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格说来,褪黑素不是药,虽然它在欧美多数国家有药品的身份,但在我国,它的身份暂时只是保健食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虽然当前以褪黑素为原料的保健品比比皆是,虽然商家不遗余力宣传它在助眠等方面的良好作用,然而,对它的使用仍然需要持谨慎的态度,因为对它持保留意见的医生为数众多……
虽然在引文里,我们为了提出褪黑素而特意提到脑白金,其实两者并不能划等号。脑白金只是众多含褪黑素成分的保健品之一而已。
而提起褪黑素,就不能不提到它的“黑”“白”身世:所谓“黑”,不仅因为其名带有“黑”字,而且在黑夜才“趁黑”分泌;所谓“白”,“褪黑”必然“趋白”,而且商家也给它起了“脑白金”的别名。褪黑素沾“黑”带“白”,但在研发过程中历经褒贬炎凉,颇具色彩。下面,我们将本着既不给它“漂白”,也不给它“抹黑”的原则,来说一说这听似陌生、实则熟悉的褪黑素。
褪黑素档案
早在1917年,国外便有人发现,牛的松果体提取物能使两栖动物(如青蛙)的皮肤褪色,到了1958年,人们首次在松果体中分离出这种激素,并命名为褪黑(激)素。
越黑越分泌,越老量越少
褪黑素又称美拉托宁,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不过也有报道称,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和副泪腺也能产生少量褪黑素。褪黑素的合成受光周期制约,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松果体在黑暗的情况下才会制造褪黑素,一般是每晚20点左右开始,随后含量逐渐上升,23点后迅速升高,凌晨2~3点左右达到高峰(因此又被称作“黑暗激素”),然后逐渐下降,睡眠逐渐变浅,直到早晨自然醒来。一般而言,早上8点褪黑素在血液中的浓度降至最低点,到晚上20点又开始下一个周期。
3~5岁儿童的夜间褪黑素分泌量最高,青春期分泌量略有下降,以后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到青春期末反而低于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35岁以后,体内自身分泌的褪黑素明显下降,平均每10年降10%~15%;到老年时,昼夜节律渐渐趋于平缓甚至消失。
优势与不足
优势 褪黑素在体内产生,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而起作用,其在体内有自己的代谢途径。血液中的褪黑素有70%~75%在肝脏代谢,后经尿(80%)和粪(20%)排出体外,另有5%~7%发生转化,但也不会在体内蓄积,且口服7~8小时即降至正常人的生理水平,所以毒性极小。它与其他安眠药的最大区别在于用后不会成瘾,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不足 褪黑素相对安全,但也不能过量补充,特别是不少褪黑素产品剂量太大,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低体温、认知功能损害、白天疲乏、头痛不适等不良反应。对女性,可能因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对男性,则可能降低性欲。服用高剂量褪黑素甚至可能促使大脑血管收缩,增加中风危险。
“不确定”的褪黑素
褪黑素的一大问题,就是不确定性。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相似的褪黑素研究,也时常会得出不同结果,这也造成了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到不同礼遇:在美国,它被视为普通膳食补充剂,应用门槛相对较低;在我国,它仅以保健品身份上市,并被作为保健食品管理;而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等绝大多数国家(地区),均对褪黑素的使用持谨慎态度,并作为处方药严格控制,不得在药店里自由销售;德国则未允许其作为药物登记。
我国卫生部批准褪黑素纳入保健食品成分,不过保健功能也仅限于改善睡眠,适宜人群为中老年人,并要求褪黑素的纯度达99.5%,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严格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功能性实验等检验。许多学者对此也采用谨慎态度,认为应在大量临床研究,并且提供褪黑素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长期用药等信息后,才可作为药物使用。
虽然对待褪黑素的态度上各国各行其是,但总体而言多数人对褪黑素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作用:助眠确定,抗衰存疑
褪黑素是内分泌系统的同步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它具有较广泛的生理活性,与个体发育、生殖功能、脑功能都相关。近年研究发现,褪黑素生物作用十分广泛,除能较好改善睡眠之外,还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的作用。对此,我们分能力和潜力两方面介绍其作用。
注:所谓能力,就是已经具备并得到认可的实力;所谓潜力,则是支持力量还不够多,但很有希望在将来获得认可。
能力篇
近年来,国内外对褪黑素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保健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确实发现其具有促睡眠、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不过,其“本职”工作,或者说最被各方认可的工作,主要还是助眠和调控时差,可改善睡眠质量,尤其对老年人的失眠及因夜间工作需要在白天睡眠者效果更好。
研究证明,松果体素控制人体生物时钟,随年龄增加,体内褪黑素逐年减少,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失眠、多梦、易醒、健忘等衰老症,适当补充褪黑素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同时能帮助航天员及洲际长途飞行人员顺利倒时差;出国旅游游客、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可通过使用褪黑素适应异地昼夜规律,获得正常睡眠;空军飞行员执行紧急军事任务期间,可使用褪黑素,以使睡眠觉醒周期提前或延迟而无需较长的停飞。
褪黑素有“体内安眠药”之美称,正常情况下人体自己就能分泌,而且分泌非常有规律,即受光线控制。在夜晚或光照较弱情况下,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较多;但只要眼球一见光,褪黑素就会被抑制闸命令停止分泌。通常在褪黑素开始分泌后2~3个小时睡觉人体会获得最佳睡眠,所以通常建议晚22~23点休息,不要玩得太晚。另外,若戴上眼罩睡觉,让眼球夜间不接触到光,即使开灯睡也不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
潜力篇
褪黑素除确定能够改善睡眠、调整时差外,实验中还发现它很可能具有以下功能——
抗衰老——体内在某些反应时可能产生与衰老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自由基,正常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处于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衰老便会加快。褪黑素则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等方式发挥抗衰老作用。
调节免疫——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服用褪黑素后,体内一些免疫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能起重要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加强释放细胞因子等手段对抗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细菌性疾病。
抗肿瘤——国外研究发现,褪黑素对铯-137的γ射线所导致的人体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自由基引发的突变和致癌也有抵抗作用。研究发现,褪黑素能抑制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分泌,抑制细胞生殖,减少女性激素紊乱而诱发癌症(特别是乳腺癌)的可能。
治疗精神病——现已在某些精神病患者中证实存在松果体功能紊乱,如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狂躁-抑郁症患者中存在褪黑素水平降低及节律紊乱,他们或可通过补充褪黑素改善病情。
美容——由于褪黑素具有“褪黑”作用,故可作为美容品用于祛斑(包括黄褐斑、老年斑)和美白肌肤。
近来国内外的研究还发现,褪黑素具有内分泌调节作用;对脑炎病毒感染患者有保护作用,并降低其感染后死亡率;并具有治疗艾滋病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乐观地期待
然而,之所以将褪黑素的作用分为能力和潜力,之所以在它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国家仍然只放行它在助眠方面的保健作用,原因很简单:用药无小事。目前来看,褪黑素抗衰老、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各方尚未取得一致结论,支持依据也还不够,所以只能说很有可能,但还不能完全确定,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当然,多数专家对它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我们也期待有一天它的潜力能成功变成能力。
用不用,谁该用,怎么用
失眠老人可考虑用
前文提到,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量随年龄增加而逐年下降,到了老年,褪黑素分泌量越来越少,所以睡眠紊乱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经常失眠,可能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弱,出现头痛不适、记忆力减退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尤其长期严重失眠者可能引起痴呆,并可使人过早衰老,等等,这些老人可以适当考虑用褪黑素助眠。不过,失眠原因很多,除褪黑素不足外,高血压、糖尿病、胃肠疾病等也能引起。而只有因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的老年人,使用褪黑素才有效,并且小剂量(0.1~0.3毫克)就有较理想的助眠效果。市售保健品褪黑素含量较高,可根据睡眠改善情况掰开服半片甚至l/4片服用。
适量补充褪黑素,可使体内褪黑素水平维持在年轻状态,对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身体机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很有帮助。现在褪黑素既可生物提取,亦可人工合成,相关产品越来越多。剂型也已从一般口服的胶囊剂等,发展到口服控释片、控释珠粒,还有经皮释放制剂等。目前国内外含有褪黑素成分的药品、保健品、食品有几十乃至上百种,仅就国内而言,相关产品就有益寿堂褪黑素软胶囊、美澳健褪黑素片、清华紫光金奥力褪黑素胶囊、绿线褪黑素软胶囊、麦特宁褪黑素软胶囊、自然之宝健睡宝褪黑素片、生命力褪黑素、健泰尔褪黑素、华纳褪黑素片和倍健褪黑素等。
尽量不用,尽量少用
其实,褪黑素并不是通过让人疲倦、劳累而发挥助眠作用,相反,它是能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它通过调节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晚上睡前口服,通常二三十分钟内就能产生睡意,早晨天亮后自动失效,起床后不会有疲倦等不适感觉。不过,目前对于褪黑素的功能还存在不同观点。通常来说,如没有睡眠障碍,或睡眠障碍与自身褪黑素无关而与疾病相关,则不需要服用含褪黑素类保健品。即使要用,也应尽量阶段性服用或者按推荐剂量最小量服用。
褪黑素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尚未完全了解,长期使用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影响也尚不清楚。因此,即使是对症的失眠患者,也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褪黑素,切忌滥用。30岁以下患者无需使用褪黑素,妊娠期妇女、心脑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酒精过敏者及抑郁症患者也应慎重服用。
褪黑素使用剂量,迄今没有明确界定,也有多种说法。给药对象(健康受试者、失眠患者、老年人等)和给药时间(白班或夜班后要睡觉)不同,剂量也不同,而且范围很大(理论上0.1~200毫克,一般为0.5~5毫克)。以促进睡眠剂量来说,一般而言,31~40岁患者用1毫克、41~60岁患者用1~3毫克,均每晚或睡前服。或者遵医嘱、遵说明书使用,如美拉托宁片(药品),它适用于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癌肿等褪黑素分泌紊乱患者,能显著缩短病程或改善生活质量。此外,选择褪黑素产品时还要注意看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齐全的才是合格产品,服用时不能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最好不抽烟,也不能大量饮酒。
褪黑素能够抗衰老的主张仅仅在缺乏褪黑素遗传因素白鼠的研究上得到了肯定答案,不过白鼠的松果体丝毫没有用处。因为没有对比实验,除了在睡眠方面的影响外,褪黑素在其他方面的功能尚不能确定。另外也有专家指出,褪黑素作为激素替代产品使用时,一次服用0.3毫克就足够,过量使用适得其反。
助眠方法还很多
祖国医学一向注重饮食调理,也发现有不少食物具有养生安神作用,如大枣、食醋、核桃、蜂蜜、小米、糯米、莴苣、莲子、藕、藕粉、龙眼、桑椹和白糖等。这些安神助眠食物既没有西药的不良反应,也没有中药味苦难吃的口感,有睡眠问题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试。另外,褪黑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而牛奶、鸡胸脯肉、海蟹、葵花籽、肉松、鸡蛋等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常吃这些食物有利体内细胞分泌褪黑素。
除此之外,老年人还可采取以下方法改善失眠: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养成按时起居的良好作息习惯;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时间,放松心情;晚饭不饮酒,睡前不喝咖啡、浓茶;戒烟,尤其不在睡前或失眠时吸烟;睡前保持心情舒畅。
>> 小知识
褪黑素助眠原理
人体在白天,“光照相”可以通过眼球的光能变为电能,于是由神经冲动传达到睡眠“起动器”,再传达到松果体,产生抑制褪黑素分泌的作用;而夜幕来临时,“光照相”转变为“黑暗相”,又由神经冲动传达到睡眠“起动器”,再传达到松果体,开始分泌褪黑素。当褪黑素在体内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启动人的睡眠中枢,起到助眠、安眠作用。
后记
从前文可以看出,褪黑素本身确实好,在助眠上也确实有较好效果。不过,在使用中它被套上的一把把枷锁也是不无道理。用药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虽然动物实验证明了它的诸多作用,但作用于人,还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在事实依据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宁可暂时缚住它的手脚,也不要过分乐观地一路绿灯。
尽管它的未来值得期待,但目前不建议应用褪黑素来抗衰老和调节免疫等。即使是用作对抗失眠,也要按医嘱、按说明书服用,选择相关保健品时,除药要对症外,还得认准保健品批准文号(“健”字号),并留意其中褪黑素含量,切勿超量服用。
虽然在引文里,我们为了提出褪黑素而特意提到脑白金,其实两者并不能划等号。脑白金只是众多含褪黑素成分的保健品之一而已。
而提起褪黑素,就不能不提到它的“黑”“白”身世:所谓“黑”,不仅因为其名带有“黑”字,而且在黑夜才“趁黑”分泌;所谓“白”,“褪黑”必然“趋白”,而且商家也给它起了“脑白金”的别名。褪黑素沾“黑”带“白”,但在研发过程中历经褒贬炎凉,颇具色彩。下面,我们将本着既不给它“漂白”,也不给它“抹黑”的原则,来说一说这听似陌生、实则熟悉的褪黑素。
褪黑素档案
早在1917年,国外便有人发现,牛的松果体提取物能使两栖动物(如青蛙)的皮肤褪色,到了1958年,人们首次在松果体中分离出这种激素,并命名为褪黑(激)素。
越黑越分泌,越老量越少
褪黑素又称美拉托宁,主要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不过也有报道称,哺乳动物的视网膜和副泪腺也能产生少量褪黑素。褪黑素的合成受光周期制约,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松果体在黑暗的情况下才会制造褪黑素,一般是每晚20点左右开始,随后含量逐渐上升,23点后迅速升高,凌晨2~3点左右达到高峰(因此又被称作“黑暗激素”),然后逐渐下降,睡眠逐渐变浅,直到早晨自然醒来。一般而言,早上8点褪黑素在血液中的浓度降至最低点,到晚上20点又开始下一个周期。
3~5岁儿童的夜间褪黑素分泌量最高,青春期分泌量略有下降,以后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下降,到青春期末反而低于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35岁以后,体内自身分泌的褪黑素明显下降,平均每10年降10%~15%;到老年时,昼夜节律渐渐趋于平缓甚至消失。
优势与不足
优势 褪黑素在体内产生,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而起作用,其在体内有自己的代谢途径。血液中的褪黑素有70%~75%在肝脏代谢,后经尿(80%)和粪(20%)排出体外,另有5%~7%发生转化,但也不会在体内蓄积,且口服7~8小时即降至正常人的生理水平,所以毒性极小。它与其他安眠药的最大区别在于用后不会成瘾,也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不足 褪黑素相对安全,但也不能过量补充,特别是不少褪黑素产品剂量太大,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低体温、认知功能损害、白天疲乏、头痛不适等不良反应。对女性,可能因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对男性,则可能降低性欲。服用高剂量褪黑素甚至可能促使大脑血管收缩,增加中风危险。
“不确定”的褪黑素
褪黑素的一大问题,就是不确定性。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相似的褪黑素研究,也时常会得出不同结果,这也造成了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受到不同礼遇:在美国,它被视为普通膳食补充剂,应用门槛相对较低;在我国,它仅以保健品身份上市,并被作为保健食品管理;而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等绝大多数国家(地区),均对褪黑素的使用持谨慎态度,并作为处方药严格控制,不得在药店里自由销售;德国则未允许其作为药物登记。
我国卫生部批准褪黑素纳入保健食品成分,不过保健功能也仅限于改善睡眠,适宜人群为中老年人,并要求褪黑素的纯度达99.5%,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检验机构进行严格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和功能性实验等检验。许多学者对此也采用谨慎态度,认为应在大量临床研究,并且提供褪黑素的疗效、不良反应、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长期用药等信息后,才可作为药物使用。
虽然对待褪黑素的态度上各国各行其是,但总体而言多数人对褪黑素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
作用:助眠确定,抗衰存疑
褪黑素是内分泌系统的同步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它具有较广泛的生理活性,与个体发育、生殖功能、脑功能都相关。近年研究发现,褪黑素生物作用十分广泛,除能较好改善睡眠之外,还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衰老的作用。对此,我们分能力和潜力两方面介绍其作用。
注:所谓能力,就是已经具备并得到认可的实力;所谓潜力,则是支持力量还不够多,但很有希望在将来获得认可。
能力篇
近年来,国内外对褪黑素的生物学功能,尤其是保健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确实发现其具有促睡眠、抗衰老、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不过,其“本职”工作,或者说最被各方认可的工作,主要还是助眠和调控时差,可改善睡眠质量,尤其对老年人的失眠及因夜间工作需要在白天睡眠者效果更好。
研究证明,松果体素控制人体生物时钟,随年龄增加,体内褪黑素逐年减少,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失眠、多梦、易醒、健忘等衰老症,适当补充褪黑素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同时能帮助航天员及洲际长途飞行人员顺利倒时差;出国旅游游客、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可通过使用褪黑素适应异地昼夜规律,获得正常睡眠;空军飞行员执行紧急军事任务期间,可使用褪黑素,以使睡眠觉醒周期提前或延迟而无需较长的停飞。
褪黑素有“体内安眠药”之美称,正常情况下人体自己就能分泌,而且分泌非常有规律,即受光线控制。在夜晚或光照较弱情况下,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较多;但只要眼球一见光,褪黑素就会被抑制闸命令停止分泌。通常在褪黑素开始分泌后2~3个小时睡觉人体会获得最佳睡眠,所以通常建议晚22~23点休息,不要玩得太晚。另外,若戴上眼罩睡觉,让眼球夜间不接触到光,即使开灯睡也不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
潜力篇
褪黑素除确定能够改善睡眠、调整时差外,实验中还发现它很可能具有以下功能——
抗衰老——体内在某些反应时可能产生与衰老有着密切的联系的自由基,正常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处于动态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衰老便会加快。褪黑素则可以通过清除自由基等方式发挥抗衰老作用。
调节免疫——国外学者研究发现,服用褪黑素后,体内一些免疫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能起重要免疫调节作用。并通过加强释放细胞因子等手段对抗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细菌性疾病。
抗肿瘤——国外研究发现,褪黑素对铯-137的γ射线所导致的人体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自由基引发的突变和致癌也有抵抗作用。研究发现,褪黑素能抑制雌激素、孕激素和催乳素分泌,抑制细胞生殖,减少女性激素紊乱而诱发癌症(特别是乳腺癌)的可能。
治疗精神病——现已在某些精神病患者中证实存在松果体功能紊乱,如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狂躁-抑郁症患者中存在褪黑素水平降低及节律紊乱,他们或可通过补充褪黑素改善病情。
美容——由于褪黑素具有“褪黑”作用,故可作为美容品用于祛斑(包括黄褐斑、老年斑)和美白肌肤。
近来国内外的研究还发现,褪黑素具有内分泌调节作用;对脑炎病毒感染患者有保护作用,并降低其感染后死亡率;并具有治疗艾滋病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乐观地期待
然而,之所以将褪黑素的作用分为能力和潜力,之所以在它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国家仍然只放行它在助眠方面的保健作用,原因很简单:用药无小事。目前来看,褪黑素抗衰老、免疫调节和抗肿瘤等作用,各方尚未取得一致结论,支持依据也还不够,所以只能说很有可能,但还不能完全确定,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证实。当然,多数专家对它的前景持乐观态度,我们也期待有一天它的潜力能成功变成能力。
用不用,谁该用,怎么用
失眠老人可考虑用
前文提到,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量随年龄增加而逐年下降,到了老年,褪黑素分泌量越来越少,所以睡眠紊乱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经常失眠,可能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对疾病抵抗力减弱,出现头痛不适、记忆力减退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也可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尤其长期严重失眠者可能引起痴呆,并可使人过早衰老,等等,这些老人可以适当考虑用褪黑素助眠。不过,失眠原因很多,除褪黑素不足外,高血压、糖尿病、胃肠疾病等也能引起。而只有因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的老年人,使用褪黑素才有效,并且小剂量(0.1~0.3毫克)就有较理想的助眠效果。市售保健品褪黑素含量较高,可根据睡眠改善情况掰开服半片甚至l/4片服用。
适量补充褪黑素,可使体内褪黑素水平维持在年轻状态,对提高睡眠质量、改善身体机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很有帮助。现在褪黑素既可生物提取,亦可人工合成,相关产品越来越多。剂型也已从一般口服的胶囊剂等,发展到口服控释片、控释珠粒,还有经皮释放制剂等。目前国内外含有褪黑素成分的药品、保健品、食品有几十乃至上百种,仅就国内而言,相关产品就有益寿堂褪黑素软胶囊、美澳健褪黑素片、清华紫光金奥力褪黑素胶囊、绿线褪黑素软胶囊、麦特宁褪黑素软胶囊、自然之宝健睡宝褪黑素片、生命力褪黑素、健泰尔褪黑素、华纳褪黑素片和倍健褪黑素等。
尽量不用,尽量少用
其实,褪黑素并不是通过让人疲倦、劳累而发挥助眠作用,相反,它是能诱导自然睡眠的体内激素,它通过调节人的自然睡眠而克服睡眠障碍,提高睡眠质量。晚上睡前口服,通常二三十分钟内就能产生睡意,早晨天亮后自动失效,起床后不会有疲倦等不适感觉。不过,目前对于褪黑素的功能还存在不同观点。通常来说,如没有睡眠障碍,或睡眠障碍与自身褪黑素无关而与疾病相关,则不需要服用含褪黑素类保健品。即使要用,也应尽量阶段性服用或者按推荐剂量最小量服用。
褪黑素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尚未完全了解,长期使用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影响也尚不清楚。因此,即使是对症的失眠患者,也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褪黑素,切忌滥用。30岁以下患者无需使用褪黑素,妊娠期妇女、心脑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者、酒精过敏者及抑郁症患者也应慎重服用。
褪黑素使用剂量,迄今没有明确界定,也有多种说法。给药对象(健康受试者、失眠患者、老年人等)和给药时间(白班或夜班后要睡觉)不同,剂量也不同,而且范围很大(理论上0.1~200毫克,一般为0.5~5毫克)。以促进睡眠剂量来说,一般而言,31~40岁患者用1毫克、41~60岁患者用1~3毫克,均每晚或睡前服。或者遵医嘱、遵说明书使用,如美拉托宁片(药品),它适用于肝炎、高血压、糖尿病,癌肿等褪黑素分泌紊乱患者,能显著缩短病程或改善生活质量。此外,选择褪黑素产品时还要注意看其保健食品批准文号,齐全的才是合格产品,服用时不能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最好不抽烟,也不能大量饮酒。
褪黑素能够抗衰老的主张仅仅在缺乏褪黑素遗传因素白鼠的研究上得到了肯定答案,不过白鼠的松果体丝毫没有用处。因为没有对比实验,除了在睡眠方面的影响外,褪黑素在其他方面的功能尚不能确定。另外也有专家指出,褪黑素作为激素替代产品使用时,一次服用0.3毫克就足够,过量使用适得其反。
助眠方法还很多
祖国医学一向注重饮食调理,也发现有不少食物具有养生安神作用,如大枣、食醋、核桃、蜂蜜、小米、糯米、莴苣、莲子、藕、藕粉、龙眼、桑椹和白糖等。这些安神助眠食物既没有西药的不良反应,也没有中药味苦难吃的口感,有睡眠问题的老年朋友不妨一试。另外,褪黑素是由色氨酸转化而来,而牛奶、鸡胸脯肉、海蟹、葵花籽、肉松、鸡蛋等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常吃这些食物有利体内细胞分泌褪黑素。
除此之外,老年人还可采取以下方法改善失眠: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养成按时起居的良好作息习惯;每天保证一定量的户外活动时间,放松心情;晚饭不饮酒,睡前不喝咖啡、浓茶;戒烟,尤其不在睡前或失眠时吸烟;睡前保持心情舒畅。
>> 小知识
褪黑素助眠原理
人体在白天,“光照相”可以通过眼球的光能变为电能,于是由神经冲动传达到睡眠“起动器”,再传达到松果体,产生抑制褪黑素分泌的作用;而夜幕来临时,“光照相”转变为“黑暗相”,又由神经冲动传达到睡眠“起动器”,再传达到松果体,开始分泌褪黑素。当褪黑素在体内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启动人的睡眠中枢,起到助眠、安眠作用。
后记
从前文可以看出,褪黑素本身确实好,在助眠上也确实有较好效果。不过,在使用中它被套上的一把把枷锁也是不无道理。用药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虽然动物实验证明了它的诸多作用,但作用于人,还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在事实依据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宁可暂时缚住它的手脚,也不要过分乐观地一路绿灯。
尽管它的未来值得期待,但目前不建议应用褪黑素来抗衰老和调节免疫等。即使是用作对抗失眠,也要按医嘱、按说明书服用,选择相关保健品时,除药要对症外,还得认准保健品批准文号(“健”字号),并留意其中褪黑素含量,切勿超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