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初中化学课堂利用社会建构主义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taopangp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我们的初中教育是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那么,在初中化学课堂上怎样培養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呢?社会建构主义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的特点,运用其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实践,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以《糖类》教学为例,探讨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创新设计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  糖类  社会建构主义  创新意识
  一、社会建构主义与创新意识
  1.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和知识。观点有:(1)个体与社会是相互联系的;(2)意识来源于社会建构;(3)学习与发展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4)文化和社会情境在儿童的认识和发展中起巨大作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
  2. 创新意识。知识经济时代,关键在于创新意识。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意识,通过协作交流去建构新的观点。通过对话与探讨,相互补充更新,建构出新的观点,这就是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创设恰当的情境,学生通过协作式学习和交流,思考、开发、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素养。学习的意义就在于建构知识体系,整合原有思想,孕育产生新的观点。
  3. 社会建构主义与创新意识在课堂中的结合。社会建构主义提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在课堂创新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也是认知的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创新意识的主动建构者,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初中化学课堂社会建构主义运用的实践——以《糖类》教学为例
  引入:《工作细胞》相关视频和知识图片
  活动一:初识糖类
  1. 、 、 等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常称为 。是人类从食物中摄取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 是人们食用最主要的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
  2. 地球上最重要的反应是 ,相关化学方程式: 。
  3. 思考:(1) 所有的糖类都是甜的吗?(2) 都能溶于水吗?
  活动二:认识淀粉
  视频:革命先烈方志敏同志在牺牲前,托人给鲁迅先生带去一封无字密信,鲁迅先生是如何读出这封密信的内容?(预习部分1)
  1. 淀粉的检验。各小组利用桌上的药品进行实验,并完成表格。
  2. 酿酒过程:淀粉和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先转化为 ,葡萄糖进一步发酵生成 。相关化学方程式:
  3. 工业酒精中含少量对人体有害的   ,少量使人 ,较多会致人死亡。
  活动三:认识葡萄糖
  1. 葡萄糖的来源: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把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转化为 、 、 。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进一步转化重新生产葡萄糖。
  2.葡萄糖的性质、在人体内的转化及它对人体健康所起的作用:
  (1) 葡萄糖是一种有 味、 于水的 色粉末状固体,化学式为 。
  (2) 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 。
  3. 葡萄糖的检验。按课本76页“拓展视野”步骤,进行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用量是否恰好?
  (2) 假设两种溶液密度接近于水,如不恰好,计算证明哪种物质过量?
  如何验证过量?
  三、教学反思
  1.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最佳情境,激发学生上课时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的最佳办法,也是创新的源泉。这一点在本节课一开始的《工作细胞》引入就能感受得到,课堂活跃了,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但还应多考虑设计一些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而非被动接受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容易形成创新意识。
  2. 适当延长提问及解答过程之间的时间,给学生预留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只有有了思考的余地,才会以更为积极的心态,整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毕竟内化整合新知识,启动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模仿,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思考时间上的匆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新。
  3. 为培养创新意识,需要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简单而有趣的,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教师应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并由此发散出新的认知。但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的用量问题上,分析仍欠深入,讨论停留在表面。可能增加一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的用量对比实验,这样既直观地看到了实验事实,也更有利于使用讨论和协作对话的手段来分析原因。这样就能更好地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规律、去纠正认识上的不足和补充更多的新观点。
  总之,社会建构主义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的。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对知识意义的整合建构。在化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建构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我们化学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创新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2] 阎立钦.关于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1).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大多贴近生活,能够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由此这一阶段的数学知识也是十分丰富的,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探究找到更多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从普遍的、大众的观点和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找到能够启发更多人的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扎实数学基础,在生活和未来的学习中更好地加以应用。由此,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当做出调整和改变,在教案设
期刊
【摘 要】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接受数学教学后所具备的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理论的能力,是在初中数学学科教育影响下,学生日积月累培养的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各学校正在逐步改善教学模式,实现其由单一化、应试性向综合素养培养的转变。本文将从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入手进行讨论,以助推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核心素养 以“知”启“智”  引言:数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學历史是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知识的基础课程,也是向学生传输社会主义文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课程。因此,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学生的历史教学工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涵盖了上古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记载,中学历史教师积极研读《史记》,有利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史记
期刊
【摘 要】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并不重视深剖古诗词歌曲教学的内容,因而学生并不能够较好地跟随着教师的教学进度感受歌曲的意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是不利的。为了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歌曲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有着较大的帮助。本文围绕古诗词歌曲进入高中音乐课,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展开论述,希望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对于我国历史教学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中培养初中历史学生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富有探究欲,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初中 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在初中学科中,历史这一学科是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学生今后的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构建出更加高效的写作课堂。本文将围绕
期刊
【摘 要】 物理学科是学生初中高年级时才编入课本中的课程,其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学生极易产生畏惧心理。本文主要讲述了物理实验优化的策略,促使学生“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学设施配备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初中课堂注重实验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优化
期刊
【摘 要】 “三教”指的是吕传汉先生提出的“教体验”“教思考”“教表达”的教育理念。第一个是“教体验”,意思就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生活,注重细节和抽象的核心素养培养。第二个是“教思考”,就是教会学生用思维来分析理解世界, 注重推理和分析的素养培养;第三个是“教表达”,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表达,从本质上说就是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重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思考、体验、表达是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充分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展,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堂而树立起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课堂的有效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学生的心情,能够让学生从紧张的课程学习过程中转换过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乐趣之处,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
期刊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舞蹈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针对大学生体育素养薄弱的情况,通过学习体育舞蹈的运动形式进行探讨与分析,为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素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舞蹈 大学生 体育素养  1. 引言  体育舞蹈,又称为“国际标准舞”,是由交谊舞转化而来。结合了舞蹈、音乐、服装、造型、舞台表演等多种形式,其运动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