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作文属于练习性写作。练习性写作,有教与学的种种活动内容。如今在作文教学方面存在很多共同性的问题。如学生怕作文,觉得没内容可写,即使有内容,但思路凌乱,不知从何处着笔,握笔在手却久久开不了头,等开头后又文思枯竭,不知如何展开。这样渐渐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们都在探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激励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学生大脑这部机器里,兴趣是动力系统的重要部分,它常常决定着大脑机器工作时的转速。”(魏书生)兴趣能培养和增强人的主动性和顽强性,能强烈地吸引人去不断开拓和创造。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历代文豪是如何进行创作,如何把普通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事写的津津有味,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引起他们的创作的欲望。另外要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亲自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身临其境感受生活,学生在活动中就会主动观察发现有意义的情节、有趣的事或总结哲理,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就更生动。
  二、教学生如何撷取材料
  写作如同盖房子,需要撷取合适的材料,没有材料是空架子,毫无目的的选材是堆砌。如今,许多学生写作时,有的因缺乏材料而胡编乱造,胡乱堆砌,从而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也就失去了生活的美。因此,教学生如何撷取材料尤为重要。首先,材料来源于生活,直接从生活中观察、分析、概括形成印象。其次,它来源于书本等阅读材料中,即所谓的间接材料。动笔前要对题目进行分析思考,深刻认识题目中的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与自己所掌握的材料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和推断,然后确定内容并展开写作。如鲁迅先生在小说《药》中对康大叔这一人物的刻画:“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的腰带,胡乱的捆在腰间……”一个刽子手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如果缺乏仔细地观察,没有对生活的高度认识,就表达不出这些人及物的特征。不要把写作视做畏途,而是一次次快意的创造。
  三、教学生如何积累丰富的词汇
  写作的过程,就是表意的过程,表意离不开词语。词语是我们发掘主题,进行构思,进而展开写作的重要因素。词语并非像建筑砖瓦那样可以信手拈来,随手置之那么简单。它是我们写作不断具体化和不断发展的十分有力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绽放出耀眼的火花。如今,我们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立意很高,但因缺乏丰富的词汇,不能够深入挖掘主题。不能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其意,突出主旨,要写好作文,必须重视词汇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多读。就是多读一些好的作品,从内容上,体会它的主旨,感悟它所蕴含的道理。从形式上,学习它巧妙的构思,及组织文章的方法,学习它描写人物,使人物生动形象的艺术技巧。
  2、多记。就是把作品中的好的段落,好的句子,好的词语等摘录下来。仔细品味,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3、多练。就是通过写日记、写片段、写随笔等形式,把学来的好词语灵活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进一步掌握这些词语。
   四、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
  要想写出好文章,必须有生动感人的语言,语言的学习是从事写作的基本功。语言大师老舍说:“学习语言须连人带话一齐来,连东西带话一齐来。”(《人、物、语言》)。人物的语言是组成人物形象的主要方面之一,语言描写是塑人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评价人物语言的首要标准是能否体现人物的思想与个性。常言道,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每个人物的地位、身份、经历及所处环境各不相同,由此也就形成了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语言的个性化是人物个性化的重要表现,因此必须教学生如何正确地运用语言表现人物。有的学生写作中学生腔太浓,描写人物不论男女老幼统统用一种腔调。让人感觉假。为此,要让学生从描写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地位、不同身份的人物入手,必须随时用心,仔细观察分析人物的生活环境与性格特点,用符合人物个性特点的语言表现人物,做到“连人带话一齐来”。不仅对人物如此,对不会说话的草木泉石也应该这样。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抓住它们的特点特质,用自己的语言替它们说话,做到 “连东西带话一齐来”。
  五、教学生如何修改作文
  一篇好的作品大多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功。作文修改,首先让学生明确“改”的内容,教学生修改的方法。许多学生的作文存在内容不够具体、重点不够明确,“详写、略写”不得当的毛病,应引导学生们明确概念,通过选择同题材、同内容、同中心、同样表达方式或结构类似的文章,让学生与自己的习作进行比较分析加深认识,然后,通过学生作文的评析,进一步把握文章的内容,明确重点、难点,从而做到详略得当。再用自改、互改与集体修改相结合,让学生互写批语,写改后反思等等。
   只要我们能从以上五个方面做起,并持之以恒,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实现作文的巨大飞跃。
其他文献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尤其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更要创新开拓,追求教育的新境界。以下就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    一、必须明确指导思想,建设良好的班风    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班主任在思想上必须明确,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能吃苦耐劳,尽职尽责,关心爱护学生,要让学
期刊
诗歌是一种文学作品形式,它因其本身语言的高度浓缩和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而令人喜爱。我们都知道:“诗言志,文传情。”任何一篇文学作品,语言再精炼,它都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毫不夸张地说,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  在今年的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第四单元以现代诗歌为独立板块构建了一个探究、学习诗歌的平台,使师生们对诗歌的鉴赏有了更深的把握。这学期教材提供的现代诗歌有四篇,分别是名家
期刊
一、庄子其人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曾做过漆园(今安徽蒙城县)小吏,生活很穷。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庄子与老子一脉相承,主张一种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同时,庄子崇尚一种“天人合一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可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究其原因主要有缺少阅读时间、缺少阅读书籍、缺乏阅读兴趣、缺乏阅读指导。针对原因从保证阅读时间、挖掘阅读资源、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四方面提出指导策略。正确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义务和重要职责。我们要激发学生自主意识,帮助学生挖掘课外阅读资源。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确定课外阅
期刊
文言文语言晦涩,经典的文言课文常被学生拒于千里之外。加之我们采用的教法主要还是讲析,精美的文章常会被肢解为零碎的文字,失去了应有的美感,确实很难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并喜欢它们。作为教师,自己也不喜欢程序化的东西,也期待自己的课堂能多一些灵动与精彩,却又在不知不觉中沿袭了过去的教法,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与激情。静心一想,实际还是信不过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走。  如何走出文言文教学低效的困境
期刊
巍巍河山,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孕育了56个民族,亿万万子孙。他们以自己的朴实、勤劳、勇敢和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文明。这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这是一道道营养大餐。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不仅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鉴于如此,我们就应大力开发地方民俗民间文化,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由于是身边的物,眼中的景,熟悉的故事与人物,学生的课堂激情就很容易调动起
期刊
一、多媒体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多媒体已逐步走进课堂,“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程度,新方法的采用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为此,必要时,教师可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音响,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由此激起其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使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内容,并且能顺利准确地把握知识要领,从而也使学
期刊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活跃。在他们正处于人生转折的十字路口时,怎样引导当代中学生树雄心、立大志,如何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怎样利用中学教材中生动感人的经典事例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树爱国之心  我们的祖国山河秀丽,在很多篇目中都有体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钱塘湖春行》等篇目,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
期刊
一、改变作文批改观念,反对三种做法  (一)反对互批  学生互批作文是许多学校经过验证的好的作文形式,为何却又阻碍个性写作呢?哲学中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学生小小的心灵里,必定存在功利主义,写作文可以说是一个表现的机会。再者,学生互批,不能让被改者心悦诚服。理由就是在同一教室学习即便有差别,也没有老师评价的有说服力。即使学生互批后,教师再着重评改几篇,学生也会有看法。  (二)反对套话  套话
期刊
我们先来探索一下“香菱为什么要学诗”这一问题。有人认为:香菱有着不幸的命运,被人贩子卖给薛蟠为妾,受尽凌辱和折磨,精神无所依托。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她便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说香菱学诗既有对艺术的崇拜,又是在寻找精神上的寄托,这种解释也合理情理。我还认为这是她内心深处隐藏着“叛逆”精神的外在表现。  从香菱的潜意识里看,她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