤一:标画家乡,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为了让最后的作业呈现得丰富一些,我和学生说寻根,可以是你自己出生的地方,也可以是你爸爸妈妈出生的地方,甚至是爷爷奶奶出生的地方。步骤二:寻访诗人,查阅相关资料,寻访一下你的家乡有过哪些诗人,其中你最喜欢哪一位,把这个作者写下来。步骤三:这位诗人写过哪些诗,选一首你最喜欢的记录下来,最好是写家乡的诗,成为你的诗。为了便于向他人介绍这首诗,还可以在边上做一些装饰或作一些标注。在寻找自己要摘录的那首诗的时候,学生就会完成一个筛选的过程,同样一位诗人,他写过好多的诗,选择哪一首记录下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可能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一首,赶紧记下来,而水平比较高的同学可能还要经历一个对比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下面来看一些学生的作品。在不同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不同学生关注的内容也不同。
学习单完成之后,还有一个向大家介绍“我的诗”,在介绍的时候,有的同学讲完了还会提一两个问题来考考大家,有的则让大家跟着自己一起读一读。
在寻找家乡诗人,挑选一首需要记录下来的诗,再把诗介绍给全班同学,这样一步步下来,其实也就是在学习一首诗的过程,并且是学生主动地学习,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课堂之兴
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学习课本中的古诗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也时常在思考,怎么让我的小课题也渗透进来,成为我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所以,在期初报各自的教研课的时候,我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这方面的内容——《古诗二首》。
在教学之前,当然是仔细地研读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9课《古诗二首》。其中包含了两首古诗,一首是杜牧的《山行》,一首是张继的《枫桥夜泊》。跳入我的头脑的第一个问题是编者为什么把这两首古诗组合在一起,作为同一课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一首一首分开教学,似乎没有什么变革的味道,我想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尝试教学。于是,我捧起两首诗,翻阅有关两首诗的资料,认认真真地边读边揣摩。
在那节课上,我设置了两个小组学习,需要交流预习到的诗意,我发现学生都准备得很充分,小组活动的时候也基本上都很专注,因为之后需要让小组一起来呈现交流结果的,所以他们还会互相补充,互相提醒。
本册教材的第九课,是两则寓言:《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这两个成语故事都是有出处的,所以在课文的故事读熟之后,我就给学生讲了这两则寓言的出处,领着他们读读原文,也饶有趣味。特别是读第二篇的时候,读到原文: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学生边读边笑。问之,小黄同学说:“虽然这几句话很简单,但很好玩,比我们的课文读上去更有趣。”对啊,言虽简,但给我们的想象空间更大了——语言精练,便是古文的特点之一。之后又让学生比较原文和古文,发现课文停止了,但古文却还在继续,还有一个“尾巴”,仔细一读,原来就是这则寓言的寓意。视线再放远一点,发现古文的原文,比课还要多一个开头,再来细读一番,原来课文是故事中的故事,是一个大臣用来劝诫大王所讲的一个故事——用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不正是寓言最鲜明的特点?读读原文,这个特点尤为明晰。
共读之味
共读一本有点难度的书《中国神话故事》。有一次去图书馆给学生挑选本学期的共读书目,那一次新图书馆还在装修之中,一堆堆的书就放在地上,我就想选薄一些的,学生们拿到不会觉得难以完成。后来看到了一本《中国神话故事》里面是从开天辟地开始,联想到这个学期的课本里也有两个成语故事,以及我的古诗文小课题与这个也有些联系,于是就借了这本书回来给学生共读。虽然薄,但是里面有许多生僻字,所以学生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些费力。于是,我常常节省课堂的零散时间,我给他们读,请同学读,或者让他们接龙读,再每天布置一两页的读书任务,这样大约一个月后,还是把这本书“啃”掉了。
读完之后,让学生完成了一张学习单,用以巩固和考查大家的阅读成果。这个共读,和前面讲的两个过程中的快乐不同,一项任务的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了完成一项高难度挑战的那种成就感。
结束语
一个学期的实践,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和方法能让学生自觉走近古诗文,觉得与古人对话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喜欢上古诗文,进而也能积累吸收更多传统文化。古诗文学习,体味其中之乐趣。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城中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