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开始,将东方的中国和西方的欧洲这两处代表东西文明最高成就的地方连接起来的交通大动脉——“丝绸之路”就已开通,其东起长安,由甘肃河西走廊进入西域。后经西汉、东汉政府的艰苦经营和西域地方政权的积极配合,又开辟了不少支线和通道,《魏略》称它为“三道”,犹以盛唐时期“丝绸之路”最为繁华。直至16世纪初,海运大开替代了丝路通道。
在这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中国段“南、北、中”诸道均以喀什为西出的总汇之点,是中外各种商品集散地及中转站,足见喀什在“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至今喀什所留存的历史遗产仍闪耀着当年那种夺目的光华,“博望凿空”及“班、甘之迹”仍是喀什历史文化最厚重的一页。
大漠绿洲的地域环境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演绎出喀什独特的古城特色和传统街区形态。这种街区形态,在历史上的中亚、西亚及我国古西域存在较多,但在近代以来已消逝殆尽,喀什历史街区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保存下来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对于研究古代西域文化发展史、研究古代西域城市变迁史和新疆发展史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目前保存下来的历史街区约4.25平方公里,28条迷宫式街巷纵横交错,古建筑鳞次栉比,街巷布局曲径通幽,建筑构成灵活多变,以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向外作放射式延伸,蜿蜒而行。过街楼,楼顶楼,层层叠叠,密而有序,这种街巷格局,在风沙大、气候炎热干旱的西部地区,可利用曲折复杂的街巷形成较多的绿荫,较适宜人们生存。
古老的土木建筑、清真寺建筑、陵园建筑构成喀什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历史街区、建筑形态与中西亚诸国的历史古城十分相似,与摩洛哥、萨那、巴格达、突尼斯、巴姆等城市比较可谓异曲同工。2003年8月,世界遗产考察组实地考察喀什古城时指出:“要注意保留喀什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闻名中外较为完整的历史古城的缩影,申报世界遗产没有喀什是不可想象的”。
喀什作为历代西域地方政权的首府和丝绸之路交汇重镇,不同特质的文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中汇聚传播,多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多种宗教文化更替融汇,特别是中原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演绎出喀什历史文化呈多元交错、五彩缤纷的特质,形成渊深博大、魅力四溢的文化内涵,奠定了在其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
喀什曾是古疏勒国的重要辖地,东汉时佛教曾盛极一时。其早期的佛教文化在西域占统治地位,目前保存下来的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充分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在喀什的繁荣。11世纪后,伊斯兰文化逐步占领喀什宗教文化主流,形成喀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也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学术巨匠和政治人物。著名的疏勒乐《一切经意义》作者裴慧琳、《福乐智慧》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突厥语大词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拉夫德史》其作者米尔扎·海达尔、《真理的入门》作者尤格拉克等,他们的遗世巨著成为后世经典之作,在国内外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喀什人民为了纪念他们对喀什文化所作的贡献,在后世为他们修建了高大雄伟的陵寝(喀什称作麻扎),这些名人陵寝体现了喀什的地方特色,构成了喀什历史文化的一大景观。
喀什市有清真寺300多座,目前在老城区保存下来的清真寺有112座,这是伊斯兰民族进行礼拜以及婚丧嫁娶活动的重要场所,清真寺中,首推艾提尕尔清真寺最为有名,它始建于1642年,其规模雄伟和影响之大居全国之冠。砖土结构,所具有的雄浑的斗门塔楼,大跨度的拱顶拜厅,精巧的砖木装饰技巧深为当今建筑界所赞叹。伊斯兰教最初从中西亚传入喀什,在西域广泛传播,很快在宗教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在历史上喀什是伊斯兰文化最早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也是培养伊斯兰教神职人员最高学府所在地,经学院建筑、清真寺建筑的辉煌也就顺理成章了。
喀什的传统民居、高台民居是完整的庭院式和尽端式街巷,形成狭窄深邃的步行空间,连续而互相渗透,外粗内秀,适度宜人,适合当地自然气候环境和民俗风情。老城区的民居多以土木、砖木构成,有少部分已保留80~150年间,最古老的民居已有360余年历史,历经沧桑而存其原貌,是研究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建筑特色的重要物证。
喀什传统建筑,清真寺建筑、历史文化名人陵园建筑及古西域传统建筑等,在“丝绸之路”形成的文化圈内,吸取了中西亚地区和古罗马建筑文化韵味,继承了中原汉唐建筑艺术手法,融汇出喀什独特的建筑风格,其立面造型、花饰色彩等形式仍为今天城市建筑所采用。
喀什市建市50多年来,把名城保护工作列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严格依据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加以实施。地市部门先后大量投资,修复并维护一大批国家级、自治区及市级重点文物遗迹,如阿巴和加麻扎、艾提尕尔清真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玉素甫麻札、罕勒克·买德里斯、伊斯坎德尔墓等,使其恢复原貌。从1996年以来,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恢复了盘橐城遗迹,这些完整的文化遗迹展现了喀什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5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不断加深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认识,在进行市政设施建设和传统商业街区改造活动中,没有盲目冲击旧城格局,只对破旧建筑进行改造,多以砖木、砖混结构2~3层为主,修旧如旧,在立面造型、装饰手法上采用传统形式,使之与古城风貌相协调。在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中,优秀民居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阿巴和加麻扎
在喀什东北郊的阿巴和加麻扎,是明末清初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巴和加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1639年左右,阿巴和加为去世的父亲修建了主墓室。此后,经过历年的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相传清乾隆时期的香妃也葬于此。
整个建筑由阿勒屯代尔瓦兹(金门,即正门)、高低礼拜寺、主墓室、教经堂、加曼礼拜寺、圣水池组成。其中教经堂是修建年代最早的建筑。
正门位于麻扎的南端,建于1813年,建筑高耸、坚实,正面用绿色琉璃砖装饰。
高礼拜寺建于1927年,修建在正门西边1米高的基台上,建筑艺术高雅壮观。木头花柱及各种木刻雕花,大梁和密梁顶的木刻花纹、花卉,各种风景彩画,墙上的石膏雕花,花砖和拼砖、木格花窗,都是精工细作。礼拜寺内殿布局宽敞,藻井彩画丰富多彩。礼拜寺两隅的塔楼高耸、壮美对称。
主墓室是阿巴和加麻扎的主体建筑,经过1693年、1873年两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其位于麻扎的东北部,坐北向南,平面为长方形,砖结构穹窿顶。其余三面设双层木格花窗。在它的四个塔楼里设有由里通向墓顶的环形砖梯,经砖梯可以登上它的二层和顶部。穹窿顶高26.5米,直径16米。有4个尖拱支撑穹窿顶,然后在四隅起4个尖拱,共计8个尖拱,呈圆形,上砌拱顶。主墓室内部宽敞,中部基台上排列着许多的大小坟墓。埋葬着五代72人,现在只保留有57座长条形圆拱墓,墓上镶嵌着彩色琉璃砖。中央穹隆顶高大壮观,四周走廊深而狭小,加上高而大的尖拱,整个主墓显得非常宏伟,具有神秘的色彩。
讲经堂位于麻扎的北部,是讲经、念经、作礼拜之用。经堂呈方形,圆拱顶,内径为11.6米,高20米。
建于1873年的加曼礼拜寺位于麻扎的西北部,宽敞而壮观。外殿是由72根立柱支撑起的密梁平顶,内殿是由左右联结的圆拱回廊组成。柱身和密梁平顶、后面和两侧的图案和花卉样式极为精致。外殿天棚中的藻井绘有各种彩画和花卉,后面的圆拱顶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造型美观而坚固。
阿巴和加麻扎是维吾尔——伊斯兰建筑风格相结合建筑中的精品,它不仅是新疆也是全国最大的、保存完好的麻扎建筑。其建筑独具特色,造型稳重简洁,宏伟肃穆、高大庄严,布局得当,相互衬托。在装饰上多采用木雕、石膏雕花、砖拼花饰、彩绘等等,使整个建筑装饰丰富多彩,协调统一,美观精致,保留了伊斯兰教传入喀什之前的精美艺术风格和建筑布局,是我国维吾尔建筑艺术的荟萃地。
在这两千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中国段“南、北、中”诸道均以喀什为西出的总汇之点,是中外各种商品集散地及中转站,足见喀什在“丝绸之路”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至今喀什所留存的历史遗产仍闪耀着当年那种夺目的光华,“博望凿空”及“班、甘之迹”仍是喀什历史文化最厚重的一页。
大漠绿洲的地域环境和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演绎出喀什独特的古城特色和传统街区形态。这种街区形态,在历史上的中亚、西亚及我国古西域存在较多,但在近代以来已消逝殆尽,喀什历史街区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保存下来的具有典型古西域特色的传统历史街区,对于研究古代西域文化发展史、研究古代西域城市变迁史和新疆发展史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目前保存下来的历史街区约4.25平方公里,28条迷宫式街巷纵横交错,古建筑鳞次栉比,街巷布局曲径通幽,建筑构成灵活多变,以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向外作放射式延伸,蜿蜒而行。过街楼,楼顶楼,层层叠叠,密而有序,这种街巷格局,在风沙大、气候炎热干旱的西部地区,可利用曲折复杂的街巷形成较多的绿荫,较适宜人们生存。
古老的土木建筑、清真寺建筑、陵园建筑构成喀什历史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历史街区、建筑形态与中西亚诸国的历史古城十分相似,与摩洛哥、萨那、巴格达、突尼斯、巴姆等城市比较可谓异曲同工。2003年8月,世界遗产考察组实地考察喀什古城时指出:“要注意保留喀什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闻名中外较为完整的历史古城的缩影,申报世界遗产没有喀什是不可想象的”。
喀什作为历代西域地方政权的首府和丝绸之路交汇重镇,不同特质的文化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岁月中汇聚传播,多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多种宗教文化更替融汇,特别是中原文化产生的重大影响,演绎出喀什历史文化呈多元交错、五彩缤纷的特质,形成渊深博大、魅力四溢的文化内涵,奠定了在其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
喀什曾是古疏勒国的重要辖地,东汉时佛教曾盛极一时。其早期的佛教文化在西域占统治地位,目前保存下来的多处历史文化遗迹充分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在喀什的繁荣。11世纪后,伊斯兰文化逐步占领喀什宗教文化主流,形成喀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也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学术巨匠和政治人物。著名的疏勒乐《一切经意义》作者裴慧琳、《福乐智慧》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突厥语大词典》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拉夫德史》其作者米尔扎·海达尔、《真理的入门》作者尤格拉克等,他们的遗世巨著成为后世经典之作,在国内外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喀什人民为了纪念他们对喀什文化所作的贡献,在后世为他们修建了高大雄伟的陵寝(喀什称作麻扎),这些名人陵寝体现了喀什的地方特色,构成了喀什历史文化的一大景观。
喀什市有清真寺300多座,目前在老城区保存下来的清真寺有112座,这是伊斯兰民族进行礼拜以及婚丧嫁娶活动的重要场所,清真寺中,首推艾提尕尔清真寺最为有名,它始建于1642年,其规模雄伟和影响之大居全国之冠。砖土结构,所具有的雄浑的斗门塔楼,大跨度的拱顶拜厅,精巧的砖木装饰技巧深为当今建筑界所赞叹。伊斯兰教最初从中西亚传入喀什,在西域广泛传播,很快在宗教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在历史上喀什是伊斯兰文化最早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也是培养伊斯兰教神职人员最高学府所在地,经学院建筑、清真寺建筑的辉煌也就顺理成章了。
喀什的传统民居、高台民居是完整的庭院式和尽端式街巷,形成狭窄深邃的步行空间,连续而互相渗透,外粗内秀,适度宜人,适合当地自然气候环境和民俗风情。老城区的民居多以土木、砖木构成,有少部分已保留80~150年间,最古老的民居已有360余年历史,历经沧桑而存其原貌,是研究少数民族生活习俗和建筑特色的重要物证。
喀什传统建筑,清真寺建筑、历史文化名人陵园建筑及古西域传统建筑等,在“丝绸之路”形成的文化圈内,吸取了中西亚地区和古罗马建筑文化韵味,继承了中原汉唐建筑艺术手法,融汇出喀什独特的建筑风格,其立面造型、花饰色彩等形式仍为今天城市建筑所采用。
喀什市建市50多年来,把名城保护工作列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严格依据名城保护规划的要求加以实施。地市部门先后大量投资,修复并维护一大批国家级、自治区及市级重点文物遗迹,如阿巴和加麻扎、艾提尕尔清真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玉素甫麻札、罕勒克·买德里斯、伊斯坎德尔墓等,使其恢复原貌。从1996年以来,先后投资1200多万元,恢复了盘橐城遗迹,这些完整的文化遗迹展现了喀什历史文化的重要特征。
在5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不断加深对历史街区价值的认识,在进行市政设施建设和传统商业街区改造活动中,没有盲目冲击旧城格局,只对破旧建筑进行改造,多以砖木、砖混结构2~3层为主,修旧如旧,在立面造型、装饰手法上采用传统形式,使之与古城风貌相协调。在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中,优秀民居较好地保存了下来。
阿巴和加麻扎
在喀什东北郊的阿巴和加麻扎,是明末清初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巴和加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1639年左右,阿巴和加为去世的父亲修建了主墓室。此后,经过历年的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相传清乾隆时期的香妃也葬于此。
整个建筑由阿勒屯代尔瓦兹(金门,即正门)、高低礼拜寺、主墓室、教经堂、加曼礼拜寺、圣水池组成。其中教经堂是修建年代最早的建筑。
正门位于麻扎的南端,建于1813年,建筑高耸、坚实,正面用绿色琉璃砖装饰。
高礼拜寺建于1927年,修建在正门西边1米高的基台上,建筑艺术高雅壮观。木头花柱及各种木刻雕花,大梁和密梁顶的木刻花纹、花卉,各种风景彩画,墙上的石膏雕花,花砖和拼砖、木格花窗,都是精工细作。礼拜寺内殿布局宽敞,藻井彩画丰富多彩。礼拜寺两隅的塔楼高耸、壮美对称。
主墓室是阿巴和加麻扎的主体建筑,经过1693年、1873年两次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其位于麻扎的东北部,坐北向南,平面为长方形,砖结构穹窿顶。其余三面设双层木格花窗。在它的四个塔楼里设有由里通向墓顶的环形砖梯,经砖梯可以登上它的二层和顶部。穹窿顶高26.5米,直径16米。有4个尖拱支撑穹窿顶,然后在四隅起4个尖拱,共计8个尖拱,呈圆形,上砌拱顶。主墓室内部宽敞,中部基台上排列着许多的大小坟墓。埋葬着五代72人,现在只保留有57座长条形圆拱墓,墓上镶嵌着彩色琉璃砖。中央穹隆顶高大壮观,四周走廊深而狭小,加上高而大的尖拱,整个主墓显得非常宏伟,具有神秘的色彩。
讲经堂位于麻扎的北部,是讲经、念经、作礼拜之用。经堂呈方形,圆拱顶,内径为11.6米,高20米。
建于1873年的加曼礼拜寺位于麻扎的西北部,宽敞而壮观。外殿是由72根立柱支撑起的密梁平顶,内殿是由左右联结的圆拱回廊组成。柱身和密梁平顶、后面和两侧的图案和花卉样式极为精致。外殿天棚中的藻井绘有各种彩画和花卉,后面的圆拱顶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造型美观而坚固。
阿巴和加麻扎是维吾尔——伊斯兰建筑风格相结合建筑中的精品,它不仅是新疆也是全国最大的、保存完好的麻扎建筑。其建筑独具特色,造型稳重简洁,宏伟肃穆、高大庄严,布局得当,相互衬托。在装饰上多采用木雕、石膏雕花、砖拼花饰、彩绘等等,使整个建筑装饰丰富多彩,协调统一,美观精致,保留了伊斯兰教传入喀什之前的精美艺术风格和建筑布局,是我国维吾尔建筑艺术的荟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