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有个说法“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意思是宁愿在等级低一点的群体里当佼佼者,也不能在高等级的圈子里做默默无闻的人。那么,如果是成绩中上等的初中生,中考分数不高,是去重点高中当“凤尾”,还是去普通高中当“鸡头”呢?
选择上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目的不是怎样度过高中三年,而是如何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随着中考日渐临近,唐先生的焦虑越来越严重,他在为儿子小渡填报中考志愿的事发愁。失眠的时候,他脑子里盘旋着两个词:“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
唐先生告诉我,小渡是个聪明孩子,只是有点贪玩儿,学习不够刻苦,平时的考试成绩在68名同学的班里稳定在第20名到第30名之间,中等偏上的水平。按照这个成绩推算,报考重点高中有希望被录取,但名次肯定靠后,而报考普通高中是十拿九稳的事。唐先生担心小渡在重点高中沦为“凤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被学霸们压制,自信心丧失,最后成为“弃儿”。但是让小渡去普通高中当“鸡头”,唐先生又不甘心,唯恐普通高中学习气氛不好,把小渡带坏。
小渡的班主任建议小渡报考重点高中,理由是重点高中学习气氛浓厚,竞争激烈,而竞争激烈的环境能激发小渡的潜能,逼其上进,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学。相比之下,普通高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会让小渡懈怠,像温水煮青蛙那样,把小渡变成“废柴”。
但是小渡更愿意去普通高中,理由十分牵强:他的同桌决定报考普通高中,他俩想继续在高中做好兄弟。
“小渡太任性了,他的意愿不在考虑之列。”唐先生霸道地挥挥手,“如果他去上名气和升学率都不咋样的普通高中,我会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的。可是,如果他勉强被重点高中录取,在学霸云集的班里变成后进生,我同样会颜面扫地。哎呀,真是左右为难!”
我不客气地说:“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您的面子问题同样不在考虑之列。应该先弄清楚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优势和劣势,再根据小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判,这样才能做出最适合小渡的选择。要知道,选择上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目的不是怎样度过三年高中生活,而是如何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唐先生赞同我的思路,于是我们开始讨论环境问题——老师的教学水平、同学的竞争强度、学校气氛等,谓之“外部环境”;小渡的学业水平、性格特点、思维形态和心理素质等,谓之“内部环境”。
激烈的竞争环境可以感染人,催人奋进,也可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人一蹶不振
要在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之间做出选择,首先要弄清楚两者的差别。
首先,师资力量差别巨大。
重点高中的教师大多是省市级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强大的师资力量不可小觑。到了高中阶段,各学科的知识点都会更加复杂,仅靠学生自己不太可能做到融会贯通、完全消化,所以高中阶段是一个分水岭,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可是到了高中之后就一落千丈。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普通高中也有优秀教师,只是数量比重点高中少很多。
其次,学习竞争压力有明显差别。
众所周知,重点高中是“掐尖儿”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几乎都是各初中的学霸。这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普遍在初中阶段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学生有可能被环境同化,不甘人后,努力争先,成绩随之提升;也有可能被压制,一蹶不振,甚至精神崩溃的案例也不鲜见。高中学习任务重,知识点繁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勤于思考、勤于自主探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扩大知识体系,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稍微不努力就会掉队,跟不上进度。
相比之下,普通高中竞争压力不大,学生会感觉轻松一些,但轻松未必能带来更好的成绩。任何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待久了,功能都会退化,学生亦如此。如果学习没有压力,就很难有进步的空间;反之,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学习成绩提升的可能性才会增大。
再次,校风校纪迥然不同。
重点高中的学生普遍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教室里学习气氛浓厚,违反班规校纪的现象很少见。普通高中的学生或许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或许遭受过歧视,或许感觉前途渺茫,学校的学习气氛往往欠佳。即使“鸡头”也会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最后,重点高中高考录取的渠道更多。
重点高中有很多考入名校的捷径:有资格参加各学科的竞赛,获得名次,还有可能被保送,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计划也只对重点高中敞开大门……这是普通高中难以达到的,毕竟生源质量摆在那,虽然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唐先生心动了:“看来,还是重点高中更好。”
“客观地说,去重点高中当‘凤尾’有一定的风险。”我告诉他,小渡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以他现在的成绩,很容易在重点高中变得迷茫、不知所措。“要知道,重点高中的老师是按照优等生标准实施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不强、理解水平不高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适感,觉得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艰涩难懂,加上课后又没有能力自己消化老师讲解的知识,学习上经常遭遇挫折而失去自信和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唐先生犹豫了:“那么,去普通高中会有哪些好处呢?”
我分析:“如果按照中考成绩来推论,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应该考上好大学,可事实上,升学率再高的重点高中,也会有一些连本科都考不上的学生,而一些普通高中却经常有学生考上名校。这说明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唐先生忙不迭地问:“普通高中的外部环境如何?会对小渡有积极影响吗?”
我接着分析:“以小渡现在的成绩,选择到普通高中做‘鸡头’,多半會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普通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多,为了让学校的高考成绩好看些,学校会重点扶持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有些老师还会免费不限时为他们辅导功课。从公平的角度看,普通高中不应该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实施资源倾斜政策,但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必须‘集中资源办大事’。所以在普高当‘鸡头’,会得到一些学习或生活上的关照,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
选择上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目的不是怎样度过高中三年,而是如何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随着中考日渐临近,唐先生的焦虑越来越严重,他在为儿子小渡填报中考志愿的事发愁。失眠的时候,他脑子里盘旋着两个词:“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
唐先生告诉我,小渡是个聪明孩子,只是有点贪玩儿,学习不够刻苦,平时的考试成绩在68名同学的班里稳定在第20名到第30名之间,中等偏上的水平。按照这个成绩推算,报考重点高中有希望被录取,但名次肯定靠后,而报考普通高中是十拿九稳的事。唐先生担心小渡在重点高中沦为“凤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被学霸们压制,自信心丧失,最后成为“弃儿”。但是让小渡去普通高中当“鸡头”,唐先生又不甘心,唯恐普通高中学习气氛不好,把小渡带坏。
小渡的班主任建议小渡报考重点高中,理由是重点高中学习气氛浓厚,竞争激烈,而竞争激烈的环境能激发小渡的潜能,逼其上进,最后考上理想的大学。相比之下,普通高中轻松的学习环境会让小渡懈怠,像温水煮青蛙那样,把小渡变成“废柴”。
但是小渡更愿意去普通高中,理由十分牵强:他的同桌决定报考普通高中,他俩想继续在高中做好兄弟。
“小渡太任性了,他的意愿不在考虑之列。”唐先生霸道地挥挥手,“如果他去上名气和升学率都不咋样的普通高中,我会在亲戚朋友面前抬不起头的。可是,如果他勉强被重点高中录取,在学霸云集的班里变成后进生,我同样会颜面扫地。哎呀,真是左右为难!”
我不客气地说:“您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您的面子问题同样不在考虑之列。应该先弄清楚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优势和劣势,再根据小渡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判,这样才能做出最适合小渡的选择。要知道,选择上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目的不是怎样度过三年高中生活,而是如何在三年后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唐先生赞同我的思路,于是我们开始讨论环境问题——老师的教学水平、同学的竞争强度、学校气氛等,谓之“外部环境”;小渡的学业水平、性格特点、思维形态和心理素质等,谓之“内部环境”。
激烈的竞争环境可以感染人,催人奋进,也可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人一蹶不振
要在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之间做出选择,首先要弄清楚两者的差别。
首先,师资力量差别巨大。
重点高中的教师大多是省市级优秀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强大的师资力量不可小觑。到了高中阶段,各学科的知识点都会更加复杂,仅靠学生自己不太可能做到融会贯通、完全消化,所以高中阶段是一个分水岭,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可是到了高中之后就一落千丈。这个时候,老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
普通高中也有优秀教师,只是数量比重点高中少很多。
其次,学习竞争压力有明显差别。
众所周知,重点高中是“掐尖儿”录取,被录取的学生几乎都是各初中的学霸。这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普遍在初中阶段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集体中学习,学生有可能被环境同化,不甘人后,努力争先,成绩随之提升;也有可能被压制,一蹶不振,甚至精神崩溃的案例也不鲜见。高中学习任务重,知识点繁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学生勤于思考、勤于自主探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扩大知识体系,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稍微不努力就会掉队,跟不上进度。
相比之下,普通高中竞争压力不大,学生会感觉轻松一些,但轻松未必能带来更好的成绩。任何人在舒适的环境中待久了,功能都会退化,学生亦如此。如果学习没有压力,就很难有进步的空间;反之,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学习成绩提升的可能性才会增大。
再次,校风校纪迥然不同。
重点高中的学生普遍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教室里学习气氛浓厚,违反班规校纪的现象很少见。普通高中的学生或许对自己的评价不高,或许遭受过歧视,或许感觉前途渺茫,学校的学习气氛往往欠佳。即使“鸡头”也会受到环境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最后,重点高中高考录取的渠道更多。
重点高中有很多考入名校的捷径:有资格参加各学科的竞赛,获得名次,还有可能被保送,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计划也只对重点高中敞开大门……这是普通高中难以达到的,毕竟生源质量摆在那,虽然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唐先生心动了:“看来,还是重点高中更好。”
“客观地说,去重点高中当‘凤尾’有一定的风险。”我告诉他,小渡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调节能力,以他现在的成绩,很容易在重点高中变得迷茫、不知所措。“要知道,重点高中的老师是按照优等生标准实施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不强、理解水平不高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不适感,觉得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艰涩难懂,加上课后又没有能力自己消化老师讲解的知识,学习上经常遭遇挫折而失去自信和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唐先生犹豫了:“那么,去普通高中会有哪些好处呢?”
我分析:“如果按照中考成绩来推论,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应该考上好大学,可事实上,升学率再高的重点高中,也会有一些连本科都考不上的学生,而一些普通高中却经常有学生考上名校。这说明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唐先生忙不迭地问:“普通高中的外部环境如何?会对小渡有积极影响吗?”
我接着分析:“以小渡现在的成绩,选择到普通高中做‘鸡头’,多半會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普通高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多,为了让学校的高考成绩好看些,学校会重点扶持少数学习好的学生,有些老师还会免费不限时为他们辅导功课。从公平的角度看,普通高中不应该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实施资源倾斜政策,但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必须‘集中资源办大事’。所以在普高当‘鸡头’,会得到一些学习或生活上的关照,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