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经过收集资料,反复教研,将水韵园作为研学基地,开发以“水文化”为主题的水韵园研学旅行课程。以水为媒,通过水将成都所特有的天府文化元素串联起来,形成“四个链接”研学内容模块。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在工作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2021年5月,四川省研学旅行大会召开,会议期间传达了《四川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各地把研学旅行实践作为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抓细抓实,推进研学旅行实践健康快速发展。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为学校开发研学旅行课程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但综观当前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研学旅行设计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做到因地制宜;研学过程走马观花式,重“游”轻“学”的问题突出;学校研学旅行大多委托给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课程内容单一固化,且多流于形式……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研学旅行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实施。
基于此,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结合所在区域水资源丰富的特色,以水韵园为基地,开发、实施研学旅行课程,为学校研学旅行活动的有序、有效、可持续性开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以水为媒,构建特色内容模块
我校背靠江安河,紧邻综合教育基地水韵园,水资源丰富。因此,学校经过收集资料,反复教研,将水韵园作为研学基地,开发以“水文化”為主题的水韵园研学旅行课程。以水为媒,通过水将成都所特有的天府文化元素串联起来,形成“四个链接”研学内容模块。
在“链接历史”内容模块,学生分小组了解蜀水文化和古蜀人的治水历史,并以“我最喜欢的治水人物”为主题分享交流,感受古蜀人“创新创造”的治水智慧。
在“链接艺术”内容模块,我们带领学生欣赏水韵天府的绿色植被和亲水景观,引导学生寻找水韵园中的湖、湿地、溪流、潭、涧等多样性的水形态,并通过拍视频、记笔记、拍照、绘画等方式“记录”下来,感受水的灵动,欣赏景观设计师根据水的特性所进行的艺术创造。
在“链接品格”内容模块,我们引导学生将水的特性—虽无形但却坚韧,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联系,设计了与水相关的小游戏,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词,围绕主题词分享关于“水”的美德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水的“美德”。
在“链接环保”内容模块,我们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水韵天府”展馆景观。该景观用水与附近的静湖相通,通过静湖进行物理沉淀再将水排进江安河,体现了生态平衡、人水和谐的理念。以此为启发,我们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净化水装置,研究讨论惜水金点子,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课程设计,“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融入课程中。学生通过研学,不仅能够从感官层面直接感受到水的美,也能从实践层面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更能够从思想层面发现古人的智慧,树立文化自信,爱成都、爱家乡,主动肩负起天府文化弘扬和传承的重任,共建天府文化精神家园。
二、翻转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研学旅行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学习场景的变化,促使我们思考如何保证课程实效。在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受翻转课堂启发,将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做了前置设计,将所涉及的资料提前下发,供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学习相关知识;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驱动,让学生了解“我要学什么”
研学旅行活动开始之前,学校会提前将编制的部分研学材料下发。该材料一方面是一份说明书,具有导学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整个研学课程实施的行动指南,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参考。材料包含了课程简介、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评价方案,以及各主题的学习内容、活动方式和学习任务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课程梗概,知道自己在这门课程中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考核”等内容,促使学生提前做准备,引导学生渐渐步入学习状态;材料中明确的出行要求和安全提示,则会引导学生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自身的安全,这也是学生社会化学习的重要方面。
仅是让学生看材料,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通过设问以及在部分主题内容下设计前置小任务的方式,用问题驱动学生做好研学前的预习。这些问题和任务涵盖了从课程内容到出行安全的诸多方面。
(二)设计任务清单,让学生在开放中创新
所谓研学任务清单,就是根据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设计的、需要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清单,从属于“四个链接”内容模块下。“任务清单”促使学生将学习到的间接知识经验与生活实践相连接,侧重在综合应用和现象研究中扩展学生认知。为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任务清单的设计遵循了选择性和开放性原则。学生通过小组商议,结合小组成员的研究兴趣和知识储备自行选择任务,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一设计大大提升了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在选择清单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也会适时给予建议,防止所选任务太难打击学生自信或所选任务太简单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的情况发生。此外,任务清单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不再是一件需要老师“耳提面命”的事,自选的模式让学生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新性地完成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乐趣。
(三)引入研学小组制,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其中
在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另外非常关注的一点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人际互动、团队协作、专业组织、项目管理等群体行为中获得大量支持。因此,我们在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中,引入了“研学小组制”支持学生学习,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学旅行之前,我们就会指导学生完成小组的组建并开展团队建设活动,比如,商量团队名称,确定“组长—组员”的团队结构,分工协作落实研学任务,形成互助、互学、互管的研学共同体……使学生在研学旅行的各个环节都有团队归属感,形成良好的团队向心力,保证研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促进小组成员间合作,我们也会在评价层面有意识做倾斜:一人强,不算强,只有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都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来,小组才能在评价中获得高分。 三、创新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要想让研究性学习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真正发“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系统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可以是学生、校内老师,也可以是校外研学机构的导师、活动协助者……不同主体看待课程的关注点不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客观性,更全面地观察学生的成长,更严谨地促进课程的完善。因此,在我校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教师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研学旅行进行总体评价,包括课程目标达成度、学生在研学中的行为表现等。学生作为研学旅行活动的主体,对自身的表现作评价,同时也要进行同伴互评、组间互评。家长、导游及研学基地的参与人员等的评价反馈意见也不可忽视,他们的意见可以促使学校更多维度、更客观地看待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课程的常态化、健康开展提供建议。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主要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所有行为表现和研究成果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我校的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体系根据小学生发展规律及研学课程目标形成了由“行为习惯”“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反思与分享”“成果物化”“创新创造”等六个维度构成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注重学生的知識认知,又注重实践体验;既关注学生的个人表现,又关注小组协作的任务完成。比如,我们既会考查学生是否能自主获取蜀水文化和治水历史的相关知识,又会考查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惜水”金点子,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既考查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见解,积极参与并完成研学各阶段任务,又考察在研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进行合理分工,有效沟通……多维度的评价结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支持,也有利于引导教师打破惯有的思维,改变以往单一维度的评价模式,使课程更加亲近学生,使老师更加走近学生。
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意义并不仅仅停留在一次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启发我们用全新的视角来反观当下的传统课程和教学,创新式变革育人过程,更好地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
【肖慧,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曹晓婧,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
责任编辑︱郭鑫超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在工作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2021年5月,四川省研学旅行大会召开,会议期间传达了《四川省教育厅等14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各地把研学旅行实践作为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抓细抓实,推进研学旅行实践健康快速发展。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为学校开发研学旅行课程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但综观当前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研学旅行设计脱离实际,不能很好地做到因地制宜;研学过程走马观花式,重“游”轻“学”的问题突出;学校研学旅行大多委托给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或营地,课程内容单一固化,且多流于形式……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研学旅行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实施。
基于此,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结合所在区域水资源丰富的特色,以水韵园为基地,开发、实施研学旅行课程,为学校研学旅行活动的有序、有效、可持续性开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以水为媒,构建特色内容模块
我校背靠江安河,紧邻综合教育基地水韵园,水资源丰富。因此,学校经过收集资料,反复教研,将水韵园作为研学基地,开发以“水文化”為主题的水韵园研学旅行课程。以水为媒,通过水将成都所特有的天府文化元素串联起来,形成“四个链接”研学内容模块。
在“链接历史”内容模块,学生分小组了解蜀水文化和古蜀人的治水历史,并以“我最喜欢的治水人物”为主题分享交流,感受古蜀人“创新创造”的治水智慧。
在“链接艺术”内容模块,我们带领学生欣赏水韵天府的绿色植被和亲水景观,引导学生寻找水韵园中的湖、湿地、溪流、潭、涧等多样性的水形态,并通过拍视频、记笔记、拍照、绘画等方式“记录”下来,感受水的灵动,欣赏景观设计师根据水的特性所进行的艺术创造。
在“链接品格”内容模块,我们引导学生将水的特性—虽无形但却坚韧,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联系,设计了与水相关的小游戏,如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主题词,围绕主题词分享关于“水”的美德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水的“美德”。
在“链接环保”内容模块,我们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水韵天府”展馆景观。该景观用水与附近的静湖相通,通过静湖进行物理沉淀再将水排进江安河,体现了生态平衡、人水和谐的理念。以此为启发,我们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制作净化水装置,研究讨论惜水金点子,启发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课程设计,“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融入课程中。学生通过研学,不仅能够从感官层面直接感受到水的美,也能从实践层面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更能够从思想层面发现古人的智慧,树立文化自信,爱成都、爱家乡,主动肩负起天府文化弘扬和传承的重任,共建天府文化精神家园。
二、翻转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研学旅行课程不同于传统的课程,学习场景的变化,促使我们思考如何保证课程实效。在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时,我们受翻转课堂启发,将课程中的部分内容做了前置设计,将所涉及的资料提前下发,供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学习相关知识;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到项目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驱动,让学生了解“我要学什么”
研学旅行活动开始之前,学校会提前将编制的部分研学材料下发。该材料一方面是一份说明书,具有导学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整个研学课程实施的行动指南,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重要参考。材料包含了课程简介、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评价方案,以及各主题的学习内容、活动方式和学习任务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课程梗概,知道自己在这门课程中要“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如何考核”等内容,促使学生提前做准备,引导学生渐渐步入学习状态;材料中明确的出行要求和安全提示,则会引导学生了解在不同的环境下,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保障自身的安全,这也是学生社会化学习的重要方面。
仅是让学生看材料,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通过设问以及在部分主题内容下设计前置小任务的方式,用问题驱动学生做好研学前的预习。这些问题和任务涵盖了从课程内容到出行安全的诸多方面。
(二)设计任务清单,让学生在开放中创新
所谓研学任务清单,就是根据研学旅行课程目标设计的、需要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清单,从属于“四个链接”内容模块下。“任务清单”促使学生将学习到的间接知识经验与生活实践相连接,侧重在综合应用和现象研究中扩展学生认知。为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任务清单的设计遵循了选择性和开放性原则。学生通过小组商议,结合小组成员的研究兴趣和知识储备自行选择任务,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一设计大大提升了学生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在选择清单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也会适时给予建议,防止所选任务太难打击学生自信或所选任务太简单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的情况发生。此外,任务清单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不再是一件需要老师“耳提面命”的事,自选的模式让学生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新性地完成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乐趣。
(三)引入研学小组制,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其中
在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另外非常关注的一点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人际互动、团队协作、专业组织、项目管理等群体行为中获得大量支持。因此,我们在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中,引入了“研学小组制”支持学生学习,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学旅行之前,我们就会指导学生完成小组的组建并开展团队建设活动,比如,商量团队名称,确定“组长—组员”的团队结构,分工协作落实研学任务,形成互助、互学、互管的研学共同体……使学生在研学旅行的各个环节都有团队归属感,形成良好的团队向心力,保证研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为促进小组成员间合作,我们也会在评价层面有意识做倾斜:一人强,不算强,只有小组成员分工明确,都积极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来,小组才能在评价中获得高分。 三、创新评价,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要想让研究性学习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真正发“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必须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系统的研学旅行评价机制。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研学旅行课程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可以是学生、校内老师,也可以是校外研学机构的导师、活动协助者……不同主体看待课程的关注点不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助于提升评价的客观性,更全面地观察学生的成长,更严谨地促进课程的完善。因此,在我校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教师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对研学旅行进行总体评价,包括课程目标达成度、学生在研学中的行为表现等。学生作为研学旅行活动的主体,对自身的表现作评价,同时也要进行同伴互评、组间互评。家长、导游及研学基地的参与人员等的评价反馈意见也不可忽视,他们的意见可以促使学校更多维度、更客观地看待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课程的常态化、健康开展提供建议。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主要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所有行为表现和研究成果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我校的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体系根据小学生发展规律及研学课程目标形成了由“行为习惯”“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反思与分享”“成果物化”“创新创造”等六个维度构成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既注重学生的知識认知,又注重实践体验;既关注学生的个人表现,又关注小组协作的任务完成。比如,我们既会考查学生是否能自主获取蜀水文化和治水历史的相关知识,又会考查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惜水”金点子,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既考查学生是否能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见解,积极参与并完成研学各阶段任务,又考察在研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进行合理分工,有效沟通……多维度的评价结构,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支持,也有利于引导教师打破惯有的思维,改变以往单一维度的评价模式,使课程更加亲近学生,使老师更加走近学生。
研学旅行课程的实践意义并不仅仅停留在一次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启发我们用全新的视角来反观当下的传统课程和教学,创新式变革育人过程,更好地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
【肖慧,四川省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曹晓婧,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江安河分校】
责任编辑︱郭鑫超